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钙对家禽生产的重要影响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余定棣  敖礼林 《中国家禽》2006,28(3):26-26,28
1钙的主要功能钙是家禽生产所需的重要矿物质饲料,在家禽体内已发现的50多种无机物质中,钙占其70%左右,钙的总量约为体重的0.8%~1.2%。钙总量的95%和磷总量的85%分布在骨骼及牙齿中。骨组织中的磷和钙保持着稳定的比例关系,大致是1∶1~2。它们以磷酸氢钙和羟磷灰石的形式沉积  相似文献   

2.
低血钙症是影响成母牛产后健康的一个常见疾病,可给奶牛养殖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对于大型规模化奶牛场而言,用灌水补钙、输液补钙防治奶牛产后低血钙症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博威钙是一种新型钙丸,投服方便,含钙量高,可同时起到快速补钙和持久补钙的作用。对全国8个大型规模化奶牛场544头奶牛进行试验,结果表明,投服2丸博威钙可以有效提高产后1h、13h和24h时血液中离子钙水平,使产后瘫痪发病率降低92.5%,乳房炎发病率降低41.9%,胎衣不下发病率降低52.9%,产奶量提高6.3%,每头泌乳牛可以多创造353.2元的净利润,投入产出比为1∶4.5,是防治奶牛产后低血钙症的有效新途径。  相似文献   

3.
选健康无病,体重相近,产蛋率基本一致的54周龄海兰白产蛋鸡24只,随机分为6个组,进行蛋鸡日粮蛋白质及钙、磷的代谢率的试验。结果表明,高产阶段蛋鸡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平均为50.54%,并随蛋鸡产蛋率的上升而提高。增加日粮中蛋氨酸水平,可提高蛋白质的表观利用率0.5-3.45个百分点(平均为2.61个百分点)。产蛋率上升,体内蛋白质的沉积率下降。蛋鸡高产期体内钙、磷吸收比例在10:1,体内存留钙、磷比为1.5:1。钙、磷的平均表观利用率分别为59.13%和31.32%,并随产蛋率增加而呈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4.
钙是蛋鸡的重要营养物质之一,特别是产蛋高峰期的母鸡,对钙的需要量特别大.一般母鸡每产1枚蛋约需钙质4~4.4g.但并非饲喂钙质越多越好,日粮中含钙量如果超过4.0%,一方面会引起尿酸盐在体内蓄积,消化不良引致拉稀,甚至出现痛风症状;另一方面会使饲料适口性变差,使鸡群采用食量和产蛋量减少.若钙摄入量不足,易出现软骨症,还会影响蛋壳质量和产蛋量.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是给产蛋母鸡合理补充钙.  相似文献   

5.
在家畜的产科疾病中,产后瘫痪、怀孕截瘫、酮血症等与体内钙磷等元素的代谢有密切关系。一般认为,饲料中钙与磷的比例在1—2∶1范围内。据报道,奶牛的日粮中钙含量达137克,磷85克(1.61∶1)可使奶牛群产后瘫痪的发病率由74%下降至16%。也有人试验,饲料中钙磷6∶1时,发病率达30%,1∶1时为15%,可见钙的含量过高反使发病率上升。在浙江省一些酸度高的红壤区,由于植物中钙含量低,缺钙的情况时有发  相似文献   

