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兔密螺旋体病又名兔梅毒、螺旋体病、性螺旋体病或兔花柳病.是家兔和野兔的一种普通性传染病.主要特征是外生殖器和颜面部皮肤或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兔群一旦发生本病,传染极快,严重影响繁殖、增重及皮毛的质量;严重者常使全群毁灭,是养兔业中必须严加注意的重要疾病.  相似文献   

2.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  相似文献   

3.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  相似文献   

4.
兔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家兔的慢性传染病。它主要侵害家兔外生殖器的皮肤和黏膜,使其发炎,形成结节和溃疡。1病因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其纤细的微生物,具有细小的螺旋状结构,其形态与人梅毒(苍白密螺旋体)相似。兔密螺旋体抵抗力弱,阳光直射1.5~2h即可致其死亡,加热5min能被杀灭。本病多为接触传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是病兔与健康兔交配感染或被染有病原体的垫草,饲料,用具传染。2症状潜伏期为5~30d乃至2个月,也有潜伏期为3~4个月的。发病兔多是参加配种的成年兔。发病初期,兔外生殖器…  相似文献   

5.
兔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病,是由兔密螺旋体引起的一种家兔慢性传染病,主要侵害外生殖器皮肤和粘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1病因兔密螺旋体是一种极其纤细的微生物,其形态与人梅毒病的苍白螺旋体相似,但不感染人.兔螺旋体病是一种慢性外生殖器病,病原体是螺旋体对外界抵抗力低,阳光直射1.5~2.0h死亡,在56℃环境下20min死亡.螺旋体对酸敏感,0.5%的石炭酸,能在5min内杀死.本病的传播多是接触性感染,常见的发病原因是健康免与病免交配接触感染,病原体污染后的势草,饲料用具亦能传染.2症状与病变兔螺旋体病潜伏期一般为5~30…  相似文献   

6.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病原是兔密螺旋体。1流行特点该病主要发生于性成熟的成年兔,以交配经生殖道感染为主。病兔污染过的垫草、饲料、用具等能够可成为传播的媒介。该病发病率高,但死亡  相似文献   

7.
<正>猪痢疾俗称猪血痢,是一种以粘液出血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的猪肠道传染病,该病现在已经遍及我国的大部分养猪地区,一旦侵入,常不易根除,并可导致病猪死亡,生长率降低,饲料消耗率和药物防治费用增加,给养猪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特点(1)本病主要病原体为猪痢疾密螺旋体,属于螺旋体科密螺旋体属。病原体长为6~8.5μm,宽为0.3~0.6μm,  相似文献   

8.
兔密螺旋体病又称兔梅毒,主要以外生殖器、肛门、颜面部(口腔周围、鼻端)皮肤与黏膜发生炎症、结节和溃疡为主要特征的一种慢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9.
东丰县镇郊一个小规模养兔场,由于不慎引进一只患有密螺旋体病的种公兔,导致经此兔配种的13只母兔发生兔密螺旋体感染,具有典型的临床症状,经实验室检验确诊为本病,现将具体诊治情况介绍如下。1发病症状及过程2013年3月中旬到3月末该兔场对这段时间发情的13只母兔用新引进的一只种公兔进行配种,配种后第6~21天陆续出现临床症状。病初可见到外生殖器官和肛门周围红肿,在有浆  相似文献   

10.
猪痢疾(SD)又叫出血性痢疾,是种严重肠道黏膜出血性下痢。特征是大肠黏膜发生卡他性出血性炎症,以后发展为纤维素性坏死性炎症。主要症状为粘液性或黏膜出血性下痢。本病可使病猪致死,生长发育受阻,饲料利用率降低,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1病原特点本病病原为猪痢疾密螺旋体,革兰氏染色呈阴性厌氧,能产生溶血素和有毒性的脂多糖。猪痢疾密螺旋体对外界环境有较强的抵抗力,在25℃粪内能  相似文献   

11.
犬钩端螺旋体是一种长6~12μm,宽0.1~0.2μm,可运动的,能感染人和动物的一类丝状螺旋菌。任何年龄、品种、性别、未免疫的犬都可能发生钩端螺旋体病。本病主要表现为呕吐、腹泻、高热、多尿等,伴随犬全身多脏器受损。本文主要阐述了一例犬钩端螺旋体病临床表现、诊断及治疗方法、注意事项等。  相似文献   

