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孔凡斌 《林业科学》2007,43(1):95-101
回顾和分析生态补偿机制的理论基础及研究进展,剖析退耕还林(草)工程主要经济政策、成本结构和补偿现状,指出当前补助政策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从补偿主体、补偿对象、补偿标准、补偿期限以及补偿资金筹措等几个方面探索建立我国退耕还林(草)生态补偿机制的可能途径;提出建立退耕还林(草)工程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和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2.
分析了当前退耕还林政策在实施中出现的几种问题和对策,指出了市场激励机制对退耕还林政策实施效果利好的作用,提出了退耕还林工程生态补偿机制的主要内容和具体补偿措施,肯定了建立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法律机制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指出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对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退耕还林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4.
李萍 《绿色科技》2014,(1):231-232
指出了建立并完善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对调动农民参与生态建设、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对退耕还林相关的经济补偿机制进行了分析和研究,总结了已有的实践经验,探讨了经济补偿机制对退耕还林工作的深远意义。  相似文献   

5.
农民对退耕还林工程满意程度及影响因子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退耕还林工程为背景,以参与式造林质量控制的研究与创新项目要求为依据,对平山县上三汲乡河渠村农民退耕还林状况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农户对退耕还林政策的满意程度依次取决于国家的补偿政策、经济收入调整、村民的文化程度、还林的技术要求程度、还林树种选择、对政策的了解程度等。并对这些因子进行了量化分析。提出了提高农民退耕还林积极性的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6.
对我国“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学和经济学的理论依据进行了探索。在生态学上,退耕还林主要是为了减缓和改善不断恶化的生态环境;在经济学上,从农民、享受生态效益的主体以及国家的角度分析了政策的经济学上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7.
退耕还林补偿问题研究综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国内退耕还林工程补偿问题相关文献的研究, 阐述了退耕还林工程经济补偿的研究现状, 分析了已有研究取得的成果以及存在的不足, 并展望了该研究领域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退耕还林工程实施过程中的寻租行为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我国退耕还林工程中的“毁林造林”现象为例,从经济学视角分析林业部门寻租行为成因,得出林农法律意识薄弱、林业部门收益不足、政府监管不完善等是产生寻租行为的主要动因,据此提出依托明确的林地产权界定提升农民对土地物权意识、加强对地方林业部门支持力度、完善生态补偿政策和司法监督机制等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研究   总被引:62,自引:3,他引:62  
以会泽县和清镇市为例 ,通过 1 0个乡镇 ,2 9个村委会 ,2 0 0多个农户 ,1 6 0多个非农户的调查 ,取得第一手资料 ,分析退耕还林对退耕农户的影响 ,结果表明 :第一 ,在接受补偿的这 5~ 8a里 ,退耕农户的收入将明显提高 ,激发了农民退耕的积极性。但受比较经济利益的影响 ,大部分退耕户重补偿政策的优惠 ,轻管护林子的义务 ;第二 ,退耕后绝大部分农民并无兴趣提高土地的集约化水平 ,他们对国家的补贴依赖性强 ,一旦停止钱粮补助 ,林地还未到效益期 ,将失去生活来源。因此 ,建立和完善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 ,对进一步调动农民和相关部门参与生态建设的积极性 ,巩固退耕还林成果 ,持续开展退耕还林工程具有重要意义。文中对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及运行进行了初步探讨 ,提出了建立和完善西部退耕还林经济补偿机制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阐述了永平县退耕还林工程情况及取得的成效。结合永平县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提出了进一步明确政策、分区施策分类补偿、支持新型农业主体参与退耕还林、创新机制实现规模化经营、加强宣传引导等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