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1 毫秒
1.
我地出产红苕(甘薯),加工淀粉后的苕渣很多,为此,我们进行了苕渣袋栽平菇试验,每袋平均产菇1.48公斤,且栽菇后的废料仍是喂猪、养鱼的好饲料。  相似文献   

2.
塑料袋栽平菇工艺,是我们当地平菇生产的主要方法之一,但在发菌阶段极易感染杂菌。针对这一问题,我们进行了发酵料袋栽平菇试验。  相似文献   

3.
平菇袋栽技术各地方式不尽相同。新法袋栽技术主要采取直立袋栽单口径出菇方式,以水封口保温保湿的简易技术,打眼加水养菌增湿的技术措施保证平菇高产稳产,省工节支。现报告如下: 材料与方法 1.供试菌株:中蔬10号。 2.培养料配制:配方(%):棉子壳97,  相似文献   

4.
为了提高袋栽平菇的成品率,确保高产稳产、降低成本,笔者近年来对现行的平菇袋栽技术进行了一些改进,在推广中深受农民欢迎. (一)改生料或发酵料为熟料因为生料或发酵料中仍存在一些杂菌,尤其是在高温季节,往往污染严重而失败。熟料袋栽,因原料经高温灭菌和无菌操作,接种成功率可达98%以上.  相似文献   

5.
冬季袋栽平菇,气温偏低,菌丝生长缓慢,发菌期往往拖延至翌年开春,出菇期缩短,稳种不稳收,尤其对低温型的菇类影响更大。为此,我们于1992~1993年引进了平菇冬季袋栽快速发菌试验。  相似文献   

6.
<正>袋栽平菇因其产量、质量及管理方面的优势,已经成为目前平菇栽培的主要方式,然而袋栽平菇最大的不足就是中后期缺水料干,因而平菇仍有30%~40%的产量潜力可挖掘。为了解决这一补水问题,笔者通过浸泡法、注水法、覆土法和滴箭滴灌法进行对比试验,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以袋栽平菇为试验材料,研究输液式补水方法对平菇产量、单丛重量和感官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1)袋栽平菇通过输液式补水处理后总产量增加。补水处理从4潮菇开始产量明显增加,其中以第1潮菇采收后补水10min/d的增产效果最好,达到18.5%。(2)输液式补水处理后,从第4潮菇开始可明显提高单丛菇重,但各处理间单丛菇重的差异不明显。在平菇的采收后期,通过输液式补水所产出菇的感官品质明显较对照(不补水)好。(3)每天对平菇茵袋直接输入10mL的水分即能提高平菇的产量和品质。  相似文献   

8.
半地下窖袋栽平菇,常常是“头年丰收,二年少收,三年没收”。其主要原因,据调查是由于污染杂菌所致。为此,笔者自1987年以来试验摸索半地窖袋栽平菇综合防治杂菌污染措施,现将有关内容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9.
杨自轩  王璐  邓惠强 《食用菌》2009,31(6):40-40
用鲜甜玉米芯栽培平菇、草菇、金针菇、秀珍菇是完全可行的,其产量和用棉子壳栽培相近,但加工厂除了有大量的甜玉米芯,还有大量的甜玉米壳,为了解决加工厂所有下脚料,充分利用资源,同时考虑到加工时间主要在夏天,温度高,经常下雨。笔者利用加工厂产生的所有新鲜玉米芯及壳经粉碎后袋栽草菇,经多次试验总结出利用类似熟料袋栽平菇方法,菌丝长满后开袋或脱袋出菇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0.
粉碎的玉米芯袋栽平菇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闫培生  蔡德华 《食用菌》1996,18(4):20-21
用玉米芯代棉子壳栽平菇,已引起了人们的兴趣,并进行了许多研究,但以往多以发酵玉米芯和阳畦不覆土或压块栽培为主,产量不很理想。本文报道的是以粉碎的玉米芯生料袋栽平菇的研究结果。  相似文献   

