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药使用正确与否直接关系到防治效果的优劣、作物产量的商低和人畜的安全;而农药使用观念是否更新,则对农田生态环境的保护、收获作物的质量及农药正负效应的良莠,有着举足轻重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l农药使用中存在的问题。1.1高(剧)毒农药使用多。市场上销售的杀虫剂中有一半以上是有机磷类农药,而有机磷类农药中有一半以上是高毒农药。其中,以甲胺磷、甲基对硫磷、久效磷、敌敌畏及其复配制剂为主。这些高毒农药除一部分用在棉花、粮食作物上外,还大量地应用于蔬菜、果树上,造成蔬菜、水果中农药残留严重超标、品质下降,食物中毒事件时有发生,且随着有害生物抗性的不断增加,  相似文献   

3.
<正> 1 拌料用药 这种用药方法适用于较大的养鸡户及养鸡场。该方法适用于大群长期投药、不溶于水的药物及慢性疾病,如大肠杆菌病、沙门氏菌病及其它肠道疾病、球虫病等。一般适用于拌料的药物有磺胺类药、抗球虫药、痢特灵等。切记用药时一定要根据标准剂量要求准确计量,务必与饲料混合拌匀。严防因药物混合不匀引起药物中毒等。  相似文献   

4.
一种农药在防治同一种病虫上反复使用,药效降低,产生抗药性,这让农民和农药厂家非常苦恼,怎样才能更有效防止病虫抗药性的产生呢?总结经验,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1、轮换用药 单一品种农药会诱发抗药性。除治病虫时,要选择几种效果比较好的  相似文献   

5.
<正>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山珍野味上了普通百姓的餐桌,珍禽养殖场越来越多,但在集约化珍禽养殖生产中,尤其是在防疫观念淡薄,饲养管理不善的珍禽场疾病时有发生,有些技术人员重治不重防,有些为防治疾病长期盲目用药,结果造成饲养成绩不良,成本上升。治疗效果不理想,  相似文献   

6.
<正> 杀菌剂的用药必须在病菌入侵之前喷药才有效。如果已经发生病害或病害正在流行时用药,杀菌剂就不能铲除这些病害,只能保护未被侵害的部位不发病。果树炭疽病、轮纹病、霉心病等的病菌在幼果期就开始侵害,若发现果实得病  相似文献   

7.
一、适时用药。这是合理用药的关键。根据蔬菜病虫草害的不同种类,首先选择适用的农药品种,然后考虑最适的用药时期。1.根据害虫各生育期的不同特点适时用药。蔬菜害虫随着虫龄增长,其抗药性也逐渐增强。杀虫剂农药的最佳用药期应在幼虫期3龄前;对于钻蛀性害虫,如棉铃虫、食心虫、斑潜蝇、葱蓟马等用药应在卵孵化高峰期,成虫期可采用性诱剂诱杀,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8.
给畜禽用药时为保持药效充分发挥,使养殖户不花冤枉钱,降低养殖成本,必须注意饲料对药效有什么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正> 果农在果园杀虫、灭菌、除草时,因缺乏必要的农药使用知识而使果树产生药害,往往造成不应有的经济损失。因此,了解果树用药的禁忌与药害防御措施,安全用药,对于果农来说是极为重要的。一、果园用药的禁忌1、膦胺。桃树对其敏感,使用易产生药害,应禁止使用。  相似文献   

11.
现阶段在对家畜家禽疾病进行防治时,养殖人员必须要及时诊断、合理治疗及科学用药,这样才能进行有效预防,让家禽家畜可以健康成长。本文分析家禽家畜在疾病防治上的用药原则,希望能为养殖业提供帮助。  相似文献   

12.
13.
14.
15.
16.
17.
1.选好农药。选真农药,谨防假冒。做到两点:首先是四看。一看外观与包装。合格的农药,外观整洁、清晰。乳油制剂透明、无沉淀、无分层现象;可溶性粉剂粉末轻、细、松,细度均匀、不结块;胶悬剂为悬浮性良好的流动性液体,有沉淀或分层现象,上部是水,下部是有效成份,但轻微振动即分散,恢复良好的悬浮性;悬浮剂无沉淀、无分层现象。二看“三证”是否齐全,即标签上有无农药登记证、生产许可性、标准证。三看标签上有无厂名、厂址、邮编、电话、生产日期、有效期。四看药箱里有无合格证。其次是试验。倒一盆水,放一点药,  相似文献   

18.
目的:了解我院就诊患者抗菌药物的使用情况,为抗菌药物的合理应用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随机抽取2008年1月至2009年5月我院门诊急诊患者共10188例,回顾性分析了患者就诊期间抗菌药物的使用率、药物种类及使用频度、配伍方式、联用情况,并对不合理的抗菌药物用药病例进行分类统计。结果:共调查病例10188例,使用抗菌药物病例5400例,抗菌药物使用率为55.34%,涉及9类42种,以单联用药为主,占79.76%。抗菌药物不合理用药病例618例,分别在溶煤使用、给药方案、药理作用以及合并用药方面存在问题。结论:我院门诊急诊抗菌药物使用基本合理,但也存在问题,抗菌药物使用仍需进一步规范。  相似文献   

19.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