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为控制禽多杀性巴氏杆菌病的流行,通过对禽巴氏杆菌标准菌种A群NCTC1502进行限铁培养,制备稳定性和安全性较好的甲醛油乳剂灭活疫苗,免疫江汉鸡,监测其抗体消长规律和免疫效力。结果:禽巴氏杆菌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稳定性和安全性好,对江汉鸡可产生高效的免疫保护力,免疫保护率达100%,显著高于非限铁培养制备的灭活疫苗(80%)。试验表明利用禽巴氏杆菌标准菌种进行限铁培养所制备的疫苗可有效防控禽霍乱。  相似文献   

2.
正近年,我国畜牧业发展迅速,家禽的饲养量逐年增加。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饲养经济效益增幅并不明显,老病新发的现象比较突出,本文重点介绍禽霍乱的流行与防治。禽霍乱也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败,病原主要是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不分年龄所有的家禽都对禽霍乱具有比较强的易感性,感染患禽呈急性败血症和急性下痢等临床症状,个别的患禽也表现出呼吸道感染的症状。多杀性巴氏杆菌可以在腐败尸体和潮湿的土壤中存活几个月,所以家禽饲养场应该加强禽只禽霍乱的合理免疫。  相似文献   

3.
<正> 禽霍乱在我国禽病中其发病率居于第二位,严重地危害着养禽业的发展。由于禽巴氏杆茵分为不同的血清型(5:A、8:A、9:A),各型之间不能发生交互免疫,而我国现  相似文献   

4.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病)是目前危害我国养禽业的主要疫病之一,一般呈地方性流行,造成的损失是较为严重的。自从巴斯德(1877)发现禽霍乱并用多杀性巴氏杆菌弱毒菌苗免疫注射以来,虽已有百余年,但至今还没有制出可靠的  相似文献   

5.
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常表现为急性败血症和急性下痢等症状,也有呼吸道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在腐败尸体和潮湿的土壤中则可存活数月之久,禽巴氏杆菌的抵抗力足以使之能够借助污染的蛋盘、饲料袋、运料车辆和鞋子等进行传播扩散.禽霍乱需采取综合防制措施,严格执行疫场禽霍乱免疫程序.办养禽场,禽种应单一,绝不要混养其他禽种,实行隔离饲养和全进全出制度.免疫和预防可用当地或本场分离的禽巴氏杆菌自制禽霍乱组织灭活苗及猪源抗禽霍乱血清.推荐使用2种禽霍乱弱毒苗,一是禽霍乱弱毒菌苗安全性好而且免疫力产生早,二是引进的克莱姆森大学(CU)菌苗,对鸡、鸭、鹅均安全无害,尤其适宜于产蛋期中的蛋鸡(鸭)和种鸡(鸭)群使用,而且免疫效果好.  相似文献   

6.
禽源多杀性巴氏杆菌的分离及生物学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研究江苏及其周边地区近期引起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分子流行病学特点,对送检病例进行细菌分离,使用PCR方法鉴定多杀性巴氏杆菌分离菌株的荚膜血清型和多位点序列分型,并对其进行药敏试验。结果显示,从暴发禽霍乱病例中分离出的12株细菌,皆为荚膜血清型A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其序列型为ST-129。在此基础上进行的药敏试验结果显示,12株多杀性巴氏杆菌对丁胺卡那霉素、氟苯尼考和多粘菌素B均敏感;但对卡那霉素、链霉素和强力霉素等表现不同程度的耐药性。因此,引起江苏及其周边地区暴发禽霍乱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序列型为ST-129,给禽类免疫全价细菌灭活苗可能是较好的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7.
为确定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种类及其病原基因型,本研究采用细菌分离技术对病原菌进行实验室分离培养,应用传统方法和分子生物学方法对分离细菌进行鉴定,并应用PCR扩增和基因序列分析对分离细菌进行基因分型。结果显示,分离菌具有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Pm)典型培养特征,菌落形态和菌体染色特征、生理生化特性均与多杀性巴氏杆菌相符;PCR扩增到457 bp的基因片段。采用5对分型引物对分离菌进行基因分型显示,仅有A型引物扩增到大小1 050 bp的目的基因片段,序列分析也显示分离菌荚膜基因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参考菌株荚膜特异性基因同源性高达97.6%~100.0%,系统进化与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处于同一进化分支。结果表明,疑似禽霍乱病例病原为A型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研究结果将为禽霍乱的防控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
免疫火鸡抗禽霍乱的常规方法是通过饮水接种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苗,但在有些情况下,活苗仅产生短期免疫力,在预防接种后仍能暴发禽霍乱,尤其是先前有火鸡鼻炎病史的火鸡群。有火鸡鼻炎临床症状的幼火鸡,其免疫系统功能降低,不能被多杀性巴氏杆菌活苗免疫,于预防接种后仍有15%死亡。尽管田间调查表明,感染禽波德特氏杆菌后影响多杀性巴氏杆菌菌苗的免疫性,但  相似文献   

