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85 毫秒
1.
亓德发 《饲料博览》1999,11(1):40-40
10鸭病的防治10.1综合防治措施一般防疫卫生要求:养鸭要实行一栋舍养一批鸭的“全进全出”制,不同批次的雏鸭不得混群饲养;外来人员和车辆不得进入生产区,饲养人员不能随意串舍;饲养人员工作时必须穿好工作服装,接触鸭子前都要洗手、消毒;及时从鸭群中清除病...  相似文献   

2.
稻鸭生态种养和果园养鸭技术,是实现稻(果)鸭双丰收的一种生态种养技术,是健康养鸭的一种好模式,应有计划分区域大面积推广。鸭的健康养殖应注意以下几点。一、鸭场选址和品种选择根据养殖模式选择场址。但种鸭场场址应选择在水质良好、远离交通干线和居民区的地方。场内应划分生产区、管理区和生活区;生产区应建有隔墙,与管理区和生活区隔离。种鸭场内不应设孵化场(间)。我国鸭的优良品种很多,如北京鸭、樱桃谷鸭、狄高鸭等,我省的临武鸭也是优良品种。饲养者应根据饲养模式的需要选择饲养对象,如稻田养鸭应选择中小型品种。二、保障供给无…  相似文献   

3.
<正>1.科学选址布局。养鸭场要建在远离水源污染区、远离公共场所、远离交通要道和其它动物生产或饲养场所、远离鸟类或水禽栖息的河道湖泊等。鸭场建设的基本要求是背风向阳、地势干燥平坦、利于排  相似文献   

4.
当前,疫病是影响养殖业持续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规模化养鸭一旦暴发诸如高致病性禽流感之类的传染病,将给养殖户带来巨大损失。因此,养鸭场在做好饲养管理的同时,应着力搞好目常的防疫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治方针,科学做好鸭场的消毒、免疫、监测三大重要防治工作。  相似文献   

5.
一、海门山羊规模场建设要点1.场址选择羊舍应建在地势高燥、避风向阳、水源充足、水质良好、供电和交通方便且周围有一定牧草地的地方。为满足防疫需要,羊场应离开公路300米以上,离居民区要稍远些,周围应建有围墙或绿化带。2.羊场布局羊场平面布局要符合动物防疫要求,羊场管理区、育肥羊饲养区、隔离区、粪污与病死羊处理区顺次建在下风或侧风向,做到  相似文献   

6.
1.功能与用途。加强肉鸭饲养管理,注重卫生防疫,提高灾后肉鸭养殖生产质量安全水平。2.技术要点(1)饲养管理。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雏鸭应来自具有《种禽生产许可证》的父母代种鸭场或专业孵化厂,并经产地防疫部门检疫。雏鸭第一次饮水应该在出壳后24小时,水温在30℃左右为宜。  相似文献   

7.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合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8.
正随养鸭业蓬勃发展,鸭病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成为影响养鸭业经济效益不容忽视的重要因素。广大养鸭者深刻体会到疫病防控才是提高经济效益的重中之重。鸭病防控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建立防控鸭病的生物安全措施。必须精心选择场址,鸭场建筑要合理布局,这是无公害饲养的成败关键和先决条件。除此之外,必须紧紧抓住搞好鸭场环境卫生及消毒工作,建立防控疫病的生物安全体  相似文献   

9.
为了进一步规范牛奶的管理和指导奶牛场生产经营,我们结合当地多年生产实际,拟定了无公害牛奶生产管理要点,现将其主要管理要点介绍如下. 1 修建牛场的条件 修建牛场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审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选址、布局应符合动物防疫的规定,将生活区建在上风向,粪污处理区位居下风向,使生产区、生活区、粪污处理区彻底分开.奶牛场要整洁卫生,有清洁、充足、无污染的水源.在设计牛舍时,采光、通风、排污设施要齐全,分设生产区、清洁道、污染道,修建病牛隔离舍,配备病死牛、污物无害化处理设施以及专职防疫人员;生产区出入口建消毒池,内装强力消毒灵液;工作人员经体检身体健康,无人畜共患病;建立健全防疫制度.符合上述条件者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所属动物防疫监督机构申请办理《动物防疫合格证》,严禁无证经营.  相似文献   

10.
<正>肉鸭的健康状况,决定于雏鸭的质量、饲养管理的水平,严格控制肉鸭养殖的大环境、鸭舍小环境状况,落实各项生物安全措施,是确保肉鸭健康养殖的关键所在。1选址与建场布局选址前,最好到当地畜牧局动物防疫监管部门进行全面咨询。肉鸭场场址的选择,既要考虑当时的环境状况,又要有比较长远的打算。要周密考虑场址的交通状况、地形地貌、水源水质等地理条件,又要考虑周边环境条件。鸭场要有良好的交通条件,进出方便,但又要要远离交通  相似文献   

