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稳定性参数法在小麦区试中的应用与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稳定性参数法对2007~2008年参加区试的13个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CK)、豫教0502、洛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稳定性较好,对环境反应稍敏感;百麦1号、合选18、漯8101、五二—9、豫同213这5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差,稳产性好;冬优369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2.
抗旱小麦新品种晋麦91号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晋麦91号是山西省农业科学院小麦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共同育成的抗旱高产小麦新品种。该品种具有产量高、稳产性好、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等特点。2010—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区试中,平均产量3 048.0 kg/hm2,比对照晋麦47号增产7.9%;2011年在山西省南部旱地生产试验中,产量达3 180.0 kg/hm2,比对照增产8.8%。该品种2011年12月通过山西省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合山西省南部麦区旱地大面积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3.
运用稳定性参数法对2007~2008年参加区试的13个小麦品种进行丰产性、稳产性和适应性分析。结果表明:周麦18(CK)、豫教0502、洛麦22的丰产性、稳产性好,适应性广;04中70、长河20、浏虎108、豫农416这4个品种丰产性好,稳定性较好,对环境反应稍敏感;百麦1号、合选18、漯8101、五二—9、豫同213这5个品种的丰产性较差,稳产性好;冬优369的丰产性、稳产性较差。  相似文献   

4.
新麦18号是河南省新乡市农业科学院以(C5/新乡3577)F3d1s为母本,新麦9号为父本杂交选育而成的优质强筋、高产稳产、矮秆抗倒、抗病广适小麦新品种。2003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04年通过国审。2004年3月获新品种权保护,品种权号CNA20020241.3。2005年被定为国家区试对照品种,2002~2  相似文献   

5.
宁春4号是1981年通过审定的小麦品种,至今仍被用作西北春麦区的主推品种.通过查询历史档案资料和搜集近年宁夏区域试验资料,运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宁春4号丰产性突出,产量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刷新,并且均比同时期区试品种的环境指数高,变异系数和回归系数小,稳产性能高.同时,宁春4号产量三因素间协调性好,个体和群体缓冲力强,籽粒含有1、17+18、5+10优质亚基组合,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品质总和为10.因此,宁春4号具备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籽粒品质优良的特点.  相似文献   

6.
玉米区试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方差分析、品种稳定性与适应性(C.S.Lin)分析等方法,对2001~2002年新实良种公司部分地区玉米区试品种进行丰产性和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玉米区试品种间产量丰产性及稳产性存在明显差异,其中,以东单7号产量最高,稳产性最佳.  相似文献   

7.
牛国玉  李凯 《农技服务》2009,26(8):14-15
周麦18号是河南省周口市农业科学院选育的半冬性、高产稳产、节水耐旱、多抗广适、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多年多点区试表明,周麦18号的平均产量在8250.0kg/hm~2以上,最高产量达到10543.5 kg/hm~2,该品种具有高产潜力大,稳产性好,较耐早节水,适应性广等特点,在黄淮南片麦区高中产田具有广阔的推广利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郑单 17号 (郑试 2 2 1)是河南省农科院粮作所最新选育的高产、优质、多抗玉米新杂交种 ,2 0 0 1年 6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郑单 17号在 1998年省区试直播组试验中 ,平均亩产4 91.8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7.4 % ,差异极显著 ;在 1999年试验中平均亩产 5 87.5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5 .7% ,达极显著水平。两年平均亩产 5 39.7kg ,比对照种豫玉 12号增产 16 .5 % ,居第 2位 ,2 0 0 0年在河南省玉米生产试验中平均亩产 4 89.4kg ,比对照种豫玉 2 3号增产 10 .8%。该品种产量高、稳产性好。品质优良 ,蛋白质…  相似文献   

9.
利用国家黄淮南片区试汇总资料,采用多种分析方法对新麦23和对照偃展4110的丰产性、稳产性及产量构成进行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国审小麦新品种新麦23具有丰产性突出,稳产性好,适应性广,结构合理的特点。广泛适应于河南省(南部稻茬麦区除外)、安徽省北部、江苏省北部、陕西省关中地区高中水肥地块中晚茬种植,具有较高的产量潜力。  相似文献   

10.
为准确评价参试苦荞新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和生态适应性,利用AMMI模型和GGE双标图对5个参试品种在宁夏南部山区的半干旱区、半干旱易旱区和干旱区的6县(区)多年多点试验数据进行了品种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和试点代表性分析及综合评价。通过主成分PCA与品种的稳定性(Dg)和试点的稳产性(De)分析,筛选出适宜在宁夏南部山区种植的丰产性稳定性和适应性好的品种为晋苦荞2号和川荞3号,晋苦荞2号产量为1 671~2 593 kg·hm-2,比对照平均增产17.3%。川荞3号的产量为1 474~2 513 kg·hm-2,与对照相比平均增产7.5%;试点辨别力代表性以半干旱易旱区的海原县,中部干旱带的同心县及半干旱区的西吉县比较理想;试验经历了干旱年份、正常年份和丰水年份,参试品种在干旱年份较丰水年份产量减产28.0%~45.3%。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