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结合多年的茶叶生产实践,在茶园病虫害防控上技术创新,摸索总结出了一套洪雅县绿色茶园的病虫害系统控制技术。该技术根据茶事季节,从茶树的修剪、采摘、施肥、管水、病虫防治等生产环节,对茶树病虫害进行系统控制,供茶叶生产者参考。  相似文献   

2.
1 种类与发生我国现有茶园106万公顷,1992年茶叶产量52万吨。国内已记载的茶树害虫(包括害螨)有400余种,病害(包括线虫)130余种。茶树病虫的发生程度因地区、年度而有变化,但减产的数字估计在10—15%左右。总的发生趋势是发生代数多,体形较小的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程度有加重趋势,夏秋茶期是病虫发生最严重的茶季,但少数病虫对春茶期威胁较大。从全国茶区病虫种群发生  相似文献   

3.
王胜 《植物医生》2015,(1):24-25
<正>江口县自2006年发展茶叶以来,2012年茶园面积已经达到6 000 hm2,有4 100 hm2已经进行采茶,茶叶产量达到2 400 t。随着茶叶投产面积的增加,茶叶产量越来越大,农产品质量安全面临非常大的考验。笔者从2009年开始对江口县茶树主要害虫发生情况进行调查,并逐步探索出符合江口县茶园主要害虫的综合防治技术。1主要害虫发生情况1.1茶尺蠖茶尺蠖在江口县一年发生5~6代,2~5代发生较重,以蛹  相似文献   

4.
三氯杀螨醇对茶树上的多种害螨(茶橙瘿螨、茶叶瘿螨、茶短须螨、咖啡小仄螨)均有良效,且残效期长。我国局部茶区已有应用。世界主要产茶国(印度、斯里兰卡、日本、肯尼亚等)也将此药作为茶园杀螨剂的首选品种。本文从残留降解和产品杂质角度对三氯杀螨醇是否适于茶园推广应用问题进行讨论。 1.茶园用药选译标准问题。 茶树的喷药部位即其经济收获部位(芽梢),且全年多次采摘(一般5-10天一次),喷药距采收的间隔期远较其他作物为短,采下鲜叶不经洗涤直接加工,成茶在饮茶时用沸水连续多次浸泡。此外,作为一种饮料,茶叶对色香味要求颇高。因此一种适用于茶园的农药除了对病虫高效、广谱外,还必须考虑对高等动物具较低的急性毒性和慢性毒性、残留期短或中等、安全间  相似文献   

5.
泰顺县是全国生态示范县。本县产茶历史悠久,茶叶一直是传统经济作物,也是泰顺山区农民增加收入的重要来源。现茶树种植面积3533hm2,年产茶1600t。本县的三杯香、雪龙茶等名优茶品种,以品质香高味醇,在市场上享有盛誉。近年来,本县茶业发展坚持立足本区域生态环境资源优势,实行无公害生产,稳步发展绿色、有机茶叶。但是,茶园分散,经营规模小,茶农的质量安全认识水平和栽培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就整体而言,仍存在农残超标等质量安全隐患。探讨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降低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叶,仍旧是目前茶叶植保工作的1个重要问题。1病虫发…  相似文献   

6.
<正>茶园中常见的螨类有5种,即茶橙瘿螨、茶叶瘿螨、咖啡小爪螨、短须螨和茶黄螨,对茶叶生产影响大,造成茶叶减产。笔者介绍5种害螨的发生和防治技术。1发生与为害1.1茶橙瘿螨1.1.1为害特点该螨以成螨、若螨刺吸嫩叶或成叶汁液,叶背产生红褐色锈斑或叶脉变黄,芽叶萎缩,  相似文献   

7.
目前,化学防治仍然是茶树病虫害防治的重要手段和有效措施,但重要的是如何合理运用化学防治,减少茶叶的农药污染,提高茶园的综合效益。  相似文献   

8.
针对茶园中的茶黄螨和茶橙瘿螨进行4种常用杀螨剂的田间药效试验,筛选出效果好的防治药剂,为有效控制茶树螨类的为害提供防治建议,结果显示:4种药剂对茶黄螨和茶橙瘿螨均有良好的防治效果。  相似文献   