9.
禽霍乱是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危害养禽业生产的一种严重传染病。现阶段所用的禽霍乱菌苗免疫,普遍存在着免疫期短、保护率低、免疫的机体反应严重等缺陷,预防接种后仍可有禽霍乱发生。根据现有禽霍乱菌苗的免疫效果,东丰县从1984年开始应用敌菌净和喹乙醇药物防治禽霍乱病,弥补禽霍菌苗的不足之处。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结合治疗禽霍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多种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以全身出血性变化和肝脏多发性坏死为特征。近10年笔者采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禽霍乱共12546例,治愈率91.5%,效果理想,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1.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传染病。它是由巴氏杆菌感染禽体而引起的,所以又名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很高。因此,应该掌握这种疾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一、治疗 禽霍乱病应以预防为主,但是在禽霍乱暴发时,对禽群采取紧急  相似文献   

12.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血性败血症,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家禽和野禽分布广泛的接触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3.
禽巴氏杆菌病又名禽霍乱、禽出血性败血病,它是由巴氏杆菌引起的鸡、鸭、鹅、火鸡等禽类一种急性败血传染病.禽巴氏杆菌病多有发生,对养禽业危害很大.这是一起典型的鸡鸭同时感染禽巴氏杆菌病例,特将诊治情况报告如下,供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4.
禽霍乱是一种侵害家禽和野禽的接触性疾病,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该病自然潜伏期一般为2~9 d,其发病率和死亡率较高。导致禽霍乱的病原为多杀性巴氏杆菌,多数鸟类都可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以鸡、鸭、鹅最易感。病禽或带菌的飞鸟是引起禽霍乱的主要传染源,许多家畜可携带多杀性巴氏杆菌。本病一般经消化道和呼吸道引起传染,病禽排出的飞沫常带有病菌,病禽的排泄物、分泌物可污染土壤、饲料、饮水、工具等而引起传染。  相似文献   

15.
当前畜禽疫病免疫失败的现象时有发生,给养殖业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现将一起禽巴氏杆菌弱毒菌苗免疫失败而导致禽霍乱发生的典型病例介绍如下。1基本情况南宁市郊某养殖户共饲养蛋鸡2500羽,于1997年2月29日用禽巴氏杆菌弱毒菌苗对3个多月龄的蛋鸡进行免疫...  相似文献   

16.
禽霍乱又称禽巴氏杆菌病、禽出血性败血症,简称禽出败,是由巴氏杆菌引起家禽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相似文献   

17.
六安地区是禽霍乱常发地区,生产上常出现禽霍乱疫苗免疫效果不理想的情况。通过菌体凝集试验、双向琼脂扩散试验和免疫保护试验比较临床分离到的禽多杀性巴氏杆菌与疫苗菌体的抗原性差异,发现两者的抗原性有明显不同,推测这是禽霍乱灭活疫苗在本地区使用效果不理想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似文献   

18.
禽霍乱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Pasteurella multocida)引起的一种传染病,能在家禽和野禽中传染流行。由于此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均很高,能给养禽业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因此各国的兽医界和养禽业对此病的研究均颇为重视。现将国外家禽感染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美国禽霍乱的免疫情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19.
禽霍乱综合防制刍议盛佩良,陈遵金,陈家祥,林昌玉1.禽霍乱及其病原的特点与特性1.互禽霍乱又叫禽巴氏杆菌病或禽出败,是由禽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一种接触传播的烈性传染病。鸡、鸭、鹅等家禽和所有的鸟类都可感染。各种年龄的家禽都有易感性,性成熟的鸡对禽霍乱...  相似文献   

20.
霍乱苗免疫效果试验报告纪福海徐丙华丁力民柳显文纪士勇(五常市兽医卫生防疫站·150200)禽霍乱又名禽出败,是由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禽类急性出血性败血病。近年来,鸡新城疫由于采取了较合理的免疫程序,基本上得到了控制。而禽霍乱疫情还较严重,尤其是农村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