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种群水深生态幅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研究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种群密度、盖度对水深梯度的响应,利用高斯模型定量确定了芦苇种群对水深的响应关系,得到了黄河三角洲湿地芦苇种群的水深生态幅。基于密度的芦苇水深生态幅为[-0.64,1.01](m),其最适生态幅为[-0.23,0.60](m);基于盖度的芦苇水深生态幅为[-0.95,1.23](m),最适生态幅为[-0.41,0.69](m)。对以上两个生态幅取交集,最终确定芦苇的生态幅为[0.64,1.01](m),最适生态幅为[-0.23,0.60](m)。  相似文献   

2.
黄河三角洲湿地植被演替规律及生态修复效果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类型进行了划分,并详细介绍了各生态系统的分布和特征,在此基础上阐述了黄河三角洲生态系统的演替规律。研究区植物种群的演替过程为:盐质荒地——盐地碱蓬——柽柳——草地。这些种群大多数处在较低演替阶段,芦苇+柽柳种群和白茅+柽柳种群接近草地群落的演替阶段。湿地恢复结果表明,恢复区植被群落呈正向演替,湿地人工恢复具有可行性。研究对于黄河三角洲其他类型湿地的恢复及改善其生态功能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3.
贵州草海湿地现状与生态恢复对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贵州草海是我国亚热带高原湿地生态系统的典型代表;阐述草海湿地基本特征,分析湿地面临的主要问题,从草海河口湿地、湖泊与沼泽湿地冰污染处理、面山植被以及湿地生态景观等方面,提出生态恢复对策。  相似文献   

4.
人类干扰对安庆沿江湿地植物多样性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安徽安庆沿江滩地湿地,研究了天然芦竹、芦苇湿地,次生旱柳林和意大利杨人工林3种湿地生态系统的植物多样性。结果表明:杨树人工林的多样性指数和丰富度指数均高于旱柳林,也高于自然芦竹、芦苇湿地。旱柳林的生态优势度最大,杨树人工林次之,天然芦竹、芦苇湿地的最小,而天然芦竹、芦苇湿地的生态优势度则不那么明显;同时也说明在长江中下游滩地湿地上,天然次生旱柳林的生态优势度较高,而杨树人工林的生态优势度较小,它的物种丰富程度要高于旱柳天然次生林。人工杨树林的均匀度指标高于天然芦竹、芦苇湿地,也高于天然次生旱柳林。不同高程不同生态系统内植被群落的重要值的总体变化趋势是随着高程的升高,物种总数量降低,但植物多样性指数随高程增加而增加。在不同林龄的林分中植物物种的多样性和丰富度没有明显的变化规律。  相似文献   

5.
以生态学理论为指导,以生态恢复为主题,对湿地生态系统进行研究,分析湿地主要生态环境问题,重点分析了主导生态因子水文特征的变化、形成原因及其生态影响。从湿地生境、湿地生物、湿地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方面,系统地分析了湿地生态恢复的具体途径,同时为保障湿地生态系统稳定发展,提出了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的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6.
珠海市湿地资源保护管理现状及其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珠海市湿地资源及其保护管理现状,并对其进行了保护空缺分析,认为珠海市湿地资源面临着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退化、污染严重、外来物种入侵、过度开发利用等威胁,其原因主要在于法律法规不够健全,管理体系不够完善等方面。藉此提出了湿地生态恢复、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控制污染以及实行生态效益补偿等湿地恢复与保护管理对策。  相似文献   

7.
张掖城市(北郊)湿地恢复与治理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湿地的恢复与重建已成为世界各国科学家普遍关注的热点。文章运用恢复生态学,根据研究区湿地特点及现状,阐述了湿地疏浚渠系、修建拦水坝、地下水引水管道建设、湿地污染控制、退耕还湿、湿地植被恢复等湿地生态补水和生态恢复及综合整治技术要点,为城市重点湿地恢复与保护技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针对省湿地资源现状,论述了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意义,提出了制定湿地生态管理、恢复湿地景观的办法,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提出了在规划、建设、恢复一个合理的湿地生态系统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科学围护修复湿地景观等对策,以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9.
针对省湿地资源现状,论述了保护湿地生态资源的意义,提出了制定湿地生态管理、恢复湿地景观的办法,对物质能源的循环利用、对场地自我维持和可持续处理技术的倡导,提出了在规划、建设、恢复一个合理的湿地生态系统方式、方法及注意事项,科学围护修复湿地景观等对策,以提高公众湿地保护意识.  相似文献   

