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多不饱和脂肪酸在畜禽生产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是一类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且碳原子数为16~22的直链脂肪酸。PU-FA主要包括了n-3、n-6和n-9系列脂肪酸,但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n-3和n-6。其中廿碳多不饱和脂肪酸在体内可转变为前列腺素(PG)、血栓素A2(TXA_2)、白三烯(LTa)  相似文献   

2.
PUFA是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多不饱和脂肪酸)的简称,第1个双键出现在脂肪酸碳链甲基端第6个(或第3个)碳原子,称为n-6(或n-3)脂肪酸。降低山羊日粮中的n-6:n-3PUFA比率,可改变PPARα(过氧化物酶体增生物激活受体)基因表达、SCD(酰基-辅酶A去饱和酶)基因表达和脂肪生成基因的mRNA(信使核糖核酸)表达,增加羊肉中的亚麻酸和n-3亚油酸含量,从而生产出有利于人体健康的优质羊肉。  相似文献   

3.
DHA,全名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ocosahexaenic Acid),是一种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在其化学结构中有22个碳原子及6个双键,因为第1个双键是位于自尾端算起第3个碳的位置,所以是属于Omega-3(ω-3或称n-3)系列的脂肪酸.DHA对增强记忆与思维,提高智力等作用显著.  相似文献   

4.
畜禽肉脂肪酸的营养调控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脂肪酸按饱和度可分为饱和脂肪酸(SFA)与不饱和脂肪酸(UFA)两大类,其中,不饱和脂肪酸按不饱和程度分为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以第一个双键出现的位置分别称为n-3族、n-6族、n-9族等多不饱和脂肪酸.  相似文献   

5.
多不饱和脂肪酸与肿瘤关系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指分子结构中至少含有两个碳碳双键的脂肪酸。由于含有不稳定的碳碳双键,易与绝大多数物质发生化学反应,所以称为“不饱和”脂肪酸。根据碳碳双键的位置,从CH3一端的碳算起,把出现双键的碳原子序号计为“ω”,不饱和脂肪酸可以分为ω-3、ω-6和ω-9系列脂肪酸。但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ω-3和ω-6PUFA。ω-3PUFA是具有多种生物学  相似文献   

6.
<正>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s(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s)是18,24碳脂肪酸家族,其脂肪酸链中含有2个或2个以上的双键〔1〕。其主要包括n-3、n-6、n-7和n-9系列,其中具有重要生物学功能的主要有n-3和n-6两种系列〔2〕。n-3系列主要包括α-亚麻酸(ALA)、二十碳五烯酸(EPA)、二十二碳六烯酸(DHA);n-6系列主要包  相似文献   

7.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PUFA)是一类含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长链脂肪酸,主要包括ω-3、ω-6和ω-9系列脂肪酸,但有重要生物学意义的是ω-3和ω-6PUFA。ω-3PUFA主要包括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是一类具有多种生物学功能的营养素,能抑制多  相似文献   

8.
必需脂肪酸(Essentialfattyacid,EFA)是指那些动物生长所必需,但动物体本身不能合成或合成很少不能满足动物生长所需,必须由饲料直接提供的脂肪酸。从其化学组成和结构来看,EFA均系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fattyacid,PUFA)。值得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的PUFA都是EFA。近年来研究发现,具有以下结构的PUFA在动物机体内才呈现EFA的作用:①分子至少有2个或2个以上的乙烯基甲基(-CH=CH-CH2-)链节;②双键必须是顺式构型;③距离羧基(-COOH)最远的双键应在由末端甲基数起的第6个和第7个碳原子之间。但大…  相似文献   

