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探讨水稻(Oryza sativa L.)高光效栽培技术试验效果。[方法]在田阊设计了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与常规栽培技术的对比试验。[结果]水稻栽培行向为磁南偏西20°、栽培密度为(50cm+20cm)×15cm时产量最高,为8038.5kg/hm^2,比水稻栽培行向为南北向、栽培密度为(50cm+20cm)x15cm时增产3.1%,比水稻栽培行向为南北向、栽培密度为33cm×15cm时增产4.5%。[结论]该研究可为进一步探讨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对水稻产量的影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水稻高光效栽培是提高光能利用率的新型水稻栽培模式,是改变常规的均行栽培为宽窄行栽培,水稻栽培行向为西南—东北向,角度为南偏西20度;宽行行距50厘米,窄行行距20厘米,株距13—15厘米,栽插水稻秧苗时采用拐子苗插法。水稻高光效栽培的好处  相似文献   

3.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针对垦区的气候特点,将现有的栽培技术优化集成、组装形成的一项新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水稻是阳生作物,正光照是其生长发育的热能源泉。高光效栽培是采用磁西偏北23.5度行向种植水稻,充分利用地处北纬度区域,夏季日照时间长、西南方向光照强和风频率高的气候特点。通过改变行向,在夏季时有效延长水稻  相似文献   

4.
高光效栽培在水稻生产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是针对垦区的气候特点,将现有的栽培技术优化集成、组装形成的一项新型水稻高产栽培技术。办稻是阳生作物,正光照是其生长发育的热能源泉。高光效栽培是采用磁西偏北23.5度行向种植水稻,充分利用地处北纬度区域,夏季日照时间长、西南方向光照强和风频率高的气候特点。通过改变行向,在夏季时有效延长水稻群体受光时间,充分利用光能和地磁力对水稻生长的影响,提高光能利用率,发挥生长期内群体光合作用,促进水稻生长,从而达到增产提质的目的,提高水稻的综合生产能力。  相似文献   

5.
高光效栽培和秸秆还田对玉米产量及土壤理化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玉米高光效栽培通过调整栽培行向、栽培株行距等方式最大程度的利用了光热资源,达到增产增效的目的,将收获后的部分秸秆还田对改善土壤结构,提高土壤养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该研究通过对玉米高光效栽培和秸秆还田研究,结果表明:高光效及秸秆还田能显著提升玉米产量,秸秆还田收获后土壤有机质含量相比种植前提高了198.47%,秸秆还田处理速效钾的含量相比对照提高了59.18%,说明秸秆还田有助于提高有机质含量,有效改善土壤结构,增加肥力,为作物高产优质提供良好的土壤条件。  相似文献   

6.
水稻高光效栽培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大区婶比法进行了水稻高光效栽培试验,结果表明同一品种,在同一栽培条件与农艺措施管理的情况下,高光效栽培可以提高水稻有效穗数、结实率及每穗实粒数。各处理中以行向为南偏西23.5°宽窄行种植处理效果最佳,增产幅度可达8.8%。  相似文献   

7.
水稻高光效栽培与稻田养蟹的生产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稻高光效栽培在多个方面都具有显著优势。本文具体分析了水稻高光效栽培与稻田养蟹的生产效果,以期为水稻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通过以下改进毛豆栽培管理的方式,能显著地提高75毛豆的产量。单行栽培较常规双行种植能显著地提高毛豆产量,增产率可达22.24%。亩用磷酸二铵:硫酸钾=1:1比例的复合肥5kg作底肥,20 kg作追肥较好,毛豆有效亩产量可达518.14kg。从栽培密度上来看,行距80cm或70cm,且亩株数5 000株较好,亩产量分别可达983.40kg、979.99kg。  相似文献   

