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玉米根系性状的遗传及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对玉米根系性状的育种提供理论依据和选择指标,本试验对玉米根系性状的遗传及相关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各根系性状在不同亲本间存在真实的遗传差异;不同亲本之间,根系性状的配合力存在显著差异,这为组配出根系发达的玉米杂交种提供了遗传基础。同时根系性状中气生根条数、根鲜重、根干重、根总长、根总条数等性状的遗传以加性效应为主,遗传力较高,能稳定遗传,其转育及早代选择有效。相关分析表明气生根条数与根鲜重、根干重、根总长、根总条数、土壤中根条数正相关显著或极显著,可作为玉米育种根系选择的指标。  相似文献   

2.
花椰菜花球性状及植株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以7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花椰菜的花球挂状及植株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有些性状问存在明显的加性相关,在花椰菜选择育种中可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3.
水稻品种数量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45份水稻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间、产量构成因素与植株性状间、穗部性状与植株性状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通过选择穗部性状和植株性状可以间接选择产量性状。  相似文献   

4.
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相互关系的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211份不同类型水稻品种品质性状间的相关和偏相关分析表明:籼稻或粳稻加工品质间的偏相关系数均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糙米率高的品种,其精米率和整精米率也高。籼稻的垩白率主要受粒长和长宽比的影响,粳稻则主经受长宽比的影响,但无论是籼稻或粳稻,垩白度与粒长和长宽比的偏相关均不显著。品质改良的重点是降低稻米的垩白率和垩白度,其关键是选择垩白性状较好。配合力较高的亲本。通过双交,复交,回交等方式增加优良亲本的比重,提高对垩白性状的选择压力等,稻米适口性的改良,应从早代开始,对所选材料进行感官品尝,并进行适口性的跟踪调查。结合其他品质性状进行综合选择。  相似文献   

5.
陆地棉产量性状与品质性状的加性和显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基因之间的连锁关系或“一因多效”等原因,作物的性状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关性。但一般所观察到的相关性是表现型相关,包含有环境的影响,不能真实反映出性状间相关的遗传效应。以往的研究只能进行简单相关分析或把表型相关分解为遗传相关和环境相关,尚未将陆地棉数量性状之间的遗传相关进一步分解为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由于基因间的加性相关部分在选择过程中可以累  相似文献   

6.
华南型黄瓜产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0个华南型黄瓜杂交组合产量与果实性状的相关和通径分析结果表明,果实横径、单果重、果肉厚度与产量呈极显著或显著相关,果实横径对产量的直接影响最大,果实长度次之,这两个性状可以作为华南型黄瓜高产育种的主要选择性状。果实可溶性固形物是相对独立的性状,与其他性状的相关性均不显著,对果实品质的选择不会对产量产生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7.
运用不完全双列杂交方法,采用加显性遗传模型,对小麦一些数量性状的狭义相关遗传力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在所研究的12个性状中,大多数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小于性状本身的狭义遗传力。当选择强度相等时,对主茎穗长和主穗粒数的表型选择可明显提高主穗粒重,而对主茎穗长的表型选择则明显减少单株穗数。单株粒重本身的狭义遗传力以及与其它性状间的狭义相关遗传力均较小,因此对单株粒重的直接选择或间接选择的遗传响应均较小。而它与主穗粒数、每株穗数、主穗粒重、千粒重的表型相关系数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说明栽培措施对单株粒重的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8.
花椰菜花球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的遗传相关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 7个花椰菜亲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 ,采用朱军提出的加性—显性遗传模型 ,对花椰菜花球的外观和营养品质性状进行遗传相关分析。结果表明 ,多数性状间存在显著的遗传相关 ,其中有些性状间存在显著的加性相关或显性相关 ,可在花椰菜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中加以利用。  相似文献   

9.
对41份冬小麦品种产量构成因素、植株性状、穗部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表明:产量构成因素与穗部性状间、产量构成因素与植株性状间、穗部性状与植株性状间均呈显著相关,说明通过穗部性状、植株性状间接选择产量性状是可能的。  相似文献   

10.
黄瓜数量性状的相关分析与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11个不同遗传型的黄瓜自交系为试材,研究了9个与产量有关的数量性状间的相关性以及利用这些相关性对单株产量实施间接选择的方法。结果表明:在本试验群体中,利用总平均单瓜重、座果率、节间长、主蔓20节内雌花节数、再生雌花节数5个与单株产量相关极显的性状进行妆选择,效果较好。利用单一融性状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06.12%,利用不同性状构成9种选择指数对单株产量进行间接选择,最高相对效率为130.71%。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比较零式果枝和长果枝海岛棉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并进行相关分析,为海岛棉株型育种提供参考。【方法】 海岛棉9122N(零式果枝)×H7124(长果枝)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零式果枝、长果枝、混合型果枝)分别收获300个单株的棉铃,采用R语言对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产量、品质性状进行比较及各性状间的相关分析。【结果】 杂交F2代3种不同果枝类型棉株的产量及品质性状存在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产量性状:混合型果枝表现最好,长果枝次之,零式果枝最差;品质性状:长果枝表现最佳,混合果枝混合型果枝次之,零式果枝表现最差。3种果枝类型各性状间相关系数不同,但部分性状表现有相同趋势。在产量性状中,3种果枝类型相关性趋势一致,籽棉重与铃数、单铃重间呈极显著正相关,与铃数相关系数均为0.85以上,且高于与铃重的相关系数,铃数与铃重间呈负相关关系,衣分与其他产量性状相关性不显著,单株铃数对籽棉产量高低起着重要作用;品质性状中,零式果枝中纤维品质5个指标之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而另2种果枝中,除马克隆值以外,长度、整齐度、强度和伸长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的正相关;零式果枝中单铃重与5个品质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而长果枝和混合型果枝中衣分与纤维长度、比强度、伸长率等品质指标均呈负相关。【结论】 杂交F2代不同果枝类型品质性状与产量性状间相互影响,表现并不相同,混合果枝类型产量和品质性状整体表现最好。  相似文献   

