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指出了营造植物秋季景观是利用植物秋季的季相变化特征,合理布置,创造出不同于其他季节的植物景观。在植物造景中运用树木物候相变化进行植物景观配置,从而表现景观的时间与空间之美。探讨了利用不同植物的秋季观赏特点,如观花、观果、观叶、观姿和观干枝五个方面,以及利用植物的不同配置形式,如平面布局中的自然式、规则式、混合式和垂直布局中的单层次和多层次的配置方式,来营造秋季景观。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地指导陕西关中地区的园林植物配置,以杨凌示范区为例,选取100种常见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调查。梳理实验材料展叶、开花、果实呈色和秋季叶片变色等物候相出现的时间及色彩特征,总结杨凌当地的季相景观变化特点;同时结合各园林树木季相变化特征提出植物配置的建议,为杨凌及关中地区绿化树种选择和树种配置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采用物候观测法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08种园林树木进行物候观测,记录其周年物候数据,采用频率分布型法对植物景观物候动态进行分析并进行物候季节划分;基于物候季节划分结果运用美景度评价法(SBE)对福建农林大学内15个植物群落季相景观进行评价并构建美景度评价模型。结果表明,福州物候季节划分为春夏秋3季;春季以发芽、展叶、开花为主要物候,夏季以开花结实为主要物候,秋季以结实、秋色叶、落叶为主要物候。3季中春季美景度最高,夏季最低;各季节影响美景度的主要景观因子各有不同,并据此建立美景度评价模型。研究结果对南亚热带地区开展城市园林树种物候观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为营建地域性季相景观具有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4.
我国大部分地区四季分明,物候期差异显著。在风景林规划中,巧用植物季相变化的自然美,有意识地营造各种季相特色的林木,使风景林锦上添花,从而提高其美学价值,吸引更多的旅游者。春天的森林植物景观较富于生机,植物的吐芽、展叶、开花等一系列物候变化,构成了生机勃勃的春色景象。夏日的森林植物景观具有苍翠繁荫,欣欣向荣的特色。秋天的森林植物景观主要是体现在叶色上。南京栖霞山和北京香山都是以红叶著称的风景名胜区。  相似文献   

5.
对河姆渡遗址的现状植物种类、数量、群落及其配置进行调查及景观分析,结果表明:河姆渡遗址共有植物44科56属71种,其中木本植物41科53属68种,草本植物3科3属3种;落叶树使用量过少,常绿树缺乏色彩变化,导致群落季相变化不明显;植物配置末能与周边环境及河姆渡文化相呼应,个别树种使用量过大,滨水植物种类较少。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6.
木本植物具有植株高大、观赏期长、适应性强、养护成本低等优点。对安阳城区21个公共绿地(公园或公共游园、绿地)和15个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的应用频度、花相、花色、花朵形态、开花时序等特征进行了调查与分析。调查显示安阳城市公园绿地中应用的春季观花木本植物涉及木兰科、腊梅科等19科共计98种(品种),通过具体分析,确定春季不同种类木本花卉在安阳市城市园林景观的影响力,分析春花景观的整体色彩构成,合理搭配不同类型植物,提出安阳市城区发展春季花卉群体景观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7.
浙江天童常绿阔叶林主要木本植物爆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泛分布于浙江天童国家森林公园内37种主要木本植物为研究对象,采用爆芽的起始时间、高峰时间、持续时间、结束时间等爆芽物候参数研究常绿阔叶林中主要木本植物的爆芽物候同步性的特征.结果表明:(1)大部分植物爆芽起始时间集中在3月下旬,高峰时间集中在3月底4月初,结束时间集中在4月上旬;(2)不同植物爆芽同步性不一,马银花Rhododendron ovatum在所有植物中爆芽同步性最高(Cv值为1.23),橄榄槭Acer olivaceum爆芽同步性最低(Cv值为0.32),其余植物爆芽同步性介于两者之间;(3)37种主要本木植物爆芽的起始时间、高峰时间、结束时间同步性较高,爆芽开始早的植物,结束时间较早,且持续时间越长,结束时间越晚;(4)根据不同植物种类爆芽动态的特点,爆芽物候的格局分为3类;单峰格局、双峰格局、多峰格局.  相似文献   

