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丰都县位于重庆市中部,地处三峡库区腹心地带,最早于一九五七年成立丰都县林场,至今已发展成为具有法人资格,实行独立经济核算制的六个国有林场事业场所。在计划经济时期,国有林场受国家委托,在利用国有林地资源进行生产经营活动的同时,对指导当地群众植树造林,发挥了重要的示范作用和辐射效应,取得了较好的社会、生态和经济效益。然而,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完善,  相似文献   

2.
河南省某县农民张某(甲方)于1991年以3.5万元价格承包一村集体(乙方)刺槐林地。合同规定.承包期30年,在承包期内,林木归甲方所有。签合同时,张某邀好友李某到场执笔写下合同,并委托李某代为保管合同。2000年8月份,张某曾将该林地树木采伐出售,收入颇丰。见有利可图,李某便托人说合,想与张桌合伙承包该林地,遭婉拒。李某遂于2004年3月份在自己代为保管的合同中“甲方”一栏添加了自己的姓名,然后持变造后的合同书找到乡林业站工作人员,谎称该林地系  相似文献   

3.
浙江不老神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公司所属的林地养鸡基地在当地发挥了重要的示范引导作用。为进一步探索节能高效、综合利用的林地养鸡模式,2011年,公司组织开展了二期林地养鸡技术试验,力争通过试验研究,发展循环生态畜牧业,探索出一套促进当地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的实践经验。  相似文献   

4.
森林资源包括林地资源和林木资源,就林地资源而言,因为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生产资料的社会主义公有制,即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因此,林地作为重要的生产资料,其所有权形式只有两种,国家所有和农民集体所有。在中国,不存在私人拥有所有权的林地。但是,无论是国有林地还是集体林地,都是通过使用权的授予来实现林地的利用目的的。目前林地的使用者主要包括国有林业经营单位,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和其他非公有制林业经营单位和个人。就国有林地而言,除西藏尚存在少量的未确定使用权的林地外,基本上所有的国有林地都通过政府文件授权经营…  相似文献   

5.
林业主管部门最基层单位的乡镇林业工作站 (以下称乡镇林业站 ),在保护和发展森林资源,保护和发展野生动植物资源,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农业、乃至帮助当地林农 (农民 )致富等工作中,承担着极其繁重的任务,发挥了积极作用。那么,当前在县 (市 )、乡 (镇 )机构改革中,乡镇林业站的建设情况如何,机构有什么变化,还存在哪些问题需要研究解决 ?这是我们所关注的问题。为此,我们在了解表面情况的基础上,对河南、湖南、四川、陕西等四省乡镇林业站建设情况,进行了重点调查。从我们调查的结果表明:乡镇林业站做了大量工作,发挥了较…  相似文献   

6.
喀喇沁旗马鞍山林场地处农、林、牧交界地区,林场经营范围内人口稠密、社会情况复杂,人工幼林管护困难。林场根据部分林地靠近村屯的实际情况,对护林工作进行了改革,实行了委托承包管护。他们的做法是林场人员和承包者到实地划分承包地界,然后签订合同。合同规定山权、林权仍归国有;承包者在承包期间林场  相似文献   

7.
正目前,对国有林地经营管理模式的探索处在一个非常特殊而又关键的历史转折期。长期国有国营、政企不分的体制状况,导致了国有森林资源管理主体虚置、经营主体不明、经营效率低下等问题,因此,必须在森林资源管理机制、国有林地经营模式上有所创新。本研究力图以宏观视角,打破企业、行业、区域以及所有制形式等束缚,站在有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泰格林纸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广西国有高峰林场等桉树经营企业进行管护模式调查,总结出“员工+农户”、委托、承包3种管护模式,并就此作比较分析,提出3种管护模式的适用范围:“员工+农户”管护模式适用于林地矛盾较少、人为活动较少、立地条件较差且已达到成熟的林分;委托管护模式适用于林地矛盾较多且突出、林地规模较大的林分;承包管护模式适用于林地矛盾较少、周边社会环境较好、立地条件较好、营林生产易管控的林分。  相似文献   

9.
林业站的工作方式和方法一、林业站的工作方式根据林业站的职能和任务,林业站的基本工作方式,应该是宣传教育、典型示范和行政命令相结合。1.宣传教育林业站面对成百上千户农民,要发动他们参加林业建设,就要靠宣传教育。因此,宣传教育是林业站工作的“第一道工序”...  相似文献   

10.
唐晋文 《中国林业》2010,(12):35-35
集体林地是国家重要的土地资源,是林业重要的生产要素,是农民重要的生活保障。实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把集体林地经营权和林木所有权落实到农户,确立农民的经营主体地位,是将农村家庭承包经营制度从耕地向林地的拓展和延伸,是农村改革的又一次重大突破。受国际金融危机冲击影响,大量农民工返乡,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给农民增收和返乡就业提供了大有作为的空间,将给广大农民带来实惠。  相似文献   

