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近两年,我县水产科研部门在试验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自、虾、蟹混养技术,在大面积中低产鱼池中取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1997年采用鱼虾蟹混养模式的养殖面积近千公顷。现将此养殖技术介绍如下:池塘条件及准备鱼池为低洼荒地、滩涂康地,低产农田开发的大匡口挖沟取土筑堆的“提水养鱼”形式,一般面积都在15hm2左右,最大的达60hm2,四周控有环沟,沟面积占总面积的15%-20%,深1~1.2m,滩面可提水0.6—1、5m,单纯养鱼爱水体影响,产量仅有3000kg/hm2左右,效益欠佳。池塘准备工作在11月底前进行,捕鱼后抽干地水,让底泥冰冻日…  相似文献   

2.
池塘养鱼在我国有悠久的历史,但是,在我县池塘养鱼则起步较晚,是一项年轻的事业。在五六十年代,虽然修建了100多亩池塘,开始发展池塘养鱼,但当时仅限于国营水产生产企业。我县大面积的群众性池塘养鱼.还是从“六五”期间建设商品鱼基地开始的。现已遍布全县十多个乡镇,池塘面积5484亩,占全县养殖总水面的13.2%。  相似文献   

3.
河南省有140多万亩池塘,但养鱼产量很低,提高池塘养鱼的技术水平是全省渔业生产中亟待解决的问题。1983年,农牧渔业部水产局给我所下达了“中低产地区连片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的研究”试验项目,要求到1985年,洛阳市吉利区1,000亩连片池塘平均亩净产由1982年的60公斤提高到250公斤,成鱼占总产的  相似文献   

4.
彭泽鲫等优质鲫鱼高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发展名特优鱼类养殖,调整养殖品种结构,普及池塘高产、高效养鱼技术,推广应用新技术、新成果,提高成鱼质量和经济效益,我局于1997年~1998年承担临沂市科委下达的“池塘养殖异育银鲫高产技术推广”和山东省海洋与水产厅下达的“彭泽鲫等优质鲫鱼高产技术推广”项目。现将我县项目推广的技术部分总结如下。1 改造池塘,提高池塘的质量标准在实施中,对参试塘的水源水深、面积、底质、防逃设施等做了具体规定,并对条件不适宜的塘进行了整改,做到浅塘变深塘,死水变活水。具体掌握的标准是:1.1 池塘土质保肥、保水性能…  相似文献   

5.
改善池塘条件.增加饲料投入,优化品种结构,缩短养殖周期,加强鱼病防治等是提高池塘养鱼经济效益的主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6.
于水 《水产科技》1991,(2):27-27
1990年由肇庆市承担的“丰收计划”项目《万亩中低产池塘养鱼高产综合技术》,于1991年3日15日由广东省水产局主持通过技术鉴定。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密度精养鲤鱼成为我县池塘养鱼的主要模式,池塘单产不断提高。但是,饲料等渔需物资价格的不断攀升、商品鱼价格的持续低迷,导致池塘主养鲤鱼的经济效益越来越低。为了尽快探索池塘养鱼高产、高效新模式,我们于2004年5月至10月进行了池塘主养草鱼与主养鲤鱼模式的效益对比试验,现将试验池的生产情况和结果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8.
为了系统地总结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的综合技术措施和科学管理方法,北京市通县水产公司自1983年开始,承担农牧渔业部水产局下达的“中低产地区连片池塘养鱼高产技术”科研项目,经过三年(1983~1985)试验,5,086.8亩试验池塘平均亩产由试验前的98.4公斤提高到306公斤,优质  相似文献   

9.
为了充分发挥商品鱼基地种草养鱼的优势,改变养殖品种结构,提高优质鱼产量和养鱼的经济效益,无疑把草鱼作为基地鱼场主养品种之一是无可非议的。因此,探索草鱼苗种高产技术措施,改变草鱼种供不应求的局面,是当前水产生产上亟待解决的问题。为此,一九八三年五月至十一月,在我县普丰乡鹭鸶湖渔场,选择一口5.9亩的池塘,  相似文献   

10.
沙县位于福建省西北山区,现有池塘养鱼面积近万亩,占全县淡水养殖面积的64.2%。由于地处丘陵山区,大部分池塘多系山垄田、烂泥田和冷锈田改造而成,且日照时间较短,山泉水温低,不少池塘面积小、水浅、生产条件差,群众又缺乏养鱼技术,因而鱼产量低,效益不高。全县1992年池塘平均亩产仅273.1公斤。为了较大幅度提高池塘养鱼单产和经济效益,1993~1994年县水技站承担了衣业部下达的“山区大面积池塘养鱼综合高产高效技术”丰收计划项目,两年推广池塘面积6060亩,平均亩净产421.5公斤,平均亩增产148.4公斤,亩增产值1017元。199…  相似文献   

