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新疆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发展农业生物技术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国外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现状、国内农业生物技术研究现状、新疆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现状、新疆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的前景、现代农业生物技术展望六个方面阐述了新疆棉花生物技术研究现状与发展前景,并就今后新疆生物技术在棉花育种上的应用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棉花是世界上重要的天然纤维作物,也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和纺织工业原料。生物技术育种是品种改良和种质创新的手段,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棉花基因组测序的完成有助于挖掘棉花重要性状基因,将分子育种技术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促进棉花育种的发展,选育出更具广阔市场前景的优良品种。总结了棉花种质鉴定、标记开发及基因发掘等研究进展,以期为相关技术创新、分子设计育种等提供参考,推动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的发展。  相似文献   

3.
棉花生物技术在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基因工程中,随着农杆菌介导法、花粉管通道法、基因枪轰击法等技术的突破,在棉花抗病虫害、抗除草剂等方面的育种获得成功,相应的新品种已开始了商业化生产.中国棉花生物技术在抗棉铃虫等方面达到世界领先水平.作者结合该实验室的研究工作,综述了生物技术在中国棉花育种中的应用进展,分析了中国棉花生物技术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正>湘杂棉11号(原名湘S-26)是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和北京中农种业共同选育,中农种业有独家品种生产与销售权。是湖南省棉花研究所著名棉花育种家周世  相似文献   

5.
《湖南农业科学》2005,(2):F002-F002
周世象,男,现年52岁,中共党员,1976年9月毕业于常德农校农作专业。现任湖南省棉花科学研究所助理调研员、副研究员、科研党支部书记、生物技术育种研究室主任.享受国家特殊津贴。中国农学会、棉花学会会员,湖南省棉花学会、湖南省常德市生物学会理事,常德职业技术学院特聘客座教授。  相似文献   

6.
★银瑞361★ 审定编号:鲁农审2007015号,2007年审定。 育种者:德州市银瑞棉花研究所、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  相似文献   

7.
棉花抗病虫育种研究综述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国内外棉花抗病虫育种概况和进展作为简要论述,分析了抗病虫棉花品种存在着抗性与产量、品质的矛盾及抗性的稳定与提高问题,提出了棉花抗病虫育种发展的方向及加强种质资源的研究与利用、常规育种与现代生物技术相结合、走抗病虫杂交棉方向、立足本地特点、加强和组织多学科的协作等关键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8.
湖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从事棉花、蔬菜、蚕桑、园艺等经济作物新品种选育及配套栽培技术研究。下设有棉花育种、棉花栽培、蔬菜、蚕桑、蚕病、植物生物技术  相似文献   

9.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 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棉花生物技术育种研究的现状及前景(下)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所张宝红七、扩大种质保存范围在棉花的发展过程中其种子的可用性不可能永远得到保证,如棉花单体、杂交种不能通过自交产生的种子来保存,由国外引进的某些种质资源在当地不能开花结实;在没有恢复系的情况下不...  相似文献   

10.
生物技术和信息技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两大支柱和动力。介绍以知识为基础的农业生物技术,世界种业跨国公司发展的新战略,埃及棉花育种的成功经验以及我国作物育种面临的挑战与对策等国内外农业科技改革的经验,为新疆农业科技事业的发展及科技体制的改革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中国转基因农作物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期,经过多年的努力,逐步形成了水稻、小麦、玉米、大豆、棉花等作物的转基因技术创新、规模化转化和生物技术育种体系。通过转基因抗虫棉的选育,可以了解中国生物技术育种的整体科技水平。中国科学家成功地完成了杀虫成蛋白基因CrylA的人工合成。在1994年获得了高抗棉铃虫的转基因棉植株,使中国成为继美国之后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独立研制成功转基因抗虫棉的第二个国家。  相似文献   

12.
抗虫棉,是通过现代生物技术与常规育种相结合,将外源抗虫基因导入棉花植株而培育出的棉花新品种。抗虫棉有形态抗虫棉、生理生化抗虫棉和转基因抗虫棉之分。目前生产中推广的抗虫棉大都是转Bt基因,转基因抗虫棉品种类型较多,在适应性、长势和抗逆性等方面各具特色,可以满足不同  相似文献   