10.
湿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及其恢复与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湿地是地球上一种重要的生态系统,具有多种生态服务功能。本文在介绍湿地生态系统各项服务功能、湿地退化原因及恢复理论的前提下,提出湿地恢复与保护相应对策,对湿地资源可持续利用和湿地恢复与重建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1.
湿地是地球上水陆相互作用形成的独特生态系统,对湿地生态系统健康评价,将为生态系统健康诊断和生态修复提供决策依据。充分考虑石臼湖湿地的实际情况,从湿地生态特征,功能整合性和社会经济环境等三方面共选取24项评价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的生态特征(湿地土壤、植被、水环境质量、生物多样性等)、生态功能(物质生产与生物多样性维持功能、水调节及水质净化功能等)进行了逐项具体分析与评价;然后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法及对数模型分别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进行了综合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方法进行了比较分析。最后,在评价分析的基础上,针对石臼湖湿地生态系统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湿地恢复的对策及恢复方案。  相似文献   

12.
加强保护包头黄河湿地,改善湿地生态结构,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增加湿地面积,对包头城市生态环境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加强保护包头黄河湿地,改善湿地生态结构,恢复良好的生态系统,在确实可行的情况下,增加湿地面积,对包头城市生态环境及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有不可代替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于冰沁  杨辉  富宇 《广东园林》2011,33(1):16-19
湿地作为一种特殊的生态系统,具有无可替代的重要价值.为了更好地发挥湿地的生态、经济、社会效益,设计师力求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湿地栖息地的保护和合理利用有效地结合起来,以建成适宜的湿地景观.文章以上海崇明西沙湿地景观为例,分析了崇明西沙湿地生态现状及其生态旅游资源,结合国内外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的经验提出了崇明西沙湿地在...  相似文献   

15.
常华  乔建哲  冯海云 《绿色大世界》2012,(6):146-148,150
指出了湿地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是当前湿地领域研究的重点。总结了国内外湿地恢复的工程实践中使用的技术方法,以天津市北大港湿地为实证,应用湿地生态系统恢复与重建的程序对北大港湿地减少的原因、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依据湿地恢复体系提出了相应的恢复技术,为湿地生态恢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洞庭湖湿地生态系统及其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洞庭湖湿地是我国最重要的湿地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了河流、淡水湖泊、淡水沼泽、以树木为主的湿地生态系统以及以芦苇为主的沼泽湿地生态系统等子系统。文章在论述洞庭湖区自然生态系统的基础上从湿地生态系统的功能性、多样性、特殊性和脆弱性等方面进行了评价。  相似文献   

17.
杭州湾滨海湿地生态特征及保护利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初步探讨了杭州湾湿地的资源特点,分析了面临的主要环境威胁,针对杭州湾湿地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特征和区域发展需求,提出杭州湾河口海岸湿地恢复和保护对策:加强湿地基础研究,建立健全杭州湾湿地保护科研监测体系;加快杭州湾湿地生态系统自然保护区建设速度;开展杭州湾湿地资源生态利用模式研究,加强湿地生态体系建设研究和示范;加强退化湿地生态系统恢复;科学开展湿地旅游以切实保护杭州湾湿地及其生物资源的多样性,持续发挥其生态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8.
扎龙湿地是珍稀水禽的重要栖息,具有涵养水源、调节气候、降低风速等生态效应。文章探讨了扎龙湿地植被类型、湿地火烧的产生及扎龙湿地芦苇对火烧产生的生态响应。调查和资料表明:在干旱缺水的湿地地表火烧对季节性积水或常年不积水地段芦苇影响严重,芦苇退化明显。火烧促使湿地植被演替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19.
黑龙江省珍宝岛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湿地生态系统及其生物多样性为目标,集湿地保护、科学研究、宣传教育、生态旅游和可持续利用为一体的自然保护区。为了更好地保护珍宝岛自然保护区内的各种资源,在对其研究的基础上,探讨了恢复该湿地的必要性及恢复的方式,评价了保护区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20.
黑龙江乌裕尔河湿地退耕还湿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黑龙江乌裕尔河湿地开展退耕还湿试验,对退耕还湿的方法与措施进行了初步探索,并对试验进行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通过对退耕还湿区域湿地封育,自然恢复当年,芦苇斑块中芦苇平均高度1.46m,盖度达到51%,净生物量为326.24g.m-2,经过3年,芦苇高度平均2.02m,平均高度提高27.7%,盖度达95%,平均提高46.3%,净生物量达1 480g.m-2,平均提高78%,恢复效果非常明显;人工播撒草籽恢复试验,在试验的3个品种中,谷稗试验区湿地恢复效果最为明显,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其次是披碱草试验区,最次是沙打旺试验区;退耕还湿后,湿地水质变化比较明显,退耕前水样COD达24mg.L-1,退耕3年后,水样COD10.7mg.L-1,氨氮含量减少0.5mg.L-1,总磷含量减少0.046mg.L-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