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阿依巴克灌区隶属于阿克苏河灌区的玉满灌区,是阿克苏河灌区的一个三级灌区.阿依巴克干渠是阿瓦提县阿依巴克乡的主要渠道.本灌区气候特点是四季分明,干旱少雨,夏热冬寒,蒸发量大,光照充足,无霜期长,具有发展农、林、牧业得天独厚的条件,灌区主要种植棉花、小麦等作物.  相似文献   

2.
HYDRUS模型在干旱区灌溉与土壤盐化关系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以新疆阿瓦提县丰收灌区为例,利用HYDRUS数值模型分析了灌溉水量对土壤盐分分布的影响,特别是耕作层土壤盐分的变化情况,同时也对当地实行的冬季灌水进行了分析,为农业技术操作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针对靖会灌区渠道现状及存在的问题,从不同角度分析了淤积成因,提出了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4.
魏杨  欧阳前超  周霞  张超波 《安徽农业科学》2017,45(31):205-206,240
尊村引黄灌区是山西省一座大型多级提水灌溉工程。由于所引黄河水的泥沙含量较高,导致灌渠泥沙淤积问题十分严重,影响到了渠道的正常运行。为了掌握灌区渠道水沙分布规律,缓解渠道淤积问题,在尊村二干渠设立7个观测面开展泥沙含量与粒径级配观测和分析。研究结果可为灌区管理和节水减沙工作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为了研究小浪底水库运行后,黄河水沙变化对簸箕李灌区的影响。本文采用实测资料分析和理论探讨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小浪底运行前后黄河水沙变化对簸箕李灌区引水引沙,引沙粒径,泥沙输送能力等方面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小浪底运行后,随黄河水含沙量的减少,簸箕李灌区引沙量明显降低,1999?2012年簸箕李灌区的平均引沙量为164万m3,相比1984?1998年小浪底运行前的301万m3,降低了45.37%。引水量与引沙量相关性明显减小。但是引沙粒径呈现逐年增加的趋势,从小浪底运行前中值粒径D50为0.0212 mm,增大到1999?2012年中值粒径D50为0.0398 mm。由此可知,小浪底运行之前,造成簸箕李灌区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引沙量的增加,而在小浪底运行之后,造成簸箕李灌区泥沙淤积的主要原因是引沙粒径D50的增大。  相似文献   

6.
原州区33座水库淤积严重,建筑物老化失修,病险隐患严重,全部为病险水库。为了灌区农业生产能力提高,下游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必须切实推进水毁工程的修复工作。  相似文献   

7.
【目的】分析东雷抽黄引水灌区渠系泥沙淤积问题,探讨通过加大干渠输水流量以减少渠道淤积的可行性。【方法】利用东雷抽黄灌区总干渠的泥沙淤积实测资料,对水沙输移数学模型进行验证,再依据典型年份不同灌季不同时段引水含沙量高低情况,拟定了加大渠道输水流量的多种方案,对不同方案情况下渠道的冲淤过程及减淤量等进行数值模拟计算。【结果】减淤量和抽水费用等的计算结果表明,减淤效果最佳的方案是春灌期间含沙量较低时段加大渠道输水流量,该方案的减淤率为59.63%,减淤耗水费用为9元/m~3,较人工清淤费用(50元/m~3)节省成本82%。【结论】在春灌或夏灌含沙量较低时段,利用退水渠加大干渠输水流量减少渠道淤积在技术上是可行的,经济上也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8.
结合水泉沟水库灌区的实际情况,对小型渠道采用预制钢筋矩形槽的防渗技术,具有水力特性好、不淤积、整体性好、受力均匀、运行费用低和施工简便等优点,渠道水的利用率可达0.9以上,特别是对于寒冷地区不易发生冻胀破坏,对相关地区的灌区改造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刘治国 《甘肃农业》2007,(10):82-82
红崖山水库灌区位于甘肃省河西走廊东部的石羊河流域下游,东西北三面被腾格里和巴丹吉林两大沙漠包围,是我国生态问题最为严重、生态难民最多的地区,主要包括民勤县的泉山坝区灌区和湖区灌区以及绿洲边缘的荒漠区。红崖山水库灌区南北长约100km,东西宽20km-30km,海拔高程自1400m-1360m,包括16个乡(镇)、两个国营农场和林场。该灌区是由石羊河水系冲积淤积而形成的内陆盆地,风大沙多、干旱缺水,以产粮食、瓜为主的。  相似文献   