6.
高钙与高蛋白日粮诱发鸡痛风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将120只35日龄健康蛋仔鸡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高钙组(HC)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石粉(含钙3.80%),高钙高蛋白组(HCHP)在饲喂基础日粮的同时添加石粉和豆粕(含钙3.55%,粗蛋白24.58%),进行30d的饲养试验。结果显示:HC组鸡出现普遍的肾脏损害,但未见尿酸盐在内脏器官的沉积;HCHP组鸡出现尿酸盐在内脏器官表面广泛沉积,发生典型的内脏型痛风。与对照组相比,HC组血清无机磷和钾显著降低,血清尿酸和钠显著升高;HCHP组血清尿酸极显著升高,血清钙显著升高;HC和HCHP组尿液中钠及钾浓度均显著降低,无机磷浓度均显著升高;HC组24h尿液中镁排出量显著升高,HCHP组24h尿液中镁与钾排出量显著升高,HC和HCHP组24h尿液中尿酸、钙和无机磷排出量极显著升高,而钠排出量极显著降低。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在低磷基础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磷酸二钙(MCP)和高水溶性磷酸一二钙(MDCP),通过研究其对大口黑鲈生长性能、氮和磷的消化率与沉积率以及全鱼和椎骨磷含量与全鱼粗灰分含量的影响,确定大口黑鲈对磷的最适需求量以及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首先配制低磷基础饲料,然后在低磷基础饲料基础上分别添加8.86、11.08、13.29、15.51 g/kg M CP,以及9.34、11.67、14.01、16.34 g/kg高水溶性M DCP,使得2种磷酸盐所提供的磷均分别为2.0、2.5、3.0、3.5 g/kg,9种试验饲料分别命名为P0、P2、P2.5、P3、P3.5、DP2、DP2.5、DP3、DP3.5。每种饲料投喂4桶(重复)初始体重为(8.53±0.01)g的大口黑鲈,每个桶放养40尾,养殖周期为8周。结果显示:饲料中添加不同水平的MCP和高水溶性MDCP均显著提高了大口黑鲈的增重率、磷消化率与沉积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P<0.05),且2种磷源对以上指标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随M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全鱼粗灰分含量均呈先上升后稳定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均以P0组最低。随高水溶性MDCP添加水平的升高,大口黑鲈的增重率和磷消化率呈现持续上升的趋势,磷沉积率有先上升后降低的趋势,以P0组磷沉积率最低,DP3组磷沉积率最高。分别以增重率和磷沉积率为指标,通过斜率比法计算得出高水溶性MDCP相对于MCP的生物学利用率分别为100%和118%。以M 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1%时,增重率和磷沉积率达到最高。以高水溶性MDCP为磷源,饲料可消化磷含量为0.52%时,磷沉积率达到最高。  相似文献   

8.
鸡尿酸盐沉着症的发生原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荣誉 《中国家禽》2003,25(6):43-43,44
1饲料原因1.1饲喂高蛋白饲料这是造成鸡尿酸盐沉着症的主要病因。由于家禽摄入蛋白质的代谢终产物是尿酸(家畜是尿素),若血液中尿酸增多,当超出肾脏的排泄限度时,则引起尿酸在体内的蓄积;同时,由于尿酸长期和过度地刺激肾小管上皮细胞,引起粘膜变性,致使肾脏排泄障碍,又加重尿酸盐在体内的沉积。1.2饲料中的钙磷比例不当或含量过高钙与磷的正常比例,雏鸡与产蛋鸡分别以1.2∶1和4∶1为宜,钙含量过高对雏鸡和青年鸡的危害比较大,因为钙过多时会形成钙盐在肾脏的沉积,损害肾脏,阻碍尿酸排泄。1.3日粮中维生素A不足患慢性维生素A缺乏症的幼龄鸡…  相似文献   

9.
1钙的主要功能钙是家禽生产所需的重要矿物质饲料,在家禽体内已发现的50多种无机物质中,钙占其70%左右,钙的总量约为体重的0.8~1.2%。钙总量的95%和磷总量的85%分布在骨骼及牙齿中。骨组织中的磷和钙保持着稳定的比例关系,大致是1:1~2。它们以磷酸氢钙和羟磷灰石的形式沉积在  相似文献   

10.
一 保障充足的钙磷等矿物质和维生素 饲料中的钙、磷含量及其有效吸收率是保障蛋壳质量的重要因素.饲料中含钙量达3.25%~3.75%比较适宜,在使用石粉时添加3.75%的产蛋率最好,老龄母鸡钙可以稍高一些,但不宜超过4%,否则将影响饲料适口性,降低产蛋率.  相似文献   

