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验证放牧条件下伊维菌素驱虫效果,从饲养管理、放牧条件相同的一群300多只羔羊中通过粪便检查、称重从中选出体重相差不大、感染消化道线虫较为严重60只,根据感染程度均匀搭配,分为三组进行试验,每组20只用伊维菌素预混剂拌料饲喂放牧山羊,试验结果是试验组、药物对照组驱虫后3 d虫卵减少率分别是96.4%和88.7%,虫卵转阴率分别为80%和25%;驱虫后10d两组羊的虫卵减少率分别为100%和97.8%,虫卵转阴率分别为100%和85%,伊维菌素对放牧山羊消化道线虫驱虫效果优于药物左旋咪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山区放牧山羊的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 ,并对在干季和湿季驱虫的效果和驱虫后的增重进行观察研究。结果表明 ,放牧山羊寄生虫感染率为线虫 10 0 % ,吸虫 83 3% ,体外寄生虫 10 0 % ;干季驱虫虫卵转阴率10 0 % ,湿季驱虫虫卵转阴率 80 %。但是 ,湿季驱虫后平均增重 2 5 8kg ,差异极显著 (P <0 0 1) ;干季驱虫后平均增重 0 85kg ,差异显著 (P <0 0 5 ) ,可见湿季驱虫比干季驱虫经济效益更好。  相似文献   

3.
为分析不同季节对福州放牧山羊粪便中线虫卵EPG值消长动态的影响,在冬季和夏季分别对福州市某放牧山羊场中不同日龄山羊在驱虫后的不同时间进行粪便线虫卵EPG值跟踪测定。结果表明,在冬季,6月龄内组、6~18月龄组以及种羊组在驱虫后的30d、60d、90d时EPG平均值分别为880枚、2 020枚、3 020枚和1 120枚、2 540枚、3 180枚以及560枚、1 500枚、2 200枚;在夏季,三组在驱虫后的30d、60d、90d时EPG平均值分别为1 560枚、3 380枚、4 940枚和1 700枚、3 460枚、4 180枚以及500枚、2 420枚、3 240枚。不同年龄组羊EPG平均值都随时间推延而呈线性增加,6月龄内组和6~18月龄组在夏季驱虫后60d时EPG平均值均大于3 000枚,6月龄内组和6~18月龄组在冬季驱虫后90d以及种羊组在夏季驱虫后90d时EPG平均值均大于3000枚。因此,不同季节对福州市放牧山羊粪便中线虫卵EPG值消长动态的影响较大,18月龄以内山羊在夏季驱虫后60d以及冬季驱虫后90d,粪便中线虫卵EPG值已达到适宜驱虫水平,为本地区放牧山羊线虫驱虫方案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4.
选用自然感染胃肠线虫的敖汉细毛羊360只,通过比较不同驱虫技术和药物的驱虫效果,认为控制释放技术不仅是控制蠕虫亚临床感染的有效方法,而且为减轻草场污染,逐步实现草场净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试验证明,胃肠线虫对敌百虫已产生非常严重的抗药性,应用丙硫咪唑驱虫一般有2个月的虫卵转阴期,而一剂丙硫咪唑胶囊则有4~5个月的虫卵转阴期.  相似文献   

5.
选用自然感染胃肠线虫的敖汉细毛羊360只,通过比较不同驱虫技术和药物的驱虫效果,认为控制释放技术不仅是控制蠕虫亚临床感染的有效方法,而且为减轻草场污染,逐步实现草场净化,提供了一种可靠的手段。实验证明,胃肠线虫对敌百虫已产生非常严重的抗药性,应用丙硫咪唑驱虫一般有2个月的虫卵转阴期,而一剂丙硫咪唑胶囊则有4~5个月的虫卵转阴期。  相似文献   