11.
代料栽培平菇,不论是垛袋垒菌墙还是脱袋床架栽,都不如阳畦不脱袋高产,具体做法:先按常规整地做阳畦,把发好的菌袋用小刀竖直每隔scm划15cm长一刀.底端解开绳挽至与料面平,上端把袋口从扎绳处剪去,似开非开即行。然后竖直摆在阳畦上,袋间隔约hm,依次摆完,空隙填营养土,菌袋上胃Zcm厚言养土,这样无论是增加营养,还是提高湿度都比较容易。试验表明,这样种植比全脱袋的产量高。袋栽平菇阳畦不脱袋出菇高产技术@孙启风!山东金乡化雨南马村孙武庄 272204~~  相似文献   

12.
利用豌豆秸秆栽培料进行不同配方的平菇袋栽试验 ,结果表明 ,生长于不同配方中的平菇产量和生物学效率不同 ,最佳配方为B ,C次之 ,其生物学效率和产量分别为 310 %、 6 2 0kg/ 16 0袋 ;2 90 %、 5 80kg/ 16 0袋 ,在当地平菇栽培中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13.
介绍平菇袋栽的高产栽培技术,主要包括塑料袋熟料栽培技术和塑料袋生料栽培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平菇袋栽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前我国栽培平菇的方法很多,有床栽、畦栽、菌砖、袋栽、与蔬菜或农作物间作套种等。 袋栽是把培养料装入塑料袋中,接入菌种培养直到出菇的一种栽培方法。这是目前生产上广泛应用的栽培方法,有许多优点:一是原料易得(植物秸秆、糠麸、壳皮等农副产品),废物利用,变废为宝。  相似文献   

15.
袋栽平菇除了袋两头出菇外,有时在袋内也长出子实体,致使培养料中的养分无效消耗,影响产量。现就其发生的原因及防止措施谈点浅见。  相似文献   

16.
平菇袋栽污染原因及其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志超 《食用菌》1989,(4):39-40
平菇袋栽,较易获得成功,但近年来菇农普遍反映杂菌污染严重。为此,我们做了专门调查研究,并提出了防治方法,现报告于下。  相似文献   

17.
一般袋栽平菇,都是在出现原基后解口再行出菇管理。可是有些发满菌的菌袋进入菇房后给了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却迟迟不现原基,碰到这种情况怎么办?在实践中我们摸索到了点滴经验,现介绍如下:把发好菌的菌袋轻轻松动袋口塞(但不解开),改善供氧条  相似文献   

18.
目前,平菇在农村种植比较普及,但生物效率不高.为此,我们进行了平菇袋栽与阳畦结合二次出菇试验,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自1986年春季至1988年冬季先后投料16250公斤,培植13000袋,共收鲜平菇63537.5公斤,生物学效率达391%.现将本项技术介绍如下:一、常规培植(一)配料、装袋和接种供试菌种为低温型平菇SZ-P117菌株和佛罗里达平菇.培养基配方为:棉子壳90%,玉米面6%,石膏粉1.5%,生石灰0.5%,多  相似文献   

19.
董万先  苗雨晨 《食用菌》1995,17(3):22-22
1977年棉子壳栽培平菇技术在全国的推广,对推动我国食用菌栽培事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的促进作用,并带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近几年,由于棉子壳供不应求,价格不断上扬,对平菇的生产规模和经济效益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此,我们进行了颗粒形玉米芯增氧发酵袋栽平菇试验,期望能找到一种利用廉价玉米芯原料栽平菇比较成熟的高产技术,现将试验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由于棉子壳价格的不断上涨,平菇价格的连续下滑,菇农栽培平菇效益不高。笔者在小批量生料袋栽平菇试验的基础上,近几年每年投料50000kg以上,生物学效率稳定在180%-200%,获得了较高的经济效益,现将高产高效栽培技术要点简述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