12.
马尾松早期选择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对13 年生马尾松优树子代测定林历年生长性状的观测数据, 分析了不同年龄的家系变异和家系遗传力的变化, 研究了年龄间的遗传相关、表型相关和环境相关, 并估算了相关遗传力.结果表明, 马尾松家系间存在着丰富的变异, 并主要由遗传因素制约; 马尾松家系选择从8~9年生开始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3.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显性遗传模型,对籼型三系杂交早稻粒形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各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产量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谷粒性状.在产量与粒形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4.
长白猪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的典型相关分析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长白母猪的7个体尺性状和5个繁殖性状进行了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间的第1和第2典型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水平(P<0.01),其典型相关系数分别为0.913和0.881,占总相关信息的91.2%.分析还表明:母猪的体尺性状与繁殖性状存在相关关系;母猪的体重、腹围、乳头数和体高对产活仔数、初生个体重和断奶个体重起主要作用,对母猪的早期选择应侧重于这几个性状的表现.  相似文献   

15.
籼稻茎叶及产量性状的加性相关和显性相关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6个籼稻不育系为母本和5个早籼恢复系为父本进行不完全双列杂交.采用加性一显性遗传模型,对早籼茎叶及产量性状进行多种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农艺性状间的加性相关比显性相关更为重要,并且多数性状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特别是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最为密切,其次为产量性状.在产量与茎叶性状间的相关性上,少量性状间具有较高的相关系数,利用加性相关为主的性状进行间接选择可取得较好的育种效果.  相似文献   

16.
以皮特兰猪与我国地方猪种金华猪杂交的资源家系为材料,分析猪肉颜色指标与其他肉质和胴体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猪肉颜色指标间普遍存在显著的相关性,除明度系数L值与红度a值和色调角h值相关不显著外,其他猪肉颜色指标之间的相关系数都达到极显著水平(P<0.0001);猪肉颜色与其他肉质指标和胴体指标之间也普遍存在相关性,其中较多为负相关.L值、彩度c值与眼肌pH、腿肌pH、眼肌面积、系水力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a值、绿度b值与腿肌温度、眼肌面积呈显著的负相关(P<0.05);b值还与系水力呈极显著负相关(P<0.01);h值与眼肌温度、腿肌温度呈极显著的正相关(P<0.01).  相似文献   

17.
木豆种质资源农艺与品质性状的相关性及遗传参数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74份木豆种质资源的10个农艺性状及其中38份材料的种子、34份材料的叶片进行主要品质性状相关性分析,并对这些性状的遗传力和遗传进度等遗传参数进行估算。结果表明,木豆种质资源的大部分田间农艺性状之间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种子、叶片的不同品质性状之间多呈负相关但未达显著水平。不同田间农艺性状的遗传力、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差异较大,变化幅度分别为26.08%~91.37%、9.36%~44.14%和14.23%~70.24%。种子与叶片的品质性状遗传力较高,大部分达80%以上;种子的4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差异较大,变化幅度分别为6.10%~35.33%、10.62%~72.17%;叶片的3个品质性状的遗传变异系数和遗传进度差异不明显,变异幅度为8.89%~16.39%和17.35%~32.27%。因此,在木豆育种时,其品质性状可以在较早的世代里进行选择;选择田间农艺性状时,百粒重、荚长和株高可以在早代进行选择,叶长、单株粒重、荚宽等性状则在高世代选择。  相似文献   

18.
影响苜蓿产草量相关性状的通径分析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4  
研究了31个国内外优良苜蓿品种单株产量与相关性状间的关系。经分析,单株产量与各性状的相关系数均达极显著或显著水平。以8个相关性状为自变量,以单株产量为因变量,采用通径分析方法计算了各自变量与依变量的通径系数和偏相关系数。茎粗、单株分枝数对产量的作用既有直接正效应,也有间接正效应且偏相关系数达显著水平。茎粗、单株分枝数具有较大的决策系数,对产量起主要决定作用;节间数最小,为主要限制因子。  相似文献   

19.
选取6个不同遗传来源的紧凑型和松散型油菜品种(品系),按完全双列杂交设计组配30个杂交组合,将6个亲本及所有杂交组合按完全随机区组设计排列于大田,采用ADM模型分析了10多个主要株型性状的遗传效应、显性方向,同时研究了株型性状与主要产量性状及单株产量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大多数株型性状同时受基因的加性和显性作用控制,但不同性状受基因加性和显性作用的大小不同;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和角果长度4个性状与母本基因型有显著的相关性。环境对角果长度和角果宽度无显著影响,而对其余多数株型性状有显著或极显著影响;茎枝夹角、千粒重、角果长和角果宽的狭义遗传率相对较高。株型性状的显性效应分析表明,显性基因对茎枝夹角具有减效作用,而对株高、有效分枝高度、分枝终点高度、单株角果数、角果粒数、千粒重、角果长度和单株产量具有增效作用。大多数株型性状与单株产量以及产量构成性状之间均存在显著或极显著的遗传相关,遗传相关的大小和方向由加性相关、显性相关以及母本相关共同决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