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茶叶采摘是茶园管理中用工量大,季节性强的一项作业,采摘合理与否对茶叶产量、品质以及茶树生育都有很大影响,一般手工采茶所花的工时要占茶园常年管理用工的5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不断发展,采茶旺季,一些大中型茶场,劳力不足已成为茶叶产出和增加经济收入的限制因素.江苏省农林厅茶叶站近年来在部分茶场开展了机械化采茶的试验研究,并在有条件的茶场积极进行推广,以提高工效.为探讨实行机械化采茶后对茶园土壤化学性状的影响而进行本项跟踪调查与田间取样分析,目的是为今后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提供田间施肥与管理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茶叶采摘技术是茶叶加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对茶叶的质量具有重要作用。因此,综述茶叶采摘技术及采摘机械研究进展,重点从采茶机的行走方式、操作方式、切割器结构、智能控制等部分中总结其存在的问题及研究现状,由此指出采茶机存在机采效率较高但无法达到精细采摘要求、对芽叶缺乏选择性等问题,同时提出我国茶园机械化采摘技术仍需加大研发力度,克服现有困难,掌握新方法,开拓新模式,实现更全面、更高水平的茶园机械化,为采茶机的创新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机械采茶具有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等优点,推广机采已成为茶区尤其大中型茶场的迫切要求。大中型茶场,茶园面积大,而且集中,采茶高峰期需要雇用大量劳力采茶,但手工采茶费工、费时,成本又高,采摘质量也差,而且粗采乱采现象严重,影响茶树生机和茶叶经济价值发挥。机采省工、效率高,不仅可以把握住采茶上的主动权,解决采茶劳力不足的矛盾,而且还能做到嫩采,充分发挥鲜叶原料的经济价值,提高经济效益。 但机采是一次性采摘,选择性较差,故对茶树的要求较高,要求茶树有良好的树冠结构,高度与幅度适中(一般在85cm左右),冠面平整,发芽整齐,长势旺盛,新梢持嫩性强。现有大中型茶场的茶园,多为六七十年代种植,品种比较混杂,管理水平不一,园貌树势差异很大,冠面参差不齐,大多不适应机采的要求,而且这  相似文献   

4.
安徽省马钢生活服务公司茶场(以下简称马钢茶场)有茶园700亩,其中投产茶园550亩,年产干茶4万公斤。近年来,随着人们商品经济意识的增强,茶叶生产上采茶劳力日见紧张,致使茶叶采摘已不能按照茶叶生产的基本规律进行,粗采、滥采现象严重,呈现一种无控制的自由状态,严重阻碍了茶叶生产经济效益的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作为一个茶场.采取什么措施和手段来确保鲜叶的采摘质量,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马钢茶场为扭转茶叶采摘上失控的被动局面,从1991年春茶开始,试对以往的鲜叶验收方式进行改革,取得了一定成效。现将改革的具体做法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5.
机械采茶以其具有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和提高工效等优点已成为茶叶采摘的重要手段。尤其是大中型国营茶场,茶园面积大而集中,采摘高峰期需要大量的人力,不仅费工费时成本高,而且采摘净度差,粗老采现象严重,使茶叶的经济价值得不到充分发挥.机采的使用,可以很好地解决茶叶采摘高峰期劳力不足的矛盾,实行嫩采勤采,最大限度发挥茶鲜叶的经济价值。根据安徽省国营周王茶场的试验推广经验,机采同手采相比,增产10%以上,可适时掌握采摘期,鲜叶质量大有提高,级外茶的比例减少。机来每公斤采摘费为0.09元,只占人工手采的5…  相似文献   

6.
提高机采茶叶加工质量的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农村劳动力的紧张和采摘成本的上升,机械采茶已经越来越被人们所重视,不少茶叶科研部门和茶叶生产单位都在致力于开展茶叶机采技术的试验研究,但目前所研究的多是采茶机械的应用技术及机采茶园的栽培管理技术,而对机采茶叶的加工技术和加工机械适应性的研究却较少,这在某种程度上也影响了机采技术的推广。由于机械采茶是一次性采摘,无选择性,采摘批次比手采大大减少,茶叶  相似文献   

