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4 毫秒
1.
乾县苹果营养诊断和施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经调查,供试34个苹果的施肥量和产量变异很大,许多果园施氮肥过多,钾肥太少。经叶分析,N,P,K,F,Fe,Zn的平均含量依次是22.8±2.5g.kg^-1,1.4±0.2g.kg^-1,10.7±2.0g.kg^-1,225±51mg.kg^-1和18.74±12.36mg.kg^-1和Zn的含量低于正常值的果园数分别卤35.3%和58.9%,多数果园N,P,K,营养不平衡,营养三要素的需要顺  相似文献   

2.
在生物量、生产力和水量平衡及养分分析的基础上,系统研究了黄土残塬沟壑区刺槐人工林生态系统的养分循环过程。结果表明:生态系统中养分元素总贮量为N10.940t/hm2,P3.755t/hm2,K154.611t/hm2,Ca169.092t/hm2,Mg18.435t/hm2,S1.487t/hm2;生态系统内养分生物循环遵循Ca>N>K>Mg>P>S的顺序;刺槐生产1t干物质需要从土壤吸收N11.67kg,P0.72kg,K3.66kg,Ca15.08kg,Mg2.25kg,S0.34kg;经过循环利用,生态系统年净积累量N1.8073kg/hm2,P0.2106kg/hm2,K1.3756kg/hm2,Ca2.7881kg/hm2,Mg0.440kg/hm2,S0.0621kg/hm2,根层土壤却年净亏损N89.696kg/hm2,P5.492kg/hm2,K34.479kg/hm2,Ca88.991kg/hm2,Mg15.270kg/hm2,S2.511kg/hm2。此外,所建立的该生态系统的养分动态模拟模型,可用于对各分室养分贮量动态的预测。  相似文献   

3.
应用DRIS法评价苹果树营养状况初探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测定了礼泉县石潭乡16个苹果园果树叶片中N、P、K的含量,叶片中N的含量为1.536%-2.664%,P为0.091%-0.245%,K为1.059%-1.778%,采用DRIS法(诊断施肥法)对果园果树的营养状况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研究地区果树需N、P、K三种养分的顺序是P>K>N。  相似文献   

4.
新疆次宜棉区棉花养分吸收动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新疆次宜棉区高产棉花矿质养分吸收动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全生育期吸收N,P2O5,K2O分别为258.33,107.45,249.09kg·hm-2,分别分配在铃中的为86.75%,81.02%,68.42%,N∶P2O5∶K2O为1∶0.42∶0.96,经济系数0.50。  相似文献   

5.
板栗苗木叶片氮磷钾含量与生长量动态变化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板栗la生苗叶内氮(N)、磷(P)、钾(K)含量和苗高,地径相对生长量随季节(月份)更替的动态变化规律及相互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叶内N,P,K含量随季节(月份)更替呈有规律变化,三者含量均以5月中旬最高(53.36g·kg ̄(-1),1.47g·kg ̄(-1),5.939.kg ̄(-1)),至7月中旬降为最低值(13.31g·kg ̄(-1),0.45g·kg ̄(-1),4.65g·kg ̄(-1)),8月中旬N,P回升为22.369.kg ̄(-1)和1.23g·kg ̄(-1),而K至9月中旬回升为5.54g·kg ̄(-1),之后均呈下降趋势;苗高和地径相对生长量动态变化与N,P,K含量动态变化之间有明显的偶合性。测定苗木叶内N,P,K含量动态变化可为科学培育苗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6.
测土配方施肥技术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测定南京地区马肝上、红淤土、黄土等土壤的养份含量,根据养分平衡施肥估算法,得出水稻在马肝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99.0kg/hm^2、P2O561.5kg/hm^2、K2O64.5kg/hm^2,N:P2O5:K2O为1:0.62:0.66;小麦在江淤土上的目标产量施肥量是N106.5kg/hm^2、P2O279.5kg/hm^2、K2O43.5kg/hm^2,N:P2O5:K2O为1:0.  相似文献   

7.
对黑穗醋栗土壤施K肥和叶面喷施K肥研究表明,施K肥可以明显增加黑穗醋栗叶片中K素含量,并且增加叶片中N素含量,降低P、Mg含量,使树体营养趋于平衡,改善树体潜在缺K问题.从改善树体营养效果来看,土壤施K以每株0.15kg~0.3kg为宜,且萌芽前施入效果明显;叶面喷施效果次于土壤施肥,适宜浓度为0.5%~1%K2SO4。  相似文献   

