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 毫秒
1.
引进辣椒新品种比较试验与示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了配合凯里市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筛选适合凯里市生态条件的辣椒品种,以凯里本地自留辣椒为对照,对引进的9个辣椒新品种进行了产量、株高、展开度、生育期、单株结果数、抗病性小区试验和大面积示范比较种植.结果表明,9个引进品种中,红辣1号、辣丰6号、红辣3号、红辣8号4个品种在试验和示范区的丰产性、抗病性、抗逆性、适应性和经济性状等综合表现较好,可在凯里地区或同等气候条件区示范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2.
为选育出适宜修文县种植的干鲜两用辣椒新品种,进一步提高我县辣椒生产水平,特安排品种引种比较试验,从抗病性、丰产性等综合性状比较看,辣霸天下、韩玉3号、线辣8号三个品种表现最好,产量和抗病性均高于对照长辣7号,均适应本地区种植;韩玉3号、线辣8号干鲜两用都可以,而辣霸天下产量最高,但只能卖鲜椒,不适宜做加工型辣椒品种。  相似文献   

3.
为筛选出适宜遵义地区种植的优良辣椒品种,以当地广泛种植的长研201为对照,对6个辣椒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博辣9号、镇辣三号平均产量为1568.45公斤/公顷、1381.36公斤/公顷;长辣七号、小仙女平均产量为:1189.93公斤/公顷、1028.85公斤/公顷,其余品种产量均低于1000公斤/公顷,从丰产、抗病性等综合考虑,博辣9号、镇辣三号产量高、抗性好、商品价值高,是适宜遵义地区示范推广首选品种,长辣七号、小仙女也可以作为遵义辣椒发展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4.
高山地区辣椒品种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出适宜凯里种植的优良辣椒品种,以当地优良品种老山椒为对照,对贵州省内外10个辣椒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超级辣王和加长三号平均产量分别为22 307.44kg/hm~2和21 408.85kg/hm~2,博辣8号、极品辣秀和黔椒5号为15 155.72~16 350.76kg/hm~2,其余品种低于15 000kg/hm~2,从丰产性、抗病(逆)性、优质性和适应性等综合性状看,超级辣王和加长三号的长势旺、分枝力强、果面光泽度好、品质佳、产量高、抗性强和商品性好,是适宜凯里地区示范推广的首选品种。博辣8号、极品辣秀和黔椒5号也可以作为凯里发展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石阡县辣椒产业得到迅速发展,辣椒产业成为该县产业结构调整、打造精细化蔬菜商品重要途径之一。但由于当地辣椒品种老化现象严重,导致辣椒产业的效益低下。因此如何科学筛选出适宜该地区发展的辣椒新品种,成为当前当地政府有关部门重点关注的课题之一。当前,石阡县挑选了14个辣椒品种参与试验筛选,顺利完成品种对比参数试验,并对新品种进行技术规程、产量、抗病性等方面试验,总结出CY16012、红辣18号、辣研2号、辣研7号适合在石阡县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为筛选出适合宝鸡当地气候条件种植的辣椒新品种,从14个特色蔬菜产业技术岗(试验站)共引进辣椒品种72个(朝天椒13个,线椒35个,牛、羊角椒24个)在岐山县进行了辣椒新品种引进筛选试验。结果表明,引进的朝天椒品种红泰668、香楚101、龙焰1号这3个品种可在本试验区示范推广;线辣椒品种19HQ-18、20E001、17HQ-86、17HQ-61、博辣15、辣研201等6个品种比当地种植的主栽品种宝椒27号增产明显,可以在宝鸡地区大面积示范种植;牛、羊角辣椒B56、园椒34、B06、园椒35、1417、豫椒101、天色2017等品种在试验中大多数抗病性表现差,加之宝鸡地区农民没有种植习惯,可以小面积示范试验。  相似文献   

7.
《农技服务》2018,(5):44-45
为遵义市加速辣椒品种的更新换代,提高辣椒种植产量,对遵辣9号、遵辣10号、遵辣6号、黔辣5112、黔辣5228、艳椒425、艳椒465、686等8个朝天椒品种进行田间比较试验。结果表明:艳椒465、艳椒425、遵辣10号、686、遵辣9号和遵辣6号生长优势强,中晚熟,生育期187天,果面光滑,熟果大红,抗病抗倒性强,商品性好,亩产量在900公斤以上,其中艳椒465的亩产量最高,为1 283.8公斤。黔辣5228和黔辣5112晚熟,生育期187天,果面光滑,熟果鲜红,坐果集中,亩产量分别为1 057.9公斤和1 142.4公斤,抗病性强,但不抗倒。  相似文献   

8.
为了筛选出适合册亨县推广栽培的辣椒新品种,进行了香辣四号等6个辣椒品种与辛香二号辣椒的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香辣四号、老农三号、博辣七号、元辣红丰可以在册亨县推广使用,元辣华帅和曼迪金条有待下一步继续试验.  相似文献   

