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天津海河氮磷营养盐和COD_(Cr)等污染现状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2005年和2006年2次对海河干流及沿岸排污沟渠进行实地采样调查,测定水样中氨氮(NH3-N)、总磷(TP)、总氮(TN)、化学需氧量(CODCr)和叶绿素a(Chl a)等污染指标。结果显示:海河干流及沿岸沟渠污染较为严重,主要超标污染物为NH3-N、CODCr,第1次采样选取的24个采样点和第2次采样选取的31个采样点水质均超过国家规定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类水标准,劣五类水质断面达到100%。空间分布上,海河干流二道闸以下水体中NH3-N、TN、Chla含量整体高于二道闸以上水体;TP变化趋势与其它指标相反。细菌总数沿海河干流变化较大,无明显规律性。海河干流与沿岸沟渠相比,干流水质要优于沿岸沟渠,此情况说明海河干流仍受外源污染。其中个别沟渠污染非常严重,如黄圈沟渠中NH3-N、CODcr、TP含量分别达529mg/L、1 269mg/L、33.89mg/L。  相似文献   

2.
清粪方式对养猪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采集不同清粪方式下的猪场废水,分析其中污染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探明不同清粪方式下养猪废水中污染物迁移转化规律及其在水中的负荷量。结果表明: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和TP随着时间的推移在水中的浓度不断升高;其中TP浓度7 d后达到最大值295 mg/L,CODCr浓度大约10 d后达到最大值12 102 mg/L;TN和NH3-N浓度先下降后升高,10 d后达到稳定,分别为1 011、472 mg/L。干清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浓度达到平衡时分别为1 268、286、50.24、67 mg/L。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的负荷量分别为314.60、26.29、7.67、12.27 g/(d.头);干清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负荷量分别为20.28、4.58、0.81、1.07 g/(d.头)。水冲粪进入水体的CODCr、TN、TP、NH3-N的负荷量分别是干清粪的15.51、5.74、9.47、11.46倍。干清粪工艺中猪粪营养成分损失小,肥料价值高,且水污染物含量低,易于净化处理,是比较理想的清粪工艺。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三江源星星海水体中碳氮磷化学计量特征,为揭示隆宝湖湿地的潜在富营养化进程提供依据。【方法】在星星海设置3个采样点采集水样,研究水体中总有机碳(TOC)、总氮(TN)、总磷(TP)的含量,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超标率和超标倍数对水质进行了评价,分析了TOC与TN、TN与TP的相关性。【结果】星星海水体中TN含量为0.326 mg/L,NH4+-N含量为0.100 mg/L,NO3--N含量为0.109 mg/L,TP含量为0.014 mg/L,TOC含量为0.406 mg/L。对照《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TOC、TN、TP超过Ⅰ类水质标准,TN、TP超标倍数分别为0.63、0.4,超标率分别为66.7%、33.3%。相关性分析表明,TOC与TN、TN与TP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12﹦0.930 5,R22﹦0.693 2,说明碳、氮含量变化趋势相关性较好,氮、磷含量变化趋势相关性较差,水体中TN、TP来源不同。研究表明,C/N约为1.263,N/P约为23.28,表明有机质来源具有单一性,磷是星星海潜在营养化的限制因子。【结论】TN、TP的含量超过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Ⅰ类水质标准,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的II类水质标准。星星海水体未达到富营养化状态。  相似文献   

4.
曝气生物滤池用于处理小城镇生活污水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卜发平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584-12586
[目的]研究曝气滤池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方法]采集小城镇污水水样,以生物曝气滤池法进行处理,监测NH3-N、TN、TP和COD的含量变化。[结果]生物滤池对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效果良好,特别是良好的COD去除效果,在进水NH3-N、TN、TP和COD分别为9.7~68.9 mg/L,18.1~73.2 mg/L,1.79~8.78 mg/L,170~336 mg/L时,生物滤池对NH3-N、TN、TP、COD的平均去除率可分别达到85.9%、61.4%、76.7%和89.2%,其中出水COD达到一级A类标准(GB 18918-2002),出水NH3-N、TN、TP总体达到一级B类标准。同时研究显示,日处理量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出水水质,特别是对出水TN、TP有明显的改善效果;但进水浓度过高不利于提高出水水质。[结论]生物曝气滤池可用于小城镇生活污水的处理,能够达到或优于排放标准,且经济高效。  相似文献   

