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牛髌骨上方脱位是耕牛常见的四肢疾患,是由于髌骨转位于股内侧滑车嵴的顶端,被髌内直韧带的张力固定,不能或难以自行恢复,使膝关节固定成为伸展状态,不能屈曲,患肢呈向后伸展或拖拉,当地俗称"牛绞筋",轻者影响使役,重者丧失耕作能力,只能作为病残  相似文献   

2.
耕牛膝盖骨上方脱位,俗称"冷筋腿"、"僵筋腿",水牛多见,黄牛也有发生。主要表现运步困难,轻者影响使役,重者导致残废。畜主常低价出售,导致经济损失。笔者于2008年以来采用膝内直韧带切断术,经治水牛10例12肢,黄牛1例1肢,术到病除,疗效满意。1病因病机耕牛在泥泞地面劳役滑跌,山坡放牧摔倒,致使膝关节剧伸,膝盖骨转位于股骨内侧滑车脊上端,被膝内直韧带的张力所固定,不能自行复位,使膝关节固定成伸展状态不能屈曲。  相似文献   

3.
牛绞筋在外科中称为牛膝盖骨上方脱臼,也称牛膝盖骨习惯性脱位。牛在进行过强或异常的膝关节活动时,膝关节内侧直韧带损伤而致患肢活动障碍,初期患肢活动异常但临床表现不明显;随着病情发展,膝关节内侧直韧带变厚、变短、弹性降低,对膝盖骨的牵引较紧张,以致膝盖骨被拉到股骨滑车脊上端并卡住,不能上下滑动以满足膝关节随意伸展、屈曲的要求,在临床上表现为患肢的强直性运动障碍。  相似文献   

4.
对牛膝盖骨上方脱臼(有称僵筋腿、弹琴腿、绞筋、膝盖骨上方固定症)的治疗,过去资料介绍的是手术切开皮肤、分离皮下结缔组织、弯钳撬出并切断膝内侧直韧带以达治疗目的。虽是小手术,然而较改进后的方法为麻烦。另外,伤口较  相似文献   

5.
膝盖骨脱位有名“缰筋腿”,多发生于牛,以水牛最为多见,黄牛、马、骡、驴次之。1症状膝盖骨脱位常突然发生,因膝盖骨,被固定于滑车的近位端,患关节不能屈曲。相对较短的膝内直韧带,转位稽留于内侧滑车脊上不能复位,站立时大腿强直,从呈向后伸直肢势,膝关节、肘关节完全伸直不能  相似文献   

6.
牛的膝盖骨(髌骨)上方脱位,俗称绞筋腿、僵筋腿或弹筋腿。该病在生产中经常遇到,马属动物及牛都会发生,但以牛发生率较高,特别是水牛发病较为常见。发病后不进行治疗虽不会危及患畜生命,但会给它的活动带来不便,也会大大降低它的使用价值和经济价值。在此,笔者仅以牛的膝盖骨上方脱位的诊治为例进行阐述,旨在给广大基层兽医从业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髌骨离开股骨滑车嵴称为脱位。髌骨上方固定系髌骨滑到股骨滑车内嵴上部,不能或难以复位。髌骨未离开滑车范围,维持髌骨有关韧带并未断裂,也未发生严重损伤。在水牛、黄牛与马,髌骨上方固定比真正髌骨脱位更常见。我国未见有水牛髌骨脱位的报导。  相似文献   

8.
耕牛髌骨上方固定,在我地俗称为“僵筋腿”“冷腿”,在耕牛四肢疾患中占有相当大的比重,患病耕牛役力降低,经济价值受到很大损失,采用药物疗法,效果差。笔者几年来采用膝内直韧带切除术,共治疗患牛87头(其中黄牛5头,水牛82头),全部治愈,总结如下。一、发病情况:87头患牛中,发病年龄在3岁以下的12头,占13.8%;3—5岁的  相似文献   

9.
髌骨内脱(medial patellar luxation)是犬常见的膝关节疾病,多发于小型犬.该病病因不清,在人医骨科.已经证实高位髌骨与复发性髌骨脱位、髌骨半脱位、软骨软化以及膝关节前侧疼痛有关[1],国外亦有大型犬髌骨垂直位置的报道,认为高位髌骨是大型犬发生髌骨脱位的重要原因[1-2].但是迄今为止尚未见正常小型犬髌骨垂直位置的报道.本试验通过测量髌直韧带与髌骨长度,计算其比值,探讨了此比值与高位髌骨的相关性以及此种方法的临床可靠性和实用性.  相似文献   

