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外科手术及诊断性检查中常常会对病患进行麻醉,麻醉过程极其复杂,而兽医在临床手术中进行麻醉远比手术本身的风险要高.因此,充分掌握麻醉对动物产生的影响,安全使用麻醉才会使麻醉的效率提高且降低风险,保障麻醉对象的安全.  相似文献   

2.
完善的麻醉是使外科手术得以顺利进行的重要环节,麻醉能使动物在手术中安定,不出现骚动、挣扎,并防止手术过程中由于刺激对动物带来影响和损害。但是由于目前大部分牛场、猪场已不再施行大的外科手术,麻醉技术已越来越不为兽医人员所掌握,所以有时要施行手术如奶牛真胃扭转时,许多兽医人员束手无策。笔者觉得,一个合格的兽医应熟识掌握一定的麻醉知识。本文  相似文献   

3.
给犬肌注846合剂(每毫升含保定宁60mg、双氢埃托啡4μg、氟哌啶醇2.5mg)后2~3min出现反应,5~10min平稳地进入麻醉状态,痛觉完全丧失,痛阈提高100%以上(药后10~90min),肌松充分,心率减慢,呼吸平缓,血气分析仅呈一时性轻度酸硷紊乱,VT、VE减少,后渐回升,ECG有较轻度变化,麻醉效应优于对照药物静松灵、英诺氟和双氢埃托啡。健康犬耐受量试验,对10~15倍剂量均安全耐过。对6种中小动物29种手术麻醉250例,优良率达99%,且具有用法简便、安全、效果确实等特点。  相似文献   

4.
对14头健康成年牛(水牛11头、黄牛3头)采用电针与肌注小剂量麻醉药相结合的针药复合麻醉,以探求更简便有效的麻醉方法。实验结果表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或保定宁复合麻醉与单一电针麻醉相比较具有以下优点:对体温、脉搏和呼吸无明显影响;可明显地提高皮肤痛阈;可明显地减少流涎;可明显地提高肌松作用;手术后去除电针刺激,动物可以随即站立和行走,保持电针麻醉的优点。从而证明电针与小剂量静松灵或保定宁复合麻醉比  相似文献   

5.
小动物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姜龙 《动物医学进展》2021,42(5):101-10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家庭饲养小动物日益增多,动物园中观赏性小动物也在增多.小动物饲养数量的增长,导致小动物临床疾病数量的增加.其中相当一部分病例需要进行手术治疗,从而小动物麻醉在疾病治疗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小动物麻醉技术迅速发展,相应的麻醉药物也逐渐更新,为此,对小动物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技术的最新进展进行综述,为临床...  相似文献   

6.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571-1576
设计并制作1台用于大鼠的循环式吸入麻醉装置,并对大鼠的麻醉效果进行手术验证。利用CDR绘图软件设计麻醉装置样图,然后收集所需材料根据设计样图组装吸入麻醉装置。随机选取10只SD大鼠,使用本装置将其麻醉进行常规手术(开腹探查和胃切开术),术中记录麻醉各个阶段的时间,并用生理监测仪连续动态监测大鼠呼吸(RR)、心率(HR)、血氧(SpO_2)、收缩压(SBP)、平均动脉压(MAP)和体温(t),同时观察大鼠镇静、镇痛和肌松效果,以评价麻醉装置的安全性和可用性。根据设计样图完成了吸入麻醉装置的连接和组装。用该装置对大鼠麻醉诱导的时间为(2.20±0.45) min,达到外科麻醉所需时间为(2.12±0.36) min,麻醉维持和苏醒时间分别为(45.18±0.12),(2.40±0.55) min,麻醉总时间为(51.40±0.24) min。术中大鼠镇静、镇痛、肌松弛效果良好,在手术后10,20,30,45 min时HR、SpO_2、RR、T、SBP、MAP均保持平稳,各项生理指标在每个时间点都无显著性差异(P0.05)。该吸入麻醉装置对大鼠麻醉效果确实、安全可控,麻醉诱导和苏醒时间较快,可完全满足手术对麻醉的要求。  相似文献   