8.
应用A.GCooper营养液膜技术种植番茄养浓度电导率EC值控制在200-2800us/cm较适宜,随生育期而异,果实膨大期>果成熟期>盛果期>花蕾期,每株番茄全生育期N、P、K、Ca、Mg消耗量分另为8.253、5.637、13.844、6.771和2.635g,水分消耗约50L,主要营养元素的利用率比土壤养分利用约高1倍。形成番茄果100kg埯N0.35kg'P0.24kg,K0.59kg,c  相似文献   

9.
江西农田C、N、P、K平衡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江西农业学报》1999,11(1):9-16
江西省1997年农田N、P、K养分现状为:农田养分支出量为74.3838×104t、P2O521.8874×104t、K2O49.7501×104t。其中粮食作物支出N占73.9%,P2O5占72.7%,K2O占78.0%;投入农田养分N90.67×104t,P2O532.97×104t,K2O40.8×104t,其中化肥N占73.20%,P2O5占88.90%,K2O占60.5%,有机肥在农田钾素供应中仍占有重要地位;江西农田养分平衡状况,氮素有盈余(+21.9%),磷有较多盈余(+50.6%),钾则明显亏缺(-21.9%)。江西农田有机质(C)平衡,估算江西有机质年分解量2253kg/hm2,年生成量5767kg/hm2,年生成量大于年分解量,土壤有机质出现积累。在综合分析现有资料基础上,提出了江西农田养分平衡允许率,N:-5.7%,P2O5:-30%,K2O:-54%。提出减磷、节氮,促进钾氮再循环的增效设想,和控制化肥用量,提高化肥肥效的建议,并提出实施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10.
根据11种矿质元素在成熟期麦茬稻植株中的含量,将其分为3组:①N,P,K,Ca,Mg,含量15-150kg·hm^-2;②Fe,Mn,Zn,含量0.15-15kg·hm^-2;③B,Cu,Mo,含量为0.15kg.hm^-2以下。从不同生育期稻株内的浓度变化看,N,P,K,Ca,Fe,Mg,Mn,Zn,Cu拔节期达到高峰,然后逐渐下降;B元素抽穗前浓度较低,抽穗后上升较快,成熟时达到高峰;Mo拔节  相似文献   

11.
以渭北旱塬永寿县苹果园土壤和养分管理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法、实验法、比较分析法,对研究区果园施肥问题、土壤肥力现状进行深入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果农施肥观念落后、施肥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和随意性,重化肥轻有机肥,肥料结构不合理、忽视养分配比,农户间施肥量、施肥方法、施肥时期、施肥水平差异较大。通过对36个果园土壤养分测定结果显示,土壤平均有机质13.1 g·kg-1、碱解氮83.9 mg·kg-1、速效磷16.7 { mg·kg-1 },速效钾136.4 mg·kg-1,pH 8.13。土壤总体养分表现为“低有机质、低氮、中磷、较高钾、低微、弱碱”总体上土壤肥力质量较差。建议增强科学施肥意识、增施有机肥,用有机肥替代部分化肥,注意“增氮、稳磷,控钾、补微”,协调养分供应,做到测土精准施肥、适期施肥、改进施肥方法、加强土壤管理,为优质果园土壤培肥、科学施肥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12.
为定量年生长周期内猕猴桃树体各器官养分含量及养分携出量,确定猕猴桃果园年养分需求量和合理施肥量,在猕猴桃年生长周期内采集秦美、哑特和华优3个品种猕猴桃树体各器官样品,测定养分含量,计算养分携出量。同时在参照研究区成龄果园树体养分贮藏量的基础上,通过果园养分吸收量推算猕猴桃果园合理施肥量。结果表明:不同品种猕猴桃果实产量、单果质量、单叶质量及叶个数、枝条修剪量间均没有显著差异,各器官氮(N)、磷(P)、钾(K)养分含量亦无显著差异。猕猴桃果园每生长1 kg叶片吸收的养分量为N 2.81 g、P 0.31 g、K 2.13 g;每收获1 kg鲜果移出的养分量为N 1.40 g、P 0.47 g、K 2.23 g;每修剪1 kg枝条移出的养分量为N 3.70 g、P 0.47 g、K 2.94 g。年生长周期内果园因叶片吸收、果实收获、枝条修剪和树体贮藏的总养分量为N 162kg·hm~(-2)·a~(-1)、P 36 kg·hm~(-2)·a~(-1)、K 146 kg·hm~(-2)·a~(-1),其中来自肥料的养分为N 38.0 kg·hm~(-2)·a~(-1)、P 5.4 kg·hm~(-2)·a~(-1)、K 20.0 kg·hm~(-2)·a~(-1)。研究表明,不同品种成龄猕猴桃果园的推荐施肥量均为N 380 kg·hm~(-2)·a~(-1)、P 77 kg·hm~(-2)·a~(-1)、K 87 kg·hm~(-2)·a~(-1),N∶P_2O_5∶K_2O为1∶0.5∶0.3。  相似文献   

