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两个在籽粒发育后期α-淀粉酶(后熟α-淀粉酶)维持高水平的小麦品种Spica和Lerma52,与一组带有高秆(rht)等位基因或矮化基因Rht1、Rht2及Rht3(赤霉素不敏感等位基因)的4个近等位基因品系杂交,种植F1和F2群体,并分析其籽粒α-酶和株高的表现.Rht3基因显示出对株高显著的影响,并强烈抑制了籽粒后熟期α-淀粉酶的合成.相比之下,Rht1和Rht2对株高影响不大,但仍显著地降低了后熟期α-淀粉酶活性.这些观察表明,赤霉酸直接或间接地参与了作用.对品种改良、鉴定和控制高α-淀粉酶种质方面矮化基因的效应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2.
用bolbosum技术检验来自中国春×农林61的F1代产生的52个双单倍体系(DH)的麦谷蛋白高分子量(HMW)亚基等位基因和农艺性状间的关系。同时,研究这些DH的赤霉素不敏感半矮等位基因的效应。中国春编码麦谷蛋白HMW亚基的等位基因是Glu-Alc和Glu-Dla,农林61则是Glu-Alb和Glu-Dlf.DH系按两种HMW亚基位点重组可分为四组,仅Glu-Alc·Glu-Dlf较其余三种基因型植株较高和抽穗时间较长.农林61携带有GA不敏感等位基因Gai/Rht2,而中国春对GA敏感。按Gai/Rht2位点又可将这些DH系分为两组。凡是Gal/Rht2的基因型植株都显著较gai/rhtZ植株矮,籽粒产量则显著提高。Glu—Alc和Glu—Dlf促进株高的结合效应几乎被Gai/Rht2降低株高的效应所抵消。这些结果说明麦谷蛋白基因位点的选择显著影响普通小麦某些农艺性状的表达。  相似文献   

3.
两个成熟期不穗发芽、籽粒α-淀粉酶水平始终保持很高的小麦品种与一个低α-酶的对照品种杂交,其F1、F2和BC1代分别种植,收获后对各群体籽粒分别进行α-淀粉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籽粒α-淀粉酶的分离和重组受一个隐性等位基因控制,这种遗传方式使得很难把低活性的α-淀粉酶纯合个体与杂合个体(低活性α-淀粉酶表现型,但带有高活性基因)区分开来,并且这一遗传方式对小麦育种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一称之为后熟α-淀粉酶的遗传基因并不与位于6B染色体长臂上的有芒抑制基因B2连锁在一起。  相似文献   

4.
两个成熟期不穗发芽,籽粒α-淀粉酶水平的始终保持很高的小麦品种与一个低α-酶的对照品种杂交,其F1,F2和BC1代分别种植,收获后对各群体籽粒分别进行α-淀粉酶活性分析。结果表明,高水平籽粒α-淀粉酶的分离和重组受一个隐性等基因控制,这种遗传方式使得很难把低活性的α-淀粉酶纯合个体和杂合个体区分开来,并且这一遗传方式对小麦育种家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依照单克隆抗体免疫斑渍原理,采用等电聚焦法研究了小麦一个内源α-淀粉酶抑制剂的多态体。在普通小麦及其野生近缘物中检测到10个抑制剂的异构体定位于5个同源位点。普通小麦确定了3个α-淀粉酶抑制基因位点。分别位于2A,2B和2D染色体的长臂上。在27个面包小麦,8个硬粒小麦和12个与1个隋性等位基因;在Isa-A1有2个活性等位基因与1个惰性等因基因;在Isa-B1有2个等位基因;在Isa-D1有1个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性,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法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矮秆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1+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1十Rht2基因型。  相似文献   

7.
北方冬小麦种质资源矮秆基因鉴定初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赤霉酸(GA3)敏感性测定和系谱追踪的方法,测定了246份北方冬小麦品种对赤霉酸的反应。结果为:84份材料为敏感型;152份为不敏感型;10份为弱的不敏感型。鉴定出63份分含有不同的矮秆基因:Rht1+Rht2,Rht2,Rht8+Rht9和Rht10。但仍有一部分对赤霉酸反应敏感或不敏感的品种,其基因来源尚不清楚,有待于进一步鉴定。  相似文献   

8.
普通小麦的两个最常用的矮秆基因是Rht2,Rht3基因也是一个有效的矮秆基因。本研究中的资料限于比较这些基因对春小麦蒸发效率(TE)、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选用碳同位置甄别值(△)来选择具优良蒸发效率的植株。普通小麦品种Maringa遗传背景下的4个近等基因后系rhtrht、Rht1rht1、Rht2rht2和Rht3Rht3,以及由上述原始品系杂交而衍生的4个F1代近等基因发校种用于测定矮秆基因对  相似文献   

9.
郭和 《麦类作物》1998,18(4):10-12
谷类作物籽粒中镉含量太高对人体有害。有一些报道指出,硬粒小麦比普通小麦的籽粒中含镉量高。本研究的目的是检测硬粒小麦籽粒含镉量的遗传性,为培育低籽粒含镉量品种提供理论依据。用于测定籽粒含镉量的有一个杂交组合的F2代F2-3家系、两上要交 F2-3和F3-4家系;用另外13个杂交组合的随机F8-9和F8-10家系测定了籽粒和叶片中的含镉量。试验在砂壤土、混合型细胞及潜育黑土上进行。结果表明:籽粒含镉量  相似文献   