10.
“僵筋腿”是牛、马常见四肢疾病,兽医外科学称其为膝盖骨上方固定。该病虽属四肢疾病但普通四肢病易治,僵筋腿病难医。一旦发生,打针、服药、针灸等治疗均无疗效。日久病情加重,行动困难,不能耕地。民间兽医称本病为不治之症。笔者采取切断膝内侧直韧带的方法,共医治僵筋腿13例,其中水牛8例,黄牛4例,马1例,并观察追访手术1—2年以上的患畜,未出现不良反应均恢复再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1.
耕牛“弹筋腿’病据有关资料报道,初步认为是膝盖骨移位。该病在我市农村较为常见,并多见于3-5岁水牛,少数黄牛也有发生,病程可长达终生。过去一般按风湿病治疗,疗效不够满意,自1972年以来.本人采取手术法治疗此病引例,效果较好。一、发病机制膝盖骨转位于股骨内侧滑车脊的顶端,被膝内直韧带的张力固定,不能自行复位。因此脱臼后患股强直,膝关节及科共节高度伸直向后方挺出.完全不能屈曲,虽加外力也不能凑效。也由于外力作用使关节头脱离关节窝,失出正常接触而出现关节移位.有时也伴有关节韧带、关节囊的牵张或断裂,形成关…  相似文献   

12.
“僵筋腿”病是牛的后肢(一肢或两肢)僵硬不灵活、运步困难并随运步而发出特殊声响的一种疾病。该病虽属四肢疾病,但普通四肢病易治,僵筋腿病难医,一旦发生,打针、服药、针炙等治疗均无疗效。日久病情加重,行动困难,不能耕地,民间兽医称本病为不治之症。笔者采取切断膝内侧直韧带的方法,共医治僵筋腿21例,均全部治愈。观察追访手术1~2年以上的患畜,未出现不良反应,均恢复再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3.
笔者用中药治疗群众称为“响筋腿”的耕牛髌骨脱位5例,全部治愈。病例板桥公社丁家队一水牯,8岁,1982年11月上旬踩窑泥,不久出现跛行,在当地用镇跛痛治疗无效。11月20日邀余出诊。患牛行走时左后肢的膝、跗关节高度伸展,因而向后伸直,拖曳划地前进。驱牛行走数米,可听到患肢“喀嗒”一声后行走如常。使其站立片刻再走,又出现直腿拖曳步态。触诊左后肢膝部,内、中、外三条  相似文献   

14.
“僵筋腿”是牛、马常见四肢疾病之一 ,该病虽属四肢疾病但普通四肢病易治 ,僵筋腿病难医 ,一旦发生 ,打针、服药、针炙等治疗均无疗效。日久病情加重 ,行动困难 ,不能耕地 ,民间兽医称本病为不治之症。笔者采取切断膝内侧直韧带的方法 ,共医治僵筋腿 13例 ,其中水牛 8例 ,黄牛 4例 ,马 1例 ,均全部治愈。观察追访手术 1~ 2年以上的患畜 ,未出现不良反应 ,均恢复再使役能力。1 临床症状牛、马患僵筋腿病后 ,患肢向后伸 ,外观似延长 ,膝关节僵直 ,运步患肢以蹄尖擦地拖拉前进 ,蹄底向后方 ,呈三足跳跃姿势。触诊膝内侧直韧带紧张 ,部分患畜…  相似文献   

15.
“僵筋腿”是牛、马常见四肢疾病之一,该病虽属四肢疾病但普通四肢病易治,僵筋腿病难医,一旦发生,打针、服药、针炙等治疗均无疗效。日久病情加重,行动困难,不能耕地,民间兽医称本病为不治之症。笔者采取切断膝内侧直韧带的方法,共医治僵筋腿13例,其中水牛8例,黄牛4例,马1例,均全部治愈。观察追访手术1~2年以上的患畜,未出现不良反应,均恢复再使役能力。  相似文献   

16.
膝盖骨上方脱位,水牛常见,黄牛、马属动物少见,农村把这种病叫做“牛绞筋”、“拖杆子”、“僵筋腿”。  相似文献   

17.
耕牛髌骨上方脱位,俗称冷拖杆,多发生于某一后肢,有时两后肢同时发生。主要特征是:患病肢向后方高度伸直,不能自由屈曲,患肢常以蹄尖着地拖步行走,有时行走中可听到患肢膝关节内发出“咯咯”响声,或用力蹬缩患肢,当休息后起立行走时尤为明显,如不早治,发展到严重时则丧失使役性能。本人根据有关资料,采用切断息肢髌骨内侧直韧带的手术方法治疗3例,全部一次治愈,效果很好,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8.
犬髌骨脱位是指犬的髌骨由于先天性或后天性因素造成滑车嵴变浅或髌骨韧带撕裂导致的髌骨脱至滑车的两侧,使患肢失去正常的屈伸能力,影响正常行走、跳跃等的一种关节疾病.  相似文献   

19.
兽医临床上,耕牛的稽留性或习惯性膝很高,造成耕牛半残废甚至丧失役力,降低了牛的经济价值。膝内直韧带切断术,是根治本病的有效疗法。在临床实践中,笔者对膝内直韧带切断术在切口位置,切口大小方面作了改进,效果良好,大大提高了创口的愈合率,控制了手术后的感染,从事该手术  相似文献   

20.
牛膀胱略呈梨形位于骨盆腔内,两侧有侧韧带,连到骨盆腔的侧壁,侧韧带的游离端有膀胱圆韧带,起到固定膀胱的作用。2009年9月本人诊断治疗一例奶牛膀胱扭转病例,现报道如下,供同行们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