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采用涵养水源、保育土壤、固碳释氧、积累营养物质、净化大气环境、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森林游憩7项功能10个指标,以2001、2006和2011年布尔津县天然林区一类连清数据为基础,评估了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资源的面积和蓄积量平均值分别为77 047.98 hm2和1 751.13万m3,各年森林面积分别为72 927.76、77 872.02和82 816.27 hm2;蓄积量分别为1 675.55万、1 762.76万和1 815.07万m3。新疆布尔津县天然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平均为50.34亿元/a,各年价值分别为41.80亿、51.72亿和57.50亿元。从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看,生物多样性保护功能价值量最大,平均为35.59%;森林游憩价值增幅最大,2006年森林游憩价值是2001年的35.95倍;不同林分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与其对应的林分面积排序一致。这说明布尔津县在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以来,森林面积、蓄积量及其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明显的增加。   相似文献   

2.
陕西省宁陕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价值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森林资源二类调查与森林生态系统定位观测数据,综合运用生态学、水土保持学、经济学理论方法,采用分布式测算方法,依据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选取符合天然林生态系统的6项服务功能9个指标,对陕西省宁陕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生态效益进行了评估。结果表明:陕西省宁陕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为115.36亿元·a~(-1)。不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项中,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3项功能价值量最大,分别占陕西省宁陕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生态效益总价值的44.10%、32.08%和19.62%。说明陕西省宁陕县森林在生物多样性保护、固碳释氧和涵养水源方面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参照LY/T 1721—2008《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结合靖边县天保工程实施的特点,构建天保工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指标体系;利用靖边县天保工程相关资料、森林资源清查资料、生态监测既有成果,评估靖边县1998—2015年天保工程森林生态系统的服务功能价值。结果表明:截止到2015年,陕西省靖边县天然林保护工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总量达到585.16亿元,且总的价值量逐年增加;不同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中,固土保肥和保护生物多样性2项功能的价值量最大,说明靖边县天保工程在保育土壤和保护物种多样性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张喜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3):11289-11292
[目的]建立贵州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价网络,分析重点林业生态工程实施对其生态服务价值的影响。[方法]以县级行政单元为样本,气象、土壤、岩组、森林组成、坡耕地结构和石漠化的特征指标进行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分类、分区;广义归纳法构建,Delphi法改进,形成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价概念性指标体系。[结果]贵州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划分为3区、10亚区、16小区,90个自然保护区、印个森林公园、64个天然林保护工程县、86个退耕还林工程县、22个珠江防护林工程县、55个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县归入其中;提出了包括4级指标层的喀斯特山地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监测与评价的概念性指标体系。[结论]该研究结果可为贵州的环境立省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适时动态数据和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5.
介绍了海南省热带天然林分布特征,并深入分析其经济、生态价值及历史动态变化,提出了适合海南天然林保护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森林生态系统的价值及其评估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回顾了对森林资源价值的认识过程,对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的对象和方法进行了论述,同时指明了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在天然林保护工程中的重要意义。并对森林生态系统价值评估中应注意的一些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中幼龄林抚育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一期开展,通过封护管理,形成了大量的中幼龄林,在实施二期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急需进行抚育管理,以提高森林质量和林地生产力,培育健康稳定的森林生态系统,提高森林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一、基本原则天然林中中幼龄林抚育应遵循以下原则开展。一  相似文献   

8.
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于恢复我国森林生态系统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和意义。进入新世纪以后,我国生态系统进一步恶化,我国森林的覆盖率持续锐减,每年我国的各种极端天气频发,环境问题已经成为严重威胁到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党的十八大以来,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而实施天然林保护工作,对于恢复森林生态系统多样,缓解环境问题十分关键。本次研究主要针对天然林保护工作过程中存在的几点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希望通过本次研究对更好的促进天然林保护工程工作的开展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9.
天保二期工程的实施,天然林资源和生物多样性得到有效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明显改善,森林生态服务功能进一步增强,产生了巨大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对秀山县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中期成效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10.
为了给贵州集体林区顺利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提供经济和政策依据,笔者在对贵州集体林区县锦屏、台江和赤水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情况调查的基础上,分析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对集体林区社会经济产生的短期负面影响主要表现在林农收入和生活、扶贫攻坚、地方财政税收、林业发展及集体林场、林农营林生产积极性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从森林分类区划入手,认真搞好森林分类经营,培育和发展林业产业体系;重视对现有中幼林的抚育管理;实施天然林保护工程要同改善集体林区经济、改变农村贫困状况、保持生态系统平衡结合起来;加快集体林区旅游业发展;进一步调整和优化林业经济结构,促进林业产业发展;尽快建立生态公益林效益补偿机制。  相似文献   

11.
海南岛青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青皮(Vitica mangachapoi)是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优势种之一,在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地位极其重要。青皮林具有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降雨量、涵养水源等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海岸青皮林还具有防风浪、固海堤的作用。目前青皮林受人为破坏较为严重,特别是毁林种植热带作物使青皮林的种群数量锐减。因此,很有必要加大海南岛天然青皮林的保护力度。  相似文献   

12.
高静  周祖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6):7200-7201,7203
对海南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改良土壤、固土、保肥、蓄水调水、净化水质、固碳释氧、净化空气、生物多样性保育、生态旅游等生态功能进行价值评估,得到2010年海南中部生态功能保护区热带天然林主要生态功能性综合价值为330.648亿元/a,相当于当年海南省GDP的16.1%。海南中部山区热带天然林对海南的生态安全起着屏障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省红树林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评估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运用《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估规范》的相关标计量参数、指标和共识,对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的总价值进行评估,并对不同市(县)红树林生态服务价值进行分析。研究表明,海南省红树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核算成经济后的总价值为26828.08万元,单位面积价值为6.58万元·hm-2。其中,有机物生产价值2780万元,固土保肥价值34.54万元,气体调节价值6241.62万元,积累营养物质价值490.48万元,净化环境价值5221.23万元,防灾护提价值1645.03万元,生物多样性保育价值6112.60万元,生态旅游价值4302.59万元。  相似文献   

