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温度要求番茄喜温,白天适宜的温度为25~28℃,夜间16~18℃。低于15℃,番茄种子发芽、授粉受精及番茄转红受到影响:低于10℃,生长缓慢,生殖发育受到抑制,5℃时茎叶停止生长,2℃则受到冷害,0℃即被冻死。高于35℃生殖发育受到影响,高于40℃生理紊乱而热死。充足的光照、适宜的温差利于养分的积累和转熟,促进植株健康发育,防止徒长,增强番茄的抗病、抗逆能力,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2.
正1番茄对环境条件的要求番茄属喜温作物,温度适应范围广,在10~35℃均可生长。但植株生长发育的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为15~18℃。低于15℃,不能开花或授粉不良,导致落花落果。低于l0℃植株生长量下降,低于5℃生长停止,长时间低于5℃造成寒害。高于35℃生殖生长受到干扰和破坏,番茄结果期需要一定的昼夜温差。白天温度高,植株进行光合作用制造营养物质;夜  相似文献   

3.
番茄由于受原产地条件的影响,形成了喜温、怕霜、喜光、怕热的习性,因此在春秋气候温暖、光照较强条件下生长良好,产量高。在夏季高温多雨或冬季低温寡照条件下生长弱、病害重、产量低。1对温度的要求番茄生长发育最适温度白天为20~25℃,夜间15~18℃。  相似文献   

4.
正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1发病原因番茄疮痂病病原物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toria(Doidge)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链生,两端钝圆,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40℃,最适温度为27~30℃,在  相似文献   

5.
番茄疮痂病,又称细菌性斑点病、细菌性疮痂病,是番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在番茄的主要种植生产区域,番茄疮痂病发生危害逐年加重,已成为番茄产量和品质提高的主要限制因素. 1 发病原因 番茄疮痂病病原物为Xanthomonas campestris pv.Vesica toria(Doidge)Dowson,属黄单胞杆菌属细菌菌体短杆状,链生,两端钝圆,极生单鞭毛,有荚膜,无芽胞.革兰氏染色阴性.病菌发育的最低温度为5℃,最高温度为40℃,最适温度为27~30℃,在59℃条件下,经10分钟可致病菌死亡.该病菌除侵染番茄外,还危害甜(辣)椒.  相似文献   

6.
番茄喜温不耐寒,也不耐热,种子适宜的吸胀温度是15~30℃,发芽适温是28~30℃,苗期生长适宜温度为白天20~25℃,夜间10~15℃,35℃停止生长,1℃会发生冻害;根系生长适温为20~22℃,种子发芽最低温度为10℃。番茄喜充足的光照,幼苗期需要的适宜光照强度在20000勒克斯以上,光照补偿点为2000勒克斯,  相似文献   

7.
野生藏药独一味种子萌发特性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种子进行光照、温度、浸种时间和赤霉素处理,统计其发芽率、发芽势、发芽指数和胚根长度.结果表明:在光照条件下,15、20、25℃时种子的发芽率分别为83.33%、82.67%、80.67%,25℃时发芽势最高为68%,发芽指数最大为7.92,胚根最长为1.24 cm;在光照条件下15、20、25、30、35℃的发芽率均显著高于黑暗;浸种24 h发芽率最高;经50、200、350、500 mg/L的赤霉素处理的种子萌发各指标都低于对照(蒸馏水).初步探明,独一味种子无休眠现象;适宜萌发条件为光照下,温度20~25℃,属中温萌发型,高温40℃和低温10℃对种子萌发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正番茄生理病害在栽培生产过程中普遍存在,对产量及品质有很大影响。现将生产中常见生理病害的病理及防治方法介绍如下。1番茄畸形果1.1发生原因在花芽分化及发育时期,由于低温、多肥(特别是氮素营养过多)、水分及光照充足的条件下,正在发育的花芽细胞分裂过旺,心皮数目过多或开花后由于各心皮发育不均衡,形成多心室畸形果。1.2预防措施选用不易产生畸形果的品种,育苗期间保持适宜温度,不要长时低于10℃。  相似文献   