13.
为了全面掌握西乡县茶园土壤的养分及环境质量基本状况,采集了西乡县代表性茶园土壤23份,测定了土壤养分和22种元素含量,依据相关土壤环境质量标准,评价了茶园土壤养分及其环境质量,并利用GIS克里金插值法分析了茶园土壤元素的分布情况。结果表明:研究区域茶园土壤pH为4.89(4.10~5.75),有机质为27.71(13.23~59.42)g·kg-1、全氮为1.39(0.74~2.02)g·kg-1;速效氮为62.85(18.70~212.99)mg·kg-1,有效磷为46.39(0.81~163.00)mg·kg-1,速效钾为115.18(50.53~365.00)mg·kg-1,有效镁为404.96(94.41~870.52)m g·kg-1。仅有17%的茶园土壤主要营养诊断指标达到优质高效高产茶园的养分要求。土壤样品内梅罗综合污染指数均值为0.67,土壤环境质量整体处于安全级别,个别茶园土壤的Ni、Cr、Cu和Cd含量略高于风险筛选值。土壤中22种元素...  相似文献   

14.
黄石铁尾矿废弃地刺槐人工林土壤肥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常规方法测定了覆盖混合基质的黄石铁尾矿废弃地的刺槐Robinia pseudoacacia人工林土壤的pH以及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用稀释平板法测定土壤固氮菌和解磷菌数量,分别用比色法、磷酸苯二钠比色法和高锰酸钾滴定法测定脲酶、磷酸酶及过氧化氢酶酶活性.结果表明,刺槐人工林下土壤pH比未种植植物的铁尾矿废弃地低4.7%,土壤的有机质、全氮、全磷质量分数分别为101.5、2.8和1.5 g.kg-1,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质量分数分别为、130.7、16.2和201.8 mg.kg-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而土壤的全钾含量比对照低13.7%.刺槐人工林土壤的自生固氮菌数量与解磷菌数量分别为75.0×105和85.7×105 cfu.g-1,土壤脲酶、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分别为2.7 g.kg-1.d-1、317.6 mg.kg-1.h-1和4.6 mL.g-1.h-1,均极显著高于对照.可见,覆盖混合基质能够提高养分含量,促进刺槐的定居,而刺槐的生长进一步改善了土壤性质,促进了铁尾矿废弃地的生态恢复.  相似文献   

15.
人工针阔混交林择伐后凋落物及土壤养分含量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人工针阔混交林进行择伐试验研究,定量分析人工林择伐前后林地凋落物及土壤养分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择伐后凋落物和土壤各养分元素的含量与择伐前相比均略有降低。凋落物各养分元素N、P、K、Ca和Mg的含量分别下降0.05%、0.05%、0.33%、0.20%和0.03%,但凋落物养分总量明显增加;土壤有机质、全N、水解性N、全P、速效P、全K和速效K分别下降1.9 g.kg-1、0.24 g.kg-1、4.42 mg.kg-1、0.029 g.kg-1、0.67 mg.kg-1、1.21 g.kg-1和28.64 mg.kg-1。  相似文献   

16.
2016—2017年通过田间试验对比研究夏玉米季不同耕作模式下秸秆还田对潮土肥力特征的影响。试验设置:免耕(NT)、免耕(NT)+秸秆还田(S)、翻耕(T)和翻耕(T)+秸秆还田(S)4个处理。结果表明,免耕、翻耕模式下,秸秆还田均显著增加了土壤碱解氮(+6.10 mg·kg~(-1)、+10.66 mg·kg~(-1))、有效磷(+2.76 mg·kg~(-1)、+6.53 mg·kg~(-1))、速效钾(+38.94 mg·kg~(-1)、+47.7 mg·kg~(-1))、有机质(+1.85 g·kg~(-1)、+0.80 g·kg~(-1))含量,及土壤孔隙度(+2.81%、+1.77%),降低了土壤容重(-5%、-3%),促进水稳定性大团聚体(0.25 mm)的形成。免耕、翻耕模式下的秸秆还田均有利于土壤肥力的提高,尤其在免耕模式下土壤容重、孔隙度、团聚体和有机质含量状况得到明显改善。翻耕对大团聚体有破碎作用,不利于有机质累积。  相似文献   