8.
根据中国物候观测网武汉观测站的物候和气温、降水资料,分析了武汉市25种木本植物春季展叶期、始花期和盛花期,秋季落叶期等4个关键物候期的变化趋势、对气候变化的阶段响应特点及气温、降水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1963年以来,武汉地区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物候期的早晚主要受春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春季物候期发生当月和上1月的平均气温对物候期的影响很大。秋季物候期受秋季气温的影响,特别是物候发生当月的温度。叶子的物候期与前1月的降水量有较为明显的关系,但是花的物候期和降水的关系不明显。  相似文献   

9.
笔者通过对凤凰山森林公园植物的种类、多度、景观效果及病虫害等调查结果显示:公园现有木本植物133种、草本植物36种、竹类3种;山上白蚂蚁大面积发生。目前各种树种生长良好,但整个公园都是以樟树为主,缺少季相色彩变化。笔者针对性提出公园应该根据地形、地貌、土层厚度、功能分区进行植物造景,对水生植物园及积水地、树木园、活动场...  相似文献   

10.
以洞庭湖流域为研究区域,对MODIS13Q1植被产品数据的所有像元进行EVI时间序列重构后,采用滑动平均法、动态阈值法、最大变化斜率法以及Logistic函数拟合法等4种方法进行物候参数提取。对比分析后,选择了效果最佳的滑动平均法对2005年及2015年洞庭湖流域的EVI时间序列的遥感影像进行植被物候参数提取,分析近10年来研究区域植被物候特征变化。结果表明:滑动平均法提取的植被物候参数较准确,适用性较强;利用遥感手段能及时准确地监测大区域尺度植被物候变化,为研究区域气候变化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舟山海岛9个主要园林绿地应用的秋色叶植物种类调查,结果显示:舟山海岛共有秋色叶植物42种,隶属于20科32属,其中乔木树种28种、木质藤本3种、乡土植物27种。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根据舟山海岛秋色叶植物资源的种类和特征,分析了主要秋色叶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其园林配置形式,并初步提出海岛秋色叶植物合理开发与应用前景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为清楚了解、掌握河北小五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野生木本植物资源情况,并妥善加以利用,采用野外实地调查的方法对小五台山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进行研究。调查发现,小五台山内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丰富,许多物种在不同生长季的树叶、树干、花及果实具有极高的观赏性,部分果实还具有可食性;保护区常见的有色木本植物共116种,隶属于33科67属,以蔷薇科、桦木科、榆科、卫矛科、忍冬科为主,其中观叶植物64种、观枝观干植物12种、观果植物37种;观叶树种可在园林绿化中应用,观果树种具有食用和药用价值,部分树种可应用于防护林建设;因此,应加强野生有色木本植物保护,合理利用,建立彩色植物园,加快引种、驯化、繁育基地的建设,丰富彩色木本植物资源,实现野生有色木本植物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相似文献   

13.
厦门市彩叶植物种类及应用调查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厦门市常见的彩叶植物种类可分成6大类,分别是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类、花叶类、彩脉类和镶边类;其中以灌木和多年生草本为主,灌木占45%,多年生草本占35%,小乔木占10%,藤本占10%,较多的科有大戟科、桑科、五加科、百合科、龙舌兰科、鸭跖草科和苋科。以红桑、变叶木、鹅掌藤变种居多。最后对厦门市彩叶植物的引种、选择和应用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4.
调查表明,云南崇明县城市绿化植物62科106属147种(含变种、变型),主要为蔷薇科、木兰科、柏科、木犀科、桑科和碟形花科等,绿化植物选择和配置方面存在资源利用和分布不均,常绿落叶搭配不当,季相变化不明显,速生与慢生树种的衔接和应用不协调等问题。栽植规划应调整植物种比例,基调树种选择白玉兰、广玉兰、云南樟等基调树种8种,骨干树种选择云南松、华山松、昆明朴等10种,一般树种选择侧柏等针叶树种13种、红花木莲等常绿阔叶树种14种、鹅掌楸等落叶阔叶树种34种、旱冬瓜等沙针防护树种9种和紫玉兰、白兰花等木本花卉树种37种。  相似文献   

15.
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野生植物资源,对牛背梁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种类进行了调查和整理。结果表明,牛背梁保护区野生木本彩叶植物资源共有24科38属79种,其中槭树科、蔷薇科、壳斗科和卫矛科植物种类最丰富,并将其按观赏季节分为秋色叶类、春色叶类,按叶色性状分为单色叶类、双色叶类、斑叶及花叶类。  相似文献   