10.
研究阿瓦提县不同肥力土壤的供肥能力和作物最佳施肥组合,获得棉花生产最佳施肥数量、施肥品种、施肥比例,建立阿瓦提县棉花生产的肥料效应函数,逐步建立和完善阿瓦提县棉花生产施肥指标体系,为阿瓦提县测土配方施肥提供科学依据。按测土配方施肥项目要求,阿瓦提县农技推广站土肥组2007~2008年在全县不同地区设置20个棉花"3414"试验及棉花施肥校正试验,为作物合理施肥研制配方。经过试验布置、实施管理、调查取样、分析化验等工作环节,初步取得棉花生产最佳施肥技术参数,现将试验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介绍了河流泥沙对一些主要的水利工程的危害,泥沙淤积的原因,主要针对泥沙对水库和泵站的危害论述了防止泥沙的意义和作用,进而对一些防治措施进行了简单的探讨,这些措施对从事相关专业的人员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2.
重点调查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棉田主要害虫的发生及危害情况,探讨了主要害虫和天敌在棉田的活动与棉区区域生态环境的关系 ,根据阿瓦提棉区主要害虫的发生及消长规律,提出了棉田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13.
在流域坝系建设中,淤地坝的作用非常明显,主要有:拦泥保土,有效减少了入黄泥沙;淤地造田,提高粮食产量;提高黄土丘陵区水资源利用效率,解决了农民生活生产用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了农村经济;促进退耕,改善了生态环境;利于区域防洪减灾,保护沟道下游生产安全;以坝代桥,改善了交通条件.淤地坝是黄土高原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措施,提出淤地坝在坝系建设中的不足和改进意见.  相似文献   

14.
新安江水库四条入库河流水文状况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武强溪、进贤溪、新安江和练江等4条入库河流近20年的水文和气象资料的比较分析,得到如下结果:4条河流的年输沙量与年降水量呈显著的指数相关。单位面积上单位降水量负荷的年输沙量,70年代与60年代相比有增加的迹象。这可能与河流流域森林植被资源的破坏有关。武强溪与进贤溪相比,前者的年迳流深、迳流系数较大,洪水迳流量所占比例较小,枯水迳流量所占比例较大,土壤流失量显著地少,这些可能是森林植被的差异造成的。因此,加强各流域的封山育林,提高森林复盖率,对保护新安江水库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黄河淤区土壤质量及土地适宜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实现黄河淤区土地的合理有效使用,采用抽样调查方法对河南黄河南岸郑州至兰考段的放淤区进行了土地适宜性分析。结果表明:淤区土壤养分供应能力极差,并且土壤质地偏砂,土体构型不良,黏粒及有机质含量很低,其中,10个样点有机质含量为2.06~6.96g/kg,土壤速效氮含量为13.97~27.94mg/kg,也处于极低水平,使得农业生产力低、土壤保水保肥性差,而且容易引起周边地下和地表水体富营养化。该区土地适宜发展林业,可防止水土流失、土壤退化和地下水污染,而且能更好地发挥其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相似文献   

16.
总结了历史上引黄泥沙利用经验。分析了现阶段引黄泥沙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以及需采取的处理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烤烟种植地所设径流场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分析、线性回归等分析方法,对不同降雨强度下产流时间及地表径流特性进行了分析,重点研究降雨因子对地表径流和土壤的影响.通过研究烤烟种植地降雨、地表径流和土壤入渗三者之间的关系.试验结果表明,地表径流与降雨呈线性关系,降雨量越大,线性关系越明显;而降雨对土壤的渗透性能也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18.
将沉沙池覆淤土壤层次结构和供水方式作为影响因素,经过连续三年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试验,测定不同年份土壤有机质的含量,分析土壤有机质在不同的土壤结构和水分供应条件下的变化规律,为覆淤还耕优化高产模式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9.
该研究将沉沙池覆淤土壤层次和厚度结构作为主要因素,覆淤方式和供水方式作为次要因素,采用多因素混合水平正交试验方法,经过连续三年的冬小麦、夏玉米种植试验,测定不同年份作物的产量,分析作物增产的机理。  相似文献   

20.
恩诺沙星对小型模型水生态系统中底泥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兽药在环境中的行为及其生态效应已成为目前生态毒理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恩诺沙星是畜禽养殖业中广泛应用的抗菌药物,它可随畜禽排泄物进入环境,对环境生物产生影响.为对恩诺沙星的生态安全评价提供依据,利用小型模型水生态系统研究了恩诺沙星在其中的降解及其对底泥微生物数量的影响,于室外大棚以自然发生法构建了小型模型水生态系统(水生微宇宙),培育2个月待其稳定后用于试验研究.试验设恩诺沙星0.02、0.05、0.1、0.2和0.5mg·L~(-1)5个浓度系列,1个空白对照.结果表明,试验初期恩诺沙星在模型水生生态系统中的消失速度很快,随时间推移消失速度逐步减慢,并且在低浓度时维持较长的时间;初始浓度越高,恩诺沙星在低浓度时维持的时间越久.在试验浓度范围内,恩诺沙星对淤泥中的好氧细菌、真菌、放线菌、氨化细菌和硝化细菌的数量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