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作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主要就植物的抗旱基因包括渗透调节、保护酶体系、抗旱基因及遗传特性等方面对植物抗旱机理的研究进行了综述.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基因,有助于了解植物的抗旱机制.以期为我国节水抗旱农业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2.
越来越多的抗旱相关基因已经被克隆和用来提高植物抗旱性.按照抗旱基因的功能,可以把植物抗旱相关基因分为两大类:第一类基因编码在植物抗性中直接起保护作用的蛋白质,属于功能基因;第二类基因编码在信号传导和逆激基因表达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蛋白质因子,属于调节基因.本文综述了近年来逆境胁迫下植物抗旱相关基因的克隆、功能验证以及应用等方面的一些最新进展,以期为抗旱分子机制的研究和分子育种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谷子WRKY转录因子基因家族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谷子是抗旱研究的模式植物,谷子基因组测序的完成,为分离鉴定谷子抗旱基因提供了便利,WRKY基因参与植物非生物胁迫应答,在植物抗旱方面也发挥重要作用。为分离鉴定谷子WRKY类抗旱转录因子基因,从而为谷子抗旱机理研究和抗旱育种提供参考。[方法]采用生物信息学方法,对谷子转录因子SiWRKY基因家族进行了分离鉴定和表达分析。[结果]我们发现,谷子基因组中存在103个WRKY基因,分布在谷子的9条染色体上,根据在染色体上的位置命名为SiWRKY1-SiWRKY103。[结论]80%的谷子WRKY基因在干旱胁迫后上调表达,表明其参与谷子抗旱机制,为植物抗旱研究提供了候选基因。  相似文献   

4.
梁红艳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1):4725-4726,4728
[目的]克隆新疆三芒草DREB基因片段。[方法]利用PCR技术和RACE技术,从新疆沙漠边缘抗旱植物三芒草中克隆抗旱相关基因DREB片段。[结果]研究克隆到了4个DREB基因片段。[结论]该研究为进一步获得DREB基因全序列和研究植物抗旱分子机理、培养抗旱作物品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5.
综述了影响植物抗旱性的各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抗旱基因工程上的应用现状。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逆境因子。人们对植物的抗旱性进行了多层次研究,并从各种生物中鉴别和定位了几十种与提高抗旱性相关的基因,为从分子水平上研究植物的抗旱性奠定了基础。近年来,人们发现了更多的抗旱基因,对已知抗旱基因也有了更深入的研究,并成功转化了多种不同类型的植物,提高了其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6.
姚晓华  张志斌 《广东农业科学》2011,38(14):129-131,137
大麦HVA1基因编码的蛋白属于第3组LEA蛋白,其在植物的抗旱和耐盐性方面有重要作用.国内外学者对该基因的结构、功能以及转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性进行了深入的研究.根据近年的研究结果,对HVA1基因同源性序列的克隆、表达特性以及转HVA1基因植物的抗旱、耐盐性检验等方面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7.
[目的]克隆新疆野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甜菜碱醛脱氢酶(betaine aldehyde dehydrogenase,BADH)基因,为进一步研究其抗旱功能奠定基础.[方法]利用同源克隆法和RACE方法扩增获得新疆草原区强抗旱植物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并将其构建到植物表达载体pBI121上.[结果]克隆获得的新疆野生沙生冰草抗旱相关基因BADH全长1 422 bp,编码区序列全长为1 182 bp,GenBank注册号为GU181396.1,并成功构建了植物过表达载体.  相似文献   

8.
干旱对植物的伤害及植物的抗旱机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黄升谋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22):10370-10372
论述了干旱对植物的伤害,并从气孔调节、渗透调节、活性氧的清除、膜蛋白的保护、植物激素的调节等方面综述了植物的抗旱机制.同时也对抗旱相关基因的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9.
粮食与环境是人类生存的主题。随着全球人口的增长,粮食和环境问题日益突出。改善环境,有效地利用土地提高作物产量,迫在眉睫。近年来,一大批与植物抗旱、耐盐有关的基因相继得到克隆,植物转基因技术有了重大突破,这为有效利用旱地及盐碱地提高作物产量,治理盐渍化及荒漠化土地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文章综述了影响植物抗旱、耐盐性的各相关功能基因的研究进展及其在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良植物,改善生态环境方面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0.
植物抗旱基因工程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综述了植物耐旱的生理机制、调控途径、耐旱相关调控蛋白和基因等方面的研究成果,提出抗旱育种工作中抗旱评价指标的选择可根据植物的特点、研究目的来确定,也可采用单因素与多因素进行对比综合分析来确定,指出今后抗旱育种工作重点仍为探索植物抗旱机制方面。  相似文献   