7.
采茶季节性强,技术要求高而费工,随着茶叶生产和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采茶用工多而外来采茶女工又日趋减少,利用机械采茶已势在必行。1机采茶园取得的效果和经济效益1.且节省劳力,提高1效,降低成本笔者对本市冬瓜岩茶场、黄龙茶场、九曲精制茶场调查,三个茶场茶园面积计666公项,本引用机采前约须采茶工200人左右,引进机采后,只需采茶工50人左右。机采平均台时产量360公斤,平均每人每台时产量70公斤,而手采平均每人每小时只可采8公斤,机采比手采提高功效8倍多。机采平均每斤茶青包括机器损耗,油费等只需0.1元,而手采每斤茶育…  相似文献   

8.
机械采茶的效果与关键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推广机械采茶技术的紧迫性茶叶采摘是一项耗工最多、季节性很强的茶园作业。近年来由于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投入茶叶生产的劳力日趋减少,普遍出现滥采和粗采现象,降低了茶叶品员,同时,也带来了劳务成本的大幅度提高,当前鲜叶成本约占茶叶生产总成本的80%,而采茶工资又占了鲜叶成本的40%~50%,生产单位的经济效益明显下降。另外,由于手工采茶劳动强度大、工效低,在  相似文献   

9.
我场是以茶树种植和茶叶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国营茶场,共有茶园面积2000亩。因茶园面积大,所需劳力多,特别是因采工紧张,粗采滥采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影响茶叶产量与质量,1995年采用机采,使当年毛茶产量达250吨,超过历史最高水平,比1994年130吨增长92.3%,提高产量的同时也提高茶场的经济效益,提高职工的生产积极性。一、推广机采益处多1.机采可节省劳力,提高功效,降低成本。茶叶生产季节性强,采茶用工多,引进机采后,原来需200多人才可完成的采摘任务,现只需25人左右就可完成,可节省87.5%劳力。机采平均台时产量达400公斤…  相似文献   

10.
浙江珠茶主产区的嵊县和新昌县,自1991年开始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采茶与修剪的新技术,两年来的实践表明,机械化采茶显示了不少优越性,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受到了茶农的普遍欢迎。大多数购机的茶园承包户和茶场认为,机械化采茶有四个方面的优点:一是能够集中作业,避免采雨水叶;二是采摘费用低,仅为  相似文献   

11.
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战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国内外茶叶生产机械化发展概述 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我国茶园生产机械的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的历程。从50年代起就开始了采茶机的研究工作,70年代取得重大突破,生产出多种实用型采茶机械,但因配套动力不理想,刀片、软轴易损等问题,未能推广使用。80年代我国采茶机械研究进入新的时机,采茶机、修剪机、重剪机都有了质的提高,推广力度大,由于当时茶树高低不平,机械性能不稳定,加上80年代和近十年来进口机械增多,国产采茶机受到冲击,目前在使用的采摘机械,多为Et本所生产,但这种引进的采茶机械价格昂贵,国内只有极少数有经济实力的茶叶生产食业买得起。  相似文献   

