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美女樱 马鞭草科马鞭草属多年生草本植物,生产上多作一年生栽培。别名美人樱、草五色梅、铺地锦、四季绣球、铺地马鞭草、苏叶梅等。  相似文献   

2.
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栽培、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3.
本文总结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栽培的适应性表现,从育苗、定植、田间管理、病虫草害防治、采收与初加工等方面介绍了马鞭草在亳州地区的栽培技术,以期为亳州地区中药材马鞭草的种植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柳叶马鞭草的形态特征、生态特性、繁殖习性、栽培技术、园林应用等方面,介绍了柳叶马鞭草栽培技术及在在沙湖景区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1.柳叶马鞭草柳叶马鞭草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花卉,株高60~150厘米,叶片暗绿色丛生于基部;茎直立,正方形,细长且坚韧,全株有纤毛。花期6—10月。聚伞花序,小筒状花着生于花茎顶部,冠径60厘米,花色淡紫色,清香高雅。柳叶马鞭草为长日照喜温花卉,生长适温20~30℃,不耐寒,10℃以下生  相似文献   

6.
蔓荆子又名万京子、京子、白背木耳,为马鞭草科牡荆属植物。其以果实供药用,具有疏散风热、平肝凉血、明日止痛等功能;主治风热感冒、头痛头晕、目赤肿痛、肌肉神经痛等症。  相似文献   

7.
[目的]测量不同生产地区马鞭草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元素的含量,并探讨生产地区对重金属含量的影响。[方法]将4种不同生产地区的马鞭草用微波消解法处理,并采用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马鞭草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的含量。[结果]在4种马鞭草样品当中,Pb含量为0.347~0.832μg/g,Cd含量为0.117~0.301μg/g,Zn含量为0.195~0.548μg/g,Cu含量为0.059~0.083μg/g。4种马鞭草样品中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的含量均符合《药用植物及制剂进出口绿色行业标准》中的规定。[结论]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光谱法应用于马鞭草样品中的铅、镉、锌、铜4种重金属元素分析,具有消解完全、污染少、效率高和准确度高等优点,多次测定结果能满足试验要求。  相似文献   

8.
为了提高寄主挥发物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进一步了解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寻求更有效的手段控制红脂大小蠹的发生与为害,通过林间诱捕试验,探索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趋性的协同效应以及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的剂量效应。同时,在植物源信息素3-蒈烯中加入不同剂量马鞭草烯酮,测试不同配方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结果表明: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5∶100时,马鞭草烯酮能显著提高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作用,诱捕量增加88.6%±39.2%;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为0.1∶100,0.2∶100,1.0∶100时,马鞭草烯酮对提高3-蒈烯的引诱效果有一定作用;而当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体积比达到1.5∶100时,诱捕量减少70.5%±11.3%,马鞭草烯酮产生了驱避作用。此外,马鞭草烯酮与3-蒈烯1∶1等体积混合后,在林间没有引诱到红脂大小蠹。说明马鞭草烯酮对红脂大小蠹存在剂量效应,在一定低剂量范围内能增加3-蒈烯对红脂大小蠹的引诱效果,起协同增效作用;当马鞭草烯酮剂量超过一定的阈值,会严重干扰红脂大小蠹对寄主挥发物3-蒈烯的趋性,对红脂大小蠹产生显著的驱避作用。马鞭草烯酮可作为驱避剂以及植物源引诱剂的增效剂应用于红脂大小蠹的监测与防治。  相似文献   

9.
美女樱又名草五色梅,为马鞭草科马鞭草属植物。原产美洲热带地区。原为宿根性草本,但因宿根在北方不能露地越冬,通常均作一、二年生栽培。美女樱植株低矮,生长迅速,下部枝条多横生,呈匍匐状,花期长,花色丰富,有白、粉、红、玫瑰红、紫、蓝等不同花色,并有复色,略具芳香。种类有:细叶美女樱、加拿大美女樱、红叶美女樱等。  相似文献   

10.
杀虫花     
河南省淇县未来农业示范园推向市场的几株驱蚊捕蝇植物中,有一株外表艳丽,但却暗藏“杀机”,令蚊蝇等飞虫闻而丧胆的小花,叫“杀虫花”。 杀虫花为马鞭草科,马缨丹属。别名驱蚊花、逐……  相似文献   

11.
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开发利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近1年的调查,初步查清龙泉市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资源情况,共有6属16种3变种。叙述了马鞭草科药用野生植物的药用部位、功能或用途、地理分布,保护及开发利用马鞭草科植物资源有重要的经济价值。  相似文献   

12.
赵锦慧  赖颖  葛红莲  郭婕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20):4524-4526
为研究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 L.)提取液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和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的抑制作用,将菌悬液与不同浓度马鞭草提取液混合均匀涂布到细菌培养基上进行生物学测定。结果表明,马鞭草提取液能抑制2种细菌,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MIC)分别为500.0 mg/mL和250.0 mg/mL;药液浓度分别不低于500.0 mg/mL和250.0 mg/mL时,马鞭草提取液对大肠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菌率均为100.00%。  相似文献   