9.
旨在了解年龄、育肥及解剖部位对苏尼特肉羊体脂脂肪酸组成的影响,为有效利用羊油脂提供依据。本研究从苏尼特左旗改良站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岁)、1.5岁和成年(3岁)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分别采集尾油、板油、网油和胸椎上方皮下脂肪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样品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的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加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5),但1.5岁羊与成年羊之间无显著差异(P0.05);(3)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体脂中:1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组成上升(P0.05)。2n-3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组成下降(P0.05)。3c18∶0组成和c4∶0等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组成上升(P0.05)。4c18∶1c9组成下降(P0.01)。5n-6/n-3和S/U上升(P0.05);(4)育肥使苏尼特羊体脂中:1MCFA组成上升(P0.05)。2n-3PUFA组成下降(P0.05),n-6/n-3提高(P0.05)。3c18∶0组成(P0.05)和SCFA组成(P0.01)上升。同时使c18∶1c9组成下降(P0.01);(5)在部位间:1饱和脂肪酸,网油和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P0.01),相反皮下脂肪c16∶0组成高而c18∶0组成低(P0.01),相比之下,尾油上述2种脂肪酸组成则相对都较低(P0.01)。2不饱和脂肪酸,尾油c18∶1c9(P0.01)和n-3PUFA(P0.05)组成高,而n-6PUFA组成低(P0.05)。网油中n-6PUFA组成高,而c18∶1c9组成低。板油和皮下脂肪中上述3种脂肪酸组成则均很低。3皮下脂肪中MCFA组成显著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P0.01),而其他3个脂肪组织之间则无显著差异(P0.05)。4n-6/n-3为尾油(1.512)皮下脂肪(2.435)板油(2.468)网油(2.675)(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肉羊早期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体脂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体脂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尾油PUFA的营养价值要明显高于网油和板油,最差的是皮下脂肪。另外,从脂肪酸对其风味的贡献看,尾油更优于其他3个脂肪组织,其中最差的也是皮下脂肪。  相似文献   

10.
本研究探讨了日粮α-亚麻酸(ALA)水平对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生长性能、血脂、肝脏和肌肉脂肪酸构成及肝脏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和肉碱脂酰转移酶1(CPTl)mRNA表达量的影响.选用断奶体质量无显著差异的生长肉兔200只,随机分成5组,每组40只,分别饲喂不同ALA添加量(0、0.1%、0.2%、0.3%、0.4%)的饲粮.预试7 d,正试23 d.结果表明:日粮ALA水平对平均日采食量(ADI、日增体质量(ADG)、料重比(F/G)和屠宰率影响显著(P<0.05).日粮ALA水平极显著降低血清甘油三酯(TG)(P=0.001 2)、胆固醇(P=0.005 6)和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P=0.000 4),对血清高密度脂蛋白(HDL)影响不显著(P=0.217 7);日粮ALA水平对肝脏和背最长肌饱和脂肪酸(SPA)影响不显著(P>0.05),但能显著降低肝脏和背最长肌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的相对含量(P<0.05),显著提高肝脏和背最长肌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P<0.05)和n-3系列PUFA的相对含量(P<0.000 1);极显著降低n-6/n-3比例(P<0.01),各处理组n-6系列PUFA相对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日粮ALA水平对肝脏ACC和CPTl基因mRNA表达量的影响均极显著(P=0.000 2,P=0.000 1).从生长性能、组织脂肪酸构成和肉质等多方面考虑,断奶至2月龄生长肉兔饲粮中可添加0.2%的亚麻酸以生产富含n-3PUFA的功能性兔肉产品.  相似文献   

11.
1引言ω—3多不饱和脂肪酸(ω—3PUFA)是指从甲基端起第一个双键位于第三和第四碳原子之间的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的脂肪酸,包括a—亚麻酸(C18:3ω—3,ALA)、二十碳五烯酸(C20:5ω—3,  相似文献   

12.
本实验目的是研究日粮n-6∶n-3 PUFA比例对肉鸭生长性能、血清和组织脂质水平、脂肪酸分布以及肝脏脂肪酸合成基因表达的影响。将3168只15日龄的樱桃谷鸭随机分为6组,分别饲喂不同n-6∶n-3 PUFA比例的饲粮,即13∶1(对照)、10∶1、8∶1、6∶1、4∶1和2∶1。饲养试验持续4周。结果表明,饲粮n-6∶n-3 PUFA比例对生长性能无显著影响。2:1组血清甘油三酯水平最高。13∶1和8∶1组的血清总胆固醇和HDL水平高于6∶1和2∶1组。血清和组织(肝脏和肌肉)中C18:3n-3的浓度随着饲粮n-6∶n-3 PUFA(多不饱合脂肪酸)比率的降低而增。FADS2、ELOVL5、FADS1和ELOVL2基因在肝脏表达随着饲粮的n-6∶n-3 PUFA比率的降低而呈现二次曲线形式增加。这些结果表明,饲粮中低n-6∶n-3 PUFA比例可显著影响可食部位的脂肪酸分布以及n-3 PUFAs在鸭脂肪组织中的沉积。  相似文献   