11.
《北方牧业》2012,(13):28
正1钙源饲料天然植物饲料的含钙量与动物钙需要量相比,均感不足,因此需向饲粮中补加钙源饲料。石粉为石灰岩、大理石矿综合开采的产品,基本成分是碳酸钙,含钙量34%~38%,是最廉价的钙源饲料。贝壳粉。贝壳是海水和淡水软体动物的外壳。贝壳的的主要成分也是碳酸钙。含钙量与石粉相似。新鲜贝壳须经加热、粉碎,以免传播疾病。而死贝的壳有机质已分解,比较安全。贝壳中常夹杂细沙、泥土,含有这些杂质的贝壳粉含钙量低。2磷源和磷、钙源饲料提供种源的矿物质饲料为数不多仅限于磷酸、磷酸钠盐等。磷酸为液态,且具腐蚀性,配合饲料生产使用不方便。磷酸钠盐既提  相似文献   

12.
《饲料广角》2006,(22):38-40,46
Hisardale雄性绵羊(24只,4 ̄5月龄)饲喂1个月,使体内矿物质水平基本一致。饲喂1个月后屠宰6只,体内器官抽样测定矿物水平,剩下18只羊根据体重分为3组,每组6只。3组试验日粮矿物水平(Ca、P、Zn和Mn)分别是NRC(1985)的100%(T1)、110%(T2)、120%(T3),饲喂120d。每月采集血液和羊毛。试验后期,进行5d的代谢平衡试验研究矿物元素在体内的沉积,发现额外补充矿物元素对干物质采食量无明显影响。T2、T3组日增重明显高于T1组(P<0.01)。T2(8.72kg)和T3(8.47kg)组的个体采食干物质量比T1组(10.81kg)低。T2和T3组干物质和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比T1组明显提高(P<0.05)。由于T2和T3组补充了矿物元素(钙、磷、硫、锌和锰),吸收率提高(P<0.01),铜吸收率降低(P<0.01),矿物元素(钙、磷、硫、锌和锰)供应量超过推荐水平可提高增重和饲料转化率。因此,在传统饲养水平下,额外补充缺少的元素(钙、磷、硫、锌和锰)10%对Hisardale雄性绵羊有利。  相似文献   

13.
钙是鸡营养不可缺少的元素之一 ,但在不同生长期对钙的需要量是不同的。根据我国 1 986年公布的标准 ,蛋鸡 0~ 6周需钙量为 0 .8% ,7~ 1 4周龄需钙量为 0 .7% ,1 5~ 2 0周龄需钙量为 0 .6%。而进入产蛋期 ,对钙的需要量较多 ,根据产蛋率的高低 ,需要量为 3.2 %~ 3.5 %左右。饲料中矿物元素的含量及状态均能影响钙的吸收。磷是影响钙利用的主要元素 ,据试验证明 ,雏鸡和生长鸡的钙磷比例以 1 .5~ 1∶1为适宜 ,特别是在钙、磷水平都较低的情况下应该注意这两者的比例关系。到产蛋期 ,根据产蛋率的高低和生产情况要求钙、磷比应达到 5~ 7…  相似文献   

14.
为使母鸡高产和降低蛋的破损率,产蛋期应检查钙的供应情况。饲料是决定蛋壳质量和蛋壳强度的主要因素。试验证明,开产前半个月母鸡骨骼中钙的沉积增强,因此,从4月龄起至达到5%产蛋率时,应给母鸡喂含钙量较高的配合料。现在普遍认为,产蛋鸡日粮中含钙量3.2%-3.5%是最佳水平,而在高温或产蛋率高的情况下,含钙量可增加到3.6%-3.8%,短期内增加到4.0%能使蛋壳变厚,但进一步增加则对产蛋不利,也不能改善蛋壳质量。饲料中钙不足会促进鸡只多吃料,使饲料消耗过多,母鸡体重增加,肝中脂肪沉积过多;饲料中钙含量过高,会使鸡的食欲减退。  相似文献   