10.
小麦育种和种子提纯的目的是培育基因型纯合的栽培品种,然而,天然杂交、机械混杂和非整倍体状态可能降低品种的纯合性。本文主要研究半矮秆小麦品种中导致高秆变异类型的非整倍体的频率。Rht1和Rht2是最普遍存在的矮基因,分别位于4B和4D染色体上。本研究中的高秆变异类型的染色体结构依据表型和子代细胞遗传学分析来确定,带有Rht1基因的6个品种平均产生0.15%的4B单体植株,这些单体植株平均比整倍体植株  相似文献   

11.
我国46个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利用矮变1号研究了赤霉酸不敏感性与矮秆基因的关系,证实了赤霉酸不敏感基因与矮秆基因为同一基因或紧密连锁。利用这一特征,通过矮秆基因等位性测验法和矮秆品种赤霉酸反应鉴定与系谱分析相结合,分析了我国46个矮秆小麦品种所携带的赤霉酸不敏感品种基因,Rht1基因型有11个,占24%,Rht2基因型有32个,占69%,Rhtl+Rht2基因型有3个占7%,我国生产上种植的矮秆品种不含Rhtl+Rht2基  相似文献   

12.
小麦4D染色体上基因Ms2,Rht10和着丝点的连锁关系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上昌紧密连锁的,交换率仅为0.18%。不育基因Ms2距离着丝点31.56个交换单位,而矮秆基因Rht10距离着丝点31.74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13.
小麦显性雄性不育基因Ms2与显性矮秆基因Rht10在4D染色体上是紧密连锁的,交换率仅为0.18%。不育基因Ms2距着丝点31.56个交换单位,而矮秆基因Rht10距离着丝点31.74个交换单位。  相似文献   

14.
孟祥勋  赵述文 《大豆科学》1997,16(2):174-177
对一个杂交组合后代10个稳定缺失胰蛋白酶抑制剂(SBTi-A2)品系及其亲本籽粒化学成分组成进行的分析比较表明,大豆籽粒中缺失SBTi-A2对其蛋白质含量及天门冬氨酸、甘氨酸和丙氨酸含量有一定影响,表现为缺失SBTi-A2品系显著低于高亲和双亲平均值;而对其他氨基酸和脂肪含量及脂肪酸组成基本没有显著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来自澳大利亚Victoric州的优良小麦育种系BD159,于1990年在各试验点表现出了变化范围较大的落粒数值。而标准品种的该数值普遍较高。品种BD159的可变和不可预测性状是来自澳大利亚育种方案的一大批优良品系和亲本原种的特点。具有低落粒数的BD159籽粒样本的α-淀粉酶活性水平得到了提高。α-淀粉酶均匀地分布在籽粒的近侧和远侧.这种α-淀粉酶的分布类型同典型的发芽籽粒中α-淀粉酶活性的剧烈倾斜分布是完全不同的;此外,也缺少籽粒发芽的证据。这表明小麦品种BD159的异常表现同Spica和Lerma等小麦品种在后熟期α-淀粉酶的综合性状是不同的。在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州北部的Narrabri地区,把小麦植株从大田移栽到冷玻璃室中,直至成熟。这样,就产生了高水平的α-淀粉酶。而同时,生长在大田中的植株上的籽粒具有非常低的α-淀粉酶活性。  相似文献   

16.
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编号,基因,带谱及品质权重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1)1-12号高分子量麦谷蛋白亚基的分子量依次递减,2号亚基在5%胶中易分辨,13-16号亚基介于7号和8号亚基之间;(2)1号、2号、N和25号亚基由1AL上的Glu-A1位点上的4个等位基因所控制;  相似文献   

17.
玉米籽粒发育和发芽过程中α-淀粉酶的变化──(C.Thevenot),JournalofplantPhysiology,1992,Vol.140,No.1,61~65(英文)在玉米籽粒发育早期就出现了α-淀粉酶的活性,达到顶峰,然后在成熟时减少到低水...  相似文献   

18.
周正卿  王力江 《大豆科学》1993,12(4):340-346
本试验研究了原产地不同的大豆品种在冀东夏播条件下,农艺性状,生育期结构,生育期比(R/V),生物学产量,器官平衡,经济系数等影响产量的重要因素的表现。结果表明:夏大豆籽粒产量与株高,主茎节数,分枝数,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碍粒重均呈正相关。冀东地区夏大豆要获得150-200公斤/亩籽粒产量,主要农艺性状应达到:株高65厘米,主茎16节,分枝1-1.28个,在2.0-2.22万株/亩密度条件下,单株荚  相似文献   

19.
将携带Rht10的显性矮源“矮变1号”杂交转育成衍生矮源“渝矮2号”。对包括矮变1号及渝矮2号在内的一组国内外显,隐性矮源在杂交一代株高的表现进行了研究,发现由于核遗传背景的改变,渝矮2号的致矮能力较矮变1号大为减弱,而与由携带Rht3的显性矮源“大姆指矮”衍生而来的“矮苏3”相当。  相似文献   

20.
薛柏  刘滨红 《大豆科学》2000,19(2):150-153
利用^60Coγ射线30、50Gy照射大豆苗期植株,对M1代(照射当代)大豆的生长发育、籽实产量有抑制作用;出现2个以上的生长点等形态变异。M2代幼苗出现1-3片真叶,子叶连体或皱折。同一剂量条件下,小剂量率高于大剂量率的诱变效果。照射大豆植株能提早熟期,提高大豆籽粒蛋白质含量。在M8代筛选出熟期早2周左右的高蛋白质的突变体,96-3191,蛋白质含量达49.84%。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