9.
为研究种植行距对水稻生长发育和产量及品质的影响,选取15个不同类型水稻品种为试验材料进行不同行距种植处理,设置两种行距分别为30 cm和25 cm,株距均为13.3 cm,两种行距栽培密度分别为251 000 和301 000穴·hm-2,对水稻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性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水稻品种间生长发育情况和产量及品质各指标间呈显著或极显著差异,行距30 cm处理可以显著增加水稻的株高、剑叶长和剑叶宽,提高水稻的结实率、每穗粒数,有利于产量的形成;行距25 cm处理单位面积内的有效穗数明显增大。丰粳3227、镇稻14、苏垦118、嘉优1号、嘉优3号和甬优2640等品种产量较高,经济性状突出,建议采用25 cm行距进行种植,甬优2640采用30 cm行距效果更好,南粳9108采用25 cm与30 cm均可。该研究为确定适宜栽培行距并筛选得出适宜泰州地区种植的优异水稻品种资源提供了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
水稻高光效栽培增产效果试验结果表明,水稻高光效栽培产量最高,达到8 554.57 kg/hm2,比宽窄行栽培的8 301.34 kg/hm2,增产253.23 kg/hm2;比常规栽培的5 159.06 kg/hm2,增产3 395.51 kg/hm2。可见水稻高光效栽培方式具有推广价值,但高光效水稻栽培成本过高,建议在新开发的水田上,在改变池埂行向偏西21毅的基础上,大面积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11.
柳河县位于吉林省的东南部,是一个以种植业为主的半山区农业县,全县水稻耕作面积2.1万公顷,今年在全县推广水稻高光效新型栽培技术3万亩,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调整垄向,扩大行距,明显改善水稻群体,通风好,透光性高,边际效应明显,延长水稻叶片受光时间,增加受光面积和光照强度,提高农作物光合效率,进而提高水稻产量。水稻高光效技术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2.
杜永林 《农家致富》2004,(13):28-28
减苗扩行高产栽培技术以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为支撑,强调提高茎蘖成穗率,培育抽穗后高光效高产群体。该技术不仅适用于中产变高产,而且更适用于高产更高产;不仅适用于湿润育秧栽培,而且适用于肥床早育秧栽  相似文献   

13.
选择抗病、耐抽薹、较抗风磨、有较好的抗寒性且生育期有差异的菠菜品种:如,胜先锋、武迪。最佳栽培日期:10月15~31日。条播,行距20cm。 4~5叶1心定苗,株距6~8cm。12月20~31日覆盖地膜并打孔。冬季盖膜前喷药;春季揭膜喷药后必须于2d内重新将地膜盖回,以提高膜内气温,提高病虫害防治效果。株高35cm左右及时收获。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水稻高产栽培合理的株行距配比和栽插密度,选取3个优质粳稻品种进行机插不同株行距对比试验。2年试验结果表明:除常农粳7号25 cm行距的产量比30 cm行距产量略高外,其他品种均是行距30 cm产量较高。  相似文献   

15.
减苗扩行高产栽培技术以水稻高产群体质量栽培理论为支撑,强调提高茎蘖成穗率,培育抽穗后高光效高产群体。该技术不仅适用于中产田变高产田,而且更适用于高产田变更高产田。不仅适用于湿润育秧栽培,而且适用于肥床旱育秧栽培、抛秧栽培及直播、机插等栽培,能有效地促进大面积持续增产与平衡高产。  相似文献   

16.
通过改变栽培方向及优化种植行距能够提高籼型杂交稻的光合效率。以气象学风向类型为依据。设22.5。间距、4类8个行向处理,并配以宽窄组合行距为基础,得出本地水稻栽培优化行子为“二顺一组”,即行向午时顺光、生长期全程顺风的南偏西或近南北行向和宽窄行(50-30cm)组合栽插,其可以提高水稻光合效率,增强抗性,从而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17.
介绍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秧、整地、确定垄向和垄距、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介绍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技术,包括选种、育秧、整地、确定垄向和垄距、移栽、田间管理、病虫害防治收获等方面内容,以为榆树市水稻高光效栽培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水稻苗带轮作是在常规栽培的基础上,由原来的行距30cm放宽到40—50cm 30cm的宽窄栽培方式。宽行覆盖稻草,通过稻草还田有效地减少化肥、农药的使用,减少污染和降低成本。增加土壤有机质含量.培肥地力。宽窄行栽培可充分利用边际效应,发挥品种的高产潜力,提高光能利用率。确保水稻群体发育获得高产。研究表明:苗带轮作栽培产量有明显的差异,以宽行距50cm时,穴插5株产量最高;苗带轮作栽培较普通栽培每667m^2降低成本25.5%,经济效益增加显著。  相似文献   

20.
本文通过对水稻高光效本田栽培管理技术的研究,对水稻生产本田新的栽培管理技术提出了新的方法和措施,对水稻生产技术的创新发展、水稻高产、稳产提高提出了新的技术意见指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