9.
对3个辣椒新品种进行试种比较,结果表明,参试的3个辣椒品种均能正常结果,果形属于羊角形,果面皱,果实商品性好,品质好,但是甘科5号抗病性较差,甘科10号较其它两品种果长、果径粗、果皮厚,抗病性强、产量高,且辣味淡,较适合甘肃省天祝县消费者的口味,所以甘科10号这个品种可以在甘肃省天祝县高海拔冷凉地区日光温室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0.
贵州4个辣椒新品种的性状表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筛选适合贵州省多地种植的优良辣椒新品种,以遵辣6号为对照(CK),选择辣椒新品种遵辣ZLAB-1×ZLR-1、遵辣ZLAB-2×ZLR-2、ZXJ1306、黔椒11号分别于2014年和2015年在贵州省多个试点进行辣椒品种区域试验,测定4个参试新品种的产量,观察其植物学性状、抗病性、品质等表现。结果表明:各参试品种均能较好地适应各试点环境,顺利完成生育期,与CK相比,各参试新品种早熟性明显,分枝力强,生长势旺,采收期长。其中,遵辣ZLAB-1×ZLR-1丰产性、稳定性好,平均干椒产量为4 861.05kg/hm~2,与CK相比增产20.39%,抗病性最强,综合性状优良,且遗传多样性也最丰富。黔椒11号产量稳定性最佳,平均干椒产量为4 302.60kg/hm~2,比CK增产6.65%。遵辣ZLAB-1×ZLR-1更适合在贵州省多地大面积推广应用,黔椒11号可作为辣椒产业发展的后备品种。  相似文献   

11.
为筛选适合冬春栽培的优质辣椒品种,进行4个辣椒品种对比试验,结果表明:N-199、N-200、红珍3个新品种适合在福建省推广种植,从植株性状、产量、商品性等方面综合考虑,N-199综合性状表现优于其他品种,可以作为福建省冬春辣椒主栽品种进行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2.
选择了16个抗黄化曲叶病毒病番茄品种开展品种筛选试验,从各品种的生育进程、田间长势、果实性状、产量、抗病虫性等方面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供试的8个红果品种和8个粉果品种在整个生育期均未发生番茄黄化曲叶病毒病;8个红果番茄中,卫红7号脐腐病发生较严重、产量低,其他7个品种均适合在早春茬生产栽培,尤其以麦奇丽、德奥特7728表现较好;8个粉果品种,爱吉112产量相对较低,其他7个品种各有优势,丰产性好,均适合在早春茬生产栽培,尤其以卫粉8号表现较好。  相似文献   

13.
回顾感光型杂交稻不育系博A的选育过程,博A在配组感光型杂交稻品种上的广泛应用和显著成绩,以及其恢复系博B在培育新不育系博ⅡA、博ⅢA、西A上的应用,并提出对博A进行更高层次研究与利用的思路.  相似文献   

14.
为筛选适宜陕西省汉中市不同生态条件种植的大豆优良品种,分别在汉中市南郑区和镇巴县开展了大豆品种多点比较试验,对引进征集的8个大豆品种的丰产性、适应性、抗病性及农艺性状在不同区域进行鉴定。结果表明:黑黄豆、镇引2号和镇引3号在当地种植多年,适应性强,综合性状好,可在提纯复壮和良种繁殖的基础上继续推广种植;贡秋5号适宜在山区高海拔区域种植,D309-925适宜在平川低海拔区域种植,这两个品种抗病性、抗倒性等综合性状好,可在继续进行多点试验的同时,小面积示范。  相似文献   

15.
引进7个中稻新品种,以Ⅱ优明86为对照进行品种比较试验,对参试品种的生物学特性、稳定性和丰产性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甬优9号、中浙优8号、浙优18、Y两优096、两优1587综合表现较好,适宜在南平市延平区不同海拔区域作中稻示范推广.  相似文献   

16.
辣椒新品种比较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为筛选适宜在荆州地区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并受市场欢迎的辣椒(Capsicum annuum L.)新品种,对尖椒、泡椒两个类型共15个辣椒品种进行了栽培比较试验,并应用模糊数学评价法从物候期、熟性、抗病性、果实品质与产量等主要性状上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中优6号、大椒1号、中优4号和正邦4号的熟性早、抗病性强、果实商品性状优良、丰产性好,综合评判指数高,优于当前荆州市栽培面积较大的辣椒品种,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广西第十周期春大豆区试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试验,鉴定各供试种的区域适应性、经济性状、抗性反应、增产潜力等表现,评选出比对照种"桂春1号"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春大豆品种。广西第十周期(2009—2011)春大豆区域试验结果表明,6个参试种中,桂603、桂610和桂0119-1三个品种的综合性状均优于对照种"桂春1号",通过广西春大豆区试,可供广西各地引种、试种示范和推广。  相似文献   

18.
以苏玉糯5号为对照,对11个糯玉米新品种进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黑糯270、夏美糯1号、天香彩玉、耕耘白糯等4个品种比对照增产极显著,且各性状表现较优,可适当扩大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清流县引进杂交水稻新组合天优3301,经过2年作单晚和烟后稻示范种植,总体表现适应性、丰产性好,成熟期比Ⅱ优838早,抗病性、耐肥能力较强.栽培上要注意适时播种,培育壮秧,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科学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20.
对6个早熟结球甘蓝品种,在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的适应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农珍绿较早熟、抗病、产量高、结球紧实,最适宜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推广应用;中甘21、8398早熟性好、结球紧实,宜在海拔170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华耐百惠等三个品种抗病、产量高,但成熟期偏晚,宜在海拔1450 m左右的半干旱山区冬小麦-甘蓝-冬小麦种植模式中作为配套品种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