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正>近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组织抽检水果及其制品、保健食品、食用油、油脂及其制品、乳制品、豆制品等5类食品459批次样品,抽样检验项目合格样品452批次,不合格样品7批次。根据食品安全国家标准,个别项目不合格,其产品即判定为不合格产品。  相似文献   

2.
湿地是以水为载体的重要生态系统和生存环境,水是支撑社会经济系统和自然生态系统不可替代的重要资源和关键性因素。保护好珍贵的湿地水资源、协调好水资源利用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关系是亟待解决的问题。该研究选取包头黄河国家湿地公园南海湖片区为研究对象,对片区的水体环境质量进行分析。在研究区内共布设5个监测样点,完成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等指标的检测,运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实验结果进行评价。南海湖片区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坝南中部鱼塘和西北湿地水质属于合格级别。农田退水和生活污水是湿地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河流域阿拉尔垦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土壤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洪毅  贡璐  刘曾媛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163-8165,8167
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已成为土壤科学的研究热点,开展干旱区绿洲土壤质量评价对绿洲土壤生态系统的开发与保护具有重要意义。以塔里木河流域阿拉尔垦区为样区,选取10年棉田、25年棉田、人工林、天然林、荒草地、撂荒地、盐碱地等7种不同土地利用类型采集土样,综合考虑土壤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分析了12个指标。在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的基础上,构建土壤质量评价最小数据集,通过土壤评价指数进行阿拉尔垦区的土壤质量评价。不同土地利用方式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和酶活性均存在一定差异;研究区不同土地利用类型的土壤质量评价结果为天然林人工林10年棉田25年棉田荒草地撂荒地盐碱地。垦区内部的土壤质量优于垦区外围。  相似文献   

4.
一、农艺配套 1.品种选择机采棉种植对品种要求较高,要满足中早熟、株型紧凑、吐絮快而集中、吐絮畅而含絮力中等、下部节间短、不易倒伏,同时果枝始节高度20厘米以上等条件。阿拉尔片区机采棉品种以新陆中36号为主。2.种子处理种子质量是保证出苗率为基础,加工出的种子通过机械精选、人工粒选,确保种子活力强、饱满、大小一致,健籽率在99%以上,净度98%以上,  相似文献   

5.
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产量结构与棉铃空间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6.
针对从凭祥出入境检验检疫局辖区进口的越南预包装小食品的卫生质量情况,提出加强监管的措施,保证进口食品安全卫生。按国家标准方法检测沙门氏菌、志贺氏菌、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总数、大肠菌群等微生物指标;按标准要求检测酸价、过氧化值、铅、砷、汞、铜等理化指标。结果表明,共检测238批,检出不合格32批,不合格率13.44%,不合格原因主要是菌落总数超标24批,过氧化值超标8批。  相似文献   

7.
2005年通过对阿拉尔片区高产棉田的调查和分析,得出高产棉田的棉铃空间分布特征是以中、下部内围铃为主体的内层和以高产棉田产量潜力所在的上部铃和外围铃为产量结构的外层.认为内围铃是高产棉田的基础,外围铃是高产棉田的潜力.  相似文献   

8.
对我国食用槟榔的卫生质量调查发现,微生物含量超标和添加化学防腐剂是导致食用槟榔产品不合格的主要原因。建议合理应用辐射杀菌技术,规范生产工艺,提高从业人员素质,以提高食用槟榔的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9.
[目的]全面了解山东省食品质量安全的总体情况,发现其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食品安全监管工作提供理论支持。[方法]对2016—2018年上半年山东省食品安全监督抽检相关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16—2018年上半年全省共完成840 786批次食品的监督抽检工作,检出不合格样品24 645批次,总体合格率为97.1%。其中,蔬菜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餐饮食品、豆制品合格率低于96%;婴幼儿配方食品、速冻食品、乳制品和特殊医学用途配方食品合格率高于99%。[结论]食品添加剂超标和农药残留不符合标准为主要的食品安全问题,二者合计占不合格样品总量的50%以上。  相似文献   