5.
选择江西省20个中小型湖泊水体进行不同季节的高锰酸盐指数(COD_(Mn))、总磷(TP)、总氮(TN)、叶绿素a(Chl.a)等水体营养指标参数分析,开展湖泊水体环境变化特征及生物响应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叶绿素a、TN、NO_3-N、NO_2-N、NH4-N的具有强烈的季节性变化规律,且与TP浓度密切相关;TP 0.1mg/L时,叶绿素a、无机氮随总磷升高的趋势冬季大于其他季节,NO_3-N、NO_2-N与TN/TP有两个季节相关性较好;0.1mg/L TP 0.2mg/L时,各季节叶绿素a随总磷升高趋势增强,各季节无机氮随总磷升高趋势波动;TP 0.2mg/L时,叶绿素a、无机氮随总磷升高趋势增强。  相似文献   

6.
以澜沧江的光唇裂腹鱼为研究对象,在高低温季节对不同养殖密度的光唇裂腹鱼的养殖水体进行水质检测与分析。结果表明:在5—10月,4个鱼池的月平均温度范围是15~22℃,溶氧(Do)范围是5~8 mg/L,p H值范围是7.8~8.8,化学需氧量(COD)范围是6~14 mg/L,总氮(TN)含量范围是0.2~0.9 mg/L,总磷(TP)含量范围是0.2~1.6 mg/L,氨氮(NH3-N)含量范围是0.005~0.030 mg/L。研究表明,温度、Do、p H值、TN、NH3-N含量都处在安全范围内,TP超过了有效磷临界值,COD和TN的含量较高,需要加以调控。此研究着重从水质理化因子与光唇裂腹鱼养殖的相关性方面进行研究,并提出了相应的调控措施,为光唇裂腹鱼养殖水环境调控提供科学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7.
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除氮磷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复合垂直流人工湿地处理低浓度典型生活污水,研究了运行方式和水力负荷对氮、磷的净化效果。结果表明,周期6h(进水3h间歇3h)对氮、磷的净化效率最高,美人蕉湿地床的NH3-N、TN、TP出水水质分别为3.51、6.00、0.26mg/L,去除率分别达到73.50%、70.54%、92.50%;风车草湿地床NH3-N、TN、TP的出水水质为4.91、6.96、0.33mg/L,去除率分别达到58.10%、65.84%、91.60%。各指标均能达到《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18918-2002)》一级A标准。对水力负荷的进一步研究结果表明,水力负荷从高降低至363mm/d时,美人蕉湿地床出水NH3-N、TN、TP分别为5.86、8.24、0.61mg/L,风车草出水NH3-N、TN、TP分别为5.46、9.22、0.69mg/L,两湿地床的NH3-N、TN均低于一级A标准,出水TP低于一级B标准;进一步降低水力负荷至181mm/d时,出水的氮、磷指标均达到一级A标准。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红枫湖流域农村生活污水的调查分析显示,生活污水中COD含量为77.35~693.81 mg/L,TP为0.52~6.37 mg/L,NH4+-N为1.04~17.12 mg/L,TN为5.48~28.55 mg/L;7种湿地植物(菖蒲、蔗草、香蒲、水蓼、茭白、水芹和慈姑)对生活污水中的COD、TP、NH4+-N和TN去除效果良好,其中菖蒲的性能最佳,对COD、TP、NH4+-N、TN的去除率分别达到96.1%、88.1%、90.4%和93.1%.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异育银鲫(Allogynogenetic crucian)养殖池塘水体主要水质因子周年变化的测定与比较,探讨异育银鲫养殖对水体环境的影响,主要测定水体中总磷(TP)、磷酸盐(PO43--p)、硝态氮(NO3--N)、亚硝态氮(NO2--N)和铵态氮(NH4+-N)的含量.