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为了切实加强枸杞病虫害的预测预报及综合防控工作,最大限度控制病虫害对枸杞的危害,切实提高我县枸杞生产、加工中的各项管理技术水平、枸杞种苗繁育技术,确保我县枸杞生产安全,提高中宁枸杞产品质量,增强中宁枸杞市场竞争力和国外市场占有率。近日,中宁县枸杞产业发展服务局邀请宁夏农林科学院专家在我县举办2015年枸杞夏季管理技术培训班。来自全县各出口枸杞基地、各枸杞专业合作社、枸杞统防统治公司负责人和技术人员、种植大户和枸杞办全体技术干部职工80余人参加了培训。培训班上,宁夏农林科学院环境资源研究所的张  相似文献   

2.
益阳春光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由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户自愿联合组成的经济组织.起初由8名发起人,23名成员,近2公顷苗木基地开始生产经营.至今,合作社已发展成拥有成员276人,成规模的基地13个,种植面积193公顷,2013年产值2968万元.2014年,春光合作社获批成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  相似文献   

3.
<正>益阳春光花卉苗木专业合作社成立于2006年,是由花卉苗木生产经营户自愿联合组成的经济组织。起初由8名发起人,23名成员,近2公顷苗木基地开始生产经营。至今,合作社已发展成拥有成员276人,成规模的基地13个,种植面积193公顷,2013年产值2968万元。2014年,春光合作社获批成为国家级专业合作社。解放思想,创新经营模式合作社成立后,在当地政府和  相似文献   

4.
隆兴昌镇辖31个村,189个生产合作社,耕地面积42万亩。这里是五原县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和政府所在地。近年来,隆兴昌镇党委、政府十分注重林业生态建设,在主抓农田基本建设开发项目区,道路、村庄、庭院绿化美化的同时,紧紧盯住枸杞产业  相似文献   

5.
正近年来,在中央、自治区和中宁县一系列优势特色产业利好政策的指引下,我县涌现出一大批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参与枸杞规模化发展,建设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并取得了绿色、出口、有机、GAP等各类质量认证,枸杞产品质量不断提升,出口量逐年增加,极大地促进了中宁枸杞产业规模化、标准化、高端化、多元化、现代化发展。一、枸杞产业规模化发展情况、枸杞产业发展情况截止2015年,全县枸杞种植面积稳定在20万亩,  相似文献   

6.
枸杞是名贵的中药材和营养滋补品 ,近年来 ,又发展成为保健食品和饮品。但是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以及我国加入WTO ,枸杞无污染生产已成为有关专家、学者、业内人士和广大消费者关注的焦点 ,在此就枸杞无污染生产谈谈自己的拙见。1 枸杞无污染生产的内涵枸杞无污染生产  相似文献   

7.
由于目前酒泉市枸杞生产栽培技术主要复制宁夏枸杞人工栽培模式,两地在气候条件和地理环境上存在差异,结合本地实践经验,归纳整理了酒泉市枸杞种植过程中主栽品种的物候期和相应的生产管理措施,为酒泉市乃至同类地区枸杞生产栽培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毛竹冬笋销售存在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针对浙江省遂昌县冬笋销售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以市场为导向,以生产基地为基础,以产品质量为依托,改变销售观念,培育专业销售实体,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附加值,加强网络营销等应对策略;并建议冬笋生产应走"市场联合作社,合作社联基地,基地联农户"的新路子。  相似文献   

9.
"十二五"以来,中央多次强调要引导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不断加大中央和地方政府的扶持力度,推进农民合作社快速、健康发展。在有苹果"福地"之称的昌平,随着苹果产量的不断扩大,以果品生产经营创办的专业合作社快速发展。通过对果品专业合作社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系统的研究,在分析制约因素的基础上,提出完善利益联结机制、加强制度建设、加大扶持措施建议,合作社要通过加强自身建设提高果品合作社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10.
经调查,截止2016年底延安市注册成立涉林企业43家,专业合作社76个,主要涉及林产品初级生产与销售。涉林企业与合作社普遍存在规模小,发展水平与合作层次较低,生产管理水平不高,受政策、资金影响较大,发展环境较差,自我发展功能较弱,经营发展目标不明确,缺乏科学合理规划和市场定位等问题,对此应加强宣传营销,开展培训,培育和提升企业、合作社健康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和能力,强化企业、合作社内部管理,鼓励多主体积极参与兴办合作社,完善制度、健全机制,建立企业、合作社发展保障体系等措施。  相似文献   

11.
陈渊 《绿色天府》2019,(5):25-25
4月23日,在冕山镇民主村成功召开喜德县安杨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成立大会,会议传达了中央和省州县建立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有关会议和文件精神,并认真解答了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顾虑和困惑:一是从国家有要求、群众求发展和市场有需求解答了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为什么要建.  相似文献   

