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蒙古柳是杨柳科柳属的灌木或小乔木,具有耐旱和盐碱特性,是固沙造林、改良贫瘠土壤的优势树种之一,具有较高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本文综述了蒙古柳的形态特征、盐碱应答特性以及遗传转化体系等方面的研究进展,以期为深入研究蒙古柳逆境应答分子机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
土壤盐渍化是世界性的生态问题.种植耐盐植物是盐碱地利用和生物改良的重要途径.进行水生植物耐盐研究对盐碱湿地的合理开发和科学利用有重要作用.本文从水生植物耐盐评价方法、耐盐水生植物的筛选以及水生植物耐盐生理机制三方面对相关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了下一步的研究重点,为开展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宁夏盐碱地生态环境下造林绿化难度大和林木种质资源少的问题。以盐柳1号(Salix psammophila ‘Yanliu Yihao’)和渤海柳2号(Salix matsudana ‘9901’)为材料,测定其在不同土壤盐分含量下苗木生长高度和离地面5 cm处直径的生长变化,探讨盐碱地环境下2品种柳树生长发育的适应性,分析土壤盐分对柳树2个品种生长进程的影响。结果表明:2个品种柳树CK的株高生长和基径生长无差异;在盐碱地上种植,其株高和基径生长均受到很大影响,种植柳树能显著降低土壤表层盐分含量,达到改良盐碱地的作用。综合分析得知,盐柳1号比渤海柳2号抗盐碱能力强,是值得推广的盐碱地栽植优良品种。  相似文献   

4.
盐碱地由于土壤中有害盐离子浓度大,棉籽吸水困难,发芽缓慢,甚至不发芽。盐碱地地温低,积盐重,表土板结,而棉花破土出苗时耐盐渍的能力又差,因此棉苗生长缓慢,易死苗。随着棉苗的渐渐长大,耐盐渍能力的增强,其生长发育受盐碱的影响越来越小。因此,如何提高盐碱地的棉花出苗率,是盐碱地棉花夺高产的基础。  相似文献   

5.
宁夏地区未能利用的土地普遍贫瘠,而且盐碱偏重。为改良和利用盐碱土地资源,引进和利用耐盐林木良种进行造林绿化实践,已取得了良好效果。本文通过调查、分析造林地土壤盐碱状况,总结盐碱地造林绿化理论与生产实践经验,进一步提高盐碱地造林绿化质量,为宁夏地区未来盐碱地造林活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星星草耐盐生理机制及改良盐碱土壤研究进展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近年来通过对星星草形态结构、生物学特性、耐盐生理特性及种植后对土壤养分结构的影响研究,发现经人工种植后星星草在盐碱地不仅可以正常生长发育,同时具有较好的饲用价值,最主要的是对盐碱土壤具有很好的改良效果,本文对星星草耐盐生理机制及改良盐碱地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河北省盐碱地盐分组成及土壤物理特性两个方面,分析了盐碱地麦田生态特点。研究提出适宜小麦耐盐鉴定的土壤盐分含量为0.4%-0.5%,不同品种表现出较大的耐盐性差异。生育过程中返青到拔节期间耐盐性最差,耐盐系数仅为0.07。盐碱对小麦影响最重的是根系,使根量少,入土浅,单株分蘖和成穗数少,最终影响小麦产量。因此,培育耐盐品种是实现该区小麦多产稳产最经济有效的措施之一。  相似文献   

8.
植物耐盐性生理与分子机制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经济的发展,严重的工业污染以及不良的农业生产活动方式使得土壤盐渍化程度加重,土壤盐渍化以及盐碱地资源如何利用成为一个世界性问题。我国拥有大面积无法正常利用的沿海滩涂盐碱地。研究植物耐盐机制对提高植物耐盐性和作物产量,培育耐盐新品种以及对盐碱地的充分利用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综述盐胁迫对植物的危害、植物耐盐生理及分子机制、提高植物耐盐性的主要方法。同时笔者还针对现阶段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对今后植物耐盐性方面的研究方向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9.
大庆肇源县耐盐植物筛选与耐盐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庆地区盐碱地面积较大,分布广泛,耐盐植物丰富。该研究利用野外实地调查法,以黑龙江省大庆市肇源县盐碱地为对象,初步统计出在盐碱地上适合生长的耐盐植物共有65种,隶属于29科50属。进一步分析耐盐植物资源状况,对比盐碱地改良方法和对策,得出生物改良是盐碱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大庆市肇源县盐碱地的生态改良及资源利用提供了有效依据。  相似文献   

10.
 盐碱是中国农业生产和农林绿化大害,培养耐盐植物品种是发展盐碱地农业的关键,笔者对国内外耐盐植物育种方法、耐盐突变体的鉴定方法及进展情况进行了概述,提出了扩大品种资源,缩短育种时间的耐盐植物育种方法。  相似文献   