11.
黑龙江省方正林业局从1984年起探索国有森林经营方式改革。第一阶段的改革以三道通经营所管护责任制为试点,成效显著。改革以林地所有权和经营权分离为突破口,科学划分管护区,对职工和林农两类不同责任对象分别实行综合管护经营和联产管护经营。第二阶段改革1998年启动,扩大试点范围,明确改革方向,完善改革内容,包括细化责任制、完善工作规程、林地有偿使用、出台优惠政策、鼓励参与、完善激励机制等。  相似文献   

12.
我国由政府组织规划实施的林业项目普遍缺乏当地社区和农民对决策的参与。利用农村集体林地造林的工程项目的经营关系包含了决策权的分享问题。根据政府、社区和农民生产要素投入的合作互利关系,社区和农民亦具有分享项目决策的权力。"社会林业"新思路改革的措施在于:实行项目的分权规划和建立一系列让社区和群众参与决策的制度;明晰集体林地工程项目的产权关系;确定政府与社区、群众的经营伙伴关系;为当地社区和群众提供决策支持服务系统;组织外部力量为当地分享决策权力提供科学的方法及工具。  相似文献   

13.
2001年 9月 23日,科区敖力布镇林业站柴站长向科尔沁区森林公安分局举报:该镇敖宝营子村苏华家林地内近期无证采伐杨树二百来株,怀疑是苏华自己把树卖了。9月27日,科区森林公安刑警队前往敖宝营子村调查。 经现场勘查,苏华家林地位于敖村东北约1公里,林内被用  相似文献   

14.
松花湖区水土流失的情况和改善意见崔庆涛(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管理局)吉林省松花江三湖保护区是1990年2月13日建立的。保护区面积1.1万平方公里,行政区域辖吉林市的丰满区、桦甸市和蚊河市。1松花湖的基本情况松花湖位于松花江中游,地理座标为:东经1...  相似文献   

15.
边疆国有林区与当地农民联营发展林业,是林业改革上的一大突破。实践证明,这是振兴山区经济,利国、兴林、富民的一条新路子。一、林农联营是一条兴林富民的必由之路。大兴安岭地区是国家重点开发的国有林区,总面积84,700平方公里,其中林地面积526万公顷,林木蓄积5.3亿立方米,现只有铁路两侧的八个林业局开发经营。而漠河、  相似文献   

16.
介绍珠海市城区林地管理和收入情况,以及林业生态建设现状.阐述城区森林资源林权制度历史沿革和管理情况.分析城区集体林地不适宜进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原因,包括城区农业人口已全部转为城镇居民;林地主要为生态公益林地;历次林改不彻底,林地纠纷多等,并提出了将其转变为国有林地经营和管理的途径.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国家和自治区在林地保护管理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出台了一系列法律、法规和规范性文件,使林地管理工作处于前所未有的大好时期。作为山区林场,抓住当前有利契机,扎扎实实做好以下基础工作,林地管理工作必能上一个新台阶。1紧紧依靠《森林法》,维护林权证的合法地位根据《森林法》和自治区人民政府的安排,1989年后,新疆国有山区林场相继取得了当地人民政府颁发的国有林权证,林权证与土地证具有相同的地位和法律效力,凡是按照国家规定,已经取得国有林权证的国营林业单位,不需再办理土地证。同时必须明确一点,不管在林缘下…  相似文献   

18.
美国是世界上林业发达国家之一,美国的林地产权状况和经营政策值得研究。基于文献资料,本章首先介绍了美国林地面积变化状况和林地产权状况,进而分析了国有林经营政策演进情况和私有林经营政策体系,最后提出可供我国林权改革和林业发展借鉴的几点经验,即清晰的林权制度安排和经营策略完备的林权经营政策体系,现代化的林地集约经营水平和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多种经营理念。  相似文献   

19.
蒋卫民 《广西林业》2011,(10):24-25
谋而后动。凭借资源和区位优势,在自己获得发展的同时,如何为当地群众致富增收创造条件?钦廉林场提交了自己的答卷。作为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厅直属大型国有林场,钦廉林场采取富有创造性的“林一草一牧一沼”林下经济循环模式,积极引导、帮扶当地农民利用林地种植牧草,加入林场林下经济循环发展圈,走出了一条立体开发、综合开发、联合发展之...  相似文献   

20.
指出了随着近些年集体林地流转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各地区根据实际情况对集体林地流转工作进一步推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流转效果,盘活了集体林地,既为农民增加了收入,又实现了集体林业的规模化经营。但从实际来看,集体林地流转工作中,各地区在探索集体林地流转模式发展时,出现了集体林地流转"乱象",影响集体林地流转发展的初衷。因此,结合陕西集体林地流转发展模式和现状,分析了陕西省集体林地流转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提出了应明确集体林地流转的性质和内容,为进一步探索集体林地流转的发展提供一定的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