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食用色素与化学染料对桔梗切花的染色效应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探讨了6种食用色素与20种化学染料对桔梗切花的染色效应。结果表明:桔梗切花对日落黄、苋菜红适应性较好,其次为亮蓝、胭脂红,对鸡蛋黄、果绿适应性较差。不同食用色素适宜的染色浓度和染色时间分别为日落黄(18g/L、6h)、苋菜红(15g/L、7h)、亮蓝(12g/L、6h)、胭脂红(15g/L、6h)、鸡蛋黄(18g/L、8h)、果绿(18g/L、8h);桔梗对化学染料的适应性均较差,在20种供试的化学染色剂中,只有7种能够不同程度的染色,其中溴酚蓝(6g/L,8h)、甲基蓝(5g/L,8h)染色效果较好。温度高、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桔梗瓶插寿命显著缩短,但能达到切花所要求的4~6d的观赏期。  相似文献   

2.
月季切花染色技术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探讨了6种食用色素对月季切花的染色效果.结果表明,月季切花对亮蓝、柠檬黄适应性较好,其次为胭脂红、苋菜红,而对葡萄紫、牛奶巧克力棕适应性较差.温度高、切花开放程度大时染色速度快,花枝去叶与否对染色效果影响不明显,染色后的月季切花瓶插寿命明显缩短.  相似文献   

3.
信息窗     
国家颁布允许的食品添加剂1.着色剂类柠檬黄、日落黄、姜黄、胭脂红、甜菜红、觅某红、靛蓝、酱色、红曲米、叶绿素铜钠盐、卜胡萝卜素、辣椒红素、虫胶色素。2品质改良剂类漠酸钾、磷酸二氨纳、磷酸氨二纳、六偏磷酸钠、三聚磷酸钠、焦磷酸钠。3增稠类琼脂、食用明胶、按四甲基纤维素、海藻酸钠、果胶。4.酸味剂类柠檬酸、乳酸、滴石酸、苹果酸、偏酒石酸、醋酸。5.抗氧化剂类丁基羟基首香醇、二丁基烃甲苯、投食子酸丙酯。6.防腐剂类苯甲酸、苯甲酸钠、山梨酸、山梨酸钾、二氧化硫。7.发色类硝酸钠、亚硝酸的。a.漂白剂类亚硫酸钠、…  相似文献   

