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近年来,海东市高度重视"三农"工作,在稳定家庭承包经营的基础上,推进农业经营体制创新,积极培育种养大户、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龙头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大力发展农技、农机及农产品营销等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加快构建专业化、集约化、组织化和社会化相结合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1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现状1.1种养大户初具规模。全市现有规模养殖户46471户,其  相似文献   

2.
<正>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一)发展数量稳中有升近年来,林州市政府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按照"加快培育一批,努力规范一批,着力提升一批"的思路,采取"宣传引导、积极扶持、规范提升"等措施,全市专业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有序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家庭农场99家,农民专业合作社499家,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69家。其中:建成省级  相似文献   

3.
正现代化农业需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只有农业经营主体现代化的发展,才能促进我国新型农业的进步和腾飞。改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的问题,积极地探索对策是当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改革的重要举措。弥勒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三农"思想为指引,大力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深化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高原特色农业转型升级,全市农业产业化水平显著提升。2019年,弥勒市具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农业龙头企业37家、  相似文献   

4.
丁允 《河南农业》2014,(17):10-10
<正>近年来,永城市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采取多种措施,促进家庭农场快速发展。截至目前,全市在工商部门登记注册的各类家庭农场78个,经营耕地面积914hm2;2013年,永城市家庭农场总收入达到3 313万元,平均每个家庭农场收入42.4万元,户均纯收入达12.3万元。其主要做法是:一、加强组织领导为加强对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工作的组织领导,2013年,永城市成立了培育发展家庭农场工作领导小组,由政府分管副市长任组长,成员单位由市农业局、发改委、科技局、财政局、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黑龙江省双鸭山市宝清县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培育工作,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以企业为龙头、合作社为骨干、家庭农场为基础、社会有生力量共同参与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队伍日益壮大。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情况1.合作社蓬勃发展,成为带动农户进入市场的重要载体。近年来,  相似文献   

6.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7,(15):166-167
论文肯定了四川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工作成绩,也分析了发展中的不足。指出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过程中基层群众的政策需求,包括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管理应该规范、产业发展需要政策引导、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扶持政策有待落实、社会化服务体系有待完善、集中使用土地管理有待加强等等。提出制定产业发展指南,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可持续发展;制定并实施农业社会化服务提升计划,助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快速发展;制定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管理实施细则,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科学发展;建立进入与退出机制,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健康发展;制定扶持办法,促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正>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是指大力培育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逐步形成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骨干,其他组织形式为补充的新型农业经营体系。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大力培育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多种形式的农业规模经营和社会化服务,有利于保障农业健康发展。1农业经营体系现状截至2013年底,水富县有耕地6392 hm2,人  相似文献   

8.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存在问题与对策措施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基于福建省建瓯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的数据,分析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过程中存在的5方面问题:总量多、规模小、实力弱;合作社运作不规范;服务指导不到位;发展资金难解决;规模经营有难度。根据具体问题提出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5个建议:加强监管,促进规范运作;强化服务,全力提供保障;政策倾斜,扶持发展壮大;注重引导,促进规模经营;突出主体,培养新型农民。希望对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作出了“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进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部署,十八届三中全会又明确指出,要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赋予农民更多财产权利,推进城乡要素平等交换和公共资源均衡配置,完善城镇化健康发展体制机制。为深入了解枣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现状,我们对全市家庭农场、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进行了调研。  相似文献   

10.
<正>一、兰考县农技推广服务现状近年来,兰考县农林局高度重视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加大了对家庭农场、专业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的服务力度,全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迅速,呈现出以下特点:(一)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数量稳中有升近两年,兰考县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每年以50%的数量增长。2016年全县家庭农场数量为150家,到2017年增加到180家;专业大户从2016年的440户增加到2017年的610户。(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方式灵活多样从土地获取方式上来看,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主要以承包、租赁、土地流转、自有土地等形式获得。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我国已形成传统家庭农户为主,其他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的多元主体经营农业生产模式。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有专业大户、家庭农场、农民合作社、农业龙头企业和农业社会化服务组织。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具有自身特点和优劣条件。首先对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特点进行分析,概括出不同农业经营主体的优劣势;再依据我国农业生产要素流动趋势,提出"家庭农户主导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快速发展"的多元主体模式到"农民合作社+专业大户+家庭农场为主导"的多元主体模式再到多种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并存模式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演进过程。  相似文献   