结果表明,养殖水体中TP含量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10~1.00 mg/L,12月至次年2月的含量较低,仅为0.10~0.12 mg/L; PO43--P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3~0.67 mg/L,6-9月含量较高,为0.20~0.67 mg/L;NO3--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2~ 6.75 mg/L,最高值6.75 mg/L出现在8月、11月;NO2--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01 ~0.60 mg/L,8月呈现最高值(0.60 ±0.01) mg/L;NH4+-N的全年变化范围为0.37~ 2.90 mg/L,5-8月含量较高;溶解态无机氮(DIN)的全年含量为1.06 ~9.19 mg/L,从全年的氮平均含量进行考查,NO3--N、NH4+-N、NO2--N分别占DIN的56.63%、38.08%、5.29%;氮/磷在5月、11月出现2个峰值.说明异育银鲫养殖池塘的水体氮和磷的营养含量受光照、水温和鱼体活动等影响.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质及植物体内重金属含量,为提高人工湿地水质净化效果及植物合理布局与规划提供参考。[方法]设6个采样点,于2014年9~12月和2015年6月测定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体中总氮(TN)、总磷(TP)、硝酸盐氮(NO-3-N)、氨氮(NH+4-N)含量,2014年10、11月及2015年6月测定湿地部分植物体内Cu、Cd、Zn、Pb含量,研究水质及植物重金属含量的特征,并分析植物对重金属的吸附能力。[结果]TP含量(0.080~0.221 mg/L)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GB 3838—2002)Ⅲ类标准及以上,NH+4-N含量(0.095~1.009 mg/L)也达到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质要求,TN含量(1.002~2.758 mg/L)偏高,属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Ⅳ类水水质标准。湿地中不同种类植物体内Cu、Cd、Zn、Pb含量差异较大,Cu与Zn的含量最高可达24.3、157.8 mg/kg;Cd与Pb的含量最高可达到29.3、83.8 mg/kg。[结论]黄山屯溪湿地公园水质良好,就同种植物体内的重金属含量而言,其根、茎、叶中重金属含量不同,以根中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11.
哈尔滨松北湿地位于松花江北岸,属于典型的农田与地表水体中间缓冲地带,通过选取有代表性的地点进行监测试验,运用SCS模型和溶解态氮磷污染负荷模型进行径流量和污染负荷估算,并进行相关数据的实验和分析,结果表明:(1)哈尔滨松北湿地地表径流中非点源污染负荷:TN的平均浓度11.56 mg/L、NO3--N平均浓度3.68 mg/L、NH4--N平均浓度2.02 mg/L、TP平均浓度0.99 mg/L;(2)降雨径流形成初期,TN、硝态氮、氨氮的浓度较高,1个小时后,浓度开始下降。TN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后55 min,TP峰值出现在径流形成25 min,呈波浪型下降;(3)降雨两日后湿地水体中的TN、NO3--N、NH4+-N、TP浓度均有大幅度的下降,且浓度均低于农田径流中污染物的浓度,其中,TN减少了74.22%、NO3--N减少了50.38%、NH4+-N减少了77.94%、TP减少了17.91%。说明松北湿地对农业非点源污染物有很好的截留和去除效果。  相似文献   

