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摩擦耗能支撑减震技术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减震措施,该文利用ANSYS程序对5层摩擦耗能支撑框架、无支撑框架和普通支撑框架的地震反应进行了计算比较。结果表明:摩擦耗能支撑具有明显的减震效果,它大大降低了地震作用下结构的动力反应。  相似文献   

2.
对带有刚臂的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超高层结构进行有限元计算分析,并对不同的结构布置和结构内力的突变进行比较分析,研究了刚臂的位置、数量、节点的连接方式改变时,其地震作用下结构地震反应的一般规律.结果表明,在地震作用下,设置一道刚臂的最佳位置在0.466倍房屋高度处;刚臂的数量尽量多设,不仅能减小侧向位移,而且能够减小刚臂处钢柱内力的突变;外围钢框架与核心筒之间采用刚性连接对于结构的抗震性能最有利.  相似文献   

3.
提出了一种设加强层的框架-核心筒结构耗能减振系统,利用加强层与外围框架柱二者之间相对大的位移差,布设竖向粘滞阻尼器.基于结构简化计算简图,分别得到了采用假定振型法和有限单元法的数学模型.基于模态阻尼比,参数分析确定了阻尼器的最优阻尼系数.以一个安装了加强层阻尼系统的高层建筑为例,仿真分析了其在地震激励下的动力响应.研究表明,加强层阻尼系统可以大幅提高结构的模态阻尼比,有效减小结构的动力响应.  相似文献   

4.
假定核心筒的弯曲刚度与外排柱的轴向刚度在加强层处遵循相同的变化规律,忽略剪切变形与转动惯量的影响,同时认为加强层与外排柱铰接、与核心筒刚接,核心筒承担弯矩,外排柱内仅有轴力作用而不承受弯矩.在此基础上,运用结构动力学关于分布参数体系的振动理论,考虑核心筒和外排柱变刚度以及加强层弯曲变形的影响,对带有两道水平加强层的高层框架-核心筒结构进行了动力分析,编制了计算机算法程序.根据核心筒与外排柱刚度之比、核心筒与水平加强层刚度之比、核心筒和外排柱沿高度变化的刚度之比的不同取值,得出了该体系前3阶自振频率与加强层位置的关系,为合理设计加强层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5.
陈永济 《油气储运》1996,15(3):25-27
LRTH764X/Y-350/6.4型减震式通球止回阀,除具有一般止回阀的功能外,还具有液缸阻尼缓冲减震、低压密封好的特点,其最低密封压力为0.003MPa,可适用于通球的管道,能满足管道的反输流程需要。该止回阀的阀体结构为整体铸造,阀体两端与管道的连接采用焊接方式。阀瓣与密封座采用了软、硬密封结构,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用丁晴耐油橡胶、高温橡胶与增强聚四氟制作。该阀还安装了调节平衡力矩范围的平衡机构  相似文献   

6.
为确定在我国流行的一株蓝舌病病毒(BTV-10)的基因型和血清型背景,对该毒株及来自美国的5 株不同血清型(BTV-2,BTV-10,BTV-11,BTV-13,BTV-17),来自澳大利亚的BTV-15,来自南非的BTV-1 型毒株进行了核酸同源性比较和系统树分析。结果表明:这8 株病毒分属于3 种不同的病毒型,中国分离株与来自美国的BTV-10 同源性最高,与美国分离株BTV-2,BTV-10,BTV-11,BTV-17 同属于一个型。据分析结果推测中国分离株BTV-10 很可能是美国BTV-10 型与BTV-17 型基因重组的结果  相似文献   

7.
土-结构动力相互作用分析的子结构法中,土-结构系统运动方程的刚度矩阵和阻尼矩阵与频率相关。工程中通常采用系统的基本频率来计算地基的动力阻抗以简化运动方程的求解。对于土-桩-结构系统,本文提出一种时域中的精确解法来考察这种近似解法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采用子结构法对地基-高层筒体结构进行地震反应分析,地基阻抗采用拟合数值结果得到的近似公式,上部结构采用有限条法计算结构侧向刚度矩阵,综合考虑基础与结构的动力平衡条件导出地基-结构耦合系统的运动方程,文中对一栋21层筒中筒结构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讨论了不同场地,不同地震输入以及基础埋深等因素对结构地震反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用两端带转动弹簧的杆单元代替一般的杆单元,提出了一种新的平面杆系钢结构动力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模型.根据梁柱半刚性连接的力学模型,提出了该类型连接在地震荷载作用下的恢复力模型.采用虚功原理,通过对单元转角 - 位移方程的修正,推导了这种计算模型的单元质量矩阵和刚度矩阵.采用Wilson - 数值积分算法,进行了结构弹塑性时程分析计算,并编制了相应的分析计算程序.用此程序分析了连接的半刚性在罕遇地震作用下对钢框架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并与有限元结果进行了比较.算例结果表明:连接的半刚性对结构动力性能的影响非常大,设计中应该考虑连接的半刚性影响.  相似文献   

