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75 毫秒
1.
<正>养猪头部企业正在跑马圈地,不断抢占生猪市场份额,严重威胁了家庭农场养猪的发展之路。而危机中永远存在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家庭农场养猪的优势和危机在哪里?家庭农场养猪是否可以继续存在?随着我国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型养猪公司和集团化猪企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高,家庭农场的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但是作为我国传统的养猪模式,母猪存栏为50~500头的家庭农场虽然数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2.
家庭养猪是中国养猪业的特色,全国猪肉生产的80%来自家庭养猪.在农村95%的农户都养猪,提高家庭养猪的经济效益,是增加农民收入的一条有效途径.怎样提高呢?必须采取以下措施:  相似文献   

3.
据永吉县畜牧局马德山同志报道,适度规模养猪既有别于一家一户的养猪过年,又不同于工厂化养猪。家庭适度规模养猪是根据一个家庭的劳动力和经济的承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山区农民开始回流到农村从事生猪养殖业。但由于农民缺少专业的生猪养殖技术和市场信息,加之当前养猪市场行情震荡,仅凭满腔热情很容易使农民养猪陷入进退维谷的境地,一旦造成严重亏损,是多数农村家庭难以承受的。为此,山区家庭养猪必须走出一条适合的路子。经实践证明,发展适度规模养殖是山区农村家庭养猪的最适宜模式之一。  相似文献   

5.
利用拟合曲线函数方程计算出与实际相对应的值,以求科学地解决家庭养猪的最佳数量,使家庭养猪效益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1 研究家庭养猪适度规模的意义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简阳市生猪生产连年稳定增长,现已建成为全国首批18个优秀商品瘦肉猪生产基地之一,先后完成了省科委“七五”期间的重点攻关项目《优质瘦肉猪生产、加工基地建设技术开发》和《四川省丘陵地区大县技术综合开发》等研究任务,畜牧业经济体制的改革试点已初具成效,生猪的产供销一条龙已基本形成,生猪生产的专业化、商品化和社会化程度有了很大提高。家庭养猪是简阳市的主要形式,探讨家庭养猪的适度规模与效益对现阶段的养猪发展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农村适度规模养猪,既可以使家庭劳动力和有限的圈舍得到合理利用,又可以减少饲料浪费,降低养猪成本,同时还可以有效地利用家庭的农副产品和残汤剩水等。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养猪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养殖行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而家庭猪场在养猪行业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母猪存栏规模均在20~100头之间。家庭猪场以投资较少,养殖成本较低的优点,在养猪行业中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是,养猪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应对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疫病防控问题。由于家庭猪场非专业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养猪模式也在发展改变,过去的养猪只是作为一种副业,然而现在养猪更加规模化,更加追求盈利的模式。目前的家庭农场式的生猪养殖需要充分考虑养殖中的成本问题,更好地实现盈利。因此,文章针对家庭农场养猪成本,首先介绍了其构成,然后对其成本计算方法和成本计算中容易出现的问题进行了介绍。  相似文献   

9.
江苏省滨海县坎南乡头层村高长兰,近几年来,实行家庭规模养猪,坚持走“五自”一条龙养猪的路子,获得了养猪高效益,每年出售肥猪近百头,年纯收入3万元以上,成为全市养猪致富典型。她的“五自”高效养猪经验是:  相似文献   

10.
我国养猪历史悠久,是世界养猪数量最多的国家,长期以来,家庭分散饲养是我国养猪生产的主体。千家万户的饲养方式可能是我国成为第一养猪大国的重要原因,也是自给自足的农业经济得以持续兴旺的根基。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农村随着产业结构的调整.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养猪业由过去家庭圈养为主,逐步向养猪专业户、家庭规模化养猪发展,但跟机械化、集约化规模养猪还有很大差距。主要表现在圈舍的设计,品种的选择、防疫设施及饲养管理上,还存在很多问题。因此农村规模化养猪业发展还很缓慢,农民的养猪积极性还没有充分调动起来,严重影响着农村养猪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大通县很多农户家庭养猪生产获得的经济收益较高,靠养猪发了财。而有些农户养猪经济效益低,不但没有靠养猪发财,有些人甚至在养猪生产过程中亏了本。部分农户(以脑山地区较多)养猪的目的还停留在“养猪为过年”的这种意识中,还没有把养猪看成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  相似文献   

13.
家庭或集约化养猪,采用自配猪饲料饲喂,可以大大降低饲养成本,提高养猪的经济效益.但是,自配猪饲料一定要把握好以下"五关键":  相似文献   

14.
山区由于山大人稀,受地理条件的制约,建立较大型的养猪场,难度较大且成本较高。因山区主要产业是农业,农副产品产量丰富,建立家庭牧场式养猪场,能充分利用农副产品,降低养殖成本。为顺应这一现状,结合"生态养猪、福利养猪和环保养猪"新理念,总结出了"531"家庭牧场式养猪新模式,该模式规模小投资少,管理方便,设计科学,适合广大山区发展小规模的养猪业生产,能显著提高养殖户经济收益。  相似文献   

15.
正生态养猪是指在家庭养猪时,充分考虑猪与其它畜禽间的食物链关系,有效地开发出各种饲料资源,降低生产成本,变废为宝,减少污染,以获取最大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方法。生态养猪要求所用饲料是全价配合饲料。比较好的食物链模式有鸡粪喂猪、猪粪发酵生产沼气、沼气用作猪场的能源、沼气残渣用来喂鱼、鱼塘污泥用于肥田生产饲料等。在进行家庭生态养猪时,首先,要注意选择优良的猪  相似文献   

16.
<正>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从政策层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2年,在我国从事养猪业的"家庭农场"正在不断兴起。据了解,世界上养猪水平居世界前列并被誉为"养猪王国"的丹麦就主要是以"家庭农场"模式从事生猪生产为主,为详细了解丹麦"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本刊非常荣幸采访到了丹育贸易  相似文献   

17.
农村家庭养猪,是一种种植业与饲养业有机结合的传统形式,其主要特点是养猪仍然作为家庭的一种副业,饲养规模较小,一般一户人家饲养2—3头,饲养方式落后,饲养期长,饲料利用率低,产品以自给为主,剩余部分出售,商品率很低。1989年我县生猪饲养量667942头,其中农户养猪653442头,占总饲养量的97.8%;全县出栏肥猪223987头,其中农户养猪出栏207412  相似文献   

18.
5第三部分养猪生产构成和营销链由于人、社会团体和整个社会对养猪生产的期望不同,全世界的养猪生产系统也各不相同。很多养猪生产者是农村的小农户;在不同的国家,由于生产模式各异,猪可能是其收入的一个来源,其家庭的一个宝贵的动物蛋  相似文献   

19.
郑瑞强  李霞 《中国猪业》2016,(10):44-46
养猪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组成模式.笔者基于"温氏+家庭农场"的养猪精准扶贫模式调研,系统分析养猪扶贫系统中政府、 企业、 农户的利益诉求,深入探讨企业利用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政府俘获的可能,并对未来养猪扶贫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可能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20.
郑瑞强  李霞 《中国猪业》2016,11(10):44-46
养猪扶贫是当前扶贫开发工作的重-组成模式。笔者基于"温氏+家庭农场"的养猪精准扶贫模式调研,系统分析养猪扶贫系统中政府、企业、农户的利益诉求,深入探讨企业利用社会责任履行进行政府俘获的可能,并对未来养猪扶贫模式的发展提出了可能的思路与对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