9.
李华君 《食用菌》2017,(4):50-51
<正>黑木耳(Auricularia auricula)又称木耳、细木耳,属木耳目木耳科,木耳属。福建建阳区发展黑木耳代料生产已十余年,近年来规模逐渐扩大,年生产量400余万袋,并逐渐形成了适合当地条件的栽培技术。现将其栽培技术要点介绍如下。1季节安排黑木耳是中温型菌类,菌丝生长温度范围是4~35℃,子实体生长发育的温度范围是5~32℃~([1])。根据建阳区的气候情况和多年的经验,一般可安排在7月下旬  相似文献   

10.
正番茄又名西红柿,属茄科草本植物,营养丰富,风味鲜美,属于果蔬兼用品种类型的蔬菜。其抗逆性强,每亩产8000~10000千克,市场需求大,经济效益好是设施蔬菜主栽品种之一。1对环境条件的要求1.1温度番茄是喜温性的茄果类蔬菜。发芽期适温为25~30℃;幼苗期适温白天为20~25℃,夜间为10~15℃;定植后生长适宜温度为20~25℃,15℃以下生长缓慢,10℃以下生长停止,5℃以下或长期10℃以  相似文献   

11.
采用组织分离、稀释纯化的方法,从月季黑斑病病斑上分离出病原,再通过设置不同的温度条件、光照条件和不同的酸碱环境,研究环境条件对月季黑斑病病原的影响。结果表明:全黑暗(0h光照)等不良光照条件下有利于病原的生长;病原适宜生长的温度范围为15~30℃,低于10℃或高于35℃生长均受到抑制;适宜生长的酸碱环境为pH 7~9的中性和弱碱性环境。  相似文献   

12.
北方保护地内种植番茄,棚内温度能保持在10~30℃,这个温度既能满足番茄的生长,同时,也能适合某些食用菌的生长需要。例如鸡腿菇的菌丝生长温度是3~35℃,最适24~26℃。子实体形成温度为8~30℃,最适18~24℃。菌丝的生长需要氧气,呼出二氧化碳,能与番茄的生长形成良好的互补性,既能提高番茄的产量,又能收获鸡腿菇。所以保护地大棚番茄套栽鸡腿菇是一种高效生态农业模式,具有广阔的推广前景。现将其技术要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3.
在陕西关中地区,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育苗期正值盛夏,温度高、光照强且易受大雨袭击,果实膨大后期和成熟期又处于深秋雨季,温度低、光照差、空气湿度大,这些气候条件都不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定植缓苗、果实膨大与成熟,而且番茄生长前期易受病毒病、晚疫病危害,后期则易受叶霉病、绵疫病等危害,所以此茬番茄往往比春大棚番茄产量低,而且产量事稳.  相似文献   

14.
采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研究不同溶剂(乙醇、甲醇、石油醚、乙酸乙酯)对广东虫草(Cordyceps guangdongensis)子实体色素的提取效果及色素的稳定性。结果表明,广东虫草色素易溶于80%乙醇溶剂,最大吸收波长为410nm。色素的乙醇溶液分别在光照与黑暗条件下放置5d,其吸光度值分别减少22.3%和16.6%,在有光照条件与无光照条件下色素的吸光度差异显著。与室温25℃相比,在20~50℃下,色素吸光度无显著差异,在60~70℃下,差异显著,而当温度为90、100℃时,差异极显著,色素吸光度分别升高了19.8%和37.7%;强酸条件(pH为2~3),氧化还原剂H2O2,使色素褪色;碱性条件(pH为8~9),氧化还原剂Na2SO3以及部分食品添加剂(麦芽糖、柠檬酸、蔗糖)对色素有增色作用;金属离子影响色素的稳定性,其中Fe3+及Fe2+使色素发生色变。  相似文献   

15.
在陕西关中地区,塑料大棚秋延后番茄育苗期正值盛夏,温度高、光照强且易受大雨袭击,果实膨大后期和成熟期又处于深秋雨季,温度低、光照差、空气湿度大,这些气候条件都不利于幼苗健壮生长、定植缓苗、果实膨大与成熟,而且番茄生长前期易受病毒病、晚疫病危害,后期则易受叶霉病、绵疫病等危害,所以此茬番茄往往比春大棚番茄产量低,而且产量不稳。  相似文献   

