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巧防鸽病     
疟疾病鸽疟疾病是由于蚊虫及其他吸血昆虫的叮咬,将疟原虫传染给鸽,使其红细胞遭到大量破坏而致病。病鸽表现为突然发病,因贫血而呈全身衰弱、嗜眠、食欲减退、羽毛松乱。  相似文献   

2.
1病原与症状信鸽血液原虫病是由孢子纲、疟原虫科鸽血变原虫入侵鸽红细胞而引发的一种血液原虫病。感染后大多数病鸽经数日可自行恢复,少数幼鸽多次反复发作,导致病鸽贫血,肌体日渐消瘦,病鸽食欲不旺,个别严重者几乎废食,精神萎靡,缩颈垂头,肌体极度乏力,常伴发其他疾病,甚至引起死亡。2传染途径鸽血变原虫病传染途径主要是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染或接触感染。  相似文献   

3.
鸽衣原体病是一种接触性传染病。传播方式主要是通过病鸽的干燥后排泄物随风传播。健鸽通过吸入含有病原的尘土,或由螨虱等吸血昆虫从皮肤伤口把病原传入鸽体而发病。  相似文献   

4.
苗化 《农家致富》2004,(15):45-45
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急性高度接触性传染病,以家禽皮肤或粘膜发生痘疹为特征.近年来在鸽场多发,常引起乳鸽大量死亡.种鸽繁殖力下降。本病主要由蚊虫等吸血昆虫传播,温暖潮湿季节蚊虫多,本病也多发。  相似文献   

5.
鸽痘是由痘病毒引起的一种经创伤皮肤粘膜,或蚊子等吸血昆虫叮咬而感染的急性传染病.本病一年四季都可以发生,但以春秋和蚊子孽生季节最易流行.特征是在无毛或少毛皮肤发生疣状结节、结痂,口咽粘膜形成坏死假膜.本校养鸽实验场1998年伏天发生该病,但由于诊断治疗及时,无发生死亡.现将诊疗方法及防治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马传染性贫血是由马传染性贫血病毒引起的马属动物传染病,以病毒持续性感染、免疫病理反应及临床反复发作为特征,出现发热并伴有贫血、出血、黄疸、心脏衰弱、浮肿和消瘦等症状。此病主要感染马属动物,一般在7~9月发生较多,主要通过吸血昆虫叮咬传播,致死率较高。一、马传染性贫血防控概况1.存栏与预防情况2004年以来,兵团第14师马属动物存栏量最高  相似文献   

7.
《新农村》1998,(3)
鸡痘,据病鸡病态和症状,可分为皮肤型、白喉型及混合型三种。以皮肤型最普遍,病毒的潜伏期约4~10天。此病可感染雏鸡、火鸡、鸭、鹅、鸽等。病程约3~4周。该稿四季均可发生,尤其秋冬两季最为常见。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皮肤及粘膜的伤口,各种吸血昆虫,特别是蚊虫鸡虱和跳蚤传带病毒最快,  相似文献   

8.
<正>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血液寄生物——附红细胞体引起的一种以贫血、黄疸、发热为主要特征的人畜共患病,潜伏期为3~20天,平均7天。发病规律夏秋湿热、吸血昆虫肆虐,冬春天气寒冷多变,突然更换饲料,运动过度,长途运输、断尾、疫苗注射、阉割等强烈应激等,均可引发该病。该病的主要传播媒介是吸血昆虫,种群内还可进行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临床症状该病急性型表现为高热、贫血、厌食、黄  相似文献   

9.
许多有害昆虫都是传染病的传播媒介.例如:苍蝇可以携带大量的微生物.苍蝇所到之处,污染十分严重:蚊虫叮咬可以传播流行热、炭疽、痘病、巴氏杆菌病、猪丹毒等多种传染病。因此.及时消灭各类有害昆虫.对于预防传染病的发生和传播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鸡白冠是由卡氏住白细胞原虫寄生于鸡的红细胞和单核细胞而引起的鸡贫血性疾病.本病在秋季广泛流行,以3~6周龄雏鸡病死率高,成鸡发病则产蛋率下降.传播途径是类似于蚊虫类的昆虫叮咬,病原体经血流侵入鸡体发病.本病曾在我县饲养的雏鸡中发生,给养鸡户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鸭场需配置必备的防虫、防鼠、防鸟设备,因为鼠类是沙门氏菌的主要携带者,蚊虫可通过叮咬传播禽病,而野鸟则是许多致病菌和寄生虫的携带者。总之,这些害虫、害鸟等,都是鸭病极为重要的传染中介,因此必须要做好防护工作准备。三、制定科学的免疫计划目前,科学合理的免疫接种被看作是提高鸭只疾病抵抗力、  相似文献   

