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芦笋为雌雄异株植物。雄株开花节位较低,因而开花时间比雌株约早1个月。雄株寿命长,光合产物比雌株高27%,拟叶比雌株重20%以上,分株较密集,产量高。目前,芦笋育种者均以培育全雄系和无性系杂交品种为目标。  相似文献   

2.
为了筛选出适合桐乡市栽培的榨菜新品种,本试验以萧山缩头种为对照,对4个榨菜品种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甬榨5号生长势最强,瘤状茎质量、纵径、横径、茎形指数等经济指标都比对照品种要好,产量增加了22.4%,产量优势明显。  相似文献   

3.
 芦笋‘井冈111’是以‘Atlas’中的优良雌株‘AT3’为母本,以全雄品种‘Backlim’中 两性株自交S1 群体中的优良超雄株‘B25(04)-15’为父本育成的全雄一代杂种。生育期约280 d,平均茎高 214 cm。笋粗细均匀,包头紧密,质地细嫩,口感好。鲜笋含水量93%,维生素C 0.21 mg · g-1,总糖(以 葡萄糖计)2.83%,蛋白质2.12%,粗纤维0.60%,灰分0.57%。抗锈病和褐斑病,较耐茎枯病和根腐病, 平均产量18 000 kg · hm-2,适宜作绿笋种植。  相似文献   

4.
对辣椒叶面喷施不同浓度沼液,结果表明:沼液可促进辣椒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还可改善辣椒的品质,提高辣椒的可溶性糖和维生素C含量,减少硝酸盐含量。以喷施60%的处理产量最高,比对照增产14.9%;以及维生素C含量最高,比对照增加40.2%。以喷施80%的处理可溶性糖含量最高,比对照提高24.2%;以及硝酸盐含量最低,比对照下降20.5%。  相似文献   

5.
研究了在季节性萌发的芦笋嫩茎中,其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矿物盐类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春季萌发的芦笋与秋季芦笋相比干物质增加10.3%、蔗糖增加59.2%、可溶性总糖增加20.2%,而纤维素下降14.3%;矿物质P、K、Mg、Zn、B、Cu含量春季芦笋明显高于秋季芦笋,Ca含量受季节的影响较小,Na和S含量春季芦笋明显低于秋季芦笋;总蛋白、总氨基酸、类胡萝卜素和黄酮春季芦笋比秋季芦笋分别提高3.64%、25.20%、43.60%和20.00%.在春季不同采收期中,芦笋品质指标差异较大,早春季产的芦笋综合品种为优,在秋季芦笋中差异较小.  相似文献   

6.
京绿芦4号全雄芦笋新品种选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京绿芦4号是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玉米研究中心2008年用美国血统的母本BJ501—35E无性系与本所自主选育的超雄父本BJ542—19c无性系杂交组配而成的,是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全雄芦笋杂交F1代品种,终结了全雄品种依赖进口的局面。该品种生长势强,质地细嫩,品质优良,是保鲜出口的优良品种。耐病能力较强,产量潜力较大,全雄株高达98%。  相似文献   

7.
目前全国芦笋面积已达3.3万hm2以上,仅山东省就有1.3万hm2左右,随着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从国外引进品种逐渐增多,出现了良莠不一,用种混乱的现象,直接影响到栽培面积的扩大与产量、质量的提高,成为芦笋生产中亟待解决的一个突出问题。为了筛选适于山东栽培的优良芦笋品种,从1986年开始,笔者对引进的5个品种进行了对比试验,现将试验结果分述如下。 材料和方法 一、材料及来源 供试品种有玛丽华盛顿、UC72、西德全雄、UC157和山东省主栽品种玛丽华盛顿500W共5个。以上品种均由山东省粮油食品进出口分公司由国外引进提供。 二、方法 在将种子…  相似文献   

8.
芦笋全雄新品种''WF-8''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芦笋‘WF28’是利用芦笋雄性系两性株选育出的全雄一代杂种, 生育期为245 d, 平均茎高220 cm左右。白笋色泽洁白, 笋条直, 粗细均匀, 质地细嫩, 包头紧密, 无空心, 单支笋质量51 g左右,一级笋率92.2%。平均产量为15 000 kg·hm-2。白笋铁含量为0.043 mg·g-1。适宜白笋、绿笋栽培。  相似文献   

9.
为降低芦笋空心率,提高芦笋产量,1986年我所在安邱县贾戈乡懂王村做了冬季培土试验。 芦笋品种;玛丽·华盛顿500W,7年生芦笋。 试验处理:设培土与不培土两种处理,每处理三次重复,试验于1985年11月14日割掉芦笋地上部枯茎,留茬高15厘米(待明年春回暖拔掉),清园后培土,高度15厘米,调查项目,冬季定期测定地下茎盘处地温和土壤含水量,采笋期每日记载芦笋实心笋量和空心笋量。 试验结果: (1)冬季培土保温效果好:从11月 30日至2月25日每隔5日测定一次地下茎处地温,结果培土后积温比不培土在早晨增加32.1“C,晚上增加7.6”C,早、晚温差缩小21. 1…  相似文献   

10.
芦笋是我县的主要出口创汇蔬菜之一,但由于笋区集中连片种植面积大、年限长,加之近几年茎枯病对部分农药的抗性不断增强,甲基托布津等品种对其防效甚微,致使茎枯病逐年加重,化学合成药剂使用频繁,芦笋产量和质量下降,生产成本增加,农药残留超标,严重影响我县农产品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进而影响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提高芦笋产品的产量和质量,减少农药残留,筛选高效、低毒、无公害农药防治芦笋茎枯病已成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