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为了测定牛初乳对奶用雌性犊牛生长性能的影响,笔者将奶牛产仔后1 h内挤得的牛初乳饲喂初生雌性犊牛。试验选取出生状况良好,身体健康的犊牛24头,按出生顺序分为A组、B组和C组,每个试验组8头犊牛。A组犊牛在出生24 h内饲喂1餐初乳,B组犊牛在出生后24 h内饲喂2餐初乳,C组犊牛在出生后24 h内饲喂3餐初乳。饲养20 d观测犊牛的生长性能。结果显示,C组犊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A组(P<0.05),C组的乳重比显著低于A组(P<0.05);C组,B组,A组对应的健康率为87.5%、75.0%和37.5%。试验表明,雌性犊牛出生24 h内投喂初乳量与次数适当增加,能显著提高犊牛的日增重和降低乳重比,同时还能改善犊牛的抗病能力。  相似文献   

2.
为了探讨初乳饲喂时间和饲喂量对奶牛犊牛腹泻发病率的影响,随机选取48头健康新生犊牛,将其分为6组,每组8头,对照组(初乳/体重为10%,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1.0h),试验组A(初乳/体重为9%,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1.0h),试验组B(初乳/体重为11%,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1.0h),试验组Ⅰ(初乳/体重为10%,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0.5h),试验组Ⅱ(初乳/体重为10%,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1.5h),试验组Ⅲ(初乳/体重为10%,初乳饲喂时间为产后2.0h)。各组的犊牛分别于出生时(0d)和断奶时(60d)空腹称重,观察并记录犊牛腹泻情况。结果表明,对照组、试验组A、试验组B、试验组Ⅰ、试验组Ⅱ和试验组Ⅲ的犊牛腹泻发病率分别为37.5%、20%、0%、0%、62.5%和50%,试验组B和试验组Ⅰ的腹泻发病率显著低于对照组和其他试验组。因此,初乳饲喂时间为1.0h,初乳/体重为11%;饲喂时间0.5h,初乳/体重为10%两种情况可有效降低新生犊牛腹泻发病率。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探讨初乳饲喂次数对娟姗犊牛生产性能的影响,试验选取初生重接近的健康娟姗犊牛20 头,随机分为4 组,分别为对照组、试验I组、II组和III组,每组5 头犊牛,试验期为60 天。4 组犊牛出生当日饲喂两次初乳,首次初乳量按照体重的10.0%进行灌服,第2次初乳于出生后6~8 h按照体重的5.0%进行饲喂。4 组犊牛出生当日在产房饲养,2日龄时均转为室外犊牛岛单栏饲养。2日龄后,对照组每天上午06:00和下午16:00时各饲喂常乳1次,2~6日龄每次饲喂1.50 L,7~20日龄每次饲喂1.80 L,21~35日龄每次饲喂2.50 L,36~60日龄每次饲喂3.00 L,自7日龄开始犊牛自由采食颗粒料。试验Ⅰ组、Ⅱ组、Ⅲ组分别继续饲喂初乳至犊牛2日龄、4日龄、6日龄后再饲喂常乳,饲喂时间和饲喂量与对照组一致。结果表明:(1)在饲喂初乳后48 h、72 h、96 h,试验组与对照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g(IgG)均差异显著(p<0.05),120 h、144 h、168 h,试验Ⅰ组与对照组比较,犊牛血清IgG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试验Ⅱ组、Ⅲ组血清IgG含量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极显著(p<0.01)。(2)随着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可有效降低犊牛20日龄内腹泻发生率,试验Ⅰ组、Ⅱ组、Ⅲ组较对照组比较犊牛腹泻发生率分别降低9.5%、22.5%、36.5%,治疗犊牛腹泻总成本较对照组分别下降12.0 元、43.2 元、76.8 元,3 组试验组犊牛成活率为100.0%。(3)初乳饲喂次数的增加,使0~60日龄娟姗犊牛平均日增重(ADG)升高,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较,日增重均差异极显著(p<0.01),分别增加16.7 g、33.3 g、80.0 g。试验Ⅱ组、Ⅲ组较试验Ⅰ组ADG差异也极显著(p<0.01)。综合考虑,建议娟姗犊牛饲喂初乳至6日龄,可降低犊牛腹泻发生率、减少治疗费用,提高犊牛成活率及ADG。  相似文献   