4.
以切花月季"戴安娜"为试验花材,以蔗糖、大蒜水提液和VC为原料,按照L9(34)正交设计配制瓶插液,通过测定瓶插寿命、花径变化率、鲜质量损失率和水分平衡值,研究不同瓶插液的保鲜效果.结果表明:在瓶插寿命指标上,2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20(g/mL))+1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佳.极差分析表明,蔗糖是影响月季切花瓶插寿命的最主要因素,大蒜水提液次之.在鲜质量损失率指标上,10 g/L蔗糖+大蒜水提液(水提料液比1∶40(g/mL))+200 mg/L VC的配方组合表现最优.所有处理对月季切花的花径变化率和水分平衡值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5.
为提高瓶插非洲菊切花的品质,延长瓶插寿命,研究了不同配方保鲜液处理的非洲菊切花的水分平衡、鲜重变化、鲜重变化率和瓶插寿命各指标的变化规律及其关系。结果表明,处理2(蒸馏水+30 g/L蔗糖+200 mg/L 8-HQ+150 mg/L CA+75 mg/L KH2PO4)、处理3(蒸馏水+30 g/L蔗糖+200 mg/L8-HQ+150 mg/L CA+50 mg/L NaHPO4.2H2O)的保鲜剂配方保鲜效果为好,尤以处理2配方的保鲜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是对照(蒸馏水处理)的2.4倍,达到12 d以上。处理2、3非洲菊切花的瓶插寿命与水分平衡值、鲜重变化率分别呈线性和多项式回归关系,二者的水分平衡值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84 5和R=0.989 5,鲜重变化率与瓶插寿命的相关系数分别为R=0.994 3和R=0.995 5;处理2、3分别在4.351、4.247 d时的水分平衡值为0,在6.633、6.526 d时切花花枝占最初的质量百分数为100%,这些参数为非洲菊切花的瓶插保鲜提供了重要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该文拟研究不同浓度的硝酸钾和硝酸钙对芍药切花瓶插过程中水分代谢和膜透性的影响,旨在为芍药切花的保鲜技术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和技术支持。以切花芍药‘春晓’(Paeonia lactiflora‘Chunxiao’)和‘雪山紫玉’(Paeonia lactiflora ‘XueshanZiyu’)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在基本瓶插液(2%蔗糖(S)+200mg/L柠檬酸(CA)+200mg/L8-羟基喹琳(8-HQ))中分别添加不同的硝酸钾和硝酸钙,通过对水分平衡值和膜透性的测定,研究其对芍药切花瓶插寿命的影响。硝酸钾和硝酸钙两种物质均提高了芍药切花的吸水能力,缓解了膜透性的变化程度。‘雪山紫玉’以150mg/LKNO3处理效果最好;‘春晓’以200mg/LCa(NO3)2处理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7.
环状芽孢杆菌产β-甘露聚糖酶的产酶条件及粗酶性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确定环状芽孢杆菌WXY-100的最佳摇瓶培养工艺,采用了L9(34)正交试验对培养基成分以及培养条件进行了优化.结果表明,最佳培养基成分为:酵母抽提物20g/L,魔芋粉20g/L,(NH4)2SO4 2g/L,KH2PO4 1g/L,MgSO4·7H2O 1g/L.最佳培养条件为:种龄8~12 h,接种量为6%,装液量为25 mL,pH 7.5,培养温度40℃,培养时间25 h.该酶在pH 4~8和60℃以下稳定,作用最适条件是pH 5.0和60℃,Cu2 和Co2 对酶有较显著的激活作用,而Hg2 对酶有强烈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8.
几种保鲜剂对百合切花贮后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几种不同的保鲜剂组合对冷藏百合切花贮后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瓶插液中加入蔗糖可提高百合切花的观赏品质,50 g/L是最适蔗糖浓度。几种保鲜剂组合中,预处液为2×10-4mol/L硫代硫酸银 + 100g/L蔗糖 + 100mg/L赤霉素, 瓶插液为150 mg/L 8-羟基喹啉硫酸盐 + 50g/L蔗糖 + 20mg/L赤霉素的保鲜剂组合对百合切花的保鲜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9.
采后离水时间及保鲜剂对金百合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就不同离水时间及保鲜剂对金百合切花品质的影响进行了初步探讨。结果表明,金百合采后4~8h采用0.2mM STS+10% SUC+0.1g/L GA+ 1mM MgCl2 + 5mg/L 6-BA进行预处理,结合200mg/L 8-HQC+2% SUC+200mg/L Al2(SO4)3+2 mg/L 6-BA进行瓶插保鲜,其观赏品质最好。  相似文献   

10.
以芍药‘春晓’(Paeonia lactiflora‘Chunxiao’)的切花为试验材料,采用室内瓶插的方法。在基本瓶插液(3%蔗糖+200mg/L8-羟基喹啉+150mg/L柠檬酸)中分别添加不同浓度赤霉素、青霉素,通过对其外部形态和衰老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测定,探讨了赤霉素、青霉素对芍药切花采后瓶插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赤霉素、青霉素可有效提高切花的SOD、CAT活性,降低02-生成速率、MDA含量,减少活性氧对切花的伤害;改善切花的水分平衡值,降低脯氨酸含量,减少水分胁迫对切花造成的伤害;增加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为切花提供能源物质,从而延缓衰老,延长瓶插寿命,改善切花瓶插期间的观赏品质。青霉素100mg/L 处理的效果最佳,瓶插寿命比对照延长2.5d。  相似文献   