6.
试验旨在研究碘醚柳胺对6月龄伊犁马驹驱虫的效果。选取体重(117.60±15.84)kg、出生日期相近、在同一放牧草场放牧的6月龄伊犁马公马驹10匹,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匹。两组马驹饲喂相同营养水平的粗饲料和精料补充料。试验组马匹用碘醚柳胺混悬液驱虫剂驱虫,对照组不进行驱虫。驱虫后,进行为期18 d的饲养试验,统计各组马驹粪便中虫卵排出的种类及数量并计算驱虫效果。结果表明,6月龄马驹粪便中共鉴别出9种虫卵,包括马副蛔虫、毛圆线虫、盅口线虫、细颈三齿线虫、埃及腹盘吸虫、韦氏类圆线虫、安氏网尾线虫、马蛲虫、侏儒副裸头绦虫;碘醚柳胺驱虫后第3天每克粪便的虫卵数(EPG)达到最高(13 500个/g);驱虫后第6天,马驹寄生虫感染率降为6.37%,虫卵减少率为90.59%,转阴率为93.63%;驱虫后第18天,感染率降为13.33%,虫卵减少率为71.91%,转阴率为86.67%。结果表明,新疆昭苏马场6月龄马驹肠道寄生虫感染的种类较多,碘醚柳胺的驱虫效果在用药后的前6 d内最明显,用药后第18天药效减弱。  相似文献   

7.
笔者对鄂尔多斯市伊金霍洛旗、杭锦旗、乌审旗和鄂托克旗羊消化道寄生虫病的流行情况进行调查。结果表明,鄂尔多斯地区羊消化道线虫的主流虫种为捻转血矛线虫,其他种类也有不同程度感染;寄生虫病的流行与放牧方式、草场类型以及驱虫方式等都有一定的关系。笔者在系统掌握鄂尔多斯市羊消化道线虫主流虫种的基础上,进一步了解了羊消化道线虫病感染率与放牧方式、草场类型以及驱虫方式之间的关系,制定科学的驱虫方案,为鄂尔多斯市广大农牧民防治寄生虫病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8.
波尔山羊寄生虫病的药物驱虫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索不同药物对波尔山羊体内外寄生虫的驱虫效果,采用杀螨脒、癣净灵、灭虫丁等13种药物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600×10- 6桔子皮液离体杀螨时间仅158 min,癣净灵活体动物杀螨时间最短为22 h;建议外用灭虫药物应首选癣净灵;广谱药物阿力佳杀螨时间为24 h,残效期为28 d;按驱虫净15 mg/kg体重+虫净灵10 mg/kg体重剂量,患羊进行口服驱虫,一般2次后,发现首次感染肝片吸虫后的羊只对驱虫药物敏感,效果明显,经3次驱虫后,病羊基本转阴;消化道线虫驱虫试验表明:按5 mg/kg 体重剂量口服Rintal片时,消化道线虫的虫卵减少率,虫卵转阴率,虫卵孵化第三期幼虫减少率和第三期幼虫转阴率较高,且安全,无任何毒副作用.  相似文献   

9.
反刍动物瘤胃内抗蠕虫药控制释放技术是一种新的给药技术.由于其连续长时间自动释放药物,可使放牧反刍动物在放牧季节新侵袭幼虫被杀死在性成熟之前,因而不仅有效地控制了寄生虫病;而且较大程度地减轻了虫卵对草场的污染.较好地解决了寄生虫反复感染的问题.我们采用国产新药埃维菌素和芬苯达唑分别制成控制释放长效丸,经临床试验表明对防制山羊消化道线虫感染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0.
为了筛选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理想驱虫药物,对8组检出有捻转血矛线虫感染的山羊群分别采用不同剂量的阿苯达唑、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进行驱虫效果对比试验。结果盐酸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驱虫后,虫卵减少率均达95%以上,而阿苯达唑驱虫后的虫卵减少率低于95%。表明左旋咪唑、伊维菌素以及阿苯达唑-伊维菌素预混剂对山羊捻转血矛线虫的驱虫效果较好,而阿苯达唑有一定的抗药性。  相似文献   

