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发病情况 在我国,养殖红鳍东方鲀链球菌病最早于2000年春季在大连确认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尔后,在大连,陆续于2002年春季发现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和2龄鱼,并发现于室内水槽培育1月龄稚鱼,于2002年夏秋季发现于海面网箱养殖1~3龄鱼,于2002年秋季发现于池塘培育出池后转放到海面网箱暂养的当年鱼,  相似文献   

2.
红鳍东方鲀链球菌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1 发病情况 在我国,养殖红鳍东方鲀链球菌病最早于2000年春季在大连确认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尔后,在大连,陆续于2002年春季发现于室内水槽越冬养殖1龄鱼和2龄鱼,并发现于室内水槽培育1月龄稚鱼,于2002年夏秋季发现于海面网箱养殖1~3龄鱼,于2002年秋季发现于池塘培育出池后转放到海面网箱暂养的当年鱼,  相似文献   

3.
今年,江苏省海洋春夏汛生产情况较好,全省全汛捕捞产量达12.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长43.5%。气象和海况有利,渔业资源略好于去年,是今年春夏汛增产增收的主要因素。从全省来看,南部好于北部。南部前期好于后期,小取、大取作业好于去年,定置作业好于流动作业;北部后期好于前期,大取作业好于小取作业,拖网、流刺网好于去年,杂取比去  相似文献   

4.
阅读提示:广东乌龟,俗称臭龟,学名黑颈乌龟(Chinemys nigricans),隶属于淡水龟科(Emydidae)乌龟属(Chinemys)。黑颈乌龟由于发现于广东省.因此又被称为广东乌龟。广东乌龟喜生长于山坑、丛林、水塘中,在我国分布于广东和广西,国外分布于越南。广东省南雄、始兴、仁化都有分布,其中主要集中分布在南雄。  相似文献   

5.
<正>吉陶单极虫隶属于后生动物亚界,粘体动物门,粘孢子纲,双壳目,单极虫科,单极虫属。目前,已报道单极虫属种类约100余种,主要寄生于淡水鱼类,少数种类可寄生于海水鱼类当中。绝大部分种类不会导致鱼类疾病,仅少数几种单极虫会导致鱼类的大量死亡,如寄生于异育银鲫皮肤的“肤孢子病”武汉单极虫、寄生于异育银鲫鳃上的“鳃孢子虫病”汪氏单极虫以及寄生于鲤或散鳞镜鲤肠道或皮肤的吉陶单极虫等。  相似文献   

6.
日本使用颗粒饵料养鱼,是在1958年后开始,由于美国养鳟用颗粒饵料输入的刺激,于1960年,才迅速地发展起来。最初,只是制造适用于本国的,改良的养鳟用颗粒饵料。以后,才生产适用于鲤、鳗、香鱼等其他养殖鱼类的各种颗粒饵料。目前,有10  相似文献   

7.
鲫鱼黏孢子虫病的主要特征、诊断方法与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黏孢子虫属于黏孢子虫门,黏孢子虫纲。在我国淡水鱼中发现的种类有500多种,全部营寄生生活。除少数寄生于蠕虫、两栖类、爬行类外,绝大部分寄生于鱼类。寄生于鲫鱼危害较重的黏孢子虫种类主要有五种,分别为鲫鱼碘泡虫、库斑碘泡虫、圆形碘泡虫、银鲫黏体虫、鲮单极虫,它们分别寄生于鲫鱼的鳃、头部、鳍、肌肉等不同组织器官。  相似文献   

8.
丁鱼岁 ,隶属鲤科、雅罗鱼亚科 ,丁鱼岁属。该鱼广泛分布于欧洲内陆河流、湖泊。在我国仅分布于新疆的布尔津地区。它体背部淡黄色 ,体态优美 ,味美肉质细嫩。自然条件中 ,喜生活于水草茂盛溶氧充足的水域中。属底栖下层鱼类。食性杂 ,鱼苗阶段主要摄食浮游动物 ,经驯化亦可摄食人工配合料。皮肤具有呼吸功能 ,离水长时间不死亡。适宜水温为 2 2℃~ 2 8℃。我市于 2 0 0 2年从外地引进丁鱼岁亲鱼进行培育 ,于 2 0 0 3年 4月 2 3日在我市长江特种水产研究所人工繁殖喜获成功。为充分利用池塘 ,探索丁鱼岁鱼种培育的方式 ,解决丁鱼岁夏花苗比…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肠道免疫功能的影响,将对虾暴露于氨氮浓度为20 mg·L^-1的海水中72 h,测定了不同时间点肠道中抗病原感染指标如酸性磷酸酶(ACP)、碱性磷酸酶(ALP)、溶菌酶(Lys)、酚氧化酶原(proPO)以及抗氧化功能指标如总抗氧化能力(T-AOC)、超氧化物歧化酶(SOD)、热休克蛋白70(HSP70)、热休克蛋白90(HSP90)等变化。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氨氮胁迫后:1)ACP和ALP活性均于6 h显著升高(P<0.05),随后于48~7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Lys活性于24 h显著升高至最大值(P<0.05),随后于72 h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T-AOC和SOD活性均于6 h和12 h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随后于48 h和72 h显著降低(P<0.05)。3)HSP70基因表达水平于24 h显著升高至最大值,随后虽有降低,但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HSP90和proPO基因表达水平均于12 h显著升高至最大值(P<0.05),随后于72 h降低至对照组水平(P>0.05)。研究表明,急性氨氮胁迫对凡纳滨对虾肠道免疫功能相关指标影响显著,对其肠道免疫防御系统有明显的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10.
亚洲水产学会,是1984年成立的,每3年召开1次专题讨论会,是水产学者交流学术的场所。第1次,于1986年在马尼拉,第2次于1989年在东京召开。本次会议,由该学会主持,于1992年10月26~28日在新加坡召开。来自27个国家和地区,约800人参加日  相似文献   