12.
朱波  金腊华 《安徽农业科学》2013,(24):10069-10072
利用自制的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模拟的氮污染水源水,考察了载体上生物膜驯化过程中生物相的变化和反应器内基质浓度的降解情况.试验结果表明,当进水中CODCr、NH3-N和TN的浓度分别达到37.1、1.79和2.04 sg/L时,出水中的浓度分别为15.3、0.39和0.48 mg/L,基本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2002-3838)的Ⅱ类水质要求,去除率分别达到58.7%、78.4%和76.2%.与仅靠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反应器吸附降解的去除率相比较,悬浮式活性炭纤维帘生物膜反应器的去除效果有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3.
水葫芦和香蒲对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的吸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探明水葫芦、香蒲改善富营养化水体水质的效果及其对底泥养分释放的影响,以其为试材,采用人工模拟试验方法,分析其对不同富营养化水体及其底泥养分吸收的情况。结果显示:水葫芦比香蒲有更好的适应性,在不同浓度的水体中生物量快速增加,而香蒲则需要较长的适应期;在总氮、总磷浓度分别为3.2~14.2 mg/L和0.2~1.0 mg/L的富营养化水体中,水葫芦、香蒲均可有效地消减上覆水中总氮和总磷。处理3个月后,水葫芦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浓度分别降至0.84~0.86 mg/L、0.035~0.044 mg/L,对水体总氮、总磷的去除量分别为72.0%~94.0%、82.5%~98.1%,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18.4~105.8 mg/(m2.d)、1.3~7.6mg/(m2.d);香蒲净化系统的总氮、总磷的浓度分别降至0.96~1.09 mg/L、0.030~0.062 mg/L,对总氮、总磷的去除率分别为66.0%~92.8%、77.0%~93.8%,总氮、总磷的负荷去除量分别为8.4~52.3 mg/(m2.d)、0.6~3.7 mg/(m2.d)。表明水生植物水葫芦和香蒲可有效消减富营养化湖泊水体氮、磷等内源污染物,对富营养化水体水质具有良好的改善效果。  相似文献   

14.
朱宝玉  刘洋  林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1):6746+6750
[目的]分析生态砾石床对荔枝湖湖水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深圳市荔枝湖湖水为试验进水,以CODCr、总氮、氨氮、总磷、叶绿素a为水质分析指标,研究生态砾石床对荔枝湖湖水各种污染物的去除效果。[结果]在进水CODCr为16.7~30.7 mg/L、总氮为0.78~1.55 mg/L、氨氮为0.10~0.70 mg/L、总磷为0.057~0.120 mg/L和叶绿素a为15.7~47.7 mg/m3的条件下,生态砾石床系统对各污染物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36.8%、5.3%、80.0%、52.4%、37.7%,出水浓度分别为10.2~21.1 mg/L、0.77~1.52 mg/L、0.04 mg/L、0.016~0.074 mg/L、10.1~31.9 mg/m3。[结论]生态砾石床适用于低污染水体的治理,对荔枝湖湖水的各种污染物有着稳定的去除率(总氮除外)。  相似文献   

15.
在2007年6月-2008年4月对南太湖近岸水域4个航次生态环境调查的基础上,进行了叶绿素a含量(CHL-a)与总氮(TN)、总磷(TP)浓度及氮磷比(N/P)关系的统计分析。结果表明:南太湖水体中CHL-a含量与TN浓度的关系存在显著的季节差异,在蓝藻水华大范围爆发的2007年6月和2008年4月两者呈高度显著的正相关,而2007年10月和2008年1月两者无显著性关系;CHL-a含量与TP浓度在4次调查中皆无显著性关系;岭回归分析显示,N/P在10~25之间是南太湖水体中附着藻类的最佳生长范围,此时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与CHLa含量呈显著的正相关,四者的多元回归关系为(CHL-a)=-0.001 2+0.0064×(TN)+0.0215×(TP)+0.0005×(N/P)(R=0.543,P〈0.023)。总体来说,南太湖水体中的总氮、总磷浓度及氮磷比皆在藻类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氮磷浓度处于较高水平,已经不是藻类生长的限制因素,在不同水温、光照等环境因子的作用下,加入本水域复杂的水文、季风共同影响下形成了蓝藻水华爆发的季节性差异。  相似文献   

