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鳗鲡(Anguilla japonica)胚胎发育与水温和盐度的关系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实验结果表明,鳗鲡胚胎发育与水温和盐度关系密切,在一定的水温范围内,胚胎发育所需时间与水温呈负相关关系,y=246.775e^-0.082x。其合适水温范围是20-26℃,临界水温上限30℃,下限16℃;胚胎发育的合适盐度范围是15-35‰,临界盐度上限40-45‰,下限5-10‰。胚胎孵化率与盐度呈二次曲线相关关系,y=36.93+0.23x-0.19x^2。  相似文献   

2.
中华绒螯蟹扣蟹的耗氧率和窒息点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扣蟹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明显提高,体重3g-5g的扣蟹2.5℃时耗氧率仅为0.0706,20℃时为0.338,30℃时为0.427并且规格越大,耗氧率越低。不同规格和蟹窒息点在不同水温条件下变化不大,平均为0.24mg/L。  相似文献   

3.
本文叙述了石鲽仔经11天馈育试验,在-0.5℃、2.8℃、5.3℃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同时,也叙述了在接近海水冰点(-1.8℃)和自然水温(13.6℃)条件下的补充试验情况,-0.5℃试验组,石鲽前期仔钎依靠自体卵黄营养仍可发育和生长,但当自体卵黄营养耗尽后,则不能摄食,所以不能发育和生长,在2.8℃和5.3℃两个试验组的石仔鱼,都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在0-13.6℃水范围内,石鲽仔鱼平均  相似文献   

4.
利用增设攀缘设施,进行帆布袋充气运输的方法,保持充气量44.8L/m3·分钟。①8月份,水温27-29℃,虾苗规格4300-4500尾/公斤,起运密度以7.2-7.8万尾/m3为好,这种情况下,运输9,5小时,成活率为94.9%;运输17.0-21.5小时,成活率87.3%。②9月份,水温25-28℃,虾苗规格2000-2400尾/公斤,起运密度以4.3-4.4万尾/m3为宜,这种情况下,运输9.0-11.0小时,成活率为92.6%;运输18.0小时,成活率86.7%。  相似文献   

5.
不同季节海鞘滤水率的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桑沟湾用模拟现场流水法对滤食性附着生物玻璃海鞘和柄海鞘的滤水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同一品种海鞘,在不同季节其滤水率随着水温的变化而变化。在实验水温范围内,以5月份水温在17℃左右时海鞘滤水率最大,栖海鞘为3.19l/h·ind(chl-a)和4.531/h·ind(POM),玻璃海鞘为0.731/h·ind(chl-a)和0.761/h·ind(POM).11月和9月水温在7℃和25℃左右时其滤水率均降低至17℃时的1/3~1/5左右。由此反映出这两种海鞘的生理现象和生活规律及与环境因子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山东近海香螺资源的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近海香螺的分布取决于海区底质,水温,盐度,水深四个因子,底质为泥质粉沙质和沙质粉沙质泥,水温8-20℃,盐度31.0~32.5℃,水深20~30m,为香螺的最适环境。  相似文献   

7.
白点鲑养殖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点鲑(Salvelinusleucomaenf·pluvius)是原产于日本河川、溪流中的冷水性鱼类。属鲑科红点鲑属因其身体背、侧部有白色斑点而得名。喜栖清澈无污染的冷水水域,与虹鳟等其他冷水鱼类相比,白点鲑喜食沉底的人工食料。正常生长的上限水温是20℃,超过20℃生长减慢,饲料效率降低,死亡率增高,最适生长温度为17℃,没有明显的生长下限温度,0.5℃水温下仍能摄食生长。适宜pH值为6.5~7.5,池养条件下,鱼池排水口水中溶氧要在3毫克/升以上。一、当龄鱼养殖及亲鱼培育白点鲑从稚鱼至成鱼的养殖都采用流水池集约化养殖方…  相似文献   

8.
本文探讨了罗氏沼虾亲虾培育,人工半咸水育苗技术,结果表明:水温28.5±0.5℃时,罗氏沼虾相邻两次产卵间隔时间为30-40天,从产卵到第一期蚤状幼体孵出需14—16天,水温29.5±0.5℃时,从第一期蚤状幼体卵出到虾苗淡化需26天。水簇箱中进行罗氏沼虾育苗试验,取得了淡化虾苗产量为81尾/升和94尾/升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太湖产春宗太湖新银鱼绝对怀卵量与体长关系为:F=0.0098167L2.81623,与体重关系为:F=-263.4+1793.6W,绝对怀卵量平均为1367粒,相对怀卵量为1504粒/g;秋宗绝对怀卵量为1394粒,与体重关系为F=82.5712+1216.2633W。繁殖期:春宗自3月5日~5月5日,适宜水温为8.5~21.6℃,盛期3月10日~4月15日,最适水温9.2~13.4℃,盛期中V期卵巢亲鱼比率与水温关系为:Y=-3.6681X2.7174;秋宗自9月10日~10月20日,水温为26.4~17.2℃,盛期自10月5日~10月15日,水温为20.6~18.0℃。  相似文献   

10.
采用自育自繁亲虾,用温泉水高温,人工育苗18.59万尾(0.8-1.0cm),最高育苗密度10.3万尾/m^3,成活率84.5%;外购亲虾用锅炉提温,人工育苗7.79万尾(1.65cm),育苗密度5.53万尾/m^3,成活率64.98%,孵化育苗水温26.0-30.0℃、PH7-8.5、盐度12-14‰、溶氟4-6.5mg/l,氨氮0.3-0.8mg/l。本试验表明,罗氏沼虾人工孵化育苗,在辽宁地  相似文献   

