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在国内国际双循环的背景下,探究世界粮食贸易的发展格局与趋势,有助于中国对国际粮食贸易市场做出合理地预判,进而更有效地保障中国粮食安全。【方法】基于1990—2020年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的世界贸易数据,采用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世界粮食贸易网络模型,利用复杂网络相关测度指标对世界粮食贸易的格局与趋势分析。【结果】31 a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经历了迅速扩张到缓慢增长的过程,贸易网络日益复杂化;1990—2020年世界粮食贸易网络连通性增强,各个国家(地区)之间的联系趋于紧密,呈现“抱团化”趋势;玉米、水稻、小麦三大主粮贸易的核心出口国(地区)变化不大,而核心进口国(地区)波动性较强;中国在出口贸易中拥有众多合作伙伴,是世界粮食安全的重要保障之一,在进口贸易中,贸易集中度高(尤其是玉米),对贸易伙伴的依赖性较强。【结论】利用国际粮食贸易补充与保障中国粮食市场时,应充分考虑世界粮食贸易网络的复杂性及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粮食安全的新概念和新要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粮食安全”一词,在我国最早出现于1973年,当时,它是针对“世界粮食危机”提出的一项政策目标。1974年,联合国粮农组织等机构举行了世界粮食会议,建立了国际农业发展基金,并加强国际农业研究磋商小组的工作,从资金和技术两个方面帮助发展中国家发展粮食生产;呼吁各国在“公平、互利”的原则下,发展粮食贸易,建立国际谷物储备,保障粮食供应;设立粮食安全委员会,定期监测世界粮食形势,交流有关经验。通过上述一系列措施推动各国政府重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国家政策措施,进而把粮食安全落实到“国家粮食安全”之上…  相似文献   

3.
世界农业的发展趋势与面临的挑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世界农业的发展不仅将遇到人口增加、经济增长的新需求和新挑战,也受到国际市场与农产品贸易的深刻影响。随着世界主要农产品进出口贸易额不断增长,贸易量不断扩大,世界农业的国际化正在加快。土地、水、环境等因素对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制约将更加严峻。20世纪以来世界人口高速增长的趋势将依然延续,农业的人口压力进一步增加,尽管世界粮食生产能力普遍提高,但世界粮食安全问题依然严峻;世界耕地资源的数量正在减少,后备耕地资源有限,耕地质量受到严重退化的威胁;世界水资源供需矛盾日益尖锐;温室效应、大气污染及全球水污染问题十分突出。一…  相似文献   

4.
本文根据过去20年全球粮食生产、消费和进出口数据,综合考虑影响世界粮食供需的人口增长、营养结构升级、农业资源变化、贸易结构变化和生物能源发展等影响因素,通过拟合回归方程的方法,预测了2011—2030年世界粮食供需和贸易的发展变化趋势。本文的预测结果表明:虽然从农业资源总量来看,2030年世界粮食的供需有能力实现平衡,但由于人口的增长、营养结构的升级以及生物能源的发展,再加上中国、印度等发展中大国粮食需求的迅速增长,导致世界粮食供需失衡的矛盾逐步凸显。为了保障本国的粮食安全,中国、印度等人口大国的生态环境将面临更大的压力,同时,由于国际粮价的上涨,非洲贫困国家可获得的粮食援助会逐渐减少,很多国家将会面临饥荒的威胁。  相似文献   

5.
<正> 国以民为本,民以食为天。粮食和农业问题关系人类的生存与发展。世界粮食首脑会议以来,各国政府和国际社会为发展农业,消除贫困与饥饿作出了进一步的努力,世界粮食生产得到了较大幅度的恢复和增长,粮食安全形势取得了一定的改善。但是,粮食和农业问题远未解决,长期困扰着世界粮食安全的一些问题和制约因素依然存在。一是粮食和农业发展不平衡,许多发展中国家面临生产不足和缺乏购买力的双重制约。目前有39个发展中国家粮食严重短缺,需要国际社会进行紧急  相似文献   

6.
加入WTO后,研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已不能只局限于从国内的粮食供求情况出发,而必须同世界粮食供求情况联系起来,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找到更为广阔的空间和更为灵活的回旋余地。为此,笔者就利用国际市场解决我国粮食安全问题的空间与贸易战略作如下探讨。一、我国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7.
李秦峰  樊万选 《河南农业》2003,(12):27-27,28
加拿大是一个农业高度发达的国家,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粮食生产和出口国之一。加拿大农业不仅对本国经济的增长和对外经济关系的发展起着重要作用,而且在世界农业生产和农产品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农场(包括牧场)是加拿大农业生产的基本单位。20世纪80年代以来,尤其是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技术、电子技术的发展和国际经济一体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加拿大各类农场在数量和规模上发生了比较  相似文献   

8.
正在酝酿中的第二次绿色革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90年代的世界农业发展面临着严竣的形势。第一,80年代以来,世界粮食增长的速度明显下降,而人口却在迅速增长,1986年全世界人均谷物产量曾达380公斤,而丰收的1990年人均却降为360公斤;第二,农产品贸易仍不景气,乌拉圭回合的有关谈判又陷入僵局。一些进口粮食的发展中国家则担心在“贸易自由化”后,粮价提升,粮食安全将进一步受到威胁;第三,一些发展中国家的农业资源开发过度,水土流失和沙化现象  相似文献   

9.
关于中国的粮食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关于中国的粮食问题农业部国际合作司朱丕荣中国是人口众多的发展中的农业大国,每年粮食需求量约占世界的1/5。它的粮食与农业状况,对亚洲和全球都有重大的影响。美国世界观察研究所所长莱斯特·布朗在该所出版的“1994年世界状况”和“1995年世界状况”以及...  相似文献   

