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2 毫秒
1.
意大利糖甜菜生产情况张志文:摘自《法国糖甜菜》,1994年10月25日,第643期,19页意大利糖甜菜生产情况...  相似文献   

2.
甜菜丛根病于1950年在意大利北部帕河流域原料甜菜上首先发现。1960年在意大利中部和南部甜菜集中种植区蔓延。1964年这种病害危及意大利17个省区,使一万多公顷甜菜失去利用价值,造成部分糖厂倒闭。1971年发生面积占意大利种植面积的66%。CANVA(1958)和BONGZOVANNZ(1960)第一次描述了这种新病害,并命名为疯根病(Rhizomania)。1965年在日本甜菜制糖公司所进行的部分连作试验区中,发现类似病害,当时被视为原因不明的连作所造成的病害。称为甜菜连作病害状异常症状或异常生育症状(增田,1967)。1969年以后,成为日本北海道甜菜原料区的重要病害之一。  相似文献   

3.
甜菜抗耐丛根病品种生理指标和形态指标初探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甜菜丛根病是世界甜菜生产中的一种毁灭性病害。于50年代在意大利首先发现,后相继在许多国家迅速传播和蔓延,对甜菜制糖业造成了极大的损失。由于该病是由甜菜坏死黄脉病毒(BNYVV)引起,以真菌作介体而传播的病毒病害,田间表现为系统浸染,地上部和地下部均表...  相似文献   

4.
甜菜是我国制糖的重要原料,每年从国外大批量引进甜菜种子,但对引进的批次、数量、国家、种植地区等综合信息尚不清楚。本研究对2017—2018年中国从国外引进甜菜种子的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2017年8月至2018年7月我国从国外共引进甜菜种子116批次共1 372 169 kg,涉及比利时、波兰、德国、法国、荷兰、美国、新西兰、意大利8个国家,其中德国最多达39批次510 103kg,引进批次和数量分别占总量的33.6%和37.2%,其次为比利时32批次505 005 kg,引进批次和数量分别占总量的27.6%和36.8%,两国引进的种子数量占总量的74.0%,意大利和法国占引进总量的25.7%。从美国、荷兰、波兰、新西兰引进数量较少,仅占总量的1%。从国外引进甜菜种子主要用途是生产用种,达到90批次,占到了总量的77.6%,其次是生产试种为16批次,占比为13.8%。国外引进的甜菜种子种植范围较广,主要在我国北方地区,涉及北京、福建、甘肃、黑龙江、辽宁、内蒙古、宁夏、山东、上海、新疆10个省(区、直辖市)及所辖的58个县(区、旗、市),其中新疆、内蒙古、黑龙江占据前三位。本研究结果将为甜菜外来有害生物入侵风险评估、实施有害生物防控策略提供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5.
黑龙江省甜菜生产的优势和可持续发展的措施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宾力  潘琦 《中国糖料》2010,(1):68-72
分析了黑龙江省甜菜生产的优势,论述了黑龙江省甜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主要措施:调整甜菜和粮食的比价、对甜菜生产实行补贴、建立甜菜生产基地、提高甜菜产质量的关键农业技术。  相似文献   

6.
对甜菜生产实行补贴的建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宾力  潘琦 《中国糖料》2009,(3):65-68
介绍了国外对农业和甜菜生产的补贴情况和我国一些省区及甜菜制糖企业对甜菜生产的补贴情况.根据利于扶持和发展甜菜生产和甜菜制糖行业、平衡甜菜和粮食作物的比价、利于规模化经营和地区经济发展、可以减轻企业和地方的负担、可以减少甜菜生产成本等,提出了对甜菜生产实行补贴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甜菜丛根病的综合治理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邓峰 《中国糖料》1996,(3):51-56
甜菜丛根病的综合治理邓峰(内蒙古甜菜制糖工业研究所)甜菜丛根病是一种毁灭性病害,自50年代初在意大利首次记载以来的40多年中,已延及20多个国家。我国发现于1978年.10多年来,所有的原料区均不同程度的发生,特别在西北、华北区,原料甜菜老区几乎被摧...  相似文献   

8.
谈谈我国甜菜的质量安全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剖析了我国甜菜生产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主要有:甜菜生产过多施用农药、化肥对农业生态环境的不良影响;甜菜质量安全相关法律法规及配套标准和操作规程不健全;甜菜种子质量管理体系不完善;甜菜原料品质逐年下降等。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了以下几项改进措施:建立甜菜质量安全法律、法规,做到有法可依;健全甜菜种子、甜菜原料及制品质量标准;建立我国甜菜质量安全监督检验制度和程序,确保质量安全水平不断提高;建立甜菜种子和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推广无公害甜菜生产技术及检测体系等。  相似文献   

9.
黄妍  张欣 《中国糖料》2010,(2):81-82
对黑龙江省2009年甜菜生产情况进行了总结,分别对2009年甜菜产量、产值、成本、经济效益等方面进行具体分析,并对2010年甜菜生产形势进行趋势预测,提出发展建议及对策,加强对甜菜生产指导。  相似文献   