13.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板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试验,从板油中央取板油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分别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放牧饲粮多聚不饱和脂肪酸(PUFA)组成中n-6PUFA/n-3PUFA(即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板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5)、C18︰0(P0.05)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组成(P0.01)明显上升;相反,n-3PUFA(P0.05)以及C18︰1c9和C18︰3n6组成则下降;同时n-6/n-3(P0.05)和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S/U,P0.01)上升。3)育肥使苏尼特羊板油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P0.05)及C4︰0等短链脂肪酸组成(P0.01)明显上升,相反C18︰1c9(P0.01)和n-3PUFA组成(P0.05)下降,同时使n-6/n-3提高(P0.05)。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与其他体脂脂肪酸组成相比,苏尼特羊板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同时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增长和育肥使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4.
脂肪酸,特别是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作为油脂的重要组成成分,不仅调控脂肪代谢和沉积,对肉中脂肪酸组成、肉的风味和食用价值也有重要影响。PUFA主要包括n-3 PUFA和n-6PUFA。n-3 PUFA具有降低甘油三酯(TG)和总胆固醇(TC)含量、脂肪沉积的作用,且在促进智力发育、提高免疫力方面起决定性作用。  相似文献   

15.
第一个双键位于甲基端第3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n-3PUFA,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是一种重要营养物质,具有多种生理功能,随着国内外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n-3PUFA被广泛应用于实际生产中,在养猪生产中能够有效提高生产效益,尤其是对于仔猪可以提高仔猪免疫力、促进生长。本文综述了PUFA分类、体内代谢途径、生物学作用、调节机制和在仔猪生产中的应用效果及展望。  相似文献   

1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n-6/n-3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生长性能、肝脏脂肪酸组成及肝脏型脂肪酸结合蛋白(L-FABP)和脂肪酸转运蛋白(FATP)基因表达的影响。试验选取48只157日龄、平均体重为(5 658±47)g的健康雄性北极狐,随机分成4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Ⅰ组饲粮中添加12.00%鱼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3.00;Ⅱ组饲粮中添加9.38%玉米油和4.62%豆油,n-6/n-3 PUFA比值为18.03;Ⅲ组饲粮中添加12.00%玉米油和2.00%豆油,n-6/n-3 PUFA比值为40.83;Ⅳ组饲粮中添加1.50%鱼油和12.50%玉米油,n-6/n-3 PUFA比值为136.36。各组饲粮除油脂组成和配比不同外,其他原料一致。预试期7 d,正试期40 d。结果表明:1)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的平均日增重(ADG)、平均日采食量(ADFI)和料重比(F/G)有极显著影响(P0.01)。Ⅰ和Ⅳ组的ADG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Ⅰ、Ⅱ和Ⅳ组的ADFI极显著高于Ⅲ组(P0.01),Ⅳ组的F/G极显著低于Ⅱ和Ⅲ组(P0.01)。2)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单不饱和脂肪酸(MUFA)、PUFA、n-3 PUFA和n-6 PUFA的含量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P0.05或P0.01),对肝脏饱和脂肪酸(SFA)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Ⅰ和Ⅳ组肝脏n-3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Ⅱ和Ⅲ组肝脏n-6 PUFA含量极显著高于Ⅰ和Ⅳ组(P0.01)。3)饲粮n-6/n-3 PUFA比值对冬毛期北极狐肝脏L-FABP mRNA相对表达量无显著影响(P0.05),但极显著影响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P0.01)。Ⅰ和Ⅳ组肝脏FATP mRNA相对表达量极显著高于Ⅱ和Ⅲ组(P0.01)。由此可见,饲粮添加1.50%鱼油与12.50%玉米油的混合油脂,即饲粮n-6/n-3 PUFA比值为136.36时,上调了肝脏中FATP基因的表达,增加了肝脏长链脂肪酸的转运及利用效率,促进了冬毛期北极狐的生长。  相似文献   