14.
海南青梅林生态系统的分布规律、存在问题与管理对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青梅(Vatica mangachapoi Blanco),是亚洲热带雨林的典型树种,也是海南岛热带雨林的优势种,它在海南热带雨林生态系统中地位及其重要。作者论述了海南青梅林生态系统的类型和分布,分析了海南青梅林目前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揭示受20世纪50年代砍伐影响的热带天然林在自然恢复过程中物种组成与群落特征变化趋势,以海南中部山区山地雨林原始林、低地雨林次生林、山地雨林次生林、云雾林次生林4个森林动态样地为对象,基于2012—2020年2次植被调查,从物种组成、区系组成、群落外貌特征等方面分析群落动态特点。结果表明:2012—2020年,(1)山地雨林原始林S?rensen群落相似度为0.960,物种组成最稳定;低地雨林次生林为0.921;山地雨林次生林为0.889;云雾林次生林为0.794,物种更替最明显。随着短期演替进行,各群落间S?rensen群落相似度升高,多年来有更多相同的物种。(2)各群落排名第1的优势种重要值均降低,云雾林次生林优势种重要值下降明显,向更为混合的多优势种群落发展。(3)随着短期演替进行,群落郁闭度增加,喜阳的前中期树种逐渐被耐荫的演替中后期种替代,分布区窄的海南特有种作为补员树种进入群落。(4)各群落均以热带区分布为绝对优势,并以热带亚洲(印度?马来西亚)分布为主。随海拔升高,温度降低,呈现出热带性减弱、温带性加强的特点。8年间,植物区系地理成分更加复杂。(5)叶性质呈现出以中型叶、单叶、革质叶、全缘叶为主的热带地区典型特点;8年间,中型叶比例增加。通过有效的封山育林,受干扰的生态系统均得到较好的恢复。  相似文献   

16.
海南热带天然林、桉树林和橡胶林生态效益比较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海南热带天然林生态效益价值的核算,以及桉树林和橡胶林生态效益的研究和评述,采用5个指标对此三者的生态效益进行比较,最后发现桉树林和橡胶林与热带天然林的生态效益差异达到极其显著的水平。并据此提出加强海南林业用地规划,以及改革林权制度等政策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7.
基于8次森林资源清查和森林生态连清技术体系获得的生态和资源大数据,对海南省近40年的森林资源动态变化和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海南森林资源面积、蓄积和生态功能实现了“三增长”,海南省森林面积自1981年起呈逐年增加的趋势,在第5次清查期(1994—1998年)后逐渐趋于稳定,在第8次清查(2009—2013年)后达最大的97.11万hm2,增长幅度为1.63倍;第3次至第8次清查期海南省森林蓄积有逐渐增加的趋势,清查期资源数量有大幅度上升,森林蓄积量增长了32.61%;从第3次至第8次清查,海南省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总体呈增加趋势,涵养水源第3次清查为34.82亿t·a,第8次为82.56亿t·a,增加了137.11%;滞尘从3次清查为93.33亿kg·a,第8次为235.01亿kg·a,增加了151.81%;海南省“十一五”“十二五”期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功能价值量分别为126.59亿元·a和1 359.67亿元·a,增长幅度为20.69%;阔叶混交林服务功能价值量达最大值。研究结果对进一步提高人们对森林资源保护意识、推动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和生态文明建设制度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海南热带雨林沟谷植物群落区系地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海南岛热带沟谷雨林物种丰富,分别在霸王岭和黎母山的5 000 m2样地调查中,发现树种703株,两地共有树种36科,其中樟科、夹竹桃科、大戟科、楝科、山矾科和桃金娘科等共有科占有的树种数量超过60%,表明两个样地相似度较高;霸王岭和黎母山沟谷雨林群落树种都以热带分布型为优,霸王岭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5.4%,热带属成分占78.5%,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成分占88.9%,属成分占92.6%,黎母山沟谷雨林热带科属成分比霸王岭均高,反映了较强的热带性质.  相似文献   

19.
杨树林在世界上一般分布在热带至中亚热带,群落的组成和结构较简单。海南岛出现杨树林,是新的发现。本文从群体生态学上对该群落进行研究,发现它是多树种、多层次和以杨树为优势种的热带针阔混交林;其树种组成递属于12科、13属、16种,其中属热带的树种达13种,占81%,绝大部分树种为热带成分,而林分中琼岛杨这个种群的相对密度、相对优势度,相对频度和重要值均为全林之冠,南亚松次之,二者分别为群落的优势种和亚优势种,它们的林木个体高大通直,前者胸径达120cm,后者树高达38m,单株蓄积量均可达16~17m~3。本文研究结果可作为今后研究和建立热带杨树生态系统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20.
蔡巧妹  余雪标  李意德  王旭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8):13971-13972,14011
[目的]研究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区降雨和径流特征。[方法]根据2007~2008年在海南尖峰岭热带雨林定位观测的降雨和径流数据,分析原始热带山地雨林、次生热带山地雨林和低地雨林等集水区的径流特征。[结果]林区在雨季能够有效削减洪峰,在旱季能够有效调节径流,表明具有较好的调洪补枯功能。林区雨季每公顷蓄水11 660~18 031 m3,从高到低分别为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原始山地雨林低地雨林。旱季,热带山地雨林次生林和原始山地雨林每公顷补枯量分别为976.6和946.8 m3,低地雨林补枯功能不明显。[结论]该研究验证了热带雨林具有调洪补枯的功能假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