10.
对市售瘦肉精三联快速检测卡进行了质量检测及稳定性评价,以期为评价和控制快速检测卡质量提供依据。根据国家规范,采用空白基质加标制备盲样,并验证盲样的均匀性和稳定性,对瘦肉精快检产品进行评价测试,系统性地研究产品评价过程中温湿度、前处理、贮存时间等条件对性能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瘦肉精快检产品在温度为0℃和35℃贮存时的检出率分别为84%和96%,湿度为42%和80%时的检出率分别为96%、82%,在7月和12月时的检出率分别为95%和96%,快检产品在模拟振动和不振动条件下的检出率分别为93%和96%,样品前处理加热温度为80℃和100℃时的阳性率分别为89%和98%,不同基质样品包括猪肉组织和猪尿液时的检出率分别为81%和96%,不同操作熟练程度时的检出率分别为82%和96%。由此可知,通过对快检产品设置不同温度水平、贮存条件和样品基质等变量因素,阐明了多种因素对快检产品稳定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冯爱青  胡秋娈  崔娟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5):6163-6164
[目的]研究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提取工艺。[方法]以豫西山区的槐豆为原料,研究热水提冷析出法提取芦丁的最佳工艺条件,并对产品进行质量鉴定。[结果]槐豆中天然芦丁的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为:在粉碎槐豆中加入8倍量的水,浸提30 min,抽滤,再加入5倍量的水,浸提20 min,抽滤,滤液静置10 h,析出沉淀,过滤,干燥得到粗芦丁,将粗芦丁用甲醇进一步浸提得到纯度高达48.0%的精制芦丁。该工艺提取率达18.0%,高于传统的碱提酸沉法2倍。经验证提取的芦丁的性质、结构与标准品芦丁一致,符合质量要求。[结论]从槐豆中提取的芦丁产品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相似文献   

12.
利用聚合酶链式反应法(PCR法)对反刍动物饲料产品(预混料、精料补充料、全价配合料等)和动物源性饲料产品(鱼粉、肉粉等)共计350个样品进行了牛羊源成分检测.结果表明,有3个样品检出牛和/或羊源性成分,牛羊源性成分检出率0.86%.其中,反刍动物饲料产品310批次,牛羊源性成分检出率为0.97%;动物源性饲料产品40批次,均未检出牛羊源性成分.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陕西省生产领域化肥产品质量状况,为全省农资监管工作提供科学依据,对2017—2018年陕西省生产领域专项监督抽检的165批次化肥样品总体情况、不同化肥种类检验情况和不合格项目等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尿素、硫酸铵、磷酸二铵抽检全部合格;复合(混)肥料、掺混肥料、过磷酸钙产品质量明显下降;不合格项目主要集中在单一养分(即总氮、有效磷)含量低于国家标准或产品明示值,氯离子、游离酸等有害成分含量超出国家标准值。在今后的监督抽查工作中应加大复肥产品抽样量,优化监督检查方案,加大市场不合格产品处罚力度,全面提高全省化肥产品质量。  相似文献   

14.
选用126份黑龙江小豆种质资源,观察记载供试小豆资源农艺性状,并结合通径与聚类分析研究每种表型性状。结果表明,126份小豆品种资源表现一定变异性,供试小豆资源变异系数9.31%~58.18%,平均变异系数28.85%;多样性指数2.05~1.72,平均多样性指数1.94,供试资源具有较大变异性及多样性。由相关性及通径分析可知,直接调控单株产量的性状有主茎粗、株高、荚长、粒长、单荚粒数,通过聚类分析将供试小豆资源分为6个类群,分析不同类群特点,为小豆品种筛选及群体构建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5.
王苏南  黄评  刘锋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3):1257-1259
[目的]充分利用厌氧/缺氧/好氧活性污泥法(A/A/O)的脱氮除磷作用和MBR膜生物反应器(MBR)的高效截留与微生物富集作用,提高系统处理废水的能力和保证出水水质。[方法]在中试规模下采用A/A/O+MBR组合工艺处理某豆制品厂废水,同时考察膜生物反应器对出水效果的影响。[结果]试验表明,A/A/O+MBR组合工艺对该豆制品废水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60 d的监测结果显示,在总水力停留时间为12 h时,出水平均COD、氨氮、TP分别为20.80、0.40、0.23 mg/L。处理后出水的各项水质指标均达到《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 8978-1996)1级标准。其中膜分离技术对COD、氨氮和TP的强化去除率分别为23.25%、0.85%和4.13%。[结论]研究可为生产中豆制品废水的处理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6.
应用近红外透射光谱和人工神经网络的豆油脂良莠鉴别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利用近红外透射光谱结合BP神经网络识别未知豆油脂良莠类别的方法。在10 000~3 500 cm-1范围内分别采集合格油、不合格油(精炼垃圾油、煎炸油和变质合格油)的透射光谱,对光谱数据依次作出Savitzky-Golay平滑、基线校正预处理,采用SPSS 11.0抽取出9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达到99.89%)作为神经网络输入神经元,建立3层BP神经网络模型,模型能够有效辨识未知豆油脂的良莠以及不合格具体种类,类别预测正确率为100%。  相似文献   