9.
正茶树是咸宁市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茶树螨类在咸宁茶园发生为害较重,严重影响茶叶产量和品质,制约了咸宁市茶叶的发展。为了减少螨类对茶叶造成的损失,笔者介绍茶叶螨类的防治技术。1发生规律1.1茶橙瘿螨1.1.1形态特征成螨体形小,长约0.15 mm,橙红  相似文献   

10.
2018—2022年3月下旬至10月中旬,在四川雅安市名山区3个茶树主栽品种名山特早213、福鼎大白茶和名山白毫131的茶园内,采用棋盘式取样法分别采取茶蓬不同部位叶片,镜检并计录害螨种类及数量,每7天调查1次。调查结果表明,当地茶园主要害螨为茶橙瘿螨、茶跗线螨和柑橘始叶螨;茶橙瘿螨和茶跗线螨主要分布于芽下2、3叶,柑橘始叶螨主要分布于成熟新叶和中下部老叶。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主要发生于4—6月,茶跗线螨可发生于5—7月和9月,同一茶园内,茶跗线螨发生晚于茶橙瘿螨和柑橘始叶螨。因此,4—7月和9月为茶园主要害螨发生高峰期,应加强监测预警和防控。  相似文献   

11.
无公害茶叶生产中的病虫综合防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我国茶园面积辽阔,东起台湾,南至海南,西自西藏自治区米村,北到山东荣成,地跨热带、亚热带和暖温带,茶树病虫种类繁多。据不完全统计,茶树害虫超过400种,茶树病害100种以上,杂草30种以上。这些病、虫、杂草对茶叶生产构成一定的威胁。有害生物综合治理技术的发展,保证了茶叶生产的优质丰产,但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特别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发展,对病虫防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茶园病虫区系变化及其原因1.1病虫区系变化特点半个世纪来,我国茶树病虫的区系变化趋势,呈现如下一些特点:1由体型大的害虫向体型小的…  相似文献   

12.
30%哒螨·茚虫威悬浮剂防治茶树害虫,具有速效性好、持效期长的特点。2016年夏茶期用30%哒螨·茚虫威悬浮剂1 500~2 000倍液防治茶树害虫,药后10 d调查,对假眼小绿叶蝉、黑刺粉虱和茶尺蠖的防治效果分别为83.7%~89.6%、97.7%~98.9%和83.2%~100%,明显优于对照药剂吡虫啉。该药剂具有一药多治的效果,是防治茶树害虫的理想药剂。  相似文献   

13.
英山县位于鄂东北边境 ,大别山南麓 ,地跨东径 1 1 5°3 1′53″~ 1 1 6°0 4′0 2″,北纬 3 0°3 1′0 0″~ 3 1°0 8′58″。属长江中下游北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气候温湿 ,雨量充沛 ,四季分明 ,无霜期长。耕地主要分布在 1 50~ 50 0 m海拔高度之间 ,土壤有机质含量比较高 ,自然条件优越 ,具有茶叶生产独特的生态环境。随着茶叶市场的走俏 ,全县茶园面积自 80年代以来 ,发展速度较快 ,现已超过全县粮食生产面积 ,突破 1 .3 3万 hm2 。年产干茶 1 50 0万 kg。随着茶园面积的发展 ,茶树病虫害也逐年加剧。据统计 ,每年因病虫造成的危害面…  相似文献   

14.
陈廷弟 《植物医生》2007,20(2):30-32
黎平县位于贵州省东南部,湘、桂、黔三省(区)交界处,平均海拔550m左右,属于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适宜茶叶生长发育,并有悠久的茶叶栽培历史。黎平县现有茶园面积1666.7hm2,其中龙井43、龙井长叶、福鼎大白茶等名优品种为486.7hm2,年产干茶1100t,创产值1400万元,成为黎平一大支柱产业。但由于茶树是多年生常绿植物,适宜多种病虫害的繁殖和栖息,茶树受害严重,致使茶园减产,茶叶品质下降。经调查,黎平县茶树上主要病虫害有茶云纹叶枯病、茶赤星病、茶饼病、茶毛虫、茶尺蠖、茶刺蛾、茶小绿叶蝉、茶蚜虫、茶黑刺粉虱、茶螨等。  相似文献   