12.
锥虫病又称苏拉病,是由伊氏锥虫寄生于牛体内引起的血液原虫病,由吸血昆虫传播。多呈慢性经过,以间歇热、渐进性消瘦、贫血、四肢下部肿胀、耳尾干性坏死为特征。  相似文献   

13.
牛流行热是牛的一种急性热传染病。其特征为:高热和上呼吸道炎症以及四肢关节疼痛引起的跛行。大部分病牛呈良性经过,在2~3日内可恢复正常,其中以3~5岁的黄牛易感性最强。常因大群发病,给养牛业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本病在气温高时经常发生。本人通过参加工作以来取得的经验,结合临床实践,简要谈谈本病的治疗体会。1本病的传播来源病牛是本病的主要传染源。一般是由于圏舍卫生条件差,在自然条件下,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经皮肤而感染。本病有明显的季节性,发生在夏季炎热吸血昆虫盛行的季节,吸血昆虫被消灭,牛流行  相似文献   

14.
牛娟科 《河南农业》2019,(22):55-55
犬巴贝斯虫病是犬通过感染有巴贝斯虫的蜱叮咬吸血引起的血液原虫病,其感染犬的临床表现主要为溶血性贫血、发热和脾肿大。郑州市管城区农委动物卫生监督所于2017年10月收治一条棕色泰迪犬,确诊为吉氏巴贝斯虫感染,治疗后症状消失,恢复情况良好。  相似文献   

15.
夏日蚊虫多,特别是农村草茂水丰,容易滋生蚊虫。被蚊虫叮咬,轻则红肿瘙痒,严重的可能还会引发疾病。有些小方法能够成功远离蚊虫叮咬:  相似文献   

16.
蚊虫是多种疾病的传播媒介,给人类健康带来威胁,防蚊控蚊是预防蚊媒传染病重要环节.利用生物天敌防控蚊虫,不仅避免了环境污染问题,同时解决了抗药性弊端,有益于保护生态平衡.文章阐述利用不育技术、天敌生物控制蚊虫种群研究情况,其中,利用不育技术控制昆虫种群的方法主要有药物绝育法、射线不育法;利用天敌生物控制蚊子种群的方法包括...  相似文献   

17.
美国落地王鸽又称白羽王鸽 ,为良种肉用鸽。鸽痘是一种以吸血昆虫为媒介、以鸽体表皮肤形成痘痂、喙部及喉部黏膜形成一层黄白色干酪样伪膜为典型症状的病毒性传染病。如果不及时防治 ,感染率可达 80 % ,死亡率 10 %。因此 ,养鸽户要根据王鸽临床症状 ,及时做好预防和治疗。1  相似文献   

18.
吸血蚊虫全为雌性,吸血目的是为繁殖下一代而储存营养。因此,雌性蚊虫非常喜欢“亲近”动物,尤其是人类。夏季蚊虫战已拉开帷幕,如何避蚊灭蚊?  相似文献   

19.
猪附红细胞体病是由猪附红细胞体引起的1种猪、牛、羊和猫共患的传染病。临床以发热、贫血、呼吸道症状和四肢、耳尖及腹下瘀血或出血为主要特征。1病源及流行特点1.1病源猪附红细胞体属立克次氏体,寄生于红细胞,也游离于血浆中,多呈球形,胞膜较厚,具折光性,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姬姆萨染色呈紫色。1.2流行特点不同年龄和品种的猪均易感,但以仔猪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为高。附红细胞体对外界的抵抗力不强,常用的消毒剂很快就可将其杀死,但耐低温,在5℃能保存15d,-79℃条件下可保存80d。本病主要是通过吸血昆虫的叮咬而传播,尤其是猪虱,但注射针头、…  相似文献   

20.
猪流行性乙型脑炎又叫做日本乙型脑炎,简称是乙脑,这是一种通过病毒所引发的人兽共患的急性传播疾病,它的主要传播方式是通过蚊虫类等吸血昆虫的叮咬。一般来说,怀孕母猪感染到这种疾病就会表现出流产、死胎以及木乃伊胎等情况,而公猪一旦感染就会诱发睾丸炎症,育肥的猪会出现持续高热的情况,猪仔则时长表现出脑炎等症状。所以,猪流行乙脑的会对猪造成很高的致死率,产生严重的影响。基于此,针对猪流行性乙脑的发生和防治方面的相关问题展开简要的分析,希望所得的结果可以引起大家的关注和重视,也希望这篇文字能够为相关的领域提供一个有价值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