16.
3年的观测说明,温度是影响柑桔大实蝇蛹发育的主要生态因子。测得发育起点温度为10.57℃,有效积温为567.90日度。在贵州都匀自然条件下,预蛹期2—2.5天,蛹期160—170天。据室内恒温处理,蛹在30℃以上不羽化,在30—35℃高温下5—8天死亡;20—25℃是最适发育温区,20℃时蛹历期52—58天,25℃时32—36天;5—10℃时蛹不能羽化,在此低温下最长成活期达247天;-5-0℃时,蛹的忍耐致死期为6—18天。变温处理和光照对蛹的羽亿元影响。蛹对土壤的最适含水量要求为15—20%。  相似文献   

17.
以近期分离鉴定的铁皮石斛炭疽病原新纪录种铁皮石斛围小丛壳菌(Glomerella cingulata)为试材,采用组织培养的方法系统研究了铁皮石斛围小丛壳菌的生物学特性。以期找到高效快速的防治方法,以解决铁皮石斛炭疽病频繁发生且有日益加重趋势的问题。结果表明:铁皮石斛围小丛壳菌菌丝适应性强,在不同培养基均能生长,在PDA培养基上生长最快;在10~35℃下均可以生长,25~30℃下较适合菌丝体的生长,28℃菌丝生长最快,产子囊壳最多;不同光照条件下生长均较好,但光照可促进子囊壳的产生;在pH 5~12下均可生长,但pH 8时菌丝生长最快,pH 9时子囊壳产量最高;在不同碳氮源上均可生长,山梨醇对菌丝的生长最有利,在麦芽糖碳源上菌丝浓密,子囊壳的产量达到最高;菌丝对蛋白胨氮源的利用率最高。菌丝体的水浴致死条件是50℃。  相似文献   

18.
于2009年5~9月采用人工自然光照生长箱(长、宽、高分别为150 cm、120 cm、200 cm)种植番茄,在每天的高温时段(10:00~16:00)进行加湿试验,设置了3个湿度处理,RH分别为:85%~90%(H处理)、65%~70%(M处理),以不加湿RH 35%~40%(L处理)为对照,利用2个番茄品种,研究了在高温(32~35℃)条件下,不同空气湿度对番茄株高、叶片数、茎粗、叶面积等的影响。结果表明:高温条件下,湿度处理没有影响番茄叶片数的发育,但是与对照L处理相比,高湿H(85%~90%)处理使番茄株高增加了12%~14%,茎粗增加了7%~15%,叶面积增加了25%~42%,且品种间表现一致。其中,叶面积的提高幅度最大,可达42%。加湿M(65%~70%)处理也表现出了一定的效果。说明高温下通过增加空气湿度,可以有效的增加番茄的叶面积,提高叶片的光合速率,缓解高温对番茄叶片的灼伤。  相似文献   

19.
不同昼夜温差对设施番茄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设施番茄"金冠5号"为试材,利用人工控制试验,设计2个平均温度(18℃,25℃),昼夜温差(DIF)设计12℃(白天24℃/晚上12℃,白天31℃/晚上19℃)、6℃(白天21℃/晚上15℃,白天28℃/晚上22℃)、0℃(白天18℃/晚上18℃,白天25℃/晚上25℃)共6个处理,研究了不同处理对设施番茄幼果坐果率、果实大小(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及单果重、单株产量的影响,并利用果实形态指标与平均温度、昼夜温差、最低温度、最高温度进行相关分析,以揭示不同昼夜温差对番茄果实发育及产量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18℃平均温度处理时,坐果率、果实横径、单果重和单株产量均以12℃昼夜温差(24℃/12℃)最高,6℃昼夜温差次之,0℃昼夜温差最低;果实纵径以6℃最高;在日均温度25℃时,幼果坐果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单果重量和单株产量则以6℃昼夜温差处理最高,12℃昼夜温差次之,0℃昼夜温差最低;坐果至开花的天数以6℃温差处理最短。坐果率、果实横径、果实纵径和单果重,与昼夜温差呈正相关,与平均温度和最低温度相关不显著,坐果率、果实纵径与日最高温度呈正相关。研究认为在最适温度范围内,温差越大、果实发育越快、生长量越大、产量越高,有利于果实坐果。  相似文献   

20.
刘凤琼 《广西园艺》2011,(3):48-48,51
桂林地处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温度19℃左右。番茄早春栽培适宜育苗期为头年的12月上中旬至翌年的2月中下旬,苗龄70~80 d。桂林地区1~2月平均温度在8℃左右,有时候低至-2℃,阴雨天居多,光照较少,不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