16.
[目的]分析3种典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N、P的去除效果。[方法]以挺水植物菖蒲、浮叶植物大聚草和沉水植物金鱼藻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静态培养,探讨3种典型水生植物对富营养化水体中N、P的去除效果。[结果]3种水生植物DHN的去除率均超过95.00%;对TN的去除率在70.00%左右;金鱼藻对PO43--P的去除率较高,为85.71%;而菖蒲对TP的去除率最大,高达90.45%。3种水生植物TN浓度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规律,且在降低过程中又呈现先快后缓的趋势;金鱼藻和大聚草DHN浓度表现为初期迅速降低,呈短暂稳定的状态后又降低,而菖蒲DHN呈持续降低的趋势;菖蒲的PO43--P在试验初期呈短暂升高趋势后持续降低,而大聚草和金鱼藻的PO43--P在逐渐降低的过程中呈升高或稳定的状态;菖蒲的TP在试验初期升高到1.78 mg/L后持续降低,金鱼藻和大聚草的TP在整个试验过程中则呈缓慢降低的趋势。[结论]3种水生植物TN和TP浓度随时间推移呈y=ae-bx(a0,b0)的变化,其中,挺水植物菖蒲的N、P去除能力较强。  相似文献   

17.
以边缘湖区大湖池和沙湖为研究对象,分析不同月份不同水位条件下这些湖区的水质理化特征,运用经验频率曲线的湖泊富营养化随机评价方法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分析水质营养状态和类型。结果表明,高锰酸钾指数(CODMn)、总磷(TP)和氨氮(NH_4~+-N)在10月和12月偏高,而在5月水位上涨时最低。硝酸盐氮(NO_3~--N)浓度在5月明显偏高,其他月份差别不大。总氮(TN)浓度在12月最高(两湖分别为2.7±0.4和2.4±0.5 mg/L)。10月鄱阳湖退水后,TN浓度相对其他月份不高(1.2±0.2 mg/L),但TP浓度较高,分别为0.27±0.01和0.33±0.02 mg/L,TN/TP为9.2∶1和7.4∶1,叶绿素a(Chl-a)浓度最高,分别为10.4±1.2和15.6±1.7μg/L。边缘湖区在5月涨水时为Ⅲ类水质,中营养化;8月丰水期为Ⅲ~Ⅳ类水质,初等富营养化;枯水期为Ⅴ类水质,富营养化。与鄱阳湖主体湖区相比较,除5月边缘湖区的水质比鄱阳湖主体好外,其他月份都是边缘湖区水质比主体水质差,边缘湖区在秋季更容易藻类富集。  相似文献   

18.
设计了一套由氧化沟、生物膜池、上下行滤池、蓄水池、紫外消毒器五部分组成的水产养殖循环水处理系统,并直接应用于鳗鲡养殖生产.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氨氮、亚硝酸盐氮、总磷、浊度、化学耗氧量的平均去除率分别为25.2%、52.2%、46.1%、77.4%和52.6%;处理后的出水,上述各指标的量依次为0.471mg/L、0.039mg/L、0.270mg/L、3.6NTU、6.25mg/L;经紫外消毒后的出水,细菌总数从2.87×10^3CFU/mL减少到5.63×10^2CFU/mL,弧菌去除率达100%.养殖实验期间鳗鲡生长良好,本水处理系统进一步改良完善后可应用于鳗鲡等水产动物的循环水养殖.  相似文献   

19.
采取连续测定方法,研究了金鱼藻对改善水族箱水质的作用。试验结果表明,金鱼藻可以显著改善养殖鱼池的水质,在试验设定的投放密度范围内,金鱼藻密度越大,其水体中溶解氧(DO)越高,各试验组在第5天的DO均保持在6mg/L以上;内梅罗水质综合营养指数表明,当金鱼藻培植密度为6g/L的时候其净化水质效果最佳,对总氮(TN)、总磷(TP)、氨氮(TAN)、亚硝氮(NO2--N)的去除率分别为:82.16%,75.68%,49.21%,56.67%。  相似文献   

20.
不同结构草皮缓冲带对农田径流氮磷去除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流过不同结构型式混播草皮缓冲带径流中污染物迁移影响的分析,研究其对农田径流氮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在TN、TP进水平均浓度分别为17.89 mg/L和1.04 mg/L的试验条件下,混播草皮缓冲带结构对农田径流TN、TP的去除能力具有明显差异,含有生态草沟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对TN、TP的去除能力明显强于单一缓坡和缓坡-阶梯结构的混播草皮缓冲带,其对径流水TN和渗流水TN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08%和58.75%,对径流水TP和渗流水TP的质量浓度削减率分别为51.31%和65.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