11.
盐分胁迫对植物的影响研究简述   总被引:8,自引:2,他引:8  
盐分是影响植物生长和产量的一个重要环境因子,盐分胁迫几乎会影响植物所有的重要生命过程.作者通过相关资料进行系统整理和综合,就近年来有关盐分胁迫对种子萌发出苗、植物生长发育、光合生理的影响等研究进展进行了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12.
浅谈不同材料在盐渍化土壤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前,我国约有80%左右的盐碱地尚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利用,有着巨大开发潜力。如何改良盐碱地,提升土壤肥力水平,增加作物产量,一直是土地整治工作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主要针对我国农业发展急需解决的生产实际问题,论述盐渍化土壤不同改良技术及不同改良材料的功能及适用性,对筛选出有效改良地区盐渍土养分状况并且实现区域盐渍土可持续利用的最优改良措施具有重要作用,以期为盐碱地的改良和地力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松嫩平原盐碱地种稻开发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松嫩平原地处吉林省西北部和黑龙江省西南部,是由松花江和嫩江形成的冲积平原。盐土、碱土及盐碱化草甸土是松嫩平原盐碱地的主要构成土壤,总面积约300万hm2,是该区最具开发潜力的土壤资源。科研和生产实践证明,种稻是本区盐碱土改良利用的最有效途径之一,也是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及改善生态环境的最佳途径。但这一措施,涉及到许多特殊土壤改良学理论和技术问题。文中从盐碱地种稻是否会加剧土壤次生盐渍化、种稻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盐碱土的微域性、盐碱危害、土壤胶体高度分散以及"淡化表层"的建立与肥力培育等方面论述了盐碱地种稻开发过程中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的理论与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4.
植物根系应答盐碱胁迫机理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土壤盐碱化问题日益严峻,已经成为全球范围内制约植物生长发育的主要环境因子之一。根系在植物应答逆境胁迫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但是多年来对于植物抗逆性的研究往往集中于地上,根系作为环境胁迫下最先感知并作出反应的器官,其耐逆机理还不明确。基于此,本文从根系构型、结构、生长、生理和分子生物学等多角度对国内外植物根系应答土壤盐碱胁迫机理进行了综述,并提出了不足与展望,旨为深层次揭示植物根系功能和耐盐碱胁迫机理提供一定的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改良剂对盐碱土的改良效应及垂柳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盐碱地作为生态建设和农林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限制因素,土壤盐碱化及其治理一直是多方关注的问题。为了研究出一种适合西北地区盐碱地治理的低成本长效治理技术,本文以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作为改良剂,配合暗沟排盐、树坑垫层防止返盐等技术,以垂柳为试验材料,通过对不同处理施加不同量的改良剂,测定了pH、电导率和光谱参数。结果表明:1)与对照相比,施加改良剂后盐碱地的pH和电导率明显下降,改良效果显著。2)从植物的光谱指数来看,施用改良剂后比对照能够明显改善植物的生长状况,其中处理1(脱硫石膏、糠醛渣和牛粪的平施量分别是60、40、80 kg/区;坑施量分别是6.5、4.5、9 kg/坑)效果最显著。3)通过对不同处理根际土与远根土对比发现,经改良剂处理后根际土壤电导率和pH均比远根土降低,说明种植垂柳能够强化改良剂的效果。   相似文献   

16.
盐碱地是我国重要的后备耕地资源。我国盐碱地面积巨大、分布广泛,盐渍化耕地超过20%。盐碱地的开发和治理,尤其“三北”地区对提高粮食产量和改善生态环境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对近60年“三北”地区盐碱地治理技术的研究进行综述,提出盐碱地治理的策略和途径,为未来盐碱地改良技术的开发提供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针对黄河三角洲盐渍土区域开发程度低、种植结构单一,影响土地生产力的问题,通过优化盐碱地粮经饲作物种植结构,采取作物种植与盐碱地生物改良相结合、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相结合、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粮经饲作物提质增效绿色种植模式研究,完善不同盐碱胁迫类型,不同地力条件下粮经饲作物种植制度,推广应用适宜不同盐渍化程度下用养结合、多元化高效种植模式,构建粮经饲多元化种植结构并合理布局,实现用地养地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和农民收入,推动黄河三角洲现代农业可持续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8.
AM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研究进展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介绍了我国盐碱土中的AM真菌资源和AM真菌对植物耐盐性的影响,详细论述了内生菌根真菌提高植物耐盐性的机理,最后对耐盐性机理的研究前景提出了设想。  相似文献   

19.
土地盐碱化问题严峻,利用耐盐碱植物进行盐碱地生物改良是盐碱地恢复和改良的重要途径,而筛选适宜的种植材料是实施盐碱地生物恢复和改良的关键。以杜仲、沙枣、柽柳和梭梭为试验材料,采用人工模拟盐碱胁迫的方法,选取2种中性盐(NaCl、Na2SO4)以及2种碱性盐(Na2CO3、NaHCO3),分析比较它们的耐盐碱性。结果表明,低盐低碱(100 mmol/L,pH 8.32)处理可以促进梭梭和柽柳生长,但钠盐浓度达到200 mmol/L,pH值达到8.74时就会对它们产生明显抑制;沙枣和杜仲始终受到盐碱胁迫抑制,随着胁迫强度的增加受抑制程度不断加深。4个树种在一定范围内的盐碱胁迫下,通过增加渗透调节物质可溶性糖含量、脯氨酸含量,缓解高盐环境对自身的渗透胁迫,提高树木的吸水能力;随着胁迫强度的加大,4个树种不断提升总有机酸含量以维护植物体内环境pH值稳定,提高自身的抗盐碱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