10.
我国著名甜菜专家、原东北农学院董一忱教授东渡扶桑10年,于80高龄时回国访问讲学。董先生曾先后对黑龙江、吉林、辽宁、江苏、宁夏等省区的甜菜科研、教学单位及有关甜菜、糖业生产部门做了全面考察了解,与国内的甜菜科技工作者、生产管理人员进行了广泛地学术交流,并全面系统地介绍了日本当今甜菜科研和生产概况。本刊从本期起将连续发展董一忱教授的讲话记录稿,以使我国广大甜菜科技人员对日本的甜菜科研生产现状有所了解,相信会对进一步繁荣我国的甜菜科研事业、发展甜菜生产有所补益。  相似文献   

11.
《Journal of Crop Improvement》2013,27(1-2):395-413
Abstract

More than one-third of the sugar (sucrose) consumed by humans is obtained from sugar beet (Beta vulgaris L.). Sucrose extraction begins with the production of a dark opaque juice from strips of sugar beet. This juice is purified with lime and carbon dioxide, thickened by evaporation, and crystallized under a vacuum. Soluble nonsucrose constituents of sugar beet, referred to collectively as impurities, impede sucrose crystallization in normal factory processes. Sucrose concentration and the ratio of sucrose to total soluble solids (sucrose plus impurities) determine processing quality of sugar beet. Among the more important impurity components are sodium, potassium, and amino-nitrogen. Sucrose and impurity concentrations can be altered in breeding programs. However, a negative association between root yield and sucrose concentration and interactions among impurity components and between impurity components and yield or sucrose concentration have complicated breeding efforts. Also, almost any cultural practice may affect the quality of the crop. Nitrogen fertilizer management is a challenge wherever sugar beet is grown. Producers' returns can be increased with proper nitrogen application but even moderate over-fertilization may result in a costly reduction in crop quality. Both producers and processors operate on small profit margins. In this economic environment, producing a high quality crop is a necessity.  相似文献   

12.
甜菜与蔗糖代谢相关的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娜 《中国糖料》2004,(4):51-53
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甜菜转化酶、蔗糖磷酸合成酶(SPS)和蔗糖合成酶(SS)在蔗糖代谢与积累过程中的作用.并根据3种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3.
甜菜种质的性状改良与创新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崔平  潘荣 《中国糖料》2004,(3):51-53
通过“七五”至“十五”期间甜菜种质资源的主要农艺性状鉴定、品质分析和种质创新研究,鉴定、筛选出一大批丰产、高糖、抗病的种质资源材料,同时对其性状改良,创造出一些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强、配合力高、遗传稳定的新型优异种质,有的已做为预选种应用于我国的育种实践中,并育成新品种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4.
谈甜菜的节水灌溉与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宾力 《中国糖料》2004,(4):47-50
论述了甜菜的耐旱性与需水规律及节水灌溉的必要性;总结了我国甜菜节水灌溉的试验研究;介绍了节水灌溉的多项技术.  相似文献   

15.
甜菜四倍体品系的诱变选育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四倍体品系选育是甜菜多倍体育种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1994~1996年用秋水仙碱诱变出四倍体稳定系42个,经2001~2003年小区鉴定,选育出高产品系3个,高糖品系8个,为甜菜多倍体育种创造了宝贵的基础材料。  相似文献   

16.
由荷兰引进的甜菜多倍体单胚种奥维特(OVATIO)在黑龙江省经过5年试验,2000~2002年参加黑龙江省甜菜品种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平均根产量分别为44491.4kg/hm2和45948.1kg/hm2,比对照增产25.6%和32.3%;平均含糖率为16.64%和18.06%,比对照低0.83度和0.63度;平均产糖量为7321.8kg/hm2和8376.6kg/hm2,比对照提高20.1%和28.5%。抗褐斑病、耐根腐病、苗期立枯病发病率低,适应性强。适宜在黑龙江省的黑河、齐齐哈尔、绥化、佳木斯、牡丹江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包头华资实业股份有限公司在甜菜生产中引进、开发、推广的适用农机具及其应用效果,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8.
甜菜根际磷酸酶的研究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国内外对植物根际磷酸酶的研究,从土壤有机磷的形态和有效性、根际磷酸酶的动力学参数、影响根际磷酸酶分泌的环境因子、根际磷酸酶分泌的种间和种内差异及根际磷酸酶对磷素营养的意义等方面进行了综述,并根据甜菜根际磷酸酶的研究进展,对今后的研究方向和任务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拓宽甜菜育种途径与方法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目前我国甜菜育成品种存在变异系谱和遗传基础狭窄的局限性。实践证明,通过引进国外种质资源并导入野生种质、诱变育种、航天育种、生物技术育种等途径方法,能拓宽遗传基础,创造不同类型新品种,使甜菜育种工作上一新台阶。  相似文献   

20.
甜菜根重与含糖率相关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试分析结果在明,甜菜根主与合糖率主权显著负相关(r=-0.796),但根重在500g以下时,二者二极显著正相关(r=0.964)500~1000g重块根为根重与糖分兼优型;根重与三生维管束环问薄壁组织带宽度呈负相关,说明根重过大,环间薄壁组织过旺发育是低糖的主要原因;根头含糖率为根体的77.3%~80.4%,冠/根比与根重呈正相关,根越重,根头趋大,降低含糖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