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由于近几年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物处理不当,造成了梅河口市2003年玉米丝黑穗病严重发生,据调查该病发病率在3%~10%,严重地块高达20%~30%,造成了玉米大量减产,并引起了各级领导及科技部门的高度重视,现介绍相应的防治措施以减轻病菌危害,保护玉米生产的发展。1、发生原因①前  相似文献   

2.
玉米瘤黑粉病发生原因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近年来的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绝大部分地区玉米瘤黑粉病大发生,据农技人员在三个乡镇调查发现,该病发病率在20%~60%,病株率为30%~50%,严重的地块高达70%~80%,造成了玉米的大量减产,因而挫伤了  相似文献   

3.
<正>玉米瘤黑粉病又称黑穗病,俗称灰包、乌霉,是由玉米黑粉病菌侵染所引起的一种真菌病毒。近年来,由于春旱秋涝和病菌残留处理不当,造成了大部分玉米产区均有发生,山区发生更为普遍,发病率在20%~60%,是玉米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4.
玉米是晋城市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常年种植面积在7.33万hm^2左右。丝黑穗病是为害玉米的主要病害,近两年在晋城市的部分县(市)发生较重.如2005年在高平市普遍发生.发生面积1.4万hm^2.占播种面积的60%以上.一般地块发病率在8%~10%,严重的高达30%以上,给玉米产量造成了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玉米疯顶病,也叫玉米霜霉病,是玉米上的一种严重病害。由于病菌侵染植株后,引起雌雄穗变异、畸形、徒长和导致果穗不结实等症状,一般情况下其田间病株率相当于产量损失率,因此对玉米产量影响极大。轻病田病株率为3%~10%,重病田达60%以上。迄今为止,玉米疯顶病在我国宁夏、甘肃、新疆、河北、北京、山西、山东等局部地区都有发生。  相似文献   

6.
我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种群动态分析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明确近年来中国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turcica)的生理小种变化和种群消长情况,分析玉米大斑病逐年加重的原因。采用常规Ht单基因(Ht1、Ht2、Ht3和HtN)鉴别寄主,对2005年和2006年采自黑龙江、吉林、辽宁、河北、山东、陕西、山西、河南、四川和北京-天津-唐山地区共10个省区28个地区的204个玉米大斑病菌菌株进行了生理小种鉴定;利用毒力频率法分析玉米大斑病菌的生理分化及其在中国的分布频率。结合前人研究结果,分析了近30年中国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化趋势。共鉴定出0,1,2,3,12,13,23,123,23N共9个生理小种,其中0号小种和1号小种为优势小种,分别占供试菌株的62.25%和19.12%,其他小种占供试菌株的18.63%;所鉴定的204个菌株,对Ht1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高,为33.33%;对HtN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最低,为1.47%;对Ht2和Ht3抗性基因的毒性频率分别为16.18%和6.37%。玉米大斑病菌生理分化明显,呈现复杂化,不断有新小种出现。Ht1和Ht2抗性基因在中国大部分玉米严区均有不同程度的抗性“丧失”。玉米大斑病菌新小种出现、0号和1号小种以外其他生理小种出现频率的的升高和品种抗性的“丧失”是玉米大斑病发生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7.
一、发生现状 玉米“牛尾巴”是指玉米在生长过程中芯叶扭曲或者心叶营养状况发生改变造成植株变形,形成牛尾巴或者牛鞭子形状的现象。近年在古蔺县发生较为普遍,特别是2009-2010年这两年,在我县部分地区发生严重,造成了部分农户减产。据笔者2010年5月份的调查,古蔺县海拔800~1200m的地区发病田块率达到30%以上,...  相似文献   

8.
1.玉米瘤黑粉病在我国普遍发生.是玉米生产中的重要病害。由于病菌侵染植株的茎秆、果穗、雄穗、叶片等幼嫩部位,所形成的黑粉瘤消耗大量的植株养分或导致植株空秆不结实.因此可造成高达30%~80%的产量损失。  相似文献   

9.
玉米黑粉病是由玉米黑粉菌引起的一种局部侵染性病害,又称玉米瘤黑粉病。广泛分布于各玉米产区,是玉米生产上重要病害之一。近几年在全国大面积发生,给玉米生产造成了重大的损失。如2000年全国玉米发病面积180万hm^2,绝收3万hm^2。一般减产10%~30%。2001年豫北山区发病率5%~10%,严重地块15%~30%。一般山区和丘陵地带比平原地区发病重。发病早,病瘤大,特别是果穗或植株中部发病对产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0.
辽宁省玉米丝黑穗病发生原因分析及防治建议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玉米丝黑穗病[Sporisorium reilianum(Khn)Lang-don & Fullerton]是世界性重要病害,由于病菌直接破坏果穗,因而对玉米生产造成严重影响。20世纪60~70年代曾是我国玉米的主要病害,一般年份发病率为2%~8%,重者达60%~70%。20世纪80年代后抗病品种大面积  相似文献   

11.
玉米小斑病是华北夏玉米区主要病害之一。虽然通过选育和推广种植优良抗病品种有效地控制了此病的危害,但玉米是异花受粉作物,容易出现混杂退化,降低抗病性,同时玉米小斑病菌又是一个复杂的群体,所以有必要进行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的监测,及时掌握其变异动态与分布,为选育和种植抗病品种及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为此,1991~1995年我们对华北地区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变异动态进行了监测工作。根据国内外玉米小斑病菌生理小种鉴定方法与划分标准,5年来,从保定、承德、唐山、沧州、邢台、济南等病圃及生产中主要推广的玉米品种上…  相似文献   