11.
SLPIN6基因是番茄PIN家族一员,番茄PIN家族是一类生长素运输体蛋白家族,调控生长素极性运输.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改变植物生长素极性运输平衡,影响植物抗旱性.团队前期研究发现SLPIN6基因在干旱胁迫时表达量显著上调,可能参与番茄植株抗旱应答调控.为进一步明确该基因抗旱调节功能,试验采用VIGS方法对SLPIN6基因作沉默处理,通过观察番茄植株抗旱表型及测定抗逆生理指标变化,发现SLPIN6基因沉默后番茄植株与对照相比,沉默番茄植株萎蔫程度加重,抗逆生理指标差异明显,表明SLPIN6基因参与番茄抗旱应答调控,具有抗旱调节功能.  相似文献   

12.
植物干旱胁迫适应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李洁 《广东农业科学》2014,41(19):154-159
干旱是影响植物正常生长发育的一个最重要的逆境因子,水资源日益短缺成为制约农业发展的严重问题.植物对干旱胁迫的响应和适应机制一直是学术研究的热点领域.从植物对干旱胁迫所作出的形态生理反应(植物的根系、叶片的变化、对光和作用的影响)及内部分子适应机制(渗透调节基因、保护酶体系、转录因子等)两方面综述了干旱胁迫下植物的抗旱机理,为我国节水抗旱农业的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和手段.  相似文献   

13.
转基因作物在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及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将外源基因定向引入植物细胞,创造转基因作物新品种,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提高作物产量、改良作物品质、提高其抗旱、耐盐碱能力等方面将具有新的突破。  相似文献   

14.
为了进一步研究Sl WDR204的功能,克隆了番茄的Sl WDR204基因,通过亚细胞定位为研究其功能提供线索,并通过农杆菌介导法,利用RNAi技术获得Sl WDR204基因下调的转基因植株。干旱胁迫试验表明,转基因番茄对干旱胁迫更加敏感,说明Sl WDR204基因正向调控植物对干旱的响应,这一发现为分子育种提供了新的靶标基因,并为阐明植物抗旱的分子机理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谷子抗旱研究进展   总被引:9,自引:3,他引:6  
前人对谷子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抗旱鉴定的方法以及表型特征等形态方面,有关谷子抗旱性分子机制和从谷子中发掘抗旱基因的研究几乎是空白。就植物抗旱的分子机制、谷子抗旱的鉴定方法和分子机理研究进行综述,并对谷子抗旱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6.
诱变育种是利用理化因素诱发变异,再通过选择育成新品种的方法,是选育新品种的有效技术。植物组织培养是指对具分生能力的组织进行离体培养,为现代植物育种创造新的变异体,脱毒原种、繁殖体提供了可能和条件。诱变与组织培养相结合可以将二者的优点综合到一起,扬长避短,加速植物育种进程。报道了诱变结合组织培养在国内外植物遗传育种研究中的应用与进展.从抗病虫育种、抗旱育种、抗盐育种、多倍体育种及基因工程等各个方面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抗旱植物在农村地区干旱气候的适应情况,以抗旱树种植物的栽培工作为例,研究分析这类植物在干热草原和荒漠区生长的形态、生理层面适应干旱气候的特征,探究可以维持水分平衡和正常生长发育的植物种类,并结合山桃、山杏等树种植物具体分析栽培技术要点,致力于做好农村区域的抗旱树种植物栽培管理工作。结果表明,我国农村抗旱树种山桃、山杏在种植的过程中具有较强的抗旱优势,通过探索科学的栽培技术,可达到优化种子处理技术、种植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提高抗旱树种经济效益的目的。  相似文献   

18.
植物抗旱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25,自引:1,他引:24  
干旱严重影响了植物的生长发育,从植物形态结构、渗透调节性物质、脱水保护、代谢调整及抗旱基因的克隆等几个方面,较为全面地探讨了植物抗旱、耐旱的机制及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9.
科宝植物优生素(以下简称科宝)——是采用先进的生物技术,从植物原料中提取出特种有机质.与作物必需的微量元素科学配方.精制而成的高科技生物制品。它能激活作物的优良基因和各种酶的活性.使其恢复优生功能.发挥自身的潜能,促进根系发达,提高光合效率,增强作物抗旱、抗涝、抗盐碱、抗寒防冻、抗药害等抗逆能力。下面是一些用户来信摘录。[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DREB(干旱应答元件结合蛋白)转录因子是AP2/EREBP的一个亚族。由于其过量表达能够提高植物抗旱、耐盐、耐低温、抗冻甚至抵抗重金属等逆境胁迫的能力,因此DREB转录因子基因被作为应用基因工程途径进行植物抗逆性状改良的理想候选基因。本文主要综述了DREB转录因子的结构、功能以及近年来国内外新的DREB转录因子基因的发现及其在培育抗逆性转基因植物中的应用,以期为植物抗逆分子育种改良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