4.
引言发酵初乳是一种受欢迎的犊牛饲料。已经证明饲喂发酵初乳犊牛的体重增加比词喂全乳的犊牛大或相似。在一些试验中,词喂发酵初乳犊牛的腹泻发生率比词喂全乳或代乳品的犊牛低,而在另外一些试验中,腹泻的发生率则相似。本报告的目的是研究饲喂发酵初乳和饲喂全乳对幼年犊牛肠道中不同种细菌数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发酵初乳饲喂犊牛,已在许多国家普遍应用,国内一些奶牛场也收到了显著成效。我场于一九八二年和一九八三年的4—6月份,对10头母犊牛进行了发酵初乳饲喂试验。发酵初乳的制备、保存及饲喂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1)初乳饲喂不当。初乳尤其是产犊第1天的初乳对犊牛生长最为重要。有的养殖户在饲喂犊牛时缺乏合理的初乳饲喂计划,不重视对初乳的储存,大量初乳被废弃掉。2)常乳喂量不足。15日龄后正常犊牛体重达55 kg以上,犊牛将开始尝试咀嚼干草或青贮料和舔食精饲料,出现反刍行为。但此时犊牛前胃的发育还不完全,主要依靠皱胃进行消化。一些奶农只顾眼前利益,误认为犊牛也会吃草和饲料了,便减少奶的喂量或在  相似文献   

7.
【目的】试验旨在对犊牛肝脏蛋白进行蛋白质组学分析,筛选与初乳、常乳摄入相关的蛋白。【方法】以经产荷斯坦母牛分娩的9头公犊牛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初乳组(CI)、常乳组(M)和对照组(CT),每组3头。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分别饲喂初乳和常乳,于出生后24 h屠宰;对照组未饲喂初乳或常乳,于出生后2 h屠宰。采用Label-free蛋白组学技术对3组犊牛肝脏的蛋白表达谱进行分析,以Q<0.05为阈值筛选各组间的差异表达蛋白,并进行GO功能和KEGG通路富集分析。【结果】在犊牛肝脏中共鉴定到3 901个蛋白,其中在初乳组、常乳组和对照组中分别鉴定到3 521、3 646和3 548个蛋白,有3 202个蛋白在3组中共表达。对差异表达蛋白进行分析显示,初乳组和常乳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287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应激反应、生长发育和氧化还原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内吞作用、氨基酸代谢和氧化磷酸化;初乳组和对照组犊牛肝脏中共筛选出154个差异表达蛋白,主要参与细胞代谢、单组织过程和肌酸合成等生物过程,显著富集通路为氨基酸代谢、黏着斑和内吞作用等。【结论】饲喂初乳的犊牛肝脏中差异表达...  相似文献   

8.
<正>1护理应去除口腔、鼻孔内的粘液,擦干体表的粘液。对脐带进行消毒,犊牛出生后立即用5%~7%的碘酊来消毒,然后每次喂初乳时消毒一次,第二天、第三天各消毒一次。产牛和犊牛要在半小时后分开。对健康母犊牛打耳标,犊牛出生后立即打耳标并记录产犊信息。另外,还需对新生犊牛进行称重并记录。2饲喂初乳的饲喂,犊牛出生后13小时以内必须最少喂完6升初乳,温度38~39℃。饲喂初乳步骤为犊牛  相似文献   

9.
针对美国某些奶牛场犊牛死亡率较高的现状,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初乳的饲喂和管理不尽合理造成的,本文的目的在于强调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性以及探讨初乳饲喂和管理的最佳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试验选取体重相近、健康状况良好的40头新生荷斯坦母犊牛,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犊牛饲喂未经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试验组饲喂经过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观察期60d,旨在研究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对犊牛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的改善作用。试验结果显示,巴氏杀菌的初乳和常乳能极显著减少乳中细菌总数和总大肠杆菌数,减少犊牛被动免疫失败率,改善犊牛腹泻状况,显著提升0~60日龄内的犊牛日增重,在一定程度上促进犊牛的均衡发育。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探索初乳不同饲喂方式对荷斯坦母犊健康及生长性能的影响,确定最佳的初乳饲喂方式,试验选择初生荷斯坦母犊30头,随机分为A、B、C 3组,A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分别灌服4 L和2 L初乳;B组在出生后0.5,6小时均灌服3 L初乳;C组在出生后0.5,6,12小时均灌服2 L初乳。犊牛出生后第2天开始按照常规饲养方法饲养至30日龄。统计犊牛体温、呼吸频率、被动免疫、患病及生长发育状况。结果表明:与A组比较,B组犊牛在第一次灌服初乳后0.5小时呼吸频率显著降低(P0.05),体温极显著升高(P0.01),第一次灌服初乳后6小时内站立次数极显著降低(P0.01),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40%,且未出现个体死亡;与C组比较,B组犊牛的被动免疫质量显著升高(P0.05),30日龄内患病率降低30%,15日龄内体斜长增长量和30日龄内平均日增重均显著升高(P0.05)。说明B组的初乳饲喂方式对机体应激小,舒适程度较高,犊牛的健康状况和生长性能优良。  相似文献   

12.
初乳是指奶牛生产后7天内所分泌的乳汁,其成分和lO天以后母牛分泌的常乳存在着很大差别,尤其是产犊第一天的初乳最为重要,其中富含大量免疫球蛋白,它对初生牛犊的正常生长发育和从中获得抗体、增强抵抗力十分重要,是其他食物所无法代替的。初生犊牛食量小,而奶牛产后初乳丰富。农户在饲喂犊牛时缺乏合理的初乳饲喂计划.不重视对初乳的储存,大量初乳被废弃掉.或用于饲喂其他大犊牛,而所产犊牛只能得到7天的初乳,7天后母牛转为常奶生产期,小犊牛也只能用常奶饲喂了。有的奶农用初乳饲喂犊牛,喂量时多时少,奶温时高时低。易造成犊牛消化不良.引起腹泻.导致体况柔弱。  相似文献   