13.
山西省棉业发展40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西作为黄河流域传统棉区,具有长期的植棉历史和技术积累,在棉花生产、技术创新、政策实践等方面作出了显著的贡献。回顾了改革开放40 a来山西省棉花产业的发展历程和产业政策变迁,阐述了山西省科技人员在棉花生物技术、栽培、植保、育种等方面做出的学术成就和科研进展,为山西棉花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4.
李冰 《现代农业》2006,(5):78-79
棉花的半配生殖特性是Turcotte和Feaster,1959年在海岛棉品种Pima S-l中发现了一个单胚种子产生的单倍体,经人工染色体加倍后获得了加倍的单倍体DH57-4。它具有半配生殖的特性,后代能产生高频率的单倍体,当代至第三代获得了24.3%~61.3%的单倍体植株,以DH57—4为母本,与陆地棉、海岛棉杂交,后代获得3.7%~8.7%的单倍体植株。随之应用到棉花育种中去。现在棉花育种的现状是:常规的育种方法由于亲本的亲源关系接近,有很大的同质性,而且育种体系混乱,使常规育种的难度和强度不断加大,育出优良品种的机率越来越低。生物技术上方面,转基因工…  相似文献   

15.
科技信息     
我国棉花育种技术有重大突破经过中国农业科学院7年努力,我国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分子育种技术获重大突破,研究水平跃居世界领先。完全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转抗虫基因三系杂交棉在国际上首次攻克了棉花育种领域抗虫与高产难以结合的难题,使抗虫棉在抗虫的同时,可提高品种的产量和品质,增产幅度一般达25%以上。按此增幅,推广应用后的增产量与目前我国67万公顷棉田的总产量相当,等于再造一个长江流域棉区。课题组首席专家、中国农科院生物技术研究所郭三堆研究员介绍说,棉花  相似文献   

16.
中国农业科学院棉花研究所与中国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合作,将双价(Bt CpTI)基因转育到早熟棉材料,通过航天诱变、生化辅助育种与常规育种技术相结合,先后育成生育期仅为105天左右的新一代国审夏棉新品种中棉所50、中棉所58和中棉所64.  相似文献   

17.
对国内外棉花育种方法的研究进展作了评述。内容包括:(1)常规育种、(2)改良回交、(3)随机互交、(4)轮回选择、(5)改良互交、(6)选择指数;(7)分裂选择、(8)单倍体育种(半配生殖)、(9)生物技术、(10)突变育种和(11)杂种优势利用等。  相似文献   

18.
黄萎病是棉花生长中的主要病害,严重制约着棉花产量和品质的不断提高。选育棉花抗黄萎病品种是克服这一难题最为经济、高效、环保的策略。植物抗病性遗传解析是抗病育种的基础。为了加快棉花抗黄萎病育种进程亟需开展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本研究归纳了棉花黄萎病抗性遗传规律、抗性QTL定位和抗病基因挖掘3个方面的研究进展,认为目前对于棉花抗黄萎病遗传学研究还远不能满足棉花抗黄萎病育种的需求。与此同时,在棉花抗黄萎病育种材料选择、遗传群体构建和定位技术手段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9.
新疆早熟棉亚区的棉花育种目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科学制定育种目标和协调好目标性状之间的关系,是棉花育种取得成功的首要关键。制定棉花育种目标必须以棉区的自然生态条件、栽培管理条件和社会条件,以及市场需求为依据。  相似文献   

20.
《当代农业》2011,(8):21-21
太仓602由太仓市棉花育种中心和江苏省农业科学院生物技术研究所2006年育成.属转基因抗虫棉杂交一代种。该品种出苗较好.前中期长势强,絮期长势弱.整齐度较好。株型较紧凑,果枝较长、平展。茎秆粗壮。茸毛较多。叶片较小,叶色较深,铃卵圆形,吐絮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