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目的 分析介入栓塞治疗上消化道大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对内科保守治疗无效的消化道大出血18例使用Sedinger技术,从股动脉入口,通过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采用介入血管栓塞术治疗.结果 15例选择性血管造影明确出血部位,3例经过超选进分支血管后造影明确了出血的部位,介入治疗后止血效果明显,有效率达100%,未见严重...  相似文献   

2.
目的 了解急性消化道大出血血管造影诊断及介入治疗的临床意义.方法对15例经内外科治疗未能止血的急性消化道大出血患者(上消化道6例,下消化道9例),先行腹腔动脉、肠系膜上、下动脉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检查.根据DSA表现,采用超选择性明胶海绵和弹簧栓子栓塞或垂体后叶素灌注治疗.结果 15例中,12例血管有异常表现,异常检出率为80.0%;其中8例见造影剂外溢,2例见动脉瘤样改变,2例见畸形血管团.13例经超选择插管后行介入治疗出血停止,止血成功率为86.7%.结论 选择性动脉造影对急性消化道大出血可明确病变的部位、性质,异常检出率较高,同时行介入栓塞或灌注治疗是安全有效的,正确选择栓塞的靶血管和合适的栓塞剂及用量是成功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目的 了解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的疗效。方法利用MPCNL治疗输尿管上段大结石53例55侧。结果53例55侧输尿管大结石全部一次取净,手术时间30~96min,平均43min,结石碎石率及清石率均为100%。术后住院5~7d,平均5.5d。无输尿管穿孔及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出现。结论MPCNL治疗输尿管大结石时间短、效果确切、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介入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方法对行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患者进行有效心理护理、病情观察、用药管理、输液管理、健康教育,跟踪随访治疗、护理的临床效果。结果 13例患者致密栓塞11例,95%栓塞2例,均为成功栓塞。术后穿刺部位出现血肿1例,并发脑血管痉挛1例,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致死亡2例。结论做好手术前后的病情观察和护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是保证介入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成功、降低病死率的关键之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分析子宫切除对抢救难治性产后出血的临床价值。方法:对10例经积极保守治疗无效的产后出血患者行紧急切除子宫。结果:子宫切除指征包括:胎盘因素4例(重型胎盘早剥2例.胎盘植入、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各1例).产后宫缩乏力、晚期产后出血各2例,羊水栓塞、疤痕子宫完全破裂各1例。10例均行次全子宫切除,9例抢救成功.1例中央性前置胎盘大出血患者因术后出现DIC抢救无效死亡。11例胎儿中活产8例.死胎2例.死产1例。结论:子宫切除是抢救难治性产后大出血快速、有效的急救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应用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术(MPCNL)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的疗效。方法:采用MPCNL治疗33例单侧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其中5例术后辅以体外冲击波碎石治疗。结果:MPCNL术后3d结石清除率为84.8%(28/33),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为100%(33/33)。结论:微创经皮肾穿刺取石治疗嵌顿性输尿管上段结石有很高的清除率,联合体外冲击碎石可提高疗效。  相似文献   

7.
目的 比较微创经皮肾镜(MPCNL)与经输尿管镜取石术(URL)治疗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取126例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患者,分别采用MPCNL和URL方法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结石清除率、手术时间、住院天数、住院费用、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各类并发症的发病率。结果 MPCNL组患者术后3 d及术后1个月结石清除率(95.24%,100.00%)高于URL组(79.37%,88.89%),MPCNL组手术时间、住院天数、术中出血量及住院费用均高于URL组,MPCNL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病率(22.22%)高于URL组(3.17%),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URL有创伤小、恢复快、费用低等优点,但是结石清除率低,MPCNL结石清除率高,但是术中出血量大、并发症较多,费用高,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合并肾积水宜采用MPCNL治疗。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旋转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技术对颅内动脉瘤诊断和治疗的价值。方法:通过对65例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患者进行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和旋转DSA检查;对经旋转DSA证实为颅内动脉瘤的56例进行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获得一系列图像,评价诊断及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结果:65例SAH患者经旋转DSA诊断为颅内动脉瘤56例,常规全脑血管造影发现48例。全部确诊患者行介入栓塞治疗。术后行旋转DSA复查,其中43例完全栓塞.9例80%~90%栓塞.4例失败。结论:旋转DSA可更好地显示颅内动脉瘤.能够更清晰地显示动脉瘤的形态、大小、瘤颈及其与载瘤动脉的关系,为手术提供更准确的参考数据及评价介入栓塞治疗的效果。  相似文献   

9.