13.
正哺乳期犊牛是指从初生到断奶3个月之内的犊牛。由于犊牛生长发育快,易染病,所以,做好犊牛的饲养管理工作尤为重要。1犊牛初乳期的饲养管理1.1初乳的饲喂量初乳的饲喂量主要是依据犊牛的体重来制定。通常,饲喂量约占犊牛体重的12%。初乳期犊牛可选择以下哺乳方案:(1)出生后40~50min开始饲喂初乳,数量约为1.6~1.8kg;(2) 1~3日龄,数量约为2.5~3.5kg;(3) 4~6日龄,数量约为4~6kg。在饲喂量上,不光与犊牛体重有关,也和当时的气候条件有关,应综合考虑。  相似文献   

14.
<正>近年来,我市部分奶牛场内犊牛发病率升高,其中犊牛腹泻死亡率高达30%。合理提供营养,满足犊牛对初乳的需要,加强管理是犊牛哺乳期的关键,可有效降低腹泻发病率。1初乳及其饲喂犊牛饲料通常有3种,即初乳、代乳品和犊牛日粮。奶牛分娩后最初7天所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的免疫物质有免疫球蛋白、免疫活性细胞干扰素、补体和溶菌酶。1.1饲喂时间新生犊牛的抗病物质主要靠初乳供给免疫球蛋  相似文献   

15.
<正>1饲喂培育哺乳犊牛应注意从单胃消化转为复胃消化,从奶的营养到饲草营养的过渡。1.1及时喂初乳母牛产后5~7d分泌的乳汁称为初乳。初乳中含有多种抵抗疾病的免疫物质和维生素。犊牛出生后1h内必须吃到初乳,没有吃到初乳的犊牛很难得到正常的生长发育。1.2哺喂常乳犊牛饲喂初乳5~7d后,即可开始哺喂常乳。因初乳、常乳、混合乳的营养成分差异很大,犊牛最好吃其母亲常乳10~15d后,再饲喂混合常乳,以免造  相似文献   

16.
1哺喂初乳在奶牛饲养中,犊牛出生后应与母牛分开饲养,所以要对犊牛进行人工哺乳。犊牛出生30分钟内喂给初乳为宜,不能超过1小时。根据犊牛的初生体重和健康状况确定初乳喂量,原则上,首次喂量要多,至少应饲喂2千克,并在出生后6小时饲喂第二次,以便让犊牛在出生后12小时内从初乳中获得足够的母源抗体。出生后24小时内共要饲喂初乳3~4  相似文献   

17.
科苑采撷     
犊牛初乳的饲喂技术 ①饲喂方法.如果用奶桶喂初乳时.一般是人将手指伸在奶中让犊牛吸吮.不论用什么工具喂奶都不得强行灌入.在初乳期每次喂乳1~2h后.应饮温开水进行补水。⑦饲喂量应根据小牛体质量的不同.每次所需的量不同.在24h内应喂3~4次.每次饲喂量不能超过犊牛的胃容积。③饲喂用具的消毒.饲喂初奶可用清洁的奶瓶或奶桶.所有容器在使用前后必须彻底清洁消毒.切断细菌的传播途径。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随着我国奶业的快速发展,牧场管理人员已意识到合理的犊牛初乳饲喂及管理的重要性,但在生产操作中并未达到初乳饲喂的要求,究其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牧场初乳饲喂和管理操作不一,本文目的主要在于论述初乳对新生犊牛的重要性以及适合现阶段牧场初乳饲喂管理的操作方法。  相似文献   

19.
利用发酵初乳饲喂犊牛,已在许多国家普遍应用,国内一些奶牛场多年来采用此技术也收到了显著成效。为充分利用初乳,节约商品奶,减少犊牛疾病,降低犊牛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及奶牛经济性能,在上级业务技术部门的支持下和有关奶牛场、奶牛小区及奶农户的配合下,本市有关科研推广人员先后对个别奶牛场、户、小区的奶犊牛进行了发酵初乳饲喂犊牛试验。现将发酵乳培育犊牛的试验效果加以介绍。1发酵初乳材料准备及制作将新鲜混合初乳用消毒纱布过滤后倒入大口无毒塑料桶内(容积50升),及时盖上桶盖(奶不能盛得太满,防止发酵后溢出),放入室内,每天…  相似文献   

20.
利用初乳喂新生犊牛可提高成活率嫩江农场自1985年引进奶牛,几年来由于饲养户不但对新生犊牛的管理和饲喂方法,从1985年至1990年新生犊牛成活率徘徊在60%~70%左右,为提高犊牛的成活率,我们自1990年合理利用初乳饲喂新生犊牛,成活率得到了明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