7.
动物全身麻醉剂——846麻醉合剂对牛麻醉效果的实验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给实验黄牛7头,分别按1.5ml/100kg体重的剂量肌肉注射846麻醉合剂(每毫升含保定宁60mg、双氢埃托啡4μg,氟哌啶醇2.5mg)后,1~3min出现垂头反应,4~10min平稳倒地进入麻醉状态,麻醉时间持续45~100min;对实验牛心血管系统、呼吸系统,肝肾系统和血液指标监测,仅见心率减慢、轻度酸硷平衡紊乱以及ECG的P—R间期延长,其他指标均无明显变化。与氯胺酮/静松灵复合麻醉对照组比较,具有麻醉时间长、副作用小、用量少、给药方便、经济等优点。进而在临床上按0.6~4ml/100kg体重的剂量,试用于109头黄牛、水牛、奶牛的27种手术麻醉,麻醉效果优者达77%,良者为23%。  相似文献   

8.
动物复合麻醉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复合麻醉 (compound anesthesia)是指同时或先后应用 2种或 2种以上的麻醉药物及麻醉方法的临床麻醉技术 [1 ] ,以达到满意的术中及术后镇痛效果 ,为外科手术创造良好的条件 ,确保病人或动物的安全和术后顺利康复。复合麻醉具有以下优点 :(1 )减低麻醉用药剂量 ;(2 )减少药物不良反应 ;(3)满足手术操作要求 ;(4 )将麻醉对机体的不良反应减至最低程度 ;(5 )提供完善的术后镇痛 ,有利于机体术后恢复健康。近年来 ,复合麻醉的研究和应用已逐渐成为动物医学麻醉领域发展的主流。1 复合麻醉在动物医学领域的研究及应用  复合麻醉从麻醉方法上…  相似文献   

9.
动物麻醉及麻醉监测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麻醉(Anesthesia ,Narcosis)的原意是用药物或非药物,使病人整个机体或机体的一部分暂时失去知觉,以达到无痛的目的,多用于手术或某些疼痛的治疗。麻醉是一种人为的生理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机体的痛觉和对外界的反应及肌肉张力减弱或消失,这一过程是暂时性的并且是可逆的,当解除麻醉手段或药物在体内被拮抗、代谢或排除后机体便可复苏。1 动物麻醉概述麻醉是外科手术成功的保障,使许许多多视为禁区的手术成为可能。1962年,德国首先合成了能用于多种动物的肌松剂———二甲苯胺噻嗪(商品名隆朋Rompum)应用于兽医临床。经研究发现,其镇静、催…  相似文献   

10.
眠乃宁及其复合麻醉对黑熊的临床应用杨智勇,邓颖红,杨世奎,孔令禄,陈红,兰岷剑,杨智涛(四川省中药材公司鹿场,成都611830)众所周知麻醉是黑熊胆囊造瘘引流胆汁的关键技术之一,我们根据黑熊的生理特性,药物麻醉机理,对单个和多个麻醉药物的复合麻醉效果...  相似文献   

11.
动物全身麻醉方法及用药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动物麻醉是动物诊疗及手术过程顺利进行的先决条件,动物全身麻醉一般分为吸入性麻醉和非吸入麻醉两类。本文综述了动物全身麻醉的方法及常用麻醉剂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2.
比格犬氟烷吸入麻醉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随着兽医科学的发展,吸入麻醉由于具有较容易和迅速地控制麻醉深度,任意延长麻醉时间,麻醉后苏醒快,对动物生理活动干扰少和麻醉副作用小等优点,正逐渐被应用于小动物临床。氟烷(又叫三氟乙烷,三氟溴氯乙烷)作为卤族类吸入麻醉药的代表,为无色透明的液体,不燃烧,不爆炸,对呼吸道无刺激,麻醉作用快,可控性好,在国外被广泛应用于大小动物临床,但在我国临床应用还较少,有鉴于此,我们进行了如下实验。  相似文献   