12.
近十年来我省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的速度递增、茶叶生产所需劳力逐年增大,劳力问题日愈严重,采茶用工约占整个茶叶生产用工的55%,在采摘上实现机械化意义重大。但多年来国内在研制和推广采摘机械上争议颇大,而我省茶叶界还未开展过这方面工作,因此,作者认为实现采茶机械化的途径应该为:品种→茶园管理→适用机具研制→鲜叶分级→适制性加工,加强人员素质培训,使我省茶叶更上新台阶。十一届三中全会之后我省茶叶经济有了迅猛发展,全省现有茶园面积180多万亩,1988年全省茶叶产量为110万担,茶叶总产值3亿多元,十年间茶叶产量以年平均10%。左右速度递增。茶叶作为我省的大宗土特产品,其稳定发展给我省农村经济带来了可喜变化,是我省农村脱贫致富的一条有效途径。随着我省农村经济的进一步改革深入,各种模式的农村经济异军突起,大量劳动力涌入各式规模的加工行业,各种致富门路改变了以往农村的传统经营思想。在江南各省份中,福建人口原本就最少,在现代经济状况下,我省茶叶劳力问题已日愈突出。茶作为季节性植物,生产期短,劳动力集中,特别是在采摘期间要集中大量劳动力适时采摘鲜叶,近年来我省茶园的劳力投入与我省茶叶的迅猛发展愈来愈不相适应,大量的茶叶无法适时采下,造成叶质粗老、品质下降。据估计,我省千亩以上的连片茶园每年因无法采下的鲜叶损失不少于百担,加之鲜叶粗老所带来的损失是惊人的。另一方面采茶工资近年来也呈直线上升趋势,仅以我所为例,1981年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07元/斤,1989年平均采茶工资为0.20元/斤,春茶前期每制一斤干茶单采茶工本费就达2.0元左右。1986年以来,我省已有相当多茶场(厂)分别从江西、安微、湖南、四川、江苏等省招进采茶、制茶工人,以补劳力之不足。因此,研制和推广适应我省茶叶生产特点的采茶机械及相配套的农艺措施,是我省茶叶摆脱目前困境的有效途径之一。据统计,在整个茶叶生产过程中,我国茶叶劳动力分配为:采茶用工为55%,田间管理为40%,制茶5%,由此可见采茶工本费在茶叶成本中所占比例。日本由于在茶园管理、采摘、制茶等方面实现机械化,茶叶生产率比我国高出9倍。一般机采与手采相比,单人采茶机可提高工效5倍,双人采茶机可提高10—20倍,而机采成本仅为手采的20—50%。我国在采茶机械化方面走过了一条极其艰难的道路,从1958年着手研制至1987年前,虽然有十八种不同型号的茶叶采摘机具通过了不同级别的鉴定,但都未能普及应用。“六·五”期间国家经委花费巨大精力,将茶树修剪机及采茶机的研制分别列为重点科技开发项目,组织了安徽农机所,中国农科院茶叶所、祁门茶机厂、苏州动力机厂等单位联合攻关,样机虽都已通过鉴定,但在推广上却遇到重重困难,主要表现为: (1)关键零部件质量不过关,如国产微型动力源及传动部件无法适应采茶机械要求; (2)推广应用缺乏系统性研究实例,农艺措施不配套; (3)机采茶园产量及机采叶质量存在较大争议; (4)单机价格高,一次性投资大。鉴于上述种种原因,国内在研制、推广、应用采茶机具上受到一定限制,一些茶机厂家干脆从日本引进采茶机零部件进行组装生产。30年来国内已有浙江、安徽、江苏、湖南、贵州等省分别进行探讨,我省也于80年代初期从日本引进采茶样机供研制分析。现在随着我省经济发展,在我省推广和应用采茶机械已势在必行,但由于我省在这方面仅作过小区试验探讨,采茶机自身质量及国内茶叶界在机采茶方面的争论使大家感到实现采茶机械化虽然迫切,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感到茫然,为此,仅提出个人的一点想法,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陈汉强 《中国茶叶》1995,17(6):28-29
勇士农场地处广东省徐闻县东北部,是一个以生产橡胶、甘蔗、茶叶、林木为主的国营农场,全场拥有云南大叶种为主的茶园2350亩,其中开采面积1850亩。近年来,茶叶生产上由于手工采茶存在工效低、劳动生产率低而导致经济效益低的“三低”状况出现,手工采茶占用了全年茶园生产总用工的75%以上,而且劳动强度大,管理定额低(1个劳力仅6亩),采摘效率低(一个采工日采鲜叶仅15~20kg),每年6至10月份产量旺季往往出现来不及采摘,甚至丢采而浪费鲜叶的现象,严重影响茶叶产量、质量和经济效益。为了解决采茶上的难题,在粤西农垦局科技处的指导下,1989年开展了在云南大叶种茶园实行机械采茶的技术试验,从1990年起一边继续试验,一边进行示范推  相似文献   