16.
叶蛋白是从植物茎叶中提取的高质量蛋白浓缩物,其氨基酸种类丰富且均衡,是一种高营养蛋白。到2020年,预计我国畜牧业总需蛋白将有50%的缺口,而叶蛋白是世界上最大的蛋白质来源,对我国来源广、基数大的木本植物资源进行叶蛋白提取利用,具有巨大的经济效益和重要的现实意义。文中介绍木本植物新鲜叶片和干燥叶片叶蛋白提取工艺的研究进展及其副产品的利用方式,指出我国叶蛋白现有提取工艺研究概念上的混淆和操作上的不足,提出对浸提方法和析出方法进行拆分式优化、区分所用木本植物品种及收割期的建议,展望包括培育新品种、加强生物方法高速浸提研究在内的木本植物叶蛋白提取研究下一步的发展方向。对于木本植物叶蛋白的提取研究,国外研究报道较少,我国也仍处于起步阶段,且叶蛋白提取工艺较为复杂,诸多因素对其结果均有影响。针对木本植物固有的生物特性,找到对应的提取工艺,对其进一步加工及工业化生产利用仍有很长的路要走。  相似文献   

17.
采用实地调查的方法对麓湖公园的水生植物资源进行系统分析,结果表明,麓湖公园目前应 用的水生植物共 28 种,隶属于 18 科,其中挺水植物 14 种、浮叶植物 3 种、沉水植物 3 种、耐水湿生 木本植物 8 种;根据观赏部位划分,观花类水生植物有 11 种,花色主要集中在白色、粉色、紫红色、黄 色,多数为顶端花序,花形各异,全年有花可赏;观叶类水生植物有 10 种,叶色不同,叶形各异;观姿 类水生植物有 4 种;麓湖公园的驳岸方式有硬质直立式驳岸和自然斜坡驳岸两种,硬质直立式驳岸以单 一水生植物列植为主,通过水生植物的种类和株高变化丰富景观效果,自然斜坡驳岸以风景林、多种植 物组合配置形式为主,通过耐水湿生木本植物和地被植物种类的变化增加景观的多样性。麓湖公园的水 生植物景观展现出季相变化、色彩搭配和层次效果,若要维持优美的水生植物景观效果,后期的养护管 理非常重要,建议在少游客的游览区域营造以耐水湿生木本植物为主的持久、低养护的水体景观。  相似文献   

18.
基于网页的SBE法研究广州城市公园木本花卉景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广州市公园木本花卉景观的调查和拍摄相关植物景观照片,采用研究自然风景质量评价的心理物理学方法中的评分法——SBE法(Scenic Beauty Estimation Procedures),让公众通过网络的方式,以网页为媒介对木本花卉景观进行评价;通过对评价数据的标准化处理和SAS系统的数据分析,寻找木本花卉景观的最佳配置方式,为该类植物景观的营建提供科学的依据,并探索一条快速、简便而有效的景观评价模式。  相似文献   

19.
以郑州凤山森林公园为研究区域,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收集整理,分析植物季相景观组成和风貌特征,并结合卫星影像图标记植物季相空间分布。结果表明,该公园植物共计46科、87属、109种,其中以蔷薇科、豆科、槭树科为优势科。春季主要表现为花景,其中白蜡、迎春、碧桃分别主要表征白色、黄色和红色花景;夏季主要表现为花景和叶景,其中紫薇、七叶树、矢车菊分别表征红色、白色和紫色花景,银杏主要表征叶景;秋季主要表现为叶景和果景,其中银杏主要表征叶景,柿树和南天竹表征果景;冬季主要表现为果景、叶景和枝景,其中雪松主要表征叶景,火棘、冬青主要表征果景,红瑞木和金枝国槐分别表征红枝和黄枝景观。根据植物景观季相风貌特征,结合场地现状提出增加植物种类,加大花卉种植形式,处理好滨水空间与植物关系等相关优化建议。  相似文献   

20.
彩叶植物具有丰富多彩的叶色,在城市园林中能够丰富植物景观的色彩,美化环境。该文对菏泽城市园林中的彩色叶植物应用与技术进行研究分析,从彩叶植物的造景方式、色彩构图、景观层次等方面进行分析评价,总结了菏泽城区应用较多的彩色叶植物的种类,通过调查研究对彩叶植物在菏泽市园林景观中的应用情况以及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对菏泽市彩叶植物的应用与技术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