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6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本文讲述了粘滞知识的概念,研究了知识转移中粘滞知识的形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实现粘滞知识有效转移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创新网络中主体的合作与资源共享必然伴随着知识转移,合作主体的选择是知识转移活动必须要考虑的问题.通过深入分析创新网络中知识转移主体合作的影响因素,提出了知识转移主体合作的评价指标体系.并在此基础上,利用多目标优化决策理论,建立了主体合作的定量决策模型.即使在知识转移主体特征变化较大的情况下,模型还能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对决策的影响,给出合理的最佳的主题选择方案.另外,模型能对优选方案进行排队,能为决策者提供丰富的决策支持信息.  相似文献   

3.
[目的]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发挥的作用在于为农民提供文化知识与农业信息服务,通过知识转移,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与信息素质,以此达到文化振兴助力产业振兴的目的,为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贡献。[方法]笔者从知识管理的角度,分析了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转移特点和关注要点,提出了实现对策。[结论]加强政府职能,增强图书馆与农民的知识接受动力与能力,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对策。  相似文献   

4.
张雁凌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82-883,892
以KTA框架为原理,分析了农业科技人员知识转移的重要性,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具体路径,即从知识源、知识接受者和转移媒介3个方面对农业科技人员的知识转移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5.
图书馆知识转移的有效实现使图书馆能更充分的利用现有知识、更多的创造新知识以获得持久的竞争优势。提出了图书馆知识转移效果评价应遵循的原则以及知识转移效果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6.
农业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农业企业知识联盟中知识转移过程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模型,并从知识供方、知识受方、合作共享情境、知识特性等方面提出了提高知识转移效率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7.
何建新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5):238-243,251
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的知识转移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因此要理清知识转移过程中碰到的各种问题,提出相应策略,促进知识转移.在分析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知识转移的影响因素以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对农民所需知识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从完善知识转移服务的基础、创新线上知识转移服务、创新线下知识转移服务、创新线上线下相结合的知识转移服务等方面提出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服务的策略.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展,高校图书馆馆员要及时地了解乡村振兴建设过程中农民需要的知识内容,并及时跟踪知识转移过程,以针对农民的知识需求,提升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知识转移水平,实现高校图书馆面向农民进行知识转移的社会职能.  相似文献   

8.
[目的/意义]为了更好地服务乡村振兴战略,高校图书馆挖掘已有资源潜力,服务乡村振兴的知识信息转移,以期提高农民的文化与信息素质、提高农业生产力、丰富农民精神与物质生活,值得探讨。[方法/过程]本文分析了影响农民吸收知识信息的主要原因,高校图书馆服务乡村振兴知识信息转移的变化特点,目前高校服务乡村振兴的主要路径模式及不足。为更有效做好对大多数农民的知识信息转移服务,笔者选取高校图书馆、农村图书馆、涉农企业、农民作为从高校图书馆发出到农民接收的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主体,探讨构建了两条知识信息转移的新路径模型和构建了4种知识信息转移的过程模式。[结果/结论]提出了创新高校图书馆体制机制,建设“三农”精准知识资源库与传播系统,提升乡村人员获取知识信息能力,拓宽知识信息转移渠道,缩小知识信息转移情境差距等对策,以实现高效将知识与信息转移给农民,为中国实施乡村振兴作贡献。  相似文献   

9.
高校师生间知识转移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谭燕 《高等农业教育》2009,(12):21-23,50
高校师生间知识转移的效果直接决定着高校的人才培养质量。而这个知识转移的过程并不仅仅只是指知识从教师流向学生,更重要的是在于学生能够将知识转化自身的能力。基于对知识转移过程理论的回顾,分析了高校师生间的知识转移过程,并从高校的角度探讨了如何有效激励高校师生间的知识转移。  相似文献   

10.
探讨了图书馆员隐性知识在图书馆中的重要性,剖析了图书馆员在隐性知识转移中的职业理念,提出了激励作用、组织文化、构建知识转移的技术平台、扁平化组织结构、岗位轮换、提高馆员素质等隐性知识转移策略,以充分转移馆员的隐性知识。  相似文献   

11.
[目的/意义]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已成为重要社会资源,而有效的知识转移将促进知识的交流与共享,对提高组织知识应用与创新能力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知识转移领域的研究已有丰富的成果,但对国内各视角知识转移的研究综述有待完善.[方法/过程]选用CiteSpace软件,采取文献计量方法,对CNKI数据库中核心期刊、CSSCI、CS...  相似文献   

12.
Knowledge transfer is widely emphasized as a strategic issue for firm competition. A model for intra-firm horizontal knowledge transfer is proposed to model horizontal knowledge transfer to solve some demerits in current knowledge transfer researches. The concept model of intra-firm horizontal knowledge transfer was described and a framework was provided to define the main components of the transfer process. Horizontal knowledge transfer is that knowledge is transferred from the source to the same hierarchical level recipients as the target. Horizontal knowledge transfer constitutes a strategic area of knowledge management research. However, little is known about the circumstances under which one particular mechanism is the most appropriate. To address these issues, som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are drawn concerning knowledge transfer mechanisms in a real-world setting.  相似文献   

13.
The absence of a national soil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Nigeria hinderssuccessful agrotechnology transfer inparticular, and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ingeneral. A discussion of the role of indigenousknowledge in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showsthat indigenous knowledge of the soil can beintegrated with modern soil science to developa soil classification system for the country.Much as local knowledge is invaluable foradvancing scientific knowledge and vice versa,caution is given against overestimating therole of indigenous knowledge in developmentalactivities. It is important to encourage theproper integration of all knowledge systems increating new paradigms for sustainabledevelopment in Nigeria.  相似文献   

14.
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理论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阐述图书馆知识的类型和知识转移的内涵,剖析图书馆知识转移机制的内涵、过程与方式,探讨实施图书馆知识转移的策略,以达到图书馆知识转移之效率和提升图书馆服务用户的服务策略.  相似文献   

15.
网络学习已成为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安全有效的进行网络学习,实现网络知识转移是我们面临的重要问题。文章基于网络知识转移的实现背景,提出网络知识转移的方法和国家人才培养战略,以及对多元网络知识转移带来学习方式的变革,成为教育机构新职能的展望。  相似文献   

16.
环境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因涉及领域广、所需基础课程多、教学时间受限,知识点分散等原因,其课程结构体系难以形成。学科融入、内容模块化、结构最优化、知识点网格化和正向迁移学习等是构建课程结构体系的有效途径。环境生物技术专业选修课课程结构体系的构建对于提高大学生专业选修课的教学水平具有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