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孙军华  韩祥林  姜静  孙谦  钱祥 《中国猪业》2016,11(11):79-82
按照生猪强制免疫计划,结合本地区使用的强制免疫疫苗,组织开展了生猪强制免疫疫苗效力验证试验,通过按程序免疫,定期采集血样,开展免疫抗体检测,验证生猪强制免疫疫苗的免疫效力,为各地开展生猪强制免疫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正>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生猪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增加政府投入,组建了专业的防疫队伍,专门从事动物免疫工作。随着生猪免疫的全面开展,有效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生猪相对疫苗反应增多,有的群众有思想顾虑怕注射疫苗引起生猪死亡或母猪流产。针对这个问题笔者总结近几年我地处理疫苗副反应心得体会,与同行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3.
<正>近几年来,我国针对口蹄疫、蓝耳病、猪瘟等重大生猪疫病实施了强制免疫,增加政府投入,组建了专业的防疫队伍,专门从事动物免疫工作。随着生猪免疫工作的全面开展,有效提高了免疫密度。但是生猪相对疫苗反应增多,有的群众有思想顾虑怕注射  相似文献   

4.
<正>我国对猪瘟、猪口蹄疫和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实行了强制免疫来,特别最近几年,时常会生猪注射疫苗后出现应急反应,不及时实施抢救措施就会导致生猪死亡。给养户在思想上造成了怕给生猪防疫,能拖就拖,妨害了免疫工作的正常开展。为了让养户正确认识和减少生猪免疫反应以我个人的观点谈谈:1生猪免疫反应的症状目前我市使用的国家强制免疫的疫苗有三种:猪瘟活疫苗(细胞苗)、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免疫反应一  相似文献   

5.
为做好生猪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探索生猪便捷有效的强制免疫方式,有效降低生猪强制免疫劳动强度,提高生猪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研究验证生猪口蹄疫、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强制免疫“三针同免”的可行性、实用性、有效性,并在泰州地区进行推广应用,旨在为国内猪场疫苗的联合免疫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自2006年以来,生猪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情流行情况严重,给我国养猪业带来了沉重打击,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健康发展,广大养猪户的生产积极性也受到了沉重打击.为有效控制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的流行,保障养猪业的健康稳定发展,2007年起农业部把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纳人强制免疫病种,要求对所有应免生猪进行强制免疫.有关研究表明,生猪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对猪瘟疫苗的免疫效果有一定的影响(主要是会推迟猪瘟疫苗产生免疫抗体的时间).由于增加了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的强制免疫,也加大了基层生猪防疫工作开展的工作量和难度,难以确保面上免疫的密度和免疫效果.为了寻找-个比较合理的猪病免疫程序,利于我市更好的开展生猪的防疫工作,确保面上的免疫密度和免疫效果,我们选择了-个规模猪场进行了猪瘟、口蹄疫和高致病性蓝耳病疫苗的免疫试验.  相似文献   

7.
安全有效的疫苗免疫,是目前控制和扑灭口蹄疫的主要技术措施之一。我国对牲畜口蹄疫实行强制免疫制度,即对生猪、牛、羊等偶蹄动物全面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这一措施收到了防控口蹄疫的理想效果,但在实施口蹄疫强制免疫过程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8.
《中国猪业》2007,(10):56-56
为提高生猪的防疫水平,按照国家的要求,海南省对高致病性猪蓝耳病和猪口蹄疫实行免费强制免疫。日前,海南省财政已下拨免疫疫苗经费共672万元,用于集中采购疫苗。[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对一起养殖户饲养生猪注射强制免疫疫苗出现免疫副反应后的处理及应对措施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10.
为预防和控制生猪重大疫病的发生,我国对猪瘟、猪口蹄疫和猪蓝耳病等重大疫病实行强制免疫。近年来,常常发生生猪在注射疫苗后出现停食,甚至死亡的防疫反应现象,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损失,在社会上也造成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对生猪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  相似文献   

11.
猪口蹄疫是危害养猪生产的重要疫病之一,传染性强、危害性大,被国家列入强制免疫疫病。福安市晓阳镇多年来,切实抓好猪口蹄疫免疫工作,有效防止了猪口蹄疫疫情发生,保障了养猪业安全生产。但在免疫过程中,出现疫苗过敏反应(即应激反应)时有发生,由于抢救不及时等原因甚至引起生猪死亡,  相似文献   

12.
在辽宁选取3个使用不同厂家猪瘟疫苗的生猪养殖场,对受试场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进行评估,比较疫苗免疫效果。结果表明,在辽宁地区使用的强制免疫疫苗和杭州某公司生产的猪瘟疫苗,免疫效果较好,其抗体生成率较高,可在辽宁地区生猪饲养场推广应用,以确保辽宁地区猪瘟的综合防控效果。  相似文献   