11.
圈养蛋鸭又称关棚养鸭或蛋鸭密集型舍饲。在距离水源较远以及放牧条件较差的地区,都可以在圈舍内饲养蛋鸭。圈养蛋鸭的好处是:提高劳动效率;蛋鸭受外界环境条件变化的影响减少;缩小了鸭的活动范围,减少了鸭的运动量和体力消耗;四季均可产蛋,饲料报酬高。圈养蛋鸭还能减少农药中毒和传染病的发生,有利于鸭群的防疫,也减少了由放牧带来的伤亡、散失等。  相似文献   

12.
《云南农业》2023,(2):47-48
<正>1技术概述1.1技术基本情况传统观念认为,鸭是水禽,养鸭自然离不开水。水域放牧(半放牧)、大棚地面养鸭仍是目前主要的生产模式。随着规模化、集约化养鸭的发展,传统饲养方式暴露出越来越多的缺点,具体表现在鸭粪便直接污染鸭体、环境卫生差、发病率和病死率升高、耗料多、生长速度缓慢、需要大量垫料、耗水量大、环境污染严重等方面。水禽在开放水域饲养,其粪便不仅对河流、水源造成污染,  相似文献   

13.
<正>(续第5期第18页)二、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规模化养鸭场,要控制传染病的发生,除搞好鸭场的卫生、消毒工作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见表1)。在实施过程中,应根据场内鸭群的变化和场周围疫病流行动态进行调整,但不能随意变动免疫程序。三、加强管理,提高鸭的抵抗力1.搞好养鸭场消毒,常用的消毒方法有机械性清除、物理学消毒、生物学消毒和化学消毒。化学消毒常用的消毒剂:2%~5%来苏水、  相似文献   

14.
‘水里养鱼,水面养鸭",群众称为"鱼鸭套养",这是渔业与畜牧业相结合的经营方式。一、养鱼水域条件通常在0.3公顷以上的池塘或小水库等水域,要求水深1.5米以上,水源充足,排溉方便。二、养鸭设施鸭舍建在水塘边,阳光要充足,排水要方便,鸭舍内地面要平坦,以沙质土壤为宜。鸭舍大小按饲养量定,蛋鸭每米~2容纳7~8羽,肉用鸭每米~25羽。鸭舍与水面之间设置鸭运动场,其大小与鸭舍面积相  相似文献   

15.
2012年12月15日百色市某养鸭场出现鸭传染病疫情;临床观察主要表现为雏鸭精神萎顿、咳嗽,打喷嚏,眼、鼻有分泌物,病理剖检主要以心包炎、肝周炎和气囊炎为特征,诊断为鸭传染性浆膜炎。在防治上采取了加强饲养管理和药物治疗的综合性防疫措施;通过不同药物的对比治疗试验表明,10%氟苯尼考注射液和20%盐酸强力霉素等药物治疗效果良好,治愈率达96.6%,可以有效减少病鸭的死亡率,提高其存活数。  相似文献   

16.
冬季天寒地冻,农村养鸭户除保留饲养少量种鸭外,基本上无人饲养肉鸭,不少地方整个冬季没有鲜嫩仔鸭上市。一些养鸭专业户得到启发,创新冬季大棚季节养鸭新技术,现将养殖技术介绍如下:用于规模养鸭的大棚建在背风向阳、排水良好、交通方便、靠近水源、地势较高且干燥的地方,为1、塑料大棚选址及搭建  相似文献   

17.
雏鸭饲养管理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育雏阶段是养鸭非常重要的阶段,雏鸭饲养管理的好坏,不仅影响鸭的生长速度和成活率,更直接影响到养鸭者的经济效益,根据对江苏省沭阳县成功的养鸭大户的考察和养殖经验总结,笔者认为雏鸭饲养主要应做好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8.
正冬季饲养管理好坏关系到文登黑鸭种鸭的繁育与产蛋率的高低。要做好种群的培育管理,就要做好冬季产蛋鸭的饲养管理,笔者总结以下主要措施以供参考:一、改变饲养方式冬季是鸭的休产期,特别是开放式养鸭的鸭场,冬季因天气寒冷,鸭绒生长快,减少了产蛋所需的营养。要改变传统的饲养方式,在冬季也让鸭达到产蛋状态,就要建造正  相似文献   

19.
亓德发 《饲料博览》1999,11(3):39-39
养鸭技术(十一)黑龙江省畜牧研究所亓德发11鸭场场地及鸭舍实现养鸭生产现代化,迅速提高生产水平,必须全面地改善包括鸭的环境在内的基本生产条件,因此,必须注意场址的选择和鸭舍设计与建筑。11.1场址的选择对自然条件的要求:自然条件包括地势地形、水源水质...  相似文献   

20.
"鸭、鸭、鸭,我们致富依靠它;棚、棚、棚,小康路上大步行……"在山东省临朐县寺头镇,蒋白村是一个新兴的养鸭专业村,村民靠"一村一业"走上了小康路。全村已有35户养鸭,建有养鸭棚舍55个,一茬可饲养14万只。2010年,该村出售商品肉鸭110多万只,养鸭纯收入约170万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