11.
《水产科技》1977,(1):18-22
当前,我县不少池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较低,水体利用不充分,远远适应不了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和人民生活的需要。因此,进行小水面成鱼养殖高产技术措施的研究,提出成功经验,对提高我县池塘养鱼单位面积产量,促进鱼业生产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吉林省有批产池塘428881hm2,产量较低,一般在150kg/667m2左右,水体利用率低,而且有部分池塘面临荒废。为了提高产量,增加效益,1996年我们承担了省水利厅下达的《池塘养鱼中低产变高产》水产技术推广项目。一年来,经全省各级水产部门的共同努力,全面完成了项目规定的各项经济及技术指标,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推广工作总结如下。1主要组织措施1.1为保证推广项目的落实与实施,从省站、地区站、县站直到生产单位实行逐级合同制管理,合同中明确了参加单位及主要参加入,健全了推广项目责任制,形成了推广工作层层落…  相似文献   

13.
祁东县池塘养鱼历史悠久,特别是建国以来,池塘养鱼发展较快,鲜鱼亩产七十年代以前40公斤左右,七十年代后期达105.5公斤。1987年全县池塘放养水面52500亩,总产11652吨,池塘产量占水产品总产量的91%,亩产222公斤,与1979年比,总产增加6747吨,增加1.4倍,单产增加116.5公斤,增加1.1倍,池塘渔业产值1418万元,占全县农业总产值的6.3%,人平产值17.7元。如何提高池塘养鱼的经济效益,本文笔者就近三年来我县渔经调查情况,作如下探讨: 池塘渔业经济效益分析为了准确了解我县池塘渔业的经济效益,笔者就渔经调  相似文献   

14.
宾县从七十年代中期,成鱼饲养技术有较大的提高与发展,成鱼单产梯度在55~500公斤,成鱼的混养技术遍及全县养鱼单位,但是过去我们片面地追求单产,比较忽略不同成鱼饲养技术经济分析与核算,所以不能提出一种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较优的饲养技术,也不能对我县的池塘养鱼技术改造和发展提出正确的意见。  相似文献   

15.
我县地处大别山南麓浅山丘陵地带,有水面213290亩,其中池塘64819亩。近几年来,我们县在不断总结过去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池塘高产养鱼试验与研究,获得了较高的产量和经济效益。现将两个试验点的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6.
为了加快我县养鱼生产建设的步伐,有效地提高池塘养鱼的单位面积产量和经济效益,1995年我站利用丰产乡同意村中山渔场60亩鱼种池,进行池塘驯化养鱼高产技术试验,收到了良好的效果。不仅平均亩产由过去的300kg,提高到了435.5kg,亩效益达到了924元,而且初步总结出了一套增产技术措施,为今后实现高产稳产奠定了基础。现将试验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网箱养鱼在江河、湖泊、水库以至近海等自然水域发展较快,而在精养成鱼塘正常养鱼的同时进行网箱养鱼较少。笔者通过1995~1996年在精养成鱼塘进行网箱养鱼的试验认为,开发池塘网箱养鱼具有广阔的前景,对于充分发挥池塘资源优势,提高池塘利用率和经济效益具有深远意义。1池塘网箱养鱼的可行性1.1池塘有网箱养鱼所需的水环境池塘虽为流水状态,但目前大部分精养鱼池排沙方便,且有的塘口还有增氧机械,与河、湖、库等自然水域一样,有着生活的基本条件,因而池塘水体可设置网箱养鱼。1.2池塘养鱼与网箱养鱼互无干扰池塘养鱼实际上是一…  相似文献   

18.
山区池塘养鱼大面积增产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建山区池塘养鱼面积18.95万亩,占全省池塘养鱼面积43.28%,这些池塘多系山垄冷烂田改造而成,生产条件差,群众又缺乏养鱼技术,因而产量低,1992年平均亩产仅231.4公斤,是福建省池塘养鱼低产区。为了提高山区池塘养鱼产量和效益,1993~1994年福建省水产技术推广站组织实施农业部丰收计划《山区大面积池塘养鱼综合高产高效技术》项目,推广面积2.0593万亩,平均亩增产143.05公斤,亩增值1142元,同时带动了全省山区池塘平均亩增产74公斤,取得显著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现将主要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9.
李红炳  李文亮 《内陆水产》1994,(12):10-11,13
近几年来,池塘养鱼发展迅速,养殖水平越来越高,但就整个养鱼效益来看,提高的幅度还相当小,挖掘的潜力还相当大。为了适应市场的变化,提高养鱼经济效益,特别是较大幅度大面积地提高养鱼经济效益。1993年,我站在本市382.27hm^2池塘中对高效鱼肥精进行了试验性的投施应用,  相似文献   

20.
为了综合运用已有的科技成果和先进技术,加速开发中低产地区的池塘养鱼,促进渔业生产的发展,1987年,我站承担了地科委下达的“池塘精养高产技术”推广项目(以下简称推广项目)。一年来,经过广大水产科技人员和渔民的共同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