13.
选用846麻醉合剂,对5只猫分别以0.05ml/kg至0.5ml/kg8个剂量进行实验观察。846对猫有镇痛,肌松作用,其理想剂量为:0.20、0.25、0.30ml/kg。肌肉注射,猫卧地时间为123.75±15.68min,其呼吸、心率、体温与正常比较无明显变化,均在正常生理范围内,红细胞数、白细胞数、血红蛋白含量与正常值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  相似文献   

14.
动物围麻期麻醉意外的原因分析及抢救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麻醉意外是指因为动物对麻醉药物过度敏感的特殊体质,常规的麻醉药用量即可导致过深的麻醉,或麻醉药物的特殊作用而致动物对麻醉药物或方法的特殊反应,致使患畜原有的病理生理改变,在常规麻醉及手术刺激下病情进一步恶化而导致的严重后果。麻醉者完全按操作规范工作,发生了麻醉前完全  相似文献   

15.
比格犬是国际通用的标准化实验用犬,在药理学、毒理学、外科学、微生物学等多个领域有广泛的应用.论文综述了比格犬麻醉技术的研究进展,包括吸入麻醉、注射麻醉、复合麻醉以及麻醉前给药等,以期为科研人员开展比格犬相关麻醉操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1.1 犬只保定 右侧卧保定,两前肢用保定绳保定在一起,两后肢用保定绳分开固定在手术台上。并对术部剃毛和消毒。1.2 麻醉犬称重为16.2kg,用速眠新(846合剂)1.2mL肌肉注射,实施全身麻醉,并用盐酸普鲁卡因进行局部麻醉。  相似文献   

17.
肉用犬麻醉催肥是养犬业当今的热门话题。游说者声称:采用他的麻醉方法天天服用,与正常饲养法饲养的肉用犬相比,在相同的饲养期内,可增加体重一倍以上。收取高额的“咨询费”后,一走了之。果真有如此明显的催肥效果吗?作者了解数户采用麻醉催肥法的养犬人家,都以失败告终,少则损失几千元,多则损失上万元。所谓“肉用犬麻醉催肥法”是利用如闹羊花类中草药,及巴比妥类或氯丙嗪等药物给肉用犬天天服用,利用药物的麻醉作用使肉用犬整天处于昏昏欲睡的昏迷状态,以减少犬的运动、吠叫及其它活动而达到快速育肥效果。该法中所用的各类麻醉药物对动…  相似文献   

18.
将20条杂种家犬随机分为4组进行临床麻醉实验,即静松灵组(A)、氯胺酮组(B)、静松灵与氯胺酮复合麻醉组(C)和846合剂组(D),分别检测犬在麻醉前、麻醉后30 m in、4 h、24 h、48 h 5个时点血清中天门冬酸氨基转移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尿素氮、肌酐的含量并进行分析比较。结论:C组、D组进行复合麻醉时比A组、B组单纯麻醉时对犬肝、肾功能影响小,说明对犬进行复合麻醉比单纯麻醉更为安全。  相似文献   

19.
麻保静对绵羊的麻醉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20只青海杂种绵羊中进行麻保静麻醉试验。结果表明:麻保静按1.5mg/kg 的剂量进行肌肉注射,能使绵羊较快地进入麻醉状态;麻保静对杂种绵羊的主要影响是:体温下降,脉搏变慢,呼吸频率先增快后减慢,唾液分泌量减少。  相似文献   

20.
经股A放血使成年比利时家兔血压降至5.33k Pa(40mmHg)左右,造成失血性休克并持续90min,然后与放出的血液全部回输的同时,肌注846麻醉合剂0.2mL/kg。结果表明,该合剂不降低休克兔的存活率,并能显著延长将要死亡兔的存活时间,抑制其血压的恢复和维持,使心率减慢,中心静脉压升高,排尿量增加,机体乳酸的产生减少,血乳酸浓度降低,而对其呼吸功能影响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