10.
在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外钢框架部分加设多列式并连偏心支撑、多列帽腰连偏心支撑,采用结构分析与设计的通用有限元分析软件对未设支撑、设置偏心支撑、改变偏心支撑的位置和数量的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的地震反应特性进行了分析.利用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对该结构的自振周期、结构侧移、层间位移角、倾覆力矩比、各层总剪力、各层总弯矩、钢框架承担的剪力及剪力调整系数等指标进行了研究.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高层钢框架-混凝土核心筒结构抗震设计的偏心支撑分布方式和帽腰支撑设置的原则,为实际工程设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通过理论推导,获得了线性多自由度体系输入能与其等效单自由度体系输入能之间的关系,并以高层框架筒体结构为对象,研究了线性多自由度体系输入能的简化计算方法,以及非线性多自由度体系输入能与线性多自由度体系输入能之间的差异,探讨了地震波以及结构特征对这一差异的影响.研究表明,对于筒体结构而言,采用前3阶等效单自由度输入能之和即能对结构的弹性输入能作比较准确的估计.对于周期小于1 s的短周期结构,塑性的发展所导致的周期变大将使得输入能趋于增加;而对于周期较长的高层结构,塑性的发展与自振周期的变大会使得输入能趋向于降低.  相似文献   

12.
基于正交各划性连续化等效模型,将高层框筒结构转换成弹性力学平面应力平板组合结构,并采用应力函数法获得了解析解。  相似文献   

13.
为研究新型RC网格式框架结构承载力、滞回曲线、骨架曲线、延性、刚度和耗能能力等受力性能,进行了3榀1/5缩尺墙体模型在低周反复水平荷载作用下的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新型RC网格式框架结构表现出框架结构的受力特性,试件各层均出现反弯点,为剪切型破坏;滞回曲线饱满,有较强的耗能能力;延性比常规框架好;试件屈服后,刚度退化较快,临近破坏时,刚度退化缓慢.考虑材料、几何和接触非线性,运用有限元软件ANSYS对相同条件下填充磷石膏的网格式框架结构墙体进行计算,有限元计算屈服时墙体顶点最大水平位移比试验大约5.8%,与试验结果吻合较好.新型RC网格式框架结构是介于框架结构和密肋网格式剪力墙结构受力性能之间的一种结构形式,适用于建造高层住宅及办公建筑等.  相似文献   

14.
从工程设计应用出发提出一种高层建筑结构三维直接动力分析方法,该方法通过利用子结构技术将高层建筑结构规模庞大的空间整体分析模型沿超重方向划分成若干个规模相对很小的竖向子结构,从而最大限度地降低了三=维动力分析中整体结构动力平衡方程的阶数。  相似文献   

15.
为了提高木制品物流多目标识别效率,选用基于ALOHA的动态帧时隙的防冲突算法,并采用概率学方法对RFID碰撞现象进行分析和仿真试验,设计了智慧的防冲突算法,实现了通过上一次扫描的标签数推算下一次扫描应开设的最优帧长.  相似文献   

16.
针对框筒结构楼板开裂现象,采用理想化模型对结构在内外温差作用下楼板的应力和变形进行参数计算,根据计算结果阐述了楼板角部穿透性斜裂缝的开展机理。分析了一批高层住宅楼的楼板开裂原因,提出了设计建议和施工中应重视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荻草Miscanthus sacchariflorus是一种高大直立的多年生高生物量草类。通过对荻草茎秆动态润湿模型、表面自由能的研究,探索荻草茎秆被胶黏剂胶合及作为人造板原材料的可能性。运用接触角测试仪,分别测定脲醛树脂(UF),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MUF)和酚醛树脂(PF)在荻草茎秆内、外表面的接触角,拟合出动态润湿模型。利用扩散渗透系数K,比较3种胶黏剂对荻草茎秆的润湿能力。运用表面张力仪测试荻草茎秆内、外表面自由能。结果表明:3种胶黏剂在荻草内、外表面的润湿模型,能很好地模拟接触角随时间变化的关系;3种胶黏剂在荻草茎秆表面的润湿性能为:三聚氰胺改性脲醛树脂<脲醛树脂<酚醛树脂;荻草茎秆的平均自由能约为47.49 mJ·m-2,与木材相近,高于麦秸。  相似文献   

18.
以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开发的空间杆件有限元程序TBSA的计算结果为评判依据,详细比较了框筒结构两种简化分析方法的优劣,并指出了各自适应的范围。  相似文献   

19.
瞿炳华  于建国 《安徽农业科学》2014,(20):6869-6871,6912
针对东北林区的特殊环境,在分析车辆追尾碰撞理论的基础上,探讨适用于东北地区运材车的后下部吸能防护装置要求。根据装置功能要求、耐低温材料要求、构件联接要求、安装要求、结构刚度要求和多级吸能要求提出采用摆杆曲柄连杆机构、扩胀管吸能、阻尼缸和橡胶金属螺旋复合弹簧相结合设计一款新型吸能防护装置。该装置能够有效避免钻撞并通过多级吸能减缓冲击。该设计经过有限元分析验证已达到了相关规定,为后下部防护装置的实际应用提供了试验数据理论根据。  相似文献   

20.
This study examined the photostabilization of Azadirachtin-A (Aza-A) when exposed to ultraviolet light in the presence of some natural absorbers. Aza-A extract solutions with and without natural UV light absorbers in methanol were applied onto the surface of glass slides. At particular intervals, the remaining concentration of Aza-A was analyzed by HPLC. Using first-order kinetic equation, the dissipation half-life values (DT~0)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za-A under ultraviolet radiation were obtained. It indica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ferulic acid, gallic acid, and rutin provided moderate degree of photostabilization of Aza-A and that addition of aloin provided the best photostabilization of Aza-A, among these UV absorbers studied. Photostabilization of Aza-A by different UV light absorbers appears to be due to the competitive energy absorption of UV photons by the absorbers molecules. The dissipation half-life values of Aza-A after irradiation under ultraviolet light suggested that the addition of aloin (in 1 : 1 mol ratio) can provide better photostabilization of azadirachtin molecul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