11.
李诺  王宝钢 《齐鲁渔业》1998,15(1):11-14
单环刺Yi个体鲜出肉率大致为冬季39-47%,春季17-27%.食性为滤食性,以水中悬浮性颗粒为食。气温7℃,干露时间持续72h,均能成活。生活水温是0-30℃,临界高温32.5℃,临界低温-4℃。生活的盐度范围是15-36,适宜盐度范围24.94-35.77。  相似文献   

12.
本文叙述了石鲽仔鱼经11天饲育试验,在—0.5℃、2.8℃、5.3℃水温条件下的生长和发育情况;同时,也叙述了在接近海水冰点(_1.8℃)和自然水温(13.6℃)条件下的补充试验情况。_0.5℃试验组,石鲽前期仔鱼依靠自体卵黄营养仍可发育和生长,但当自体卵黄营养耗尽后,则不能摄食,所以不能发育和生长,在2.8℃和5.3℃两个试验组的石鲽仔鱼,都能够正常发育和生长;在0℃—13.6℃水温范围内,石鲽仔鱼平均体长增长率随着水温的增加而增加;同时其随着水温和发育生长的不同而处于不同的行动姿态;石鲽仔鱼的生物学零度在0℃附近,其发育符合积温法则  相似文献   

13.
1南美白对虾淡水养殖现状南美白对虾(PenaeusVannamei)可在盐度0‰~35‰的水域中生长,从海水孵化场购进的仔虾经逐步淡化后能很快适应在淡水中生长,苗种的淡水养殖成活率高达70%以上,与海水养殖相比无明显差异。南美白对虾有较宽的水温适应范围,下限和上限分别为6℃和40℃,最适生长水温为22℃~35℃,水温低于15℃时摄食活动即受影响,水温9℃时昏迷并逐渐死亡。我国的南方气候温暖,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期可达7~9个月,一年可以养殖两茬。北方地区的无霜期较短,南美白对虾只有4~5个月的生长期,单茬养殖的方…  相似文献   

14.
温度和藻类饵料对虾夷马粪海胆摄食及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常亚青 《水产学报》1999,23(1):69-76
对虾夷马粪海胆石在10.0-25.0℃水温下单独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及15.4-17.8℃混合投喂海带、裙带菜、石莼、铜藻、角叉菜的不同组合和21.6-27.4℃饥饿状态下的摄食、生长及成活进行了试验研究。海胆体重与壳直径的关系为G=0.43132D^2.9958。海胆对海带、裙采、石莼的日摄食率依次降低且随水温变化而异。1.0-3.6cm的纪海胆在10.0-25.0℃下摄食上述海藻均可保持较快  相似文献   

15.
通过封闭流水式方法测定泥鳅耗氧率,体重2.49-32.25克,水温1530℃,耗氧率为0.0332-0.4121毫克/克.小时,且自然水温和急性加温的升高使耗氧率增加,急性加温的反应比自然水温变化的反应要强烈,群体数量的增加对耗氧率无显著性影响。  相似文献   

16.
日本对虾亲虾越冬及性腺促熟技术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齐静涛 《齐鲁渔业》1997,14(4):27-28
利用当地养殖的日本对虾作亲虾,进行了越冬增减和性腺促熟技术研究。从入池越冬水温13℃开始,每天升温0.5℃,至20-23℃时,恒温2天,对24℃停止升温,取出交尾雌虾放入温水池,每天按0.5℃升温至26℃待产。性腺发育快,产卵效果好。用镊烫法处理雌虾眼柄,比未处理眼柄的亲虾能提前7天产卵。处理过的亲虾死亡率为3.62%,结果:497尾越冬亲虾产下6980万粒受精卵,孵化率平均为77.08%。  相似文献   

17.
低水温对越冬鲈活力的影响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温0℃以上时,28尾20.4-161.0g/尾的鲈在水中分布均匀,活力正常,水温0℃时鱼近底层分布游动缓慢,活力明显减弱,对外界刺激反应慢;不温降至0℃以下时呈底层分布,不游动,无活力,对外界刺激反应迟钝。0℃可视为鲈越冬的低温临界水温。本重100g的以上的鲈比100g以下的更耐低温。  相似文献   

18.
泥鳅人工繁殖最适条件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影响泥鳅人工繁殖主要外界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使用促黄体生成素释放激素类似物对泥鳅进行人工催产,剂量为30毫克/尾(雄鱼减半),水体pH值为6.5 ̄7.0,性比(♀:♂)为1:2,下午6时注射,水温在20℃ ̄30℃时,催产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9.
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技术简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刀额新对虾俗称“基围虾”,其壳薄体肥、肉质鲜美爽口,胜似中国对虾,国内外市场十分畅销。它属广温、广盐性虾类。耐温范围为10℃-35℃,秋季水温降至6℃-7℃也能生存,最佳生长温度17℃-32℃,适应盐度范围0‰-35‰;对低氧忍耐强于对虾,能在PH7.0-9.0水中正常生活。其食性为杂食偏动物食性。在幼虾阶段食性与对虾一样,成虾时期捕食以桡足类、多毛类为主,也摄食人工合成饵料和其它有机碎屑及底栖生物等。习惯潜伏在底层淤泥和水草处。根据辽宁省营口市北方水产开发总公司2000年稻田养殖刀额新对虾试验…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不同水质盐度对乌鳢胚胎及仔鱼发育影响的试验,得出乌鳢的胚胎发育对水质盐度的适应范围为0-13.68‰,适宜范围为1.50-7.12‰;其仔鱼较胚胎发育期耐盐能力相对较弱,适应范围为0-5.62‰,适宜范围为0.-2.9‰。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