13.
2012年秋季动物防疫开始,宁洱县对农村所有散养户饲养的猪,用猪O型口蹄疫、猪瘟和高致病性猪蓝耳病3种疫苗,采用生猪"321"免疫技术实施强制免疫,到2013年秋截止,共免疫猪68.697 3万头。经临床免疫观察,生猪免疫应激反应8 173头,应激反应率1.19%,反应死亡445头,死亡率0.06%,与过去传统三苗三针分阶段免疫相比,免疫反应率和反应死亡率显著下降;生猪免疫密度明显提高,群体免疫密度达到了90%以上或应免密度达到了100%;免疫45d后至120d采血清检测免疫抗体,3种疫苗的平均免疫抗体合格率均达到70%以上,免疫效果明显提高;3种疫苗一次同步完成注射,免疫期从过去每季需要80d左右缩短到45d完成,大大节约了人力、物力和财力。通过1年多的全面推行应用生猪"321"免疫技术,并经过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测等综合分析,证明生猪"321"免疫新技术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和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4.
为防止动物重大疫病发生,保障企业的健康发展和维护公共卫生安全,我国对危害生猪的猪瘟、口蹄疫、蓝耳病等重大疫病采取强制免疫防控措施。本文结合多年动物疫病防控经验,对散养生猪强制免疫存在的免疫反应多变、免疫病种增加和免疫程序复杂等问题展开论述,提出了完善强制免疫流程、提升疫苗质量、加强疫病监管和组建专业免疫队伍等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周军  王平安 《畜牧市场》2010,(12):46-48
按科学的免疫程序进行免疫接种是预防生猪传染病最经济、最方便、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在免疫工作中.经常遇到生猪接种了某种疫苗后,仍发生该病,通常称为免疫失败。提高生猪免疫质量.避免免疫失败,是当前各级政府动物防疫机构及养猪场(户)十分重视的问题.如何加强疫苗的生产、运输、保管、使用等环节上的管理,不断提高疫苗的效价、免疫质量已成为当前防疫工作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为了搞好生猪免疫工作,建立完善的生猪免疫屏障,永胜县程海镇12个村委会74个自然村于2013年春季实施生猪重大疫病强制免疫工作。11d时间内共完成9820户养猪场(户)的免疫工作,入场(户)率100%;猪瘟脾淋苗、猪口蹄疫灭活苗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活疫苗同时接种适龄猪27323头,其中出现免疫反应的96头、免疫反应致死的4头;佩戴动物免疫标识26327套,佩带率96.5%;猪瘟、猪口蹄疫和高致病性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的抗体合格率分别为97.1%、79.3%和75.7%。根据此次“三苗两点”免疫效果观察,建议在疫情相对安全的地区,仔猪免疫时间界定为70日龄以上。  相似文献   

17.
口蹄疫是国家规定的生猪强制免疫的疫病,也是我们日常防疫工作中的重点之一。但是由于受疫苗特性、猪的健康状态及防疫操作等因素影响,生猪在注射口蹄疫疫苗后发生过敏反应的现象比较常见,轻则停食1~2d,重则引起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损失和负面影响,也对防疫工作的正常开展造成了一定的阻力。笔者现将日常防疫工作中生猪注射口蹄疫疫苗引起过敏反应的正确处置方法及预防措施介绍如下,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2008年前,温州市苍南县猪口蹄疫防疫主要采用常规灭活疫苗免疫预防,免疫预防后时有出现食欲减退、呕吐、体温升高等不良反应,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基层防疫员的工作难度。这就需要选择一种副反应小、安全、高效的口蹄疫疫苗用于猪口蹄疫的强制免疫。苍南县自2009年以来在生猪口蹄疫强制免疫中大面积使用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有效提高了免疫密度和免疫质量。同时从992份血清样品检测数据统计分析,猪口蹄疫O型合成肽疫苗和猪瘟疫苗分点同时免疫后互不干扰,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9.
<正>生猪重大动物疫病"三苗两针同步"注射法是指在对生猪进行免疫时,将国家要求强制免疫的猪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两种疫苗同时用猪瘟疫苗稀释液或者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疫苗稀释液按1∶1∶1稀释混合后一次性注射到猪一侧耳根后颈部肌肉内,另外一侧同步注射猪O型口蹄疫合成肽疫苗的免疫注射方法。疫苗选择。猪口蹄疫疫苗要求使用合成肽疫苗,猪瘟疫苗要求使用脾淋  相似文献   

20.
2009年10月10日,永胜县三川镇普枫村委会达道自然村蛋鸡养殖户李某前来三川镇畜牧兽医站报告:“家中饲养的620羽高产蛋鸡于10月5日相继发生一种以打喷嚏、咳嗽、流眼泪和面部肿胀为特征的疾病,到10月10日已波及全群,死亡28羽”。该养殖户要求兽医站派技术人员前往诊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