12.
本文先从宏观角度研究了中国农业种植结构的变化趋势并分析了其变化的原因;然后通过分析村级调查数据对蔬菜瓜类种植面积增加的自然、经济和人文因素进行了研究。得出的主要结论为城镇化带来的食物消费结构的变化是中国农业种植结构变化的主要驱动力;蔬菜生产对农民增收贡献大,但要求有良好的自然条件和生产条件,优越的交通条件和市场区位;基层干部的商品意识对蔬菜生产有影响,蔬菜专业技术合作社对蔬菜生产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论文提出促进蔬菜生产健康发展的对策为科学规划、加强生产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商品意识和专业技术水平,发展专业技术合作社。  相似文献   

13.
五原县美林乡同联村是一个土地盐碱化十分严重的地方。60年代从宁夏中宁引进枸杞种植,至今已有三十多年的历史。经当地群众和科技人员的精心培育,枸杞质量不断提高,逐渐形成闻名远近、独具特色、品质优良的美林枸杞。枸杞生产成为当地的支柱产业,成为农民致富达小康的“命根子”和“摇钱树”。同联村在发展枸杞生产中,打破社与社之间的地域界限,实行连片种植和规模种植,促使枸杞生产形成专业化格局。在销售上,一方面待外地枸杞商如上宾,为他们在收购枸杞中提供一切方便条件;另一方面,发展枸杞的加工生产,推出自己的枸杞系列产…  相似文献   

14.
为了明晰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空间位置和空间关系特征,给苹果产业格局的刻画和优势区域布局的调整提供新的视角和科学参考,基于GIS平台,结合CrimeStat、SPSS软件,综合运用空间分析和数理统计方法,探究陕西省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空间格局特征。结果表明:(1)苹果专业合作社的空间集聚显著,在区域、市域和县域的分布都不平衡,且存在尺度效应。随着空间尺度下降,其分布不均的现象加剧。(2)苹果专业合作社在渭河以北形成了4个面积不等、密度有差异、形状也不同的集聚区,其分布格局从侧面显示出全省苹果产业"北扩西进"战略的顺利实施。(3)苹果专业合作社的分布在全局上具有显著的空间自相关特征,在局域上存在空间集聚和空间异常现象。高值团聚在渭北旱塬与陕北黄土高原的过渡地带;低值聚簇区主要集中连片分布在秦巴山区;低-高异常值仅有1个。(4)苹果专业合作社与果业专业合作社分布的模式、主导方向和平均中心一致性明显,但前者的分布更为聚集,热点区大多地处渭北黄土高原;后者的热点区主要位于渭河沿线。(5)苹果专业合作社与苹果产量的空间格局整体上相似,两者的分布在不同尺度都具有强相关性,反映出区域苹果生产经营组织化程度与规模化水平之间的紧密关系。  相似文献   

15.
甘肃张掖市绿色食品枸杞生产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甘肃张掖引种枸杞,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的相关要求,进行了绿色食品枸杞生产技术的初步探索,旨在为张掖市进行示范推广绿色食品枸杞提供技术保障。  相似文献   

16.
随着枸杞产业的快速发展,有机枸杞产业的需求逐渐扩大,寻找适合发展有机枸杞产地则成为发展有机枸杞的主要环节。武威的土壤酸碱度、海拔以及有效积温等天然的气候条件适宜枸杞的生长,更有利于生产有机枸杞,加之优越的政策条件、便利的交通优势以及循环经济的发展都为有机枸杞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目前武威特色林果种植面积达5.9万hm2,设施农牧业面积为1.2万hm2,独特的气候条件使得病虫害发生率较低,这些都为有机枸杞生产提供了有力保障,武威地区发展枸杞产业具有广阔前景。  相似文献   

17.
甘肃省枸杞产业化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发展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针对我省枸杞产业化发展过程中由于自然条件、生产条件及社会条件等因素限制而存在的诸多问题,提出合理建议,重点解决统一枸杞生产质量安全标准、改变人工短缺、枸杞产业协会机制不健全等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18.
详细阐述了枸杞的利用价值 ,据此展望了枸杞栽培的广阔发展前景 ,建议建立枸杞生产基地 ,发展绿色产业 ,同时提出了促进枸杞推广利用的有效措施 ,对发展生态经济型绿色产业、活跃地域经济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9.
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是推动生态建设与贫困群众精准脱贫互促双赢的重大举措,按照《四川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扶持发展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意见》安排,天全县林业局高度重视,积极发挥牵头作用,加强规范指导、引导脱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依法建立、规范运行。  相似文献   

20.
介绍了阳泉郊区林云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基本情况,分析了该合作社存在的问题,由此及彼,对当前扶贫攻坚造林专业合作社的健康发展提出了有益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