12.
仙游县斜纹夜蛾的发生与防治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Fabricius)]属鳞翅目夜蛾科,是一种杂食性、间歇性大发生的害虫。随着仙游县农业结构的调整,蔬菜、花生、甘薯、玉米等经济作物面积不断扩大,给斜纹夜蛾提供了充足食料和丰富营养。尤其是2001年以来,由于冬季气温偏暖,早春初夏气温偏高,雨水偏少,气候条件有利于斜纹夜蛾的发生为害,导致一般作物减产10%~20%,重的减产达40%~50%,给农业生产造成了较大的损失。为此我们在系统调查的基础上,对斜纹夜蛾的发生规律、预测方法和防治技术进行了分析,为有效控制斜纹夜蛾的危害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3.
玉米丝黑穗病的综合性防治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丝黑穗病又称乌米,是我国春玉米产区的重要病害,在全国各玉米产区每年都有不同程度的发生,一般年份发病率在2%~8%,个别重病地块可达60%~70%.病穗全部为黑粉,造成损失很大。  相似文献   

14.
为监测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优势种群的变化趋势,作者于1991~1995年连续5a用新分离出的O小种强菌株,对生产上的10个骨干玉米自交系进行了温室苗期接种鉴定和连续9a对玉米杂交种进行抗病性跟踪监测。试验结果发现,玉米小斑病菌O小种随着新的抗病玉米杂交种在生产上的大面积种植,新的优势强菌系不断产生,致使玉米对小斑病的抗性也不断“丧失”。  相似文献   

15.
玉米丝黑穗病是我地玉米的主要病害之一,近年来由于推广的一些玉米品种对该病的抗性较差,加之推广秸秆还田技术等原因,使得该病害呈上升趋势,发病较重,个别严重地块发病率达到70~80%,严重影响了玉米产量。玉米丝黑穗病属于典型的土传系统侵染性病害,病菌以冬孢子散落在土壤中,混入粪肥里或粘附在种子表面越冬。  相似文献   

16.
醇脱氢酶(alcohol dehydrogenase, ADH)是生物体内主要短链醇代谢的关键酶,在物质代谢和能量转化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从玉米大斑病菌(Setosphaeria turcica)基因组的KEGG数据库中获得了22个ADH基因家族成员(StADH1-StADH22),它们散布在12条scaffold上,长232~495 aa,理论等电点5.65~9.22,81.8%家族成员呈酸性,72.7%为亲水蛋白,有4个家族成员定位于线粒体,2个定位于过氧化物酶体,其余16个家族成员均定位于细胞质。系统发育分析结果表明,有11个玉米大斑病菌ADH家族蛋白与酵母ADH(YADH1-7)亲缘关系较近,含有相似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其他11个玉米大斑病菌ADH家族蛋白与酵母ADH亲缘关系较远,含有不同的保守基序和结构域。玉米大斑病菌侵染玉米叶片的转录组分析结果表明,仅有4个ADH基因(StADH1、StADH4、StADH6和StADH12)参与病菌侵染过程,其中StADH1、StADH4和StADH12主要在病菌侵染后期发挥作用,而StADH1还可能与病菌的致病专化性有关。  相似文献   

17.
<正>一、玉米大、小斑病玉米大斑病和小斑主要危害叶片,有时也侵染叶鞘和苞叶,小斑病还可危害果穗。1.发病原因大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和侵入的适温是20~25℃,小斑病病菌孢子的形成、萌发、侵入的适温20~32℃。因此,小斑病在夏玉米种植区发生较严重,  相似文献   

18.
在玉米生产上,经常发生玉米倒伏现象,对玉米产量造成一定的影响,因倒伏发生的时期和轻重程度不同,减产程度不同,轻者减产5%~10%,重者甚至减产30%以上。现针对造成玉米倒伏的原因进行分析,以便对症下药,尽量减少玉米生产中倒伏现象的发生。  相似文献   

19.
通过试管凝集和琼脂双扩散试验证明。稻褐鞘病菌的血清类型较为复杂,其抗血清能与稻细菌条斑病菌和白叶枯病菌在高浓度下发生轻微凝集反应。人工接种证实稻褐鞘病菌能侵染鹅冠草、狗尾草、双穗雀稗、粟、牛鞭草、马唐、狗牙根、高梁、玉米、李氏禾、稗、蟋蟀草,(艹冈)草和画眉草,病菌生长温度范围为10~38℃,最适温度为25~28℃;致死温度55~56℃,10min。  相似文献   

20.
 【目的】研究MAPK信号转导途径对玉米大斑病菌生长、发育和致病性的调控作用,为明确玉米大斑病菌和玉米之间互作的分子机制奠定基础,对玉米大斑病的有效防治也有重要的理论意义。【方法】利用MEK特异性抑制剂U0126处理玉米大斑病菌,观测该抑制剂对玉米大斑病菌孢子萌发、附着胞发育和致病性的影响。【结果】U0126对玉米大斑的菌落形态和生长速度没有显著影响,可以形成正常的菌丝、分生孢子,但分生孢子萌发时间晚,芽管短,分生孢子萌发百分率和附着胞产生数目下降,玉米叶片的发病时间延迟2~3 d,发病率下降30%左右。在一定浓度范围内,U0126对分生孢子萌发和附着胞产生的抑制程度随着浓度增加而上升,但随着处理时间的延长而下降。【结论】玉米大斑病菌的分生孢子萌发、附着胞产生和对感病玉米叶片的致病能力受U0126抑制的MAPK信号转导途径调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