17.
为了解小豆和绿豆茎基感病部位的真菌组成,采用Illumina高通量测序对小豆和绿豆茎基感病部位的真菌群落结构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小豆和绿豆6个茎基感病部位真菌群落样品测序优化后共得到231个OTU (operational taxonomic units),共同OTU为97个。2种作物茎基感病部位真菌群落中共同的优势菌门为子囊菌门(Ascomycota),优势菌纲为粪壳菌纲(Sordariomycetes),优势菌目为肉座菌目(Hypocreales),优势菌科为从赤壳科(Nectriaceae)。对优势菌属分析发现,小豆和绿豆茎基感病部位镰刀菌属(Fusarium)处于绝对优势,相对丰度分别为32.94%和18.38%。Alpha多样性指数结果表明,绿豆茎基感病部位的真菌群落丰度高于小豆茎基感病部位的真菌群落丰度,但二者真菌群落多样性相似,为进一步研究小豆和绿豆茎基感病部位真菌群落的致病机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出口辣椒调味品检验结果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2003~2004年140份出口辣椒调味品进行感官、理化、微生物等项目检验,不合格17份,不合格率12.2%。糟辣椒、泡椒未见不合格项目,油辣椒、辣椒酱、风味油辣椒不合格率分别为8.1%、9.1%、26.5%。不合格项目是黄曲霉毒素B1和菌落总数,其中黄曲霉毒素B1是油辣椒、辣椒酱、风味油辣椒共同不合格检验项目,菌落总数是风味油辣椒另一不合格项目。  相似文献   

19.
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培养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经试验所筛选出的菌种组合,就4种无机氮源和作为辅料的12种农产品加工中的副产品或废弃物,对苹果渣发酵生产词料蛋白的影响进行了试验研究,并确定了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的配方。试验结果表明,在苹果渣发酵中,可混合使用尿素和硫酸控作为无机氮源,添加量为尿素1、5%,硫酸铵2%。所选12种农产品加工副产品或废弃物均可作为辅料使苹果渣发酵生产饲料蛋白,所得发酵产物粗蛋白提高率均较显著,但选择麸皮与豆饼、菜籽饼、棉籽饼、啤酒糟等配合使用更为合适。  相似文献   

20.
【目的】 研发一种富含豆渣和杏鲍菇营养成分的新型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方法】 以豆渣固态发酵培养杏鲍菇菌丝体作为原料,研究豆渣杏鲍菇菌丝体、白砂糖、黄油、鸡蛋添加量对曲奇饼干品质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和正交试验,感官评定曲奇饼干,确定最佳配方。【结果】 影响豆渣杏鲍菇菌丝体饼干品质的主次顺序为菌丝体、黄油、白砂糖、鸡蛋;以面粉100%计,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最优配方为豆渣杏鲍菇菌丝体6%、白砂糖32%、黄油46%、鸡蛋45%。【结论】 豆渣杏鲍菇菌丝体曲奇饼干的研制改善豆渣食品的口感,营养丰富,产品具有较好的感官品质,理化指标、微生物指标符合国家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