14.
我省茶园机采效益及技术措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1.前言茶业作为我省农村传统支柱产业和丘陵山地农业综合开发的主要项目,是农村生活的主要经济来源,它对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我省茶叶采摘技术相对滞后,特别是绿茶区,茶叶采摘大多以手工采摘为主。加上近年来山区劳力相对缺乏,采茶工资上涨,成本增加,强采、滥采、漏采、不及时采现象较为普遍,使得茶叶产量质量下降,综合经济效益不高,要改变当前这一状况,使我省茶叶生产稳步持续发展,茶叶采摘必须实行机械化采摘,才能省工、省成本、创效益。本文就我省茶叶生产现状,浅谈我省茶叶机采若干问题,旨在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15.
随着茶叶生产的迅速发展和农村劳动力不断流向城镇的明显变化,广大茶区尤其国营茶场采茶女工普遍紧缺,造成采茶误时,直接经济损失严重,同时采茶工资猛涨,制茶成本大幅提高,生产上乱抓滥采,鲜叶合格率低,茶叶品质下降,这些一系列问题严重约束了茶叶生产的大发展。因此在乌龙茶区推广使用采茶机械,走机械化采茶的路子已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6.
黎小萍  陈华玲 《中国茶叶》2008,30(10):22-23
茶叶种类丰富,采摘标准各异,特别是名优茶对鲜叶采摘要求非常高。手工采茶虽然耗工、效率低,但对各类茶叶的采摘标准及留叶采技术比较易于掌握,采摘的鲜叶精细、质量好,所以目前我国名优茶生产基本采用手工采摘。受近几年退耕还林和粮食直补等政策的实施及民工就业渠道拓宽等各种因素的影响,茶园面积增加而采茶工人减少,使茶叶采工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相似文献   

17.
江苏花山集团有限公司玉泉茶叶分公司是江苏省苏南地区茶园机械化采摘的代表性茶厂,茶厂实行全年机械化采摘,但在茶园的修剪、除虫、除草、灌溉等茶园管理环节机械化程度不高。本文通过对南京高淳玉泉茶厂生产现状、效益的调研和分析,探索苏南地区机械化采茶的利弊、可能性和途径。  相似文献   

18.
机采茶园是指大宗茶类使用机械采摘的茶园。实行机采是节约用工,降低采摘成本,保障大宗茶类品质,提高茶叶产量的高效低耗生产技术。但目前的采茶机只适合于采摘大宗茶类,名茶还是要用手工采摘。近年来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名茶需求量增加,名茶的生产已成为部分茶场的重要项目。怎样处理好机采与名茶生产的关系,机采园能否采摘名茶、怎样实现机采茶园的名茶优质高产、采摘名茶后又怎样进行机采等等一些问题已成为当前许多茶场在生产上急待解决的技术问题。本文依据试验结果与生  相似文献   

19.
福建省宁德地区1990年茶业工作会议于8月16至18日在福鼎县召开.参加会议的有地区及九县市的茶业管理局、茶叶技术推广站、重点茶场及省茶科所等单位.会议主要针对茶园低改和推广机械化采茶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20.
临安市通过几年的实践证明,实行机械化采茶,不仅能提高工效,增加效益,还是节省大批劳动力,缓解采摘洪峰,缩短采摘周期,保证鲜叶质量的一个关键性措施。1 采茶机用在缓坡茶园中的工效临安市青山镇坎头村章建春承包84hm2茶园,全部茶园为缓坡地,坡度5-12度。是蒸青茶定点的原料基地,除早春采一部分名优茶外,全年茶叶全部实行机械化采茶,配备一台V8NEWZ2双人孤形采茶机,价格8500元/台。一台采茶机正常情况下采茶需5人同时工作,二人采茶,一人在后面拉茶叶袋,另二人将采满鲜叶的茶叶袋扛到山下,倒在大的竹篓里(运鲜叶费用不计算在内)。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