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晚播早熟小麦徐州23徐州23是徐州农科所1981年用偏春性、大穗大粒小麦品种徐州21作母本,以半冬性、多穗、中早熟小麦品种郑州761作父本,有性杂交、温室加代和连续多年单株选择,于1987年育成。1993年4月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  相似文献   

2.
苏棉3号棉花     
品种来源:系江苏省沿江地区农科所(又名南通市农科所)用新棉291×77-369杂交选育而成,原名通83—811。1990年4月由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棉3号。产量表现:1987、1988年参加南通市品种对比试验,两年加权平均亩产皮棉79.32公  相似文献   

3.
宝麦三号是陕西省宝鸡市农科所用科冬51与伊利亚杂交选育而成的旱薄地小麦新品种。1988年8月,宝鸡市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通过审定。  相似文献   

4.
品种来源:辽宁省丹东市农科所1979年用M_017~(Ht)做母本,E28做父本杂交育成。1988年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产量表现:1986、1987两年在河南濮阳市11处示范,平均亩产509.8公斤,比烟单14号增产17.6%,两年均居首位。1987、1988两年在河南安阳市16处示范,平均亩产  相似文献   

5.
苏薯1号甘薯     
品种来源:南京农科所1985年从徐州地区农科所提供的杂交种子中选育而成。杂交亲本母本为南瑞苕,父本为华北52—256。1988年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为苏薯1号。产量表现:1983~1986年参加江苏省联合鉴定和区域试验,4年40点次,夏薯鲜薯平均亩产2278.9公斤,比对照徐薯18增产2.3~6.6%;薯干产量与徐薯18相仿。1982~1987年在南京地区各县栽培2万亩,平  相似文献   

6.
豫麦11号系漯河农科所从山西运城棉花所引进的运79—4小麦品系中进行系统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原名许06。1988年9月经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豫麦11号。该品种属半冬性中早熟品种,经河南省  相似文献   

7.
该品种系河北省石家庄地区农科所育成。其亲本组合为邢台6871×(晋68-389×辽632-125)F_4。1990年2月通过河北省预审定,并被列为河北省重点推广品种。当年推广面积40余万亩。一、产量表现:1987~1988年参加全国黄河流域  相似文献   

8.
“80~8”系成都市金牛区种子公司和簇桥乡农技站从“凡六”小麦的变异株中经系统选育而成的春性、高产、早熟、抗病小麦新品种。1989年4月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80~8”产量高,1987~1988年两年省区试结果,平均亩产345.6公斤,比对照种绵阳11号增产  相似文献   

9.
抗旱小麦新品种豫麦38豫麦38(原名洛阳83-714),由洛阳市郊区农科所与洛阳农科所合作育成。1995年9月通过河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1995年10月获第二届中国杨陵农业科技博览会金奖。该品种抗旱高产,适应性广,品质优良。1抗旱高产1992~1...  相似文献   

10.
高产大穗小麦新品种绵阳28小麦新品种绵阳28是四川省绵阳市农科所培育,集12个国内外知名品种(系)之亲缘,经15年杂交培育与选择,于1989年稳定成系,1996年由四川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该品种属弱春性,半直立。分蘖力较强,长势旺,株高83~90c...  相似文献   

11.
宛麦18小麦栽培技术要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新品种宛麦18由河南省南阳市农科所小麦研究室采用回交育种法。于2001年培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8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豫审麦2008018号。  相似文献   

12.
一、武香粳一号1.品种来源:武香粳一号(原名2507-4)是常州市武进县农科所用“新香糯3007”为母本,“单125”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香粳稻新品种。1987年5月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定名,确定在苏南太湖地区中上等肥力条件下作单季晚稻种植,1986~1987年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介绍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1989年通过的几个优良品种。临蚕2号蚕豆(原系号8134—1—1)甘肃省临夏州农科所于1981年从青海省农科院引进的国外品种法娃长荚中系统选育而成。1987—1988年参加全省蚕豆区试,在23点次试验中,平均折合亩产291.2千克,比对照增产11.2%。1987—1988年在省内进行生  相似文献   

14.
品种来源:平凉38号(原代号:80平13)系我省平凉地区农科所1978年从[(平凉21×钱交麦)×天造18号]杂交后代76试5品系的分离株系中,经多年选育,于1984年育成.1987年5月经甘肃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第5次(扩大)会议审定通过.目前正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5.
扬麦16号小麦(原名扬00—126)是由江苏省里下河地区农科所(国家小麦改良中心扬州分中心)育成的春性中熟高产多抗小麦新品种。2004年经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5年引进张家港市,经两年的试种示范,现已成为张家港市小麦当家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6.
小麦新品种毕麦10号、11号毕麦10号和毕麦11号都是贵州省毕节地区农科所育成,1988~1992年通过毕节地区小麦良种区试和生产试验,1993年经贵州省毕节地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毕麦10号(原名毕85-7)是用高加索为母本、71-442...  相似文献   

17.
龙麦15(原名龙85-202)是黑龙江省农科院育种所1981年从克山农科所引入的(克76-686×铁岭3号)杂种后代经选育而成。1989年春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1985~1987年三年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18.
四单16号是四平市农科所1982年用自选系446作母本,Mo17作父本杂交育成的中晚熟玉米杂交种。该品种子1988年3月经吉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推广。  相似文献   

19.
牡丹江18(石狩×BV_7)是黑龙江省农科院牡丹江农科所育成的。1987年1月经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生育期139~142天,活动积温2686~2745℃,属中晚熟品种,秧苗长势较强;进入生长中期长势旺。株高96.7厘米,穗长17.2厘米,每穗  相似文献   

20.
临麦6号原代号96鉴21,是临沧地区农科所选育的小麦新品种。2003年10月21日通过云南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