12.
<正>江西赣州市以产业发展作为精准扶贫突破口,加快老区脱贫攻坚步伐,取得了明显效果。截至2016年底,全市通过贫困户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联结方式,累计辐射带动9.93万户、36.1万贫困人口增收。仅2016年,全市就有175个贫困村、27.1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  相似文献   

13.
<正>近几年来,我市围绕"十三五"规划及年度工作目标,推行新理念,研究新思路,探索新举措,使我市农业经济发展取得长足进展:新型农业经营实体发展迅速,土地流转规范有序,粮食产量稳步提高,一批现代农业示范园区脱颖而出,各项工作走在了全市的前列。一、创新农业经营体制,内在活力不断激发一是培育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目前为止,共培育市级优秀家庭农场12家,省级示范社7家,全市农民专业合作组织总数达到966家。二是引导  相似文献   

14.
<正>本篇以研究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为切入点,在全市10个县市区、近200个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采用实地考察与问卷调查相结合的方法、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阐述了周口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现状,深入剖析了影响龙头企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并提出了促进龙头企业发展的对策。一、总体情况截至2012年底,全市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企业有300多家,带动5 000个以上的经营组织、60多万农户参与产业化经营;财鑫集团、辅仁制药等5家农产品加工企业成为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益海粮油、金丝猴集团等50家企业成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市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达到194家。  相似文献   

15.
自2011年以来,永城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转变服务理念,在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开展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良好的社会效益。主要经验是做到"六个结合",即:与专业技术人员特长结合,做好特色服务;与农业绿色高产高效创建项目结合,辐射带动大面积均衡增效;与引入新技术结合,做好示范引领;推广种植养殖结合,培植有机农产品基地;与简化栽培技术结合,实现全程机械化;与培育新型农民项目结合,持续提升经营水平。  相似文献   

16.
正2018年四川农信(农信社、农商银行)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户数将达1.1万户,贷款余额将达到160亿元;未来5年,四川农信信贷支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户数将达2万户,贷款余额将达到400亿元。这是记者从7月16日在成都召开的四川农信助力乡村振兴暨2018年半年工作会上获悉的。目前,全省已有各类新型农业经营主体84998家。至2017年末,全省经营2hm~2及以上的新型农  相似文献   

17.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我国在新形势下催生的农业组织形式,其对人才的需求方向发生了重大变化。该文针对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形势和经营主体的发展态势,对农业新型经营主体的人才需求方向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解决"谁来种地"与"地怎么种"等相关问题的重要途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需求大批既懂专业技术,又懂管理、会经营、善贸易的复合型人才;加大对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从业农民的培养和培训,鼓励和引导农科大学毕业生成为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的生力军以及全社会要为有识之士成为新型经营主体的经营者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等对策。旨在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健康稳定发展。  相似文献   

18.
正德州市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土地流转面积占全市耕地面积的近三分之一,是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是加快现代农业发展的新途径。只有找到解决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经营现状和存在问题,找到丰产不丰收的制约因素,才能让德州现代农业又好又快地发展。随着德州市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农业兼业化、农村空心化、农民老龄化的问题日渐凸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载体,从根本上解决了"谁来种地"的问题,是加快德州  相似文献   

19.
<正>近年来我国的农业得到了快速发展,现代农业发展态势良好。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是发展现代农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利于农业的大发展大繁荣。特别是"十八大"以来,我国对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更加重视,这就需要相关部门与时俱进,转变思想,积极发展和助力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发展。基于此,文章针对其发展中存在问题进行较为深入的剖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旨在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的更好发展献计献策。1现阶段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正>近日,笔者在一些农业大省调查发现,去年洪水灾害过后,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以下简称新型主体)对农业保险的需求十分迫切和突出。而现有农业保险在应对自然灾害、市场风险时,赔付标准过低、保险品种过少、保障范围太窄,"保护伞"作用不强,化解风险能力有待提高。新型主体迫切需要"保护伞"农业部的统计信息显示,我国有经营面积3.33公顷以上农户340万户,家庭农场87.7万个,农民合作社174万家,农业龙头企业12.6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