11.
一九八六年十一月二十六日至二十七日省农场总局水产学会成立大会于哈尔滨市召开,到会会员七十一名,原农场总局副局长于春山同志,省水产学会秘书长戚国扬同志,农场总局科协副主席姚春水同志,农垦局生产处宋华等同志参加了会议。会议选出了二十名理事,选举于春山同志任名誉理事  相似文献   

12.
全国首家县级水族馆,于今年元旦在浙江省苍南县龙港镇落成,并对外开放。该馆在苍南县及龙港镇政府的支持下,于去年6月动工,年内建成。苍南县水产科技工作者,不辞辛  相似文献   

13.
由农业部渔业局主 办,中国水产杂志社承办的"水产养殖 管理征文"活动于近日完成了征文评选 工作。此次征文开始于2004年7月,截  相似文献   

14.
黄、东海越冬鳀鱼的分布与水文条件的关系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马绍赛 《水产学报》1989,13(3):201-206
越冬鳀鱼密集区主要分布于最适水温(11~13℃)水平梯度大的冷水或暖水舌锋区,其水平位置,范围大小和鱼群密集程度随最适水温分布趋势的逐月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发生变化。 鳀鱼垂直分布有昼夜变化。在无温、盐跃层水域,白天鳀鱼分布于中下层或近底层,且易集成小群;夜间鱼群分散,几乎分布于整个水层。但在有温、盐跃层的水域,因受跃层的影响,鳀鱼常常分布于跃层之上的水层。  相似文献   

15.
马绍赛 《水产学报》1989,13(3):201-206
越冬鳀鱼密集区主要分布于最适水温(11~13℃)水平梯度大的冷水或暖水舌锋区,其水平位置,范围大小和鱼群密集程度随最适水温分布趋势的逐月变化和年际变化而发生变化。 鳀鱼垂直分布有昼夜变化。在无温、盐跃层水域,白天鳀鱼分布于中下层或近底层,且易集成小群;夜间鱼群分散,几乎分布于整个水层。但在有温、盐跃层的水域,因受跃层的影响,鳀鱼常常分布于跃层之上的水层。  相似文献   

16.
锚头鳋广泛地寄生于温水性淡水鱼类(鲤鱼、金鱼、鲫鱼、鲤鱼),在鳗鱼,寄生于口腔为主。  相似文献   

17.
采用软骨―硬骨双染色技术,描述了鳜(Siniperca chuatsi)仔稚鱼(1~35日龄)头骨、脊柱、附肢骨骼的骨化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头骨前鳃盖骨于14日龄最先骨化, 15日龄上下颌骨骨化,且上下颌骨相对长度呈现连续变化过程。17日龄后,颌齿、关节骨、舌颌骨骨化;19日龄,隅骨、间鳃盖骨、鳃盖骨、鳃条骨、额骨骨化。20日龄后,方骨、下鳃盖骨、辅上颌骨等骨化; 35日龄,头骨骨化基本完成。(2)脊柱于15日龄由前向后骨化, 20日龄背肋与腹肋由基部向末端骨化, 29日龄骨化完成。脉弓与脉棘、髓弓与髓棘均由前向后、由基部向末端骨化,脉棘与髓棘骨化时间晚于相应的椎体。(3)附肢骨骼骨化顺序依次为胸鳍、背鳍、臀鳍、腹鳍、尾鳍。胸鳍匙骨于16日龄骨化,乌喙骨与肩胛骨于25日龄骨化;背鳍、臀鳍分别于18日龄、20日龄骨化,骨化方式相似;腹鳍于23日龄骨化,骨化方式与胸鳍相反;尾杆骨、尾下骨于25日龄骨化,附肢骨骼于35日龄基本骨化完成。结果表明,鳜骨骼骨化发育与其早期运动、摄食与御敌等行为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8.
黄鲷(Dentextumifrons)在中国俗称黄加拉、板鱼,日本又称为连子鲷、小鲷等,分布于北太平洋中部和西部,主要分布于我国南海、东海和黄海及日本千叶、新泻以南暖水海域。黄鲷属广温高盐性鱼类,群体一般分布于底层,适宜温度为16.9~27.1℃、盐度33.80‰~34.79‰的范围内。在中国,  相似文献   

19.
锚头鳋属于寄生桡足类,对鱼类危害很大,是鱼类主要病害之一。常见且危害较大的有四种: 1.多态锚头鳋。寄生于鲢、鳙鱼的体表或口腔。 2.鲤钻头组。寄生于鲤、鲫、鳃、鳙、乌鳢、泥鳅、金鱼等的体表、鳍和眼。 3.草鱼锚头鳋。寄生于革鱼的体表鳞下面。 4.四球锚头经。寄生于草鱼鳃弓上。 锚头组在当年幼鱼和成鱼体上都能寄生,锚头经以头胸部插入寄主的肌肉里或鳞片下,而胸脏部则深鹰于鱼体之外,在寄生的部位,肉眼可看到针状的病原体。“老虫”阶段,虫体表面常有原生动物及藻类附生、肉眼观察好象一束束灰色的棉絮。发病初期…  相似文献   

20.
一、捕鱼的方法我们的祖先很早就用网捕鱼。现在出土的文物中,已发现有原始社会时的网坠。两千多年前的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鱼网之设,鸿则离之”的句子(《邶风·新台》)。有趣的是,先民们除用过网捕鱼外,还用过箭射鱼,这是今天已不用的方法:《礼记·射义》:“天子将祭,必先习射于泽,而后习射于宫。射中者得与于祭,不中者不得与于祭。”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