11.
<正>在对放牧羊群寄生虫病综合防控措施的研究中,针对前期普查流调掌握的各羊群的优势寄生虫种,采用不同的药物驱虫方案,以虫卵计数法衡量驱虫效果,同时进行生产性能测算,制定出经济、易操作的寄生虫药物防控措施。测算寄生虫防控前后生产性能差异,以数据说明本课题对山羊养殖效益、对贫困户脱贫的作用。  相似文献   

12.
一般根据驱虫的目的可分为治疗性驱虫、预防性驱虫和诊断性驱虫。根据虫体的发展阶段可分为成虫期前驱虫、成虫期驱虫和成虫期后驱虫。家畜驱虫时间一般是每年进行两次:春季和秋季。春季驱虫,对放牧家畜驱虫,应在放牧之前进行;而对舍饲的家畜驱虫,开化之前为好。秋季驱虫,放牧家畜在归牧以后,目的是驱除在牧场上感染的虫体;舍饲的家畜应选在上冻以后。家畜的驱虫药物一般选择广谱、高效、低毒,经济、安全方便的药物。广谱,就是抗虫体的种类越多越好;高效,就是该药既对寄生虫的成虫有效,也对寄生虫的幼虫有效;低毒,就是药物进入畜体无急性中…  相似文献   

13.
张莹 《中国动物检疫》2022,39(11):12-16
为了解福建省宁化县山羊肠道寄生虫感染情况,采用饱和盐水漂浮法、自然沉淀法和麦克马斯特氏法,对采自宁化县8个乡镇16个羊场户的260份山羊粪便样品进行肠道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在8个场户的78份粪便样品中检出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平均场户寄生虫感染率为50.0%(8/16),个体寄生虫感染率为30.0%(78/260);检出线虫、球虫、吸虫3类寄生虫虫卵或卵囊,其中线虫个体感染率最高,为16.5%(43/260),虫卵数(EPG)为400~4 000,吸虫次之,为14.2%(37/260),EPG为500~1 000,球虫最低,为11.9%(31/260),卵囊数(OPG)为400~1 400,不同种类寄生虫个体感染率差异不显著(P>0.05);单一寄生虫感染占比为55.1%(43/78),混合感染占比为44.9%(35/78);水茜镇、曹坊镇、泉上镇个体感染率较高,均在80%以上,与其他乡镇差异显著(P≤0.05);放牧饲养场户的场群感染率为61.5%,个体感染率为60.9%,而舍饲场户均为0,不同饲养方式场户间感染率差异显著(P≤0.05);1岁以下山羊个体感染率为45.6%,1~2岁为28.6%,2岁以上为15.1%,不同年龄组间差异显著(P≤0.05);山羊未驱虫场户个体感染率为92.2%,已驱虫场户为14.8%,差异显著(P≤0.05),其中使用多种驱虫药的山羊群个体感染率为2.5%,而使用1~2种驱虫药的为27.9%~42.3%,差异显著(P≤0.05)。以上结果表明:宁化县山羊群中存在线虫、吸虫、球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且以线虫感染为主;部分乡镇感染率高;放牧山羊及幼龄山羊感染较为严重;多种驱虫药联合使用的山羊群驱虫效果更佳。本调查结果为宁化县山羊肠道寄生虫病防控提供了科学依据和重要参考,提示养殖场户和主管部门通过改进饲养模式,制定科学驱虫方案,加强饲养管理和清洁消毒及联合用药等综合措施,可有效防控山羊肠道寄生虫病,提高山羊养殖效益。  相似文献   

14.
阿苯达唑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药效试验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观察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消化道线虫的驱除效果,探讨其对波尔山羊线虫病治疗的最佳剂量,将150只波尔山羊随机分成5组,其中设阿苯达唑7.5、15、30 mg/kg作为试验组,同时设左旋咪唑7.5 mg/kg作为药物对照组和阳性对照组,给药前后检查虫卵和虫体,计算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最后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高剂量组和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均显著高于低剂量组和盐酸左旋咪唑片对照组(P0.01),而高剂量组与中剂量组的虫卵转阴率、虫卵减少率和驱虫率差异不显著。15 mg/kg的阿苯达唑片对波尔山羊线虫的驱除效果安全。  相似文献   