11.
狗舌草提取物对L1210细胞的体外作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利用淋巴性白血病L1210细胞,以单猪屎豆碱、槲皮素和环磷酰 胺为参照,检查狗舌草60%乙醇提取物 (EX) 对L1210细胞生长情况的影响; 通过L1210细 胞台盼蓝拒染率的测定,研究EX对L1210细胞活力的影响。结果发现,一定剂量的EX、单猪 屎豆碱、槲皮素和环磷酰胺具有明显的体外抑制淋巴性白血病L1210细胞的作用,且这种作 用具有明显的剂量依赖性。其中EX和槲皮素在体外对L1210细胞的细胞毒性较小,而单猪屎 豆碱在体外对L1210细胞的细胞毒性较大。  相似文献   

12.
黑粒小麦的选育及其抗氧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摘要:本文选育的黑粒小麦为黑皮黑胚乳,含有丰富的水溶性黑色素的小麦,国内外对黑色素作了一定的开发研究,但黒粒小麦清除二苯基-2-苦肼基自由基的研究还很少。本研究以普通小麦和抗坏血酸为对照,通过DPPH 法测定黑粒小麦色素粗提物体外抗氧化、清除自由基能力。研究结果表明:黑粒小麦黑色素粗提物具有呈量效关系的抗氧化活性,其清除自由基能力远大于普通小麦,但小于抗坏血酸。普通小麦、黑粒小麦3-2、3-3、3-4、3-11、3-13、3-33、3-36、3-37、3-39、10-38和Vc清除50% DPPH 自由基的有效浓度(EC50)分别为689.05、39.89、71.51、58.57、48.13、33.99、105.27、62.15、30.97、35.15、35.09、0.196 mg/ml,其自由基清除能力AE 分别为0.15×10-2、2.51×10-2、1.4×10-2、1.7×10-2、2.08×10-2、2.94×10-2、0.95×10-2、1.61×10-2、3.23×10-2、2.84×10-2、2.85×10-2、510×10-2。这些为进一步研究、开发和利用黒粒小麦黑色素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3.
有机添加物对卡特兰组织培养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卡特兰(Cattleya labiata)品种MC1原球茎(protocorm-like-body,PLB)为外植体,接种到添加不同浓度(10%、15%、20%)的六种有机添加物(椰乳、椰汁、香蕉泥、马铃薯、水解酪蛋白、苹果汁)的改良VW + 5.0 mg?L-1 6-BA + 0.5 mg?L-1 NAA + 20 g?L-1蔗糖 + 16 g?L-1琼脂的培养基上。结果表明:六种有机添加物对PLB增殖的促进作用由大到小依次为椰乳、马铃薯、椰汁、香蕉泥、苹果汁、水解酪蛋白。15%的椰乳对PLB增殖效果最佳,PLB的增殖率最高,而且PLB的分化率最低。材料的年龄对PLB的增殖也有影响作用,年龄越小,增殖率越高,分化率越低。  相似文献   

14.
接种量对醋渣干发酵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醋渣为原料,在严格控制厌氧发酵温度的条件下(38±1℃),采用批量进料发酵工艺,研究不同接种量对其厌氧干发酵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醋渣与污泥质量比为2:1(干物质量比3.05)、质量比为1:1(干物质量比1.52)、质量比为1:2(干物质量比0.76)厌氧发酵TS产气潜力分别为270.35、314.67、408.22ml/g, VS产气潜力分别为295.56、344.02、446.95ml/g;加大接种量能够避免酸化、快速启动厌氧发酵、加快产气高峰的出现、减短发酵周期、提高原料产气率等。  相似文献   

15.
红高粱壳色素的提取工艺及结构的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考察了溶剂种类、浓度、酸度及提取时间、温度等因素对提取红高粱壳色素的影响,利用正交实验(L934)确定了红高粱壳色素最佳提取条件,并对红高粱和紫黑高梁色素溶液的紫外可见光谱进行分析。正交实验确定的红高粱壳色素最佳提取工艺是加热温度为80℃、浓度为75%pH=2的乙醇溶液、固液比为1﹕100、加热时间为2h。红、紫黑两种高粱壳色素溶液在可见光区的最大吸收峰分别是494nm和499nm,通过对紫外光谱数据的分析,初步确定红高粱色素含有二氢黄酮或二氢黄酮醇类物质。  相似文献   