17.
应用RZWQM模型模拟华北玉米土壤剖面水氮迁移及淋溶特征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河北石家庄大河实验站玉米-小麦轮作系统为研究对象,应用RZWQM模型对玉米季土壤剖面水分和硝态氮含量、硝态氮淋溶和氨挥发特征以及作物产量进行模拟,提出控制硝态氮淋溶的玉米施肥方案。设置冬小麦-夏玉米轮作周期施氮量分别为575、400、215、0 kg·hm-24个处理,应用轮作周期施氮量为575 kg·hm-2处理玉米季土壤剖面含水量、硝态氮和产量数据进行模型参数率定,应用其他3个施肥处理进行模型参数的验证。结果表明:率定与验证过程中土壤剖面含水量均方根误差方差分别为0.003 6、0.010 6 cm3·cm-3,4个处理土壤剖面硝态氮RMSE分别为6.56、7.30、3.64、1.53mg·kg-1。在模型参数率定和验证的基础上,开展了RZWQM模型对轮作制度下玉米季土壤硝态氮淋溶和氮挥发的预测,虽然预测结果与实际值存在偏差,但在总体上RZWQM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华北石家庄地区土壤剖面水氮的迁移转化,并且可为日后进一步准确预测和估算更大地区的土壤硝态氮淋溶提供一种便捷可靠的方法。  相似文献   

18.
采集养殖池塘底泥作为环境载体,进行不同浓度孔雀石绿(MG)的单一污染和MG与重金属镉的复合污染,对培养过程中MG及其代谢产物LMG的含量进行测定,考察重金属镉的环境行为对孔雀石绿降解的影响。结果显示,同MG浓度下的单独污染和复合污染中MG的降解趋势几乎一致,MG的降解动力学方程也相似。在含0、0.5、5.0 mg·kg-1Cd的复合污染下,高浓度(2.5 mg·kg-1)MG的半衰期分别为(3.432±0.059)、(3.362±0.041)、(3.456±0.088)d,低浓度(0.25 mg·kg-1)MG的半衰期分别为(4.140±0.042)、(4.318±0.167)、(4.271±0.045)d,表明在养殖池塘等水体底泥环境中,重金属Cd对MG降解产生的影响很小,不会因Cd的存在而使MG的降解复杂化。实验组LMG的检测结果减去对照组的检测结果,得出LMG的存在量,结果表明重金属Cd对LMG的存在量存在一定影响。在高浓度MG组中,LMG的存在量在整个实验周期中都体现为C0.5 mg·kg-1 Cd(LMG)>C5.0 mg·kg-1 Cd(LMG)>C0 mg·kg-1 Cd(LMG),结合前面Cd对MG的降解影响很小的结果 ,分析Cd对LMG存在量产生影响的原因可能在于:Cd对LMG的进一步降解产生了影响,即一定浓度的Cd能够抑制LMG的生物降解,但较高浓度的Cd又对LMG的非生物降解形成更大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9.
为探明秸秆促腐还田条件下沿淮地区不同氮肥运筹对土壤养分及活性有机碳库的影响,为秸秆还田后氮肥的合理施用提供依据,通过沿淮麦田的定位试验,设置4个处理,分别为稻秸还田+腐秆剂(CN52,C/N=52∶1)、稻秸还田+腐秆剂+增基减拔施N肥(CN11,C/N=11∶1)、稻秸还田+腐秆剂+常规施肥(CN17,C/N=17∶1)和稻秸还田+腐秆剂+减基增拔施N肥(CN22,C/N=22∶1),并对耕层土壤养分、不同形态碳素、不同形态碳素有效率和碳库管理指数等进行分析。结果发现:土壤碱解氮以CN17最高,为166.23 mg·kg-1,而土壤速效磷和速效钾以CN11最高,分别为22.12和138.75 mg·kg-1;土壤总有机碳、活性有机碳、可溶性有机碳、活性有机碳有效率和可溶性有机碳有效率均以CN11最高,分别为15.52 g·kg-1、11.87 g·kg-1、38.04 μg·kg-1、76.49% 和0.25%;土壤碳库管理指数也以CN11最高,为204.19;土壤养分含量、碳素有效率与土壤碳库指数的相关性最高。总之,沿淮地区稻秸促腐还田施用氮肥调节土壤初始C/N至11时,土壤养分含量、有机碳中活性组分含量及其有效率和土壤碳库管理指数的提升效果最大。  相似文献   

20.
安徽毛竹林生产力与土壤养分关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常规的样地调查法,对安徽6个主产地的毛竹林土壤养分与生产力关系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不同产地毛竹林生长及其生产力水平差异明显,林分平均密度为2 298~3 496株.hm-2,平均胸径9.0~10.8 cm,平均立竹度0.21~0.34,林分生物量54.7~94.6 t.hm-2;土壤容重多数在1.20 g.cm-3以上,有机质含量25.6~40.2 g.kg-1,全氮1.62~4.56 g.kg-1,全磷0.61~0.92 g.kg-1,有效氮56.5~78.8 mg·kg-1。相关分析显示毛竹林生物量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立竹度与土壤有机质、土壤全磷和全钾呈显著正相关。改善土壤物理性、提高土壤肥力特别是有机质含量是促进毛竹林优质丰产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