13.
马鞭草系马鞭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分布于全国各地,盛产于长江以南广大地区,多生长于农村荒地、草坡。夏秋季采收后除去杂草,晒干即可入药。现代药理研究发现,马鞭草含有马鞭草甙、β-胡萝卜素、强心甙,对常见致病细菌如白喉杆菌,尤其是对导致疟疾的疟原虫具有杀灭功效而能治疗疟疾,还可杀灭致病的钩端螺旋体。以下介绍简便、经济、有效的马鞭草防治疾病的组方,供对症选用。一、预防疟疾及治疗疟疾初起在疟疾流行季节,可用:马鞭草30克,青蒿15克(后下),甘草8克,加水煎成300毫升,日分2次温服。每天1剂,连服2剂,以后每剂服2天。可预防疟疾。如在疟疾流行季节被蚊子叮咬后  相似文献   

14.
为丰富柳叶马鞭草繁殖方法,采用赤霉素处理种子、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及筛选出组培快繁阶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赤霉素能提高柳叶马鞭草种子活力,3种柳叶马鞭草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不同品种间促进效果存在差异;(2)ABT生根粉对柳叶马鞭草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插穗发根数和平均根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以500mg/L ABT浓度处理最佳;(3)组培不同阶段采用的营养基配方存在差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6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4 mg/L,生根率最高可达93%,增殖系数达4.2。  相似文献   

15.
柳叶马鞭草繁殖技术研究初报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丰富柳叶马鞭草繁殖方法,采用赤霉素处理种子、ABT生根粉处理插穗及筛选出组培快繁阶段培养基配方,结果表明:(1)赤霉素能提高柳叶马鞭草种子活力,3种柳叶马鞭草发芽指数、活力指数均高于对照,不同品种间促进效果存在差异;(2)ABT生根粉对柳叶马鞭草扦插成活率影响不显著,但对插穗发根数和平均根长有显著促进作用,其中以500mg/L ABT浓度处理最佳;(3)组培不同阶段采用的营养基配方存在差异,诱导培养基为MS+6-BA 0.6 mg/L,增殖培养基为MS+6-BA 0.5 mg/L+NAA 0.1 mg/L,生根培养基为MS+IBA 0.4 mg/L,生根率最高可达93%,增殖系数达4.2。  相似文献   

16.
研究在种子直播、穴盘育苗、扦插育苗、种苗移栽不同种植方法条件下,柳叶马鞭草生长速度、花期长短、成活率的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柳叶马鞭草因穴盘育苗,节省人工成本和育苗时间,并因开花早,花期长且成活率高等特点,最适宜本地区柳叶马鞭草的种植方法是穴盘育苗。  相似文献   

17.
节水耐旱型园林观赏植物金叶莸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金叶莸,马鞭草科莸属落叶灌木.近一二年来,在苗木市场十分畅销,大有取代金叶女贞之势,特别是在雨量较少、土质沙化的干旱地区,更显得经济实用而美观新颖.  相似文献   

18.
采用超声波法提取马鞭草(Verbena officinalis)中总黄酮,设计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考察超声波功率、乙醇体积分数、超声波处理时间和料液比对总黄酮提取效果的影响,优化提取工艺条件.并采用纸片琼脂扩散法考察马鞭草提取物对几种微生物的抑制作用.结果表明,优化的马鞭草总黄酮提取条件为乙醇体积分数60%、超声波功率350W、超声波处理时间50 min、料液比m 马鞭革∶V乙醇=1∶30(g/mL).抑菌试验表明,马鞭草黄酮类化合物对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白假丝酵母(Candida spp.)、青霉(Penicillium citrimum)、黑曲霉(Aspergillus niger)均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9.
蔓荆子及其栽培加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蔓荆子别名万荆子、京子、白布荆等,为马鞭草科植物单叶蔓荆(Vitex rotundifolia L.)和三叶蔓荆(V.trifolia L.)。中医学上以成熟的果实入药,含挥发油(莰烯、蒎烯)、维生素A、牡荆子黄酮、蔓荆子硷、蔓荆子黄素(vitexicarpin)、γ-氨基丁酸等。性微寒,味苦、辛。归膀胱、肝、胃经。有疏散风热、平肝凉血、明目止痛、清利头目等功效。  相似文献   

20.
<正>马鞭草味苦,微寒,具有清热解毒、截疟、利尿消肿、活血散瘀的功效。除治疗痛经、喉痹、痈肿、水肿、热淋等症之外,还可治疗以下四种疾病:1.治乳腺炎。乳腺炎初期,取马鞭草15克、生姜5克、橘子叶7片,上药一同水煎,去渣取药液,再加少量米酒,分3次饭后服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