15.
1造成碎蛋率高的因素 1.1蛋壳厚度 日粮中缺钙、缺磷或钙磷比例不当,蛋鸡就会产薄壳蛋或软壳蛋。饲料中缺乏维生素D,会影响钙的代谢而导致鸡产薄壳蛋。饲喂霉变饲料可损害鸡的肝脏、肾脏,使维生素D在鸡体内的代谢遭到破坏,导致鸡产蛋量减少,蛋壳变软。如果饲喂不均匀,某些个体采食量不足也会造成蛋壳偏薄。  相似文献   

16.
1)控制饲料中蛋白质含量。饲料中蛋白质含量,应保持在该品种鸡饲养标准范围内;适时更换饲料,对蛋白质含量比较高的饲料饲喂时间不宜过长,一般可根据生长速度饲喂至18~24日龄为止。2)调整好饲料中食盐和钙磷的含量,尤其食盐的含量不能过高。有资料介绍在饲料中食盐含量不能超过0.8%,而实际生产中食盐含量超过0.55%肉鸡就已表现出明显的肾脏疾病;一般可控制在0.3%左右。  相似文献   

17.
通过研究不同钙源及钙源浓度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和营养成分的影响,筛选出生产高品质鸡蛋的饲料钙源及其添加量.选取280日龄的绿壳蛋鸡96只,随机分成4组,分别为5%贝壳粉组、8%贝壳粉组、5%蛋壳粉组和8%蛋壳粉组,饲喂45 d后,检测产蛋率、蛋重、料蛋比、蛋壳厚度、蛋白高度、蛋壳含钙量、蛋白含钙量、蛋黄含钙量以及蛋白...  相似文献   

18.
1.麦麸:麦麸属高磷低钙饲料,其所含磷与钙的比例为4:1,这与畜禽需求的钙磷生理比例(1.5~2):1正相反.饲喂麦麸过多,可引起钙磷比例失调性缺钙病.如幼畜的佝偻病、成畜的软骨病、马属动物的肠结石、雄性家畜的尿石症以及家禽的薄壳蛋等.安全饲喂麦麸的关键措施是掌握合理用量,一般说应控制在配合饲料20%以下.具体来说:(1)鸡:8周前应占25%~5%,9周到开产占11%~15%,产蛋鸡占15%,肉鸡占2%~8%.(2)猪:40日龄前不喂麦麸,体重为55千克以下克郎猪占12%,55~90千克育肥猪占15%,种公猪、妊娠母猪占20%,哺乳母猪占16%.  相似文献   

19.
在鸡的育成阶段,为了加强骨骼和节省饲料,岗山县养鸡场用含钙量高的饲料对育成鸡和成年鸡进行了试验,以求弄明高钙料对不同周龄鸡体和性能的影响.试验用白色来航雌雏130羽,用含碳酸钙的大雏鸡料饲喂,含钙量对照组为1.76%,试验组为  相似文献   

20.
给予高钙低磷饲料试验,观察到血浆钙值升高,尿钙排泄量稍有增加,以及粪中钙排泄量的显著增加。每天体内贮留量,钙虽有明显增加而无机磷却相反减少。低钙高磷饲料试验,观察到血浆无机磷值显著升高和尿中无机磷排泄量的增加和镁的减少。关于体内贮留量,钙减少,无机磷稍有增加。因而,我们认为钙过多,促使磷在体内贮留量减少;另一方面,磷过多,促使钙在体内贮留量减少。特别是磷过多使钙在体内贮留量减少,但磷在体内贮留量并不突然增加。此外,可从碱性磷酸酶活性值上升,而推测到骨骼的脆弱。高磷低钙饲料试验表明,尿中镁排泄量明显减少。这可以认为是尿中电介质排泄图像中的镁与磷之间相关关系而引起的,即随着尿中磷排泄量的增加而镁的排泄量减少。本试验结果,若能为牛的产前产后瘫痪症及尿石症等病因分析提供基础资料,当感到高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