12.
兔密螺旋体病是成年兔的慢性传染病.病原为密螺旋体.它是一种革兰氏阴性纤细螺旋形的细菌.主要存在于病兔外生殖道病灶内.病兔是传播源,被病兔污染的垫草、用具、饲料是传播媒介,也可经交配传染,所以发病绝大多数是成年兔.育龄母兔发病率高于公兔.笔者采用中西药结合治愈病兔5例,效果很好.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做好家兔常见病的防治工作,对提高养兔成活率,获得好的经济效益十分有益。 一、兔螺旋体病。兔螺旋体病俗称兔梅毒。是由密螺旋体引起的兔的一种慢性生殖器官传染病。病原体主要存在于病兔外生  相似文献   

14.
钩端螺旋体病又称韦乐氏病。它是由多种血清型的的致病性钩端螺旋体引起的人畜共患和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临床上以突然发热、出血素质性贫血、黄疸、血红蛋白尿、流产、皮肤和粘膜坏死、水肿等为特征。1病原钩端螺旋体是一种纤细、细密而规则呈螺旋状结构的革兰氏阴性生物,长6~20μm,宽0.1~0.3μm,两端或一端弯曲呈钩状,无鞭毛,能运动,常沿菌体中轴转动。用姬姆萨氏液染色后菌体呈淡紫红色,普通染料不易着色。钩端螺旋体为需氧菌,对培养基成分要求并不苛刻。生长最适pH值为7.2~7.4,最适温度为28℃~30℃。钩端螺旋体对外界环境的抵抗力较…  相似文献   

15.
1 发病情况及临床症状 永州市某猪场和临近村组的个体猪场的仔猪100多头,发病70多头,死亡15头,病猪出现。混杂血液,呈暗红色血便,有的呈灰白色水样或灰黄色软便,粪便恶臭。病猪精神不振口渴,发烧,脱水贫血。2 实验室检查2.1 显微镜镜检法 取病猪新鲜粪便(最好带血丝的粘液)制成涂片用暗视野观察,可见到螺旋体呈波浪状滚动。 取大肠粘膜直接抹片,在空气中自然干燥后经火焰固定,以草酸铵结晶紫液,姬姆萨氏染色或复红染色,染色3~5min,水冲洗阴干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密螺旋体为淡紫色,长6~8μm宽0.3μm特别是坏死组织…  相似文献   

16.
1病原特点 猪痢疾是由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的猪肠道传染病。本病的病原是猪痢疾密螺旋体,属于螺旋体科的密螺旋体属。猪痢疾密螺旋体需在严格厌氧的条件下才能生长,其人工培养的厌氧条件十分苛刻。在健康猪肠道中存在小螺旋体和无害密螺旋体,容易与猪痢疾密螺旋体混淆。在猪痢疾密螺旋体感染和致病过程中,多种其他微生物包括肠道内固有微生物,有协助本病原寄居和加重病变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12只临床表现头颈歪斜、昏睡、震颤、局部或全身轻瘫的可疑为兔脑炎原虫病的獭兔 ,对其肾脏皮髓交界和尿沉渣分别进行了扫描电镜和负染电镜观察 ,看到了大小为 1~ 1 .5× 1 .4~ 2 .5μm,形态呈卵圆形和杆状的兔脑炎原虫。阳性检出率为 1 0 0 %。说明扫描及负染电镜术是诊断兔脑炎原虫病的一种较为可靠的技术。  相似文献   

18.
1兔疏螺旋体病 疏螺旋体病亦称莱姆病,是由经蜱传播的伯氏疏螺旋体引起的一种自然疫源性人畜共患传染病。本病以叮咬性皮损、发热、心肌炎、脑炎和关节肿胀疼痛为特征。  相似文献   

19.
兔密螺旋体病是兔的一种慢性传染病,在兔群中发病率和死亡率均较高,是严重影响养兔效益的制约因素。 该病症状:本病的潜伏期一般在2~10周不等。通常先始于外生殖器官和肛门周围,进而蔓延到脸、下颌等处,最早症状发病部位红肿、发炎,然后形成粟粒大小结节,破裂后成溃疡,经治疗或自愈后结痂,痂皮下有局灶性上皮溃  相似文献   

20.
宋颖  李娜  张晶 《吉林畜牧兽医》2014,35(11):27-28
<正>猪痢疾是由一种厌氧螺旋体——猪痢疾密螺旋体引起猪的一种急性、慢性肠道传染病,本病能使断奶猪发病率高达90%以上,致死率约为50%,病猪平均日增重是健康猪的一半,增加饲料消耗和治疗费用,增加了养殖成本,为减少猪痢疾密螺旋体病带来的经济损失,现将猪痢疾密螺旋体病的防治分享给大家。1猪痢疾密螺旋体主要生物特性1.1在微生物学的分类猪痢疾密螺旋体在微生物学上的分类属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