15.
茶红蜘蛛又名咖啡小爪螨,是云南省茶叶种植区春茶期间主要虫害之─。如何科学地对其进行防治,在控制其为害的同时,减少农药使用量,降低茶叶产品的农药残留,是搞好茶叶生产的关键。为此,我们于2000年进行了螨即死9.5% EC(美国陶氏益农公司生产,下称螨即死 )防治茶红蜘蛛药效试验。试验结果表明,螨即死对茶红蜘蛛防效显著,可作为茶区理想的防治药剂推广使用。 1试验方法   试验于2000年3月在云南省茶科所 (西双版纳州勐海县 )品种园中进行。对照药剂有40%乐果 EC(重庆市农药厂生产,下称乐果 ), 80%敌敌畏 EC(昆明市农药厂…  相似文献   

16.
夏英三 《植物医生》1997,10(6):23-25
山东省自1958年冬开始“南茶北引”迄今茶园面积已达10万余亩.特别是近年大棚菜的开发,带来较高经济效益,茶园面积稳中有升,茶树长势喜人.然而,由于茶树引种时将单食性的茶细蛾,寡食性的茶叶瘿螨等带入,本地的茶尺蠖、大豆尺蠖(Bormia selenaria Hubner)、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Gothe))、苹小卷叶蛾(AdoxophyeS orana Fisher von Roslertamm)、刺蛾类、蓑蛾类、蓟马类、潜蝇类等,也逐渐适应茶园生态环境而为害,造成虫害逐年加重的趋势.山东茶树主要害虫有小绿叶蝉、茶叶瘿螨、茶橙瘿螨、茶蚜、绿盲蝽、大蓑蛾、茶褐蓑蛾、茶尺蠖、黑刺粉虱等.对茶园害虫采取综合治理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17.
湖南省石门县是湘北重要产茶区之一,现种植面积3000hm2,年产量1700t左右,有“牛抵茶”“宜红茶”等传统名茶,近年还相继开发了“东山秀峰”、“石门银峰”、“白云银毫“等名优茶。自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石门县茶叶生产长期处于停滞不前的状态,茶叶产品竞争乏力,市场逐年萎缩。究其原因,其中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农药残留达不到市场要求。因此,研究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降低农药残留污染,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植保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1石门县茶园病虫害发生与治理现状1.1主要病虫种类石门县茶园发生的主要病虫有65种。常年发生的主要害虫有…  相似文献   

18.
吴文 《植物医生》2016,(3):77-78
<正>茶叶是崇阳县的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之一,近年来,由于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茶叶栽培模式发生改变,化肥、农药的不合理使用,造成茶园天敌昆虫减少,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茶叶病虫为害猖獗,产量降低,品质下降。经过多年调查发现,茶假眼小绿叶蝉在崇阳县茶园发生普遍,为害较重,影响茶树的生长,造成茶叶减产。茶树假跟小绿叶蝉Empoasca vitis Gothe属同翅  相似文献   

19.
在茶园开展释放胡瓜钝绥螨防治茶黄螨生物防治技术研究,结果表明,捕食螨对茶黄螨有显著的防治效果,既减少了药剂防治次数、节约了成本,又维持了天敌数量,保护了生态平衡,提高了茶叶品质。  相似文献   

20.
茶尺蠖Buzura thibetaria Oberhur属鳞翅目.尺蠖蛾科.造成茶叶减产.是茶树的主要害虫之一。国内分布于江苏、浙江、安徽、江西、贵州等省。幼虫咬食叶片,是一种暴食性害虫.发生猖獗时.可将成片茶园食成光杆。茶叶减产60%以上,使茶叶生产受到严重损失.影响成茶品质。2010年铜仁地区老山口茶场暴发茶尺蠖.使十多年生的33.3hm^2茶园毁于一旦;2011年玉屏县亚鱼乡暴发茶尺蠖.55.3hm^2优质茶园被茶尺蠖啃食,形如火烧,无茶可采,只有全部翻犁重植,损失严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