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53 毫秒
1.
蚕蛹作甲鱼饲料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浙江省素称“丝绸之府”,每年在栽桑、养蚕、制丝过程中可获得副产物干蚕蛹2.5万吨以上.据我们分析测定干蚕蛹的蛋白质含量在55%左右;油脂含量约25%;蚕蛹经脱脂后,其蛋白质含量可高达70%以上,是一种很有开发价值的高蛋白动物饲料源,在甲鱼、鳗鱼、河蟹等特种水产饲料上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2.
<正>我国是养蚕大国,蚕茧产量占世界总茧量的70%,居于世界首位。蚕蛹是家蚕生命周期中的一个发育阶段,包括桑蚕蛹和柞蚕蛹。蚕蛹作为蚕茧缫丝后的副产品,通常缫制1 t生丝可得到1.5 t蚕蛹。目前,国内平均每年可以提供近10万吨干蚕蛹。蚕蛹主要由蛋白质、脂肪、甲壳素等营养成分组成,在畜牧养殖、食品营养、医药保健和化工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是一种宝贵的资源,有着非常可观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大量的实验,测定了蚕蛹、茧层的红外吸收图谱,选择了相应波长范围的红外涂料和红外灯泡,在不同温度和不同堆放厚度条件下测定了蚕茧的干燥曲线,并与不采用红外线的干燥曲线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红外线未能够提高蚕茧的干燥速率。实验还测定了0.25—25μm范围内单片茧层的红外线透过曲线,实验结果表明,在所测范围蚕蛹的水分含量很高(约80%),蚕茧干燥的主要目的是除掉蚕蛹中的水分。但茧层包含着蚕蛹,红外线无法穿透茧层对蛹体进行快速干燥。而且,茧层的红外吸收率很低,也不能通过茧层快速吸收红外线热能,然后传给蚕蛹来提高干燥速率。这便是红外线不能提高蚕茧干燥速率的原因。本研究结果得到这一创见性的结论对国内外蚕业界探讨蚕茧干燥的理论与实践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
<正> 缫丝下脚料蚕蛹,在江苏如东显现出可观的经济效益。如东生物制品厂耗时八年,成功地利用蚕蛹研制出复合氨基酸,该项科研成果最近通过了鉴定。 我国是世界最大的产丝国,每年有缫丝厂下脚料——蚕蛹35万吨,巨大的资源未能充分发挥其内在价值、大部分蚕蛹被当作饲料、肥料处理,既浪费了资源,又污染了环境。据分析,蚕蛹中含有极高的营养成分,其蛋白质含量为60%,脂肪为30%。这些年来,日本从我国以低价大量收购脱脂蛋蛹,他们从中开发了蚕蛹蛋白和蚕蛹复合氨基酸返销我国,返销价高于原料收购价几十倍。  相似文献   

5.
活蛹缫丝是蚕茧不经过烘茧、煮茧直接缫丝的新工艺,从蚕蛹资源开发利用的角度,考察蚕蛹经过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处理后,其主要组分含量与性状变化。活蛹缫丝工艺中,机械脱衬造成蚕蛹质量损失约12.21%,但蚕蛹中蛋白质和油脂2种主要组分的比例无显著变化,质量比仍保持在1.20~1.23∶1。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蛋白的不良气味明显变淡,而理化性状则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经缫丝和机械脱衬后的蚕蛹蛋白几乎完全变性,但缫丝后的蚕蛹蛋白的乳化性和溶解性最好。活蛹缫丝工艺各个流程取样制备蚕蛹油脂的化学性状(如酸价、碘值、过氧化值、皂化值等)也发生一定程度的变化,其中机械脱衬后蚕蛹油脂的酸价和过氧化值升高,不饱和度降低,使粗制蚕蛹油的品质下降。研究结果表明,活蛹缫丝工艺中的机械脱蛹衬与传统缫丝工艺机械脱蛹衬相比,同样会造成蚕蛹主要营养组分损失,并对蛹蛋白质和油脂的性状有不利影响,因此活蛹缫丝的蚕蛹仍不适于作为高档食品开发的原料。  相似文献   

6.
<正> 种桑养蚕,蚕茧缫丝,这是传统的蚕业生产结构。我国年产桑蚕茧30多万吨,将有26万吨的蚕蛹可供利用,目前多作为饲料未能充分发挥效益,一些蚕区将蚕蛹提取蛹油,蛹粕制成蛋白粉,部份供出口;另外如陕西、黑龙江等用蚕蛹粉制成复合氨基酸作为滋补品或药用。蚕蛹不但营养丰富,它本身又是一个活的生化工厂,可以提取多种生理活性物质;进一步发展将成为生物工程的  相似文献   