10.
"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是世界重要粮食产区且粮食增产潜力巨大,基于全球农业生态区(GAEZ)模型的估算结果表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以2018年为参照期的粮食增产潜力约为5.38亿~5.61亿t;"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也是世界小麦和稻米等粮食主要出口市场,近年来粮食产需呈现明显盈余状态,出口潜力很大。中国加强利用"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粮食市场与资源,有利于推动粮食进口来源多元化,降低国际粮食市场利用风险;有利于提升沿线国家粮食安全保障能力,增加国际粮食市场总供给,降低中国粮食进口成本;有利于构建中国自己的全球粮食供应链渠道和国际粮食循环;有助于推动世界粮食安全治理向更有利于发展中国家的方向转变。中国今后应进一步加强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粮食贸易领域的互利共赢合作,推动区域内粮食物流基础设施建设,强化区域粮食贸易便利化机制建设,共同维护多边国际粮食贸易规则与秩序。  相似文献   

11.
七十年代以来,粮食贸易已成为美苏贸易、经济关系中的重大问题。美苏粮食贸易除了有它的一般的粮食贸易的意义之外,还具有某些特殊意义。它的贸易发展水平与规模受两国的经济和经济政策的制约,还受两国间的政治形势的巨大影响。1980年初,美国政府为了制裁苏联武装入侵阿富汗,宣布对苏联采取部分粮食禁运等措施,美苏的粮食贸易和整个贸易再度下降,从而给两国经济生活和世界粮食贸易带来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WTO背景下中国粮食生产波动分析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加入WTO后国际粮食市场对国内粮食生产波动的短期影响主要是通过价格机制传导的。由于中国粮食生产的特点,从粮食价格下降直接推测粮食生产下降是失之偏颇的。从粮食生产波动原因,粮食贸易与粮食生产波动的关系,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研究了中国粮食生产波动问题。  相似文献   

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人口多,耕地少,人均耕地占有面积不到940平方米(1.41亩),而且人增地减是不可逆转的趋势,人多地少的矛盾将长期存在。随着我国人口的逐年增长和城镇人口的增多,粮食消费量将越来越大,粮食供求关系偏紧的态势将长期存在。我国居民有60%左右的人爱吃大米,将近有9亿人口需要食用大米。世界粮食贸易中,大米在国际市场上调剂量很少,每年贸易量仅2600万吨左右。如果我国大量进口大米,不仅会拉动国际市场粮价大幅上涨,而且会带来不产粮国家和地区的粮食恐慌,有钱也买不到粮食。事实上,也没有哪个国家能解决我们这样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的粮食问题。  相似文献   

14.
世界粮食理事会第12届部长级会议于1986年6月16—19日在罗马举行。会议对当前国际粮食市场的不稳定和贸易冲突表示十分关注,认为这是涉及世界各国及  相似文献   

15.
化肥产业是提高粮食单产、保障粮食供给和缓解全球粮食危机的重要产业。本文根据IFA数据库中提供的世界各国化肥生产、消费、进出口贸易的数据资料对全球化肥产业格局进行了分析。并从国际市场占有率和贸易竞争指数这两个指标对世界主要国家化肥的竞争力进行了测度。研究发现,全球化肥的生产和消费继续保持增长的趋势,但增速开始减慢,化肥贸易向亚非拉地区转移扩散的程度加深,而以美国、加拿大为主的部分国家在国际化肥市场中的竞争力在不断减弱,尤其是氮肥和磷肥,中国借此机会可以调整化肥产业的国际化布局,深入亚非拉等潜力市场,进一步提高中国化肥产业的国际竞争力。  相似文献   

16.
<正>中美农业具有互补性。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以来,我国自美国的农产品采购率不断增长,随之而来的贸易风险不断集聚。美国是世界农业第一强国和最大的农产品出口国,也是中国第一大农产品进口来源地。总结和借鉴美国农业生产和管理先进经验,对于提高我国农产品国际竞争力、促进农业贸易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程丽红 《河南农业》2016,(22):46-47
正农业作为一个国家的基础性产业,是紧密联系国计民生的重要产业,而对于拥有世界上人口最多的我国来说,推进农业的发展尤为重要。近年来,由于科技的进步、工业的发展,工业制成品的国际贸易量在不断增加,给农产品贸易的发展带来了挑战。世界人口的不断增长以及随着世贸组织给农产品市场带来的深化开放格局使得农产品贸易仍然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我国的农业发展由于受到了生产力、生产结构等的影响,和一些发达国家  相似文献   

18.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李青  李文荣  范丽博 《乡村科技》2019,(11):11-11,13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也是世界重要的粮食生产国。农业现代化和农民收入的增长与科技创新密切相关。要实现农业现代化,必须提高农业科技创新能力。在农业供给侧结构改革的背景下,本文分析了我国农业科技创新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农业科技创新能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20.
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及变化趋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韩一军  刘岩 《农业展望》2012,8(1):39-42
50年来,世界农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粮食产业发生很大变化。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市场粮食供求变化引起粮食价格波动,对中国粮食产品贸易产生重要影响,进而影响中国粮食供求状况以及国内相关粮食产品的价格.最终影响中国粮食生产和消费行为。因此,研究目前世界粮食产业发展现状以及各主产国的产业支持政策,分析世界粮食供求形势及未来变化趋势,探寻其变动对中国粮食产品生产、消费、贸易、价格等方面的影响,从而制定合理的粮食产业发展政策,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