目的总结脾切除加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的经验。方法对近6年来采用Hassab术的56例门静脉高压症并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所有患者均行规范的Hassab术,其中急诊手术8例,死亡3例(37.5%);限期手术48例,无1例死亡。本组出血控制率为89.3%(50/56)。术后2周内胃镜复查食管胃底静脉曲张消失43例,明显好转7例。3例存在1~2根重度曲张静脉,需行硬化剂注射治疗。治愈出院的53例均得到随访,随访2~83个月,出现再出血4例(7.5%),均为解柏油样便,经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结论 Hassab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致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疗效确切;确保Has-sab术的止血效果和降低手术死亡率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的关键在于正确把握手术时机和规范手术操作,限期手术可明显降低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的疗效。方法:分析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42例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42例中无围手术期死亡,术后22例肢体恢复好,2例就诊时无肢体坏疽患者术后因缺血性坏疽行肢体截除术。结论:及早的诊断及相应的治疗措施是治疗急性下肢动脉栓塞成功的关键,采用Fogarty气囊导管治疗该病,并结合术中术后抗凝药物治疗,是目前很好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目的 探讨内镜下氩离子凝固术(APC)治疗老年人大肠息肉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 采用德国ERBE 公司生产的APC(VI0 200D型)内镜专用氩气刀对电子肠镜检查发现的大肠息肉进行内镜下治疗.结果 258例老年患者共检出525枚息肉全部使用APC治愈,根据息肉大小和形态,使用APC灼除302枚(57.5%),APC切除89枚(17%),黏膜下注射后APC切除134枚(25.5%),局部渗血者行APC电凝或钛夹止血.术后2例(0.8%)出现少量便血,予药物治疗后出血停止,无穿孔和大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 APC可作为老年人大肠息肉的首选治疗,安全性高,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12.
我院自 1986年以来的 10多年间 ,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食管静脉曲张破裂大出血 6 4例 ,为交流经验和提高诊治水平 ,现将笔者的体会作一报道。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本组 6 4例 ,其中男 5 4例 ,女 10例 ;年龄 2 1~ 30岁 6例 ,31~ 45岁 40例 ,46~ 6 5岁 18例 ;职业以农民居多占 72 .0 % ;有明显肝炎史 2 6例占 43.8% ;属首次大出血者 5 4例占 84.4% ;2次以上大出血者 10例占 15 .6 %。1.2 临床表现6 4例中黄疸 8例 ,腹水 13例 ,腹壁静脉曲张、脾脏肿大 5 8例 (6例脾不能扪及 ) ;呕血量一次最少 40 0 m L ,最多一次 15 0 0m L ;…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 32例肾恶性肿瘤的肾动脉造影表现与肾动脉化疗栓塞及术后病理进行分析 ,讨论肾恶性肿瘤肾动脉造影的诊断价值以及肾动脉化疗栓塞的组织学疗效。1 病例与方法1.1 病例肾恶性肿瘤 32例 ,男 2 5例 ,女 7例 ,年龄 2 3~ 75岁 ,平均49.5岁。全部病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其中肾细胞癌 2 7例 ,平滑肌肉瘤 4例 ,肾母细胞病 1例。术前行 CT检查 2 0例 ,肾动脉造影及肾动脉化疗栓塞 32例。1.2 方法CT机为 Somatom CR,扫描层厚 4或 8mm,层距 8mm,先平扫再增强扫描。造影及化疗栓塞方法 :采用 Seldinger技术 ,经股动脉穿刺 ,导管置患侧肾动…  相似文献   

14.