7.
陈锦祥  朱跃星 《蚕业科学》1993,19(4):238-241
<正> 本文论述了蚕茧干燥的特点,并利用含湿(hd)图论证了热风温度是影响蚕茧干燥速度的首要因素。认为提高初干热风温度可以明显增强现行蚕茧干燥室的干燥能力。现简报如下。 1 蚕茧干燥的特点 蚕茧由多孔性的纤维(茧层)和生物体(蚕蛹)组成,前者含水率低,约为12%—15%,后者却高达70%以上,且其中的绝大多数水分都要在干燥过程中除去。可见,蚕茧干燥的主体是蛹体。这也决定了蚕茧的干燥特征曲线接近蛹体,而与茧层不同。即在恒定的干燥工艺下,蚕茧干燥的特征曲线上明显地存在着预热、等速、第一减速、第二减速这四个阶段。等速干燥阶段的特点是,干燥速度快、蚕茧感温与热风温度的差距大、且干燥速度  相似文献   

8.
一、蚕蛹资源,蚕蛹化学组成和营养价值我省是全国五大蚕区之一,若以每年鲜茧产量为130万担计,那么可得干蚕蛹约19万担,这为我们开展蚕蛹综合利用提供了丰富的资源.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脂肪和碳水化合物.未脱脂蛹干物内含粗蛋白为55-60%,粗脂肪为25-30%,糖类为2-4%,几丁质2-3%.从这几个数字可以看出,  相似文献   

9.
<正> 发挥资源综合利用效益是我国社会主义的基本经济政策,我国蚕茧生产650万吨,出丝率12%左右,其中蚕蛹占蚕茧85%,如加以充分利用其效益可与生丝比美,除蚕蛹外尚有大宗的蚕沙、蚕蛾、桑果、桑枝等,如能充分利用潜力是很大的。从一吨蚕蛹通过多层次的深加工大有可为,目前仅生产饲料或食品,每吨效益400元而已,第二个层次  相似文献   

10.
水产动物鱼粉代用品的开发和利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对近年来水产动物鱼粉代用品的研究情况作一综述,拟为广辟水产动物蛋白质饲料资源提供依据。一、用动物性蛋白质代替鱼粉1.无脊椎动物副产品(1)蚕蛹粉和蚕蛹粕:蚕蛹是蚕茧制丝后残留物的干燥后产品,蚕蛹粕是蚕蛹脱脂后的残粕。二者均为优质的蛋白源,蛋氨酸含量高达2.9%,赖氨酸含量与进口鱼粉大体相等,色氨酸含量约比鱼粉高70-100%,富含B族维生素。以鲤鱼使用最多.对鳟鱼的饲养价值不亚于北冰洋白鱼粉。(2)蚯蚓粉:干物质中含粗蛋白66.3%,含粗脂肪7.9%。其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与秘鲁鱼粉相仿。(3)蝇蛆粉:含粗蛋…  相似文献   

11.
<正>我国是养蚕大国,年产蚕茧65万吨,占世界总茧量的70%,其中鲜蚕蛹产量可达50万,烘干后可得干蚕蛹12万吨,具有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据测定鲜蚕蛹含粗蛋白51%,粗脂肪29%,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角甾醇等物质。蚕蛹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都  相似文献   

12.
一种提取蛹蛋白的新方法初探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本试验以蚕蛹为原料,用石油醚浸出法提取蛹油制备脱脂蛹,然后采用有机溶剂法,以30%乙醇生理盐水为溶剂提取蛹蛋白,并对蛹蛋白的质量进行了检测。研究结果表明:脱脂蛹的含量约占干蛹含量的70%;提取蛹蛋白最佳抽提条件为:温度70℃、浴比1:15、时间2h,蛹蛋白的得率为8.47%;蛹蛋白的颜色为浅褐色.几平无蛹臭味.  相似文献   

13.
脂肪是蚕蛹的主要营养成分之一。对我国家蚕原料茧生产中每年产生的12万t干蚕蛹以及野蚕类蚕茧生产中的蚕蛹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将有助于实现传统养蚕业的优化升级和为人们提供优质油脂保健食品。随着蚕蛹油脂的应用向多元化发展,对蚕蛹油脂组成及加工利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也不断进步。本文概述近年来国内外在家蚕和部分野蚕的蛹油脂组分及加工利用方面取得的主要研究进展,并提出未来该领域的重点研发方向。今后应在对蚕蛹脂肪酸组成分析的基础上,进一步阐明蚕蛹油脂的特性及组成特征;将作为保健食品、医药品和化妆品原料的蚕蛹油脂,推向蚕蛹油脂精制及高端食用保健油脂的研制与开发。  相似文献   