16.
梨属植物ISSR技术体系的建立与优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以雪花梨为材料,对ISSR反应体系中的模板用量、引物浓度、dNTPs浓度、TaqDNA聚合酶用量等一些重要参数进行探索和优化,初步建立了稳定的具有广泛适用性的梨属植物ISSR技术的反应体系及扩增程序,即20 μL体系中含1×buffer (内含1.5 mmol? L-1 MgCl2)、模板DNA 40~60 ng、引物浓度为0.2 μmol?L-1、 dNTP 200 μmol?L-1、Taq DNA聚合酶 1U。扩增程序为:94℃ 5 min、退火60s、72℃延伸120 s,然后连续39个循环为94℃ 60s、退火温度(52℃左右)60s 、72℃延伸120s,完成最后一个循环后,在72℃继续延伸10 min,然后在4℃保温,最后通过1.4%的琼脂糖凝胶电泳检测其扩增产物。  相似文献   

17.
高寒地区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碳氮含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分析高寒地区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更新、恢复与重建过程中土壤碳氮含量的变化;对高寒地区的小蒿草原生草地天然群落、多叶老芒麦+冷地早熟禾混播人工群落、小嵩草退化群落的土壤养分的含量进行分析;0~20 cm处土壤全氮水平、有机氮含量依次为原生小嵩草群落(2.6495、1.5905 g/kg)>退化草地群落(2.5490、1.5700 g/kg)>人工草地群落(2.34、1.5015 g/kg);0~20 cm土层中全碳、有机碳的含量依次为原生小嵩草群落(15.6355、14.37 g/kg)>退化草地群落(13.609、11.359 g/kg)>人工草地群落(10.876、10.810 g/kg),植物群落的C/N均为原生小嵩草群落(5.90)>退化草地群落(5.10)>人工草地群落(4.65);本研究表明原生植物群落对氮的吸收能力最强,具有最高的有机质保持能力维持原生小嵩草群落的生态稳定性,为高寒地区土壤的更新、土壤的恢复与重建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留兰香提取物体外抗菌作用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摘要】 目的:研究留兰香提取物的体外抗菌作用。方法:采用管碟法测定留兰香提取物抑菌圈大小,采用试管2倍稀释法测定留兰香提取物对4种动物病原菌的最低抑菌浓度(MIC),判定抗菌效果。结果:留兰香水煎剂、醇提物、挥发油对4种动物病原菌有不同程度的抗菌作用,尤其是对猪葡萄球菌抑制效果比较明显,留兰香水煎剂Ⅰ的MIC为0.0313g/ml,醇提物Ⅲ的MIC为0.0625g/ml,挥发油Ⅴ的MIC为2.5μl/ /ml,挥发油Ⅵ的MIC为2.5μl/ /ml。结论:留兰香水煎剂、醇提物及挥发油体外有一定抑菌作用,不同提取方法所得提取物对试验菌抑制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19.
Ca2+参与NO对切花月季瓶插期间乙烯合成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分别用0.1 mmol?L-1 SNP(NO供体)、0.1 mmol?L-1 SNP+0.3 mmol?L-1的TFP(CaM)、0.1 mmol?L-1 SNP+10 mmol?L-1的TFP(Ca2+螯合剂)、6 mmol?L-1 Ca2+、6 mmol?L-1 Ca2++0.05 mmol?L-1的PTIO(NO清除剂)处理切花月季‘Kardinal’,研究切花瓶插期间内源乙烯的生物合成变化以及Ca2+在NO对切花月季瓶插期间乙烯合成调控中的作用。结果表明:Ca2+处理能提高月季瓶插前期花瓣中的NOS活性,保持了花瓣中的NO的较高水平,减缓切花瓶插后期NOS活性的升高,进一步研究表明,Ca2+螯合剂EGTA和CaM的抑制剂TFP处理却可使花瓣中的ACS和ACO活性升高,ACC的含量增加,从而加速了乙烯的生物合成;同时,NO的清除剂PTIO处理也可以抑制由于Ca2+处理导致的ACS和ACO的活性降低以及乙烯合成底物ACC的含量下降。因此,Ca2+和CaM可能参与了NO对切花瓶插期间乙烯的合成调控及其信号转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