15.
将实验用的92头和第一批放牧的20头牛分为二组,对噻烯氢嘧啶缓释大丸剂(morantel sustained release bolus)的疗效予以评价。选择在胃肠道线虫极易感染的春季放牧,使牛群暴露污染的草场。实验Ⅰ的92头牛,用药45头,对照47头(第二、三批放牧)。用药和对照牛各在不同的草场放牧;而实验Ⅱ的20头牛,用药9头、对照11头、均在同一草场放牧。在放牧季节内,应定期检查粪便虫卵数和血清胃蛋白酶元水平及增重来测定药物的疗效。  相似文献   

16.
<正>放牧山羊能增加运动和接受日光照射,有利于羊体健康,也可充分利用牧草资源,降低饲养成本和管理费用,增加经济效益。由舍饲变为草场放牧,必须在7~10日内逐渐过渡。如骤然变为放牧,羊采食大量多汁植物,容易引起消化不良。因此第1天,可把山羊放牧半小时或1小时。第2天放牧1~2小时。在山羊尚未完全饲养在草地之前,要逐渐增加放牧时间。  相似文献   

17.
掌握科学合理的放牧饲养管理方法对于湖区山羊高效生产具有重要意义。为了根据草质草量及气候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放牧路线、放牧方式及定期轮牧,有效减少放牧粪便污染扩散,实施科学合理的放牧管理及湖区草场的更新与维护,现根据洞庭湖区气候特点及实际放牧经验,对湖区波杂山羊四季放牧管理技术及四季放牧疾病防控要点进行介绍,为广大山羊养殖场(户)科学、合理、有效利用当地自然资源开展波杂山羊高效健康生态型养殖提供科学依据和可行性参考。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海晏县沼泽草场放牧牛羊及同盘吸虫感染等情况而进行了本调查,结果为:沼泽草场放牧户占到全县总放牧户数的9.27%,放牧牛羊分别占到全县牛羊总数的10.93%和12.65%。77.78%的沼泽草场放牧户牛羊感染同盘吸虫,而牛群和羊群同盘吸虫感染率分别达到了59.26%和48.15%;牛羊群体混合感染率40.74%;牛羊个体同盘吸虫感染率分别为14.83%和17.04%。结果还表明专业技术人员等对同盘吸虫病了解不足,区域间感染率差别较大,牛羊感染率有上升的趋势,证明现在使用的驱除药物对同盘吸虫虫卵阳性率降低很不理想,今后对本病的预防知识普及宣传及技术培训、驱除药物研制和筛选、湿地椎实螺的防治十分迫切。  相似文献   

19.
羊寄生虫病的综合防治措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羊寄生虫病应以“预防为主” ,“防重于治” ,治疗必须实施综合性措施 ,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划区轮牧 划区轮牧是一种预防寄生虫病很好的方法。通常 ,虫卵从宿主体内排出后 ,到侵袭性幼虫所需时间 ,一般约 7d ;侵袭性幼虫 ,在草场上生存的时间 ,一般不超过 3个月 ;大多数寄生虫的幼虫不能在草场上过冬 ;捻转胃虫、钩虫、大型肺丝虫、结节虫等一般线虫感染羊体后发育到成虫所需的时间 ,约 1 5~ 60d。若按照寄生虫的生长发育史 ,生产中可将草场划成 1 0个放牧小区 ,进行轮牧 ,等侵袭性幼虫死亡后 ,再到该区放牧 ,能有效地预防寄生虫病。…  相似文献   

20.
浦江地处浙江中部,属山区丘陵县,牧草植被属草丛草场类型(经浙大陶岳荣、林嘉副教授认证)。根据“浙江省山羊杂交选育研究”课题提出的杂交模式,近十年时间,先后用“萨能山羊”和“马头山羊”对本地山羊进行杂交改良,表现了良好的杂交优势。与饲养放牧制度类似而草场植被不同的兄弟市县对比证明,不同的草场植被对山羊改良效果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