14.
<正> 我们从脱脂蚕蛹中提取纯化复合氨基酸。产品为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经浙江农业大学蚕学系日立835—50型氨基酸分析仪测试,样品中含有17种氨基酸,总量达71—75%(测试样品未经干燥处理),其中必需氨基酸占总氨基酸量的40%,产品得率为蛹蛋白的21.6%(以脱脂干蛹计则为12.9%),同时还回收了结晶酪氨酸。蚕蛹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以干物计占占脱脂蛹的60~70%。蚕蛹蛋白含有各种氨基酸,特别是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含量丰富。各种氨基酸的分布均匀,营养价值高,是较为理想的复合氨基酸原料,并且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所以提取的复合氨基酸属优质氮源,可作为强劳动作业人员,野外工作  相似文献   

15.
蚕蛹为蚕蛾科家蚕的蛹或天蚕蛾科柞蚕、蓖麻蚕的蛹.全国养蚕地区均产.主要由从缫丝后的蚕茧中取出,洗净用,或干燥备用.其中家蚕蛹味甘、成、性平.  相似文献   

16.
<正> 近年来,世界丝绸产销取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1993年世界桑蚕茧产量达86万吨.生丝产量8.4万吨,其中,中国蚕茧为60万吨,蚕丝产量6.9万吨,分别占世界产量的70%和80%左右,中国贸易出口额约30亿美元,占世界贸易量的40%。  相似文献   

17.
我国是养蚕大国,年产蚕茧65万吨,占世界总茧量的70%,其中鲜蚕蛹产量可达50万,烘干后可得干蚕蛹12万吨,具有可观的开发利用价值。据测定鲜蚕蛹含粗蛋白51%,粗脂肪29%,还含有维生素A、维生素B2、维生素D及麦角甾醇等物质。蚕蛹含有18种氨基酸,其中8种人体所必需的氨基酸都高于大豆,另外还含有铜、铁、锌、硒等微量元素。由此可见,蚕蛹是很好的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8.
我国蚕蛹综合开发现状与前景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4  
夏未铭 《中国蚕业》2003,24(1):12-15
蚕丝业是我国传统的创汇产业,建国以来蚕丝产品出口创汇累计达300亿美元,对我国经济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2000年全国产茧45.5万t,生丝约6万t.2001年中国国家经贸委发布的《茧丝绸行业“十五”规划》中预计到2005年,蚕茧产量达到55万t,生丝产量达6.2万t;到2015年,蚕茧产量将超过60万t,生丝年产量将达到8万t以上。通常缫制1t生丝可得1.5t干蚕蛹,蚕蛹产量非常可观。同时随着蚕丝业的进一步发展,蚕蛹的产量将会更大,因此开发利用蚕蛹资源具有重要的意义与广阔的前景。  相似文献   

19.
原料茧进行干燥的目的有二:杀死茧内的蚕蛹,避免蚕茧在短期内发蛾出蛆;发散茧内部分水分,使茧内不致发霉,便于贮藏。但进行干燥的最大意义是不降低原料茧的工业价值,保全茧质适应缫丝生产的要求。因此,对原料茧在干燥加工过程中变异情况的瞭解,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只有这样,才能求取到合理的干燥工艺设计,使茧子的解舒不致恶化或少恶化,而有利于缫丝生产。蚕茧的干燥进程蚕茧干燥的过程由两个阶段组成:蚕茧表面水份蒸发和水分从茧层内部及蛹体内层向其表面传递(扩散),蚕茧烘干过程中,蛹体蒸发的水分约占整个蒸发量的70—80%,而鲜茧茧层水分约占10—20%上下。作者曾以鲜茧置于红外线烘干器中,用摄氏100°左右温度实测不同单位时间内水分蒸散量,从实验结果可以分析出蚕茧干燥进程由四个彼此按序进行的阶  相似文献   

20.
肖建京 《蚕学通讯》2006,26(2):22-22,48
蛹虫草又名北冬虫夏草、北虫草、蛹草,虫草属的模式种,是极具药用和滋补价值的食用菌。经现代药理、药化和临床应用研究证明,其药用成分和功效可与冬虫夏草相媲美。利用桑蚕蛹栽培的蛹虫草,全草入药,特别是其主要活性成分虫草素(3′-脱氧腺苷)、虫草酸(D-甘露醇)、虫草多糖(高度分支的甘露聚糖)等明显地高于冬虫夏草。其性平味甘,无毒副作用,具有滋肺补肾、抗疲劳、抗衰老、抗缺氧、增强人体免疫能力并有明显的雄性激素样功效,有望成为冬虫夏草的替代品。我国蚕桑生产历史悠久,蚕茧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80%,经缫丝后每年产生37.5万t干蚕蛹,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