目的:探讨鼻饲在防止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患者中的应用体会。方法:将3例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迟发性大出血患者全麻后实行鼻胃管治疗。结果:3例患者在第2次手术后恢复良好,无1例出现再次出血,均未在第2次手术抱怨吞咽疼痛及进食反呛鼻腔等痛苦。结论:鼻饲进食对减少悬雍垂腭咽成形术后继发性出血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36例内镜下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的效果观察及护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提高食管静脉曲张套扎术(EVL)成功率的护理方法。方法:对EVL患者进行充分的术前准备,术中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变化,术后加强患者的心理护理、饮食调护、体位护理及病情观察。结果:本组36例患者,除1例患者术后第7天因进食粗糙食物,用力排便而致大出血抢救无效死亡外,其他患者经1~2次套扎后,曲张静脉基本消失,未出现严重并发症,随访半年,未再出血。结论:精心的护理可提高EVL的安全性和成功率,防止大出血等并发症。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讨肝癌患者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下化疗和栓塞治疗的护理。方法回顾性总结471例肝癌患者在DSA下化疗和栓塞治疗术前、术中和术后的护理经验。结果在积极的护理配合下,本组471例患者均能很好的配合DSA下化疗和栓塞治疗。有136例患者肿瘤缩小后而获得了手术切除的机会,另有105例生存期大于6个月。结论高质量的心理护理、充分的术前准备和精心的术后护理对DSA下肝癌化疗和栓塞治疗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17.
目的了解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治疗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的效果。方法对因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行急诊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3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急诊手术止血率96.7%(29/30),术后3个月死亡1例(死亡原因为上消化道大出血、肝肾功能衰竭);术后随访28例12-36个月,再出血率7.1%(2/28)。结论脾切除加选择性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对门脉高压征合并上消化道大出血操作较简单,急诊手术止血效果确切,是挽救患者生命的理想术式,尤其适合在基层医院推广。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B超引导下微创经皮肾镜取石术(MPCNL)治疗肾结石及输尿管上段结石的最佳方法、效果及并发症的预防。方法回顾性分析在B超引导下行MPCNL治疗的765例肾上尿路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部病例均顺利建立经皮肾取石通道,其中单通道取石679例(88.8%),双或多通道取石86例(11.2%);一期取石731例(95.6%),二期取石34例(4.4%);手术时间40~150min,平均(65.6±22.7)min。总结石取净率为88.0%(673/765)。术后出现动静脉瘘出血12例,冲洗液外渗3例,其余无发生严重并发症。结论 B超引导下MPCNL治疗上尿路结石是一种穿刺成功率高、安全、有效的微创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9.
目的了解急诊行支气管动脉造影和栓塞对大咯血的诊断及治疗意义。方法89例大咯血患者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明确出血部位后,随即行超选择出血动脉栓塞。结果经支气管动脉造影,89例中有87例显示出血部位,行支气管动脉分支栓塞后,出血停止或明显减少;有5例由于再出血而行第2次栓塞。结论大咯血急诊行选择性支气管动脉造影及栓塞是安全有效的诊断及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胃底折叠术治疗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的价值。方法对我科收治的门静脉高压症合并消化道大出血32例采用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联合胃底折叠术进行治疗,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本组因大出血经24h保守治疗不能控制而行紧急手术者15例,全部获立即止血,4例术后死于肝功能衰竭。出院的28例中随访25例,再出血率为12%(3/25);术后食管静脉曲张程度得到明显改善;食道内压力从术前的(2.09±1.01)kPa升高为术后的(4.43±0.45)kPa(P<0.01)。结论胃底折叠术能提高贲门周围血管离断术的止血效果,降低再出血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