17.
多不饱和脂肪酸(polyunsaturated fatty acids,PUFA)是指含有两个或两个以上双键且碳链长为18-22个碳原子的直链脂肪酸。营养学上对PUFA的命名多采用ω编号系统(或n编号系统),从脂肪酸碳链甲基端开始计数为碳原子编号。  相似文献   

18.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肝脏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取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从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进行屠宰测试,并采集肝脏组织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并分别检测其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放牧饲粮的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随着年龄的增长,苏尼特羊净肉率和胴体脂肪率极显著提高(P0.01),但在1.5岁羯羊与成年羯羊之间上述指标无显著差异(P0.05)。肝脏组织含有丰富的n-3PUFA,其中尤其是二十碳五烯酸(EPA)和二十二碳六烯酸(DHA)组成仅次于大脑组织,比肌肉和体脂高出很多,但随其年龄的增长显著下降(P0.05);随着年龄的增长,肝脏组织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P0.01)和C18∶0(P0.05)组成明显上升,相反C18∶1c9组成下降(P0.01);n-6PUFA/n-3PUFA(P0.01)和饱和脂肪酸与(S)/不饱和脂肪酸的比值(U)(P0.01)上升。育肥使苏尼特羊肝脏组织中的MCFA(P0.01)和C18∶0(P0.05)组成上升。相反C18∶1c9组成降低(P0.01);n-3PUFA组成下降(P0.05),同时使n-6 PUFA/n-3 PUFA提高(P0.01)。表明放牧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苏尼特羊早期(周岁左右)生长发育速度显著高于后期,而且体脂沉积量也最佳;苏尼特羊肝脏组织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其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19.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网油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择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放牧组)及从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育肥组)进行屠宰性能测定;从网油中央取网油样品,同时采集草场混合牧草和育肥饲粮样品,分别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多不饱和脂肪酸(PUFA)指标中,放牧饲粮n-6 PUFA/n-3 PUFA值(n-6/n-3)为2.205,低于育肥饲粮(8.779)。2)随着苏尼特羊年龄的增长,网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5)和C18︰0(P0.05)组成明显上升;与此相反,多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P0.05)和C18︰1c9组成(P0.01)则下降;同时n-6/n-3(P0.01)和饱和脂肪酸与不饱和脂肪酸之比(S/U)(P0.01)上升。3)育肥使苏尼特羊网油中链饱和脂肪酸(P0.05)和C18︰0(P0.05)以及C4︰0等短链脂肪酸组成(P0.01)明显上升。相反C18︰1c9组成(P0.01)以及n-3PUFA组成(P0.05)下降;同时使n-6/n-3(P0.01)和S/U(P0.01)上升。说明放牧组饲粮具有n-3PUFA营养特性,而育肥组饲粮则具有n-6PUFA营养特性;与其他体脂脂肪酸组成相比,苏尼特羊网油C18︰0组成高,而C16︰0组成低;同时,网油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和育肥使其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20.
为了研究年龄和育肥对苏尼特羊脑组织脂肪酸组成的影响,试验从苏尼特左旗种羊场放牧群中选择当年、1.5岁和成年羯羊各6只,育肥群中选取6只肥羔,屠宰,采集脑组织样品,测定脂肪酸组成。结果表明:1)脑组织中含有丰富的n-3多不饱和脂肪酸(n-3PUFA),尤其是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含量比其他组织高出很多倍,随着年龄的增加DH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组织中链饱和脂肪酸(MCFA)(P0.05)、C18︰0(P0.01)以及短链饱和脂肪酸(SCFA)(P0.01)含量上升;相反,C18︰1c9含量下降(P0.01)。随着年龄的增加,脑组织中n-6多不饱和脂肪酸(n-6PUFA)/n-3 PUFA(n-6/n-3,P0.01)和饱和脂肪酸/不饱和脂肪酸(S/U)极显著上升(P0.01)。2)育肥使苏尼特羊脑组织中MCFA(P0.05)、C18︰0(P0.01)以及SCFA(P0.01)含量升高,C18︰1c9含量极显著降低(P0.01);n-3PUFA含量极显著下降(P0.01),同时使n-6 PUFA/n-3 PUFA极显著提高(P0.01)。说明苏尼特羊脑组织具有n-3PUFA营养特性,